◎陸 言
幼年,上山挖野菜,砍茅柴,捉蟈蟈;步入青年,報名參軍,趕上“山、散、洞”年代,住山溝,打山洞,修山路;之后,幾經調動,始終在山里轉悠。
愛山,也愛爬山。當年砍柴種地要爬山;從戎后,訓練施工要爬山。特別是近年退休回家鄉(xiāng)后,積習難改,仍然爬山不止。每天清晨五點,生物鐘“敲響”,滾下床來,稍事準備,一杯涼白開灌進胃腸,便興致勃勃一路向山巔攀去。爬山路上,時而哼曲兒,時而吊嗓兒,時而大笑,時而高呼,無憂無慮,無拘無束。六點前后,眾山友有男有女,有工有農,有高干,也有百姓,或聚在七處寶珠洞側,或會于六處香界寺前,或集結二處佛牙塔下,大家一樣平等,稱兄道弟,呼姐喚妹,一陣山聊神侃,一陣開懷說笑。待汗落筋舒,有的一起做健身操,有的相約打太極,還有不少人跳繩、踢毽子、蹦臺階、轉鋼球……此乃一天中最樂之時刻。春夏秋冬不停,風霜雨雪無阻,年節(jié)假日不歇,真可謂“樂此不?!?。
山,不僅給了我耐勞的性格,也給了我健康的體魄??梢赃@樣說,山之于我,不僅有“養(yǎng)育之恩”,而且有“撫慰之義”。本人身體底子并不厚實。幼年,由于貧窮和戰(zhàn)亂,吃糠咽菜,顛沛流離,骨瘦如柴,曾患肺癆重癥,且留下了先天性心動過速頑疾;青年時代,還因幼年患肺結核形成的“結核球”做過開胸手術。而今,山卻使我“越活越年輕”。日前到醫(yī)院體檢,幾個“主件”令醫(yī)生與我一樣興奮:血壓130/80 毫米汞柱,“和年輕人一樣”;心臟,心界、心音、心電圖正常,“挺好”;B 超,肝膽脾腎正常,“真棒”;胸透,心肺縱膈未發(fā)現(xiàn)“目標”,“不錯”……
時常有人問及,爬山的“功效”何以如此神奇?據(jù)我的感悟、體會和探索,至少有實實在在的四大好處:
一曰活動肢體。生命在于運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胺孔硬蛔∫囎硬或T要垮”。每天爬山,快走慢走,正走倒走,即使冬日,亦能渾身發(fā)熱,額頭浸汗,達到舒筋活血、新陳代謝的目的。說到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現(xiàn)代文明病,專家們異口同聲:吃得太好,運動太少。爬山,無疑是治療現(xiàn)代文明病的良方。
二曰愉悅身心。走出蝸居,來到曠野,心胸豁然開朗。再經幾位山友山侃神聊,忽而引吭高歌,忽而放聲吶喊,一切憂愁煩惱盡飛天外,留給自己的只有輕松、愉悅、溫馨和滿足。醫(yī)生常常告誡我們,“良好的心緒是健康長壽之本”。爬山就是“歡喜地”“娛樂園”。
三曰吐故納新。據(jù)測定,負氧離子在一般空氣中的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000 個左右,而在植被濃密的山上,多在3000 至4000 個。這種負氧離子能調節(jié)人體血清素的濃度,改善神經功能,提高免疫能力,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都有“奇效”。我每每有這樣的切身感受:走出家門,頓感外面比家里空氣好;走進山腳,頓感山里比山外空氣好;等你爬上山腰、山巔,會感到吸進體內的空氣是那么清爽,那么芳香,簡直令人陶醉,精神為之一振,渾身充滿活力。這大概就是專家們說的“換氧運動”“吐故納新”。
四曰藥石效應。提起“內病外治,祛病強身”的“元氣袋”,人們都不陌生。其實,那祛病強身的藥石大都來自山中。與我結為多年山友的老中醫(yī),曾多次向我指點,這是益母草,這是側柏葉,這是野菊花……百草百藥,應有盡有。你想,走進這樣的山里不就等于走進一個碩大的“元氣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