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麗娟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很多寶爸寶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寶寶除了拉肚子,無其他任何臨床癥狀,吃了益生菌、蒙脫石散,一周后還是不見好轉。帶孩子去醫(yī)院化驗大便,沒有檢測出致病微生物。這時候醫(yī)生就會告訴你:孩子這種情況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那么,寶爸寶媽應該如何判斷自己家的寶寶是不是乳糖不耐受呢?
乳糖是哺乳動物的乳汁中特有的一種雙糖,母乳和奶制品都含有乳糖。正常人的小腸中有可以分解乳糖的乳糖酶,而乳糖不耐受者體內乳糖酶分泌得很少甚至缺乏。當這些人吃了含有乳糖的食物后,身體無法消化乳糖,就會出現水便分離、蛋花便、泡沫便、大便含奶瓣、口腔酸臭、吐奶、厭奶、腹脹、屁多等癥狀。
乳糖不耐受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由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由于乳糖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不同,腹瀉的癥狀也輕重不一。另一種是繼發(fā)性乳糖不耐受。多發(fā)生在腸道細菌或病毒感染后,小腸絨毛受到損傷,產生的乳糖酶就會減少或缺乏,所以就會出現繼發(fā)性乳糖不耐受。等到小腸絨毛修復好之后,小腸就可以分泌足量的乳糖酶,這個時候腹瀉才會停止,一般需要半個月到2 個月。
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呼氣測試、糞便酸性測試等來檢測患兒是否有乳糖不耐受。此外,臨床上多以去乳糖或添加乳糖酶等方法,觀察癥狀是否好轉來考慮或排除此病。醫(yī)生會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對懷疑有乳糖不耐受的孩子,給予診斷性治療1~2 周: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可以在每次喂母乳前5~15 分鐘添加乳糖酶;奶粉喂養(yǎng)的孩子,可以換用“無乳糖配方奶粉”喂養(yǎng)。如果1~2 周后,腹瀉、放屁、吐奶等癥狀得到改善或者消失,基本可以判定寶寶是乳糖不耐受了。
對于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可以采用無乳糖配方奶粉進行喂養(yǎng)。
普通配方奶粉通??芍苯愚D為無乳糖配方奶粉。對于繼發(fā)性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在原發(fā)病得到治療后,可以將無乳糖配方奶粉逐步轉為普通配方奶粉。由于小腸黏膜修復需要半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所以建議待患兒大便完全正常后2~4 周,再逐漸轉為普通配方奶粉,可按勺轉奶:第1~3 天,將1 勺無乳糖配方奶粉換成普通配方奶粉;觀察沒有不適的情況下,第4~6 天,將2 勺無乳糖配方奶粉換成普通配方奶粉;觀察沒有不適的情況下,繼續(xù)逐步添加普通配方奶粉,直至完全轉為普通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