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找尋“另一半”,你一定要看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的《紅色天空》(Roter Himmel)。
神話是人類的前傳,我們此刻的存在,不是始于我們的誕生,卻是祖先的故事的延續(xù),是未竟的功業(yè),未了的心愿,未交的功課,未曾的似曾……愛情,便是一種神話。它在不同時代以重復(fù)面貌出現(xiàn),原型乃“一個撕成兩半后要互相找回另一半”——那是天意,至于人為,便是如何促成“好事多磨”。
電影剛開始,(兩個)人已在森林里,原因是迷路。一個去探路,留下一個等他回來,這時候的森林靜悄悄,忽然傳來聞聲不見影的直升機飛過,這聲音在接下來將在電影中間歇出現(xiàn),是對寧靜的破壞,也是對未來的警號。然后探路的回來,故意嚇唬正在等的里昂。
里昂,總是那個容易被嚇倒的。他老覺得自己被逼接受意外,失望似乎是他的日常,由生自己的氣到生別人的氣,似乎是他的主題。他的選擇是,埋首在一本叫《Schatten》的書里(《陰影》)。
娜蒂亞修讀的是文學(xué)研究,里昂吸引她,可能也跟她對表征的興趣有關(guān):他總是停留在看見事物的表征便作出了“氣急敗壞式”的主觀判斷。這使她的臉上不期然蕩漾出微笑。也可能不,就單純因為他的“混身不自在”和她的“自信滿滿”正好互相補足。愛情如果是每個人活出自己的神話,如果不是找一個自己的影子(水仙),便是找尋遺失了的自己的另一半,那個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敵人(戰(zhàn)爭)。
山火在里昂向娜蒂亞承認(rèn)對她一見鐘情時燒到了二人的面前,警員帶來了兩人的朋友戴維和菲士力在森林被燒死的消息。
林奕華導(dǎo)演戲劇、寫作、電影
讓愛不再受到恨的打壓,讓利己的成功可以轉(zhuǎn)化為利他的成全。
“當(dāng)他下午回到小屋時,她已經(jīng)走了,……他坐在沙灘上,……當(dāng)他抬頭,已是夜晚,而大海正在發(fā)光……”念出這段文字的聲音,是他的編輯。坐在編輯對面的,是聆聽著自己第二本著作的尾聲的里昂。娜蒂亞曾邀里昻一起去看“正在發(fā)光的大?!北凰芙^,但當(dāng)他不再在任何比他偉大的事物前感到害怕,他都能在當(dāng)中獲得靈感和力量。
神話帶給人對于化零為整的盼望,愛情如是成了自我意識的角力:我怎樣才能做到不是抑壓,不是妒忌,不是否定,而是擁抱這“另一個我”?
我在《紅色天空》里,看見我編導(dǎo)的劇場作品《梁祝的繼承者們》中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兩個故事都在談男孩子的一種心結(jié):表面上,是被女性的智慧美吸引,又心生抗拒。因為那種吸引力不合乎他內(nèi)心“男上女下”的定論與權(quán)力滿足。她,有個性,也有獨立的能力、才華、成就。這讓他搞不清楚她和他在定位上的關(guān)系。但更重要的,是她讓他看見了自己的不足——名叫“平凡”。但要他承認(rèn)自己的平凡,將傷害到他的尊嚴(yán)。更容易的處理,是把她繼續(xù)放在對立的位置,認(rèn)定她才是問題。例如,過度活躍,熱情。
不斷否定她也是抑壓自己內(nèi)在的她。因為外在的他,縱然和她都有相同興趣,但身為他,成功,才是比熱情更受認(rèn)同的交代。
很少人愿意相信,在更大的災(zāi)難要來之前,人唯一可以自救的方法是,讓流動的自己把自己帶去更廣闊的空間呼吸,讓陰性作為滋潤自己生長的營養(yǎng),讓愛不再受到恨的打壓,讓利己的成功可以轉(zhuǎn)化為利他的成全。
娜蒂亞對里昂,祝英臺對梁山伯,都是啟發(fā)他靠近靈魂的靈感,證明他對她的愛,要由接受內(nèi)心的她來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