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得意忘形”者眾,“失意忘形”者,亦屢見不鮮。
打的,的哥是個“自來熟”,還是一個“話匣子”。打我上車之后就開始講他從前的“光輝事跡”,言語中透著一種“壯志未酬”的悲壯感。繼而開始埋怨他的妻子,不能讓他放手一搏,導致了現(xiàn)在開出租車的窘境。“開出租車這個行當你知道的,這輩子無法翻身。你算算,就算一天24小時不休息,又能掙幾個錢呢!”的哥說,以前他養(yǎng)了一臺鉤機,一直是自己干,分身乏術。他的本意是雇一個司機,這樣他還有其他時間和精力去琢磨別的賺錢門路,可是妻子不允許。如果投資兩臺鉤機,雇兩個司機,規(guī)模就有可能越干越大,最后發(fā)展成一個小企業(yè),弄個百八十臺鉤機也不成問題?!懊髅骺梢援攤€老板,卻非要當個打工仔。你說,這是不是她的短視?哎,我這一輩子,算是毀在她手里嘍!”
乍一聽他的分析,好像挺有道理的,但是仔細琢磨,那所謂的投資理念不過是過了期的心靈雞湯,一股子酸餿味道。我和他唱了個反調:“你老婆這么做也無可厚非,畢竟投資的風險很大,有很多不確定性,賺一點夠一家人花的錢,不也其樂融融嘛!她要是真給你投資了,賺錢了,就還想賺更多的錢,那就是無止境的,錢哪有能賺夠的呢?所以,如果是那樣,你現(xiàn)在還在做一個不由自主的陀螺,人前看著蠻光鮮的,其實是在被金錢和欲望抽打著,傷痕在哪兒,你自己清楚?!?/p>
不知道是不是戳到了他的痛處,反正他這“話匣子”一下子就關上了。這倒是給了我一個啟示,再遇到此種喋喋不休地怨天怨地怨空氣的人,找準其痛處猛戳他一下子,保準讓他立馬“關機”。
失意之人往往選擇“忍氣吞聲”,可偏偏有些人選擇忘形地失意,把其失意之事當做“業(yè)績”一般去“炫耀”。我敢保證,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里斷然少不了這樣的人——曬自己辛苦加班時的一個盒飯;曬自己體溫定格在39度的溫度計;曬自己吃的千奇百怪的藥;曬孩子不聽話的各種“罪證”......生活里更是少不了一些揪過你耳朵就滔滔不絕灌輸苦惱的人,這些“失意忘形”的“藍瘦”與“香菇”們,正大張旗鼓地,用所謂的“自黑”給他們的粗糙生活擦脂涂粉。
蔣勛說:“所有生活的美學皆在抵抗一個字:忙。忙就是心靈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開始有了生活美學。”這個“忙”,早已不再是成功人士的標簽,反而成了苦難人士的符號。那么,我們該用什么去抵抗它呢?
我的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同樣曬了一件“悲催”之事:手機屏碎了!但是,他卻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美,他把碎了的鋼化膜舉起來,對著陽光,那碎痕,仿若海浪疊涌的畫面。他配了一段文字:“悲傷的事每天都有發(fā)生,但你是否想過,悲傷的間隙,有光穿過,有美停駐。就像鋼化膜碎了后,抓住生命的最后一瞬,予你美的震撼?!?/p>
繼續(xù)往上翻,發(fā)現(xiàn)他記錄的皆為生活中看似無用的美好——洗窗簾的水好似銀河里的星辰;透過車燈落下的雨滴如金燦燦的煙花;雨天廣告牌倒映在雨水里,像晚霞;雨后對面的樓房,像天空之城;灑水車經過,仿佛摸到了光的形狀;孩子吹出的五光十色的泡泡,降落在郁金香的面前;一個尋常車庫的天窗。光從樹葉的罅隙,迷幻地射出,仿佛愛麗絲的兔子洞;咬了一口的草莓,竟然有了玫瑰的姿態(tài),同一抹紅,燃燒在不同的軀殼中;每次泡完茶,都有不一樣的色彩。如飲萬千星辰,如觀璀璨星河......看著那些治愈的圖片,會把你歪七扭八的心情拽進優(yōu)雅而舒服的軌道。
養(yǎng)養(yǎng)花,看看云,聽聽音樂,拍拍美景……擁有如此心境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所以,別再每天高喊自己沒時間吃早飯,沒時間睡午覺,病了沒時間去看醫(yī)生,此舉非但無法博得別人的同情,反而會招致更多的鄙夷。只有天生苦難的命,才會如此“失意忘形”地展示自己的苦難形象。
悲催如同泥巴,有人藏在心田,可成沃土;有人抹在臉上,徒增笑料。失意之時莫忘形,“喋喋不休地展示苦難”,如祥林嫂般,只會令身邊的人避之唯恐不及。要學會把悲催藏起來,使自己看上去不那么令人生厭。
失意忘形人,怨艾揮不去;深藏不露者,留香最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