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樂歌、樂論、樂史:金天羽的音樂貢獻

      2023-12-25 04:25:48周錄祥
      關鍵詞:禮樂文言音樂

      周錄祥

      內容提要:金天羽是20世紀上半葉著名詩人、教育家、國學大師,在音樂創(chuàng)作和研究方面頗有建樹,曾大力推行音樂教育,創(chuàng)作《新中國唱歌集》等。他充分肯定音樂的社會價值,在禮崩樂壞之際,力倡禮樂,參與詞曲討論,關注音樂史,編撰樂人傳記,在樂歌、樂論、樂史方面,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一、金天羽其人

      金天羽(1873—1947),江蘇吳江同里人,原名懋基,字松岑,號壯游;又名金一,后名天翮、天羽,筆名麒麟、愛自由者、天放樓主人等。生平詳見金元憲《伯兄貞獻先生行狀》、徐震《貞獻先生墓志銘》及拙編《金松岑先生年譜簡編》①。金天羽多才多藝,在學術、藝術、政治等多方面皆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

      金天羽是文學家、詩人,徐震評價其“能為豪宕之詩、雄渾博麗之文”(《金松岑先生六十壽序》②),其詩被錢仲聯(lián)譽為“‘詩界革命’在江蘇的一面大纛”(《三百年來江蘇的古典詩歌》③)。金天羽文史兼通,皖、滇兩省修通志,專程禮聘其撰寫列傳。著有《天放樓詩》正、續(xù)、季集,《天放樓文言》正、續(xù)、遺集等,筆者校點整理為《天放樓詩文集》。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亦是其構思全局并創(chuàng)作前六回,再轉交好友曾樸續(xù)成。

      金天羽是革命家。20世紀初,與章太炎、鄒容等在上海辦《蘇報》,出資為鄒容刊印《革命軍》。“《蘇報》案”發(fā),為章、鄒集資延聘律師。鄒容病卒,撰《哀鄒容》哭之。他“明確提出資產階級政黨主張……(引者略)是在中國同盟會成立的前兩年提出的?!雹?/p>

      金天羽是政治家、實干家。曾膺選為江蘇省參議員,積極論政,有政論集《孤根集》《鶴舫中年政論》等。又精研水利,與馮際隆合撰《河套新編》⑤。1927年,任江南水利局長,治理太湖水利。

      金天羽是近代女權運動倡導人,被林宗素譽為“誠我中國女界之盧騷(按:即盧梭)”⑥,撰寫了中國近代第一部系統(tǒng)闡述女權理論的著作《女界鐘》。

      金天羽是教育家。早年創(chuàng)辦同川自治學社,開吳江新式教育之先河;1932年與章太炎、李根源、陳衍等在蘇州發(fā)起中國國學會,親自講學,弘揚民族文化;晚年又任教上海光華大學(今華東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弟子眾多,范煙橋、柳亞子、王紹鏊、王謇、潘光旦、王欣夫、顧廷龍、費孝通、祁龍威等為其中佼佼者。

      金天羽是藏書家。劉薔《金天羽及其天放樓藏書》⑦一文曾有介紹,謂其藏書13 566冊,雖少善本,但多經世致用之書,多新學書籍,又多批注,具有20世紀初學者藏書的特色。逝后,經弟子潘光旦之介,天放樓藏書歸售清華大學圖書館。弟子王謇《續(xù)補藏書紀事詩》云:“經師人表賓朋滿,天放樓高處士家。痛哭山隤梁木壞,遺書徙載到清華?!雹嗉摧d其事。

      金天羽也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國學大師,與章太炎、唐文治和錢基博齊名。錢穆晚年曾追憶:“蘇州城中學人多著籍稱弟子?!薄坝嘣趶B門集美、無錫三師、蘇州中學三校,校內敬事者有錢子泉,校外敬事者有金松岑,皆前輩典型人也?!雹釋ζ渫瞥鐐渲?。

      金天羽集諸多頭銜于一身,但學界對其在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樂論、音樂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績關注較少。本文嘗試鉤稽相關材料,分析其在音樂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二、推行音樂教育,從事樂歌創(chuàng)作

      20世紀初,中華民族正處于危急時刻,“東南學子,咸知振興學務為救國保種之唯一途徑,此倡彼和,盛極一時?!雹庖M西方先進教育體制、開展現(xiàn)代科學教育的新式學堂如雨后春筍,紛紛成立。音樂是開啟民智、提升文明、宣傳革命的重要工具,部分有識之士也提倡在國內新式學校中開辦音樂教育,歌詞創(chuàng)作風行一時。金天羽也在同川自治學社中積極推行音樂教育,并親自彈琴授課,作詞譜曲。其學生柳亞子回憶:“國文、史地和音樂,都是天放自己教”?。“音樂課本用曾志忞的《學校唱歌集》,天放自己也常常按譜作曲,后來輯成《國民唱歌集》上下兩冊出版。天放為人非常倔強,他是極深度的近視眼,但不肯戴眼鏡。上起音樂課來,自己彈風琴,我們笑他常常和黑白鍵子接吻呢。”?《江蘇教育史》寫道:“由于缺少音樂教師,金就自購風琴,邊學邊教。起初,因琴技欠熟練,往往顧此失彼,累得氣喘吁吁,后來金不但能彈善唱,還通曉樂理,自撰兩冊《新國民唱歌集》。”?述其前后原委頗為詳細。

      金天羽創(chuàng)作、編寫的樂歌,先后被編成《國民唱歌》2冊和《新中國唱歌集》4冊?!秶癯琛?,題愛自由者編,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上海出版(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本題東京翔鸞社出版)?!稌r報》1905年4月30日廣告云:

      著者金一,為祖國詩人。此篇以和平勇壯之音律,寫流美淺顯之文章。兩集計歌譜四十余調,歌調一百三十余首。重要各題如幼稚園、上學、物理圖、八音琴、電氣煙、氣球、航海、汽車、自由車、蠟人院、紀念塔、招魂奴痛、亡國恨、祝自由神、國旗、從軍樂、祈戰(zhàn)死、陸軍、海軍、娘子軍凱旋、虛無黨、自由結婚、哀祖國、太平洋、鴉片煙、纏腳……皆稱杰構。譜調皆采東西洋傳誦之作,或自行特制,洵音樂書中空前之作,教育家必不可少之書也。?

      其中不少作品后亦被收入《天放樓詩集》,如《招國魂》《哀印度》《吊埃及》《娘子軍》《法國革命》《美國獨立》《思祖國》等宣傳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贊美革命,在當時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

      《新中國唱歌集》4冊,前3冊于1906—1907年出版,部分內容與《國民唱歌》重復,多民族革命思想的慷慨激昂之作,其他內容也極豐富。有的憂國憂民,如《哀祖國》云:“哀我祖國之長夜兮,鹖旦何為而不鳴?哀我同胞之黑獄兮,太陽何時而得生?”其末章云:“茍我祖國猶可濟兮,愿為世界主人翁,百年老樹中琴瑟兮,一斛舊水藏蛟龍?!睂ψ鎳磥沓錆M自信。

      其中也有鼓吹婚戀自由的內容,如《自由結婚》:

      改造出新中國,要自新人起。莫對著皇天后土,仆仆空行禮。記當初指環(huán)交換,揀著生平最敬最愛的學堂知己。任你美妙花枝、氤氳香盒,怎比得愛情神圣涵天地。會堂開處,主婚人到,有情眷屬,人天皆大歡喜??尚δ桥f社會,全憑媒妁通情。待到那催妝卻扇,胡鬧看新人。如今是婚姻革命,女權平等,一夫一妻,世界最文明。不問南方比目、北方比翼,一樣是風流快意享難盡。滿堂賓客,后方跳舞,前方演說,聽儂也奏風琴。

      還有描寫學校生活的美好和青年人的新氣象,如《踏青》:

      落花時節(jié)春陰,綠雨送清明。賣花聲里天晴,楊柳滿春城。學堂內同學生,大家去踏青。唱歌拍手聲聲,樂哉少年人。

      又如《女學生入學歌》,“用輕快的筆調,全面而具體地展示了女校嶄新的學習生活,從課程科目到教授內容均有記述。又于倫理與體育兩科格外重視,動用的歌詞都占到了一段以上?!薄叭绱素S富多彩的女性精神世界與女學新天地,不但為亙古以來的女子所未曾經驗,也以其風光無限,散發(fā)出無窮魅力?!?這首歌在《女子世界》先后兩次刊登,前一次僅有歌詞,后一次附配曲,在該刊可謂絕無僅有,足見編者之推重。

      從語言風格上看,《新中國唱歌集》和《國民唱歌》的歌詞多為雅潔的口語,可謂“詩界革命”的嗣響,也是新詩創(chuàng)作的先聲,“這些歌詞已經是典型的白話詩,言文合一首先在‘口頭文學’上加以實現(xiàn)?!?從傳播學角度看,將革命思想、自由思想創(chuàng)作為歌詩,并譜曲成歌,具有音樂節(jié)奏,可誦可唱,風靡遠近,效果甚佳。

      這些樂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著名作家范煙橋曾回憶說:“他還出過一本《新中國唱歌集》,我至今還記得‘龍宮寶藏血猶腥,太平洋居然號太平’的激越的呼聲和‘阿娘牽衣向兒語,我今不戀汝。愛妻結發(fā)勸夫行,慷慨送一程。搴敵旗,斬龍將,戰(zhàn)死雄名出人上。軍不凱旋,入國何顏,何生有幾年’的《祈戰(zhàn)死》的歌。”?

      據(jù)夏曉虹《同里:曾經有過的榮光》一文,由金天羽作詞譜曲、編成集者,尚有《軍魂集》《娘子軍》2集?,筆者未見,俟考。郭延禮先生認為,金天羽在1914年尚著有《女子新歌初集》?,此說不確,《女子新歌初集》為葉中泠(葉玉森)所編,191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社出版。

      金天羽推行音樂教育,也得到了社會上的積極評價。如胡懷琛《上海學藝概要三》之“西洋畫西洋音樂及西洋戲劇的輸入”部分,在介紹曾志忞、李叔同的成就后,又特別提到:“又有吳江人金天翮,并不是音樂家,卻長于文學,曾就《學校唱歌集》的曲譜,改編《國民唱歌集》,在上海鏡今書局出版,提倡民族革命,影響很大?!?充分肯定金天羽早年音樂活動的重大意義。

      金天羽的音樂創(chuàng)作不僅局限于早年,其中晚年后仍繼續(xù)作曲。如鄭逸梅的《金松岑創(chuàng)作〈孽?;ā怠芬晃奶岬綆讋t金天羽與音樂的秩事:“鶴老深研曲學,制《梅花雪月操》,步臥云法師韻,為琴調笛譜。又壬寅歲,包天笑撰《招國魂》,鶴老作譜,以風琴和之,厥聲悲壯。又甲子歲,修禊網師園,作《名園綠水曲》,請吳梅為訂譜?!?《梅花雪月操》?和《名園綠水》?皆載于《天放樓詩續(xù)集》所附《紅鶴山房詞》。除此之外,金天羽尚有其他自度曲,如《天放樓詩季集》所附《紅鶴詞》中有《鶴回翔》詞?,記夢;《小西湖》詞?,寫虞山尚湖風光;《醉溪山》詞?,記游杭州事。上述作品皆合律諧譜,并可吟唱。

      其詩歌創(chuàng)作也多與音樂關系密切,早期部分小詩深受民歌影響,僅從其詩題可見一斑,如《田家新樂府》《秧田歌》《水車謠》《子夜曲》《春晚謠》《賣花聲》等(皆見《天放樓詩集》卷1、卷2),其中《田家新樂府· 稻上場》“燕子來,未下秧。燕子去,稻上場……(引者略)”?其語言風格受到蘇南民歌的影響。而其晚年創(chuàng)作的諷諭詩,多用新樂府體,可諷詠亦可長歌,其名篇有《鼠數(shù)錢》?、《葫蘆腰》?、《考異郵》?等,皆見《天放樓詩季集》卷6。

      三、強調音樂功能,推崇禮樂制度

      除音樂實踐外,金天羽對樂理也頗有研究。鄭逸梅曾回憶“:上海簡照南的南園,設有佛音廣播電臺,講經外,也播些其他節(jié)目?!ㄒ呗裕┯终堹Q老擔任數(shù)講,也由我伴往,鶴老所講的,為文學與樂理?!?可見金天羽對樂理多有心得堪與其文學創(chuàng)作并重。其《天放樓文言》正、續(xù)、遺三集中亦有許多論及禮樂、樂理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充分肯定音樂與政治的關系,強調音樂對世道人心的巨大影響。

      金天羽認為音樂與政治有相通之處,某一時代的音樂不但可反映出當時的政治狀況,反過來也會影響人心風俗。如《文言》卷4中的《怡園會琴實紀序》,開篇即指出:“聲音與政通,而人心風俗,視樂律之升降隆替?!?且認為“古之知樂者,聆其音而知其國之興廢,人之吉兇妖祥,其應若桴之于鼓,豈有異術哉?蓋天地之間有幾也?!薄皹纺芡ㄌ斓?,宣人心之難言,無古今中外一也?!?這些觀點上繼《樂記》“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的余緒,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有其深刻用意。

      又如《文言遺集》卷3中的《顧曲記》一文,寫抗戰(zhàn)勝利前夕,昆曲社社長陸景閔由中、日兩國軍樂變化敏感地意識到日軍不日必敗“:吾嘗聽金奏之聲,曩者澀而今者諧,曩者憤怨而今者寬易,而虜帳之笳鼓多死聲,是殆不能久駐于吾疆矣”?。金天羽繼而議論道:“聲音之道與政通,興亡治亂之幾,先天地百年而形于氣,氣者,天與人相為翕辟,人不自知而潛于心者,有忽微之幾形于藝事,發(fā)為文章,表之話言,而寄之律度。律度之弇侈抗墜,非精于識者不能辨也?!?這段議論不免過于玄虛,但也從側面肯定了音樂與社會和生活的關聯(lián)。

      類似論述還有《文言遺集》卷2《孔子詩樂考序》,認為:“世之治亂興衰,其幾必先兆于樂”?,遺憾的是“今之為樂焉,高者亢厲而下者淫媟,是以民訛俗敝,而兵革不息,甚者朝會大典而奏蕃樂于廷,軍容入國?!?這正是“處禮壞樂崩之世”的明證。

      第二,重視音樂的社會教育作用,力圖重振禮樂傳統(tǒng),以拯救禮崩樂壞的世界。

      金天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續(xù)文言》卷3《韜園記》云:“鶴望生少負經世志,治兵農、禮樂、河渠家說”?,可見其非常推崇儒家禮樂制度?!段难浴肪?《元史紀事本末補自序》寫道:“治國者能以《詩》《書》《禮》《樂》、綱紀法度教其民,其民得剛柔之中,其國有長久之運,可強可弱而不可以亡。”?認為禮教、樂教是國運長遠、經久不亡的前提。并舉反面例子:“然吾綜觀戎狄之強,類皆有兵而無教,教不離乎狄行,而以仁義禮樂文章德化為國家積弱之原,不知兵之所以強者有術,政之所以立者有道,道術不生于其心,則雖撫有華夏而天命不佑,乃若別有微權默運于其間?!?認為古代某些民族政權忽焉而亡,即忽視禮樂政教所致。

      《續(xù)文言》卷4《蘇州五奇人傳· 沈修傳》云“:本禮樂修學而教成,本禮樂修教而政成,本禮樂修政而上以成風,下以成俗,則唐虞三代所繇盛,禮樂中和盛之也。自五禮六樂之教亡,學曾無基,于是政教風俗,紛歧而莫統(tǒng),性習皆外乎中和?!?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禮樂中和對國運昌盛興隆之功用。金天羽在《續(xù)文言》卷5回復德國漢學家衛(wèi)希圣(Richard Wilhelm,1873—1930)的《復德國尉禮賢書》中,特別強調:“中國學術文化之精微,在乎禮樂,禮以致敬,樂以導和?!?他還樂觀地認為,“孝弟行于家,禮樂施于政,愛敬達于天下,天地之間,太和之氣翔洽,國未有不治者也”?。

      其他如《重印國學叢選序》《讀〈五代史〉(一)》《三大儒學粹自序》《徐哲東六書通義序》《送孫翔仲之日本文》《學禮齋記》《復興文化之責任與期望》等文,都論述并肯定了禮樂對治國的作用,希望在禮崩樂壞、大雅不振的時代,能重新恢復禮樂傳統(tǒng),改變澆漓世風。

      第三,不滿流行音樂、俚歌俗曲及西洋樂器,力挺琴調和昆曲。

      正因對禮崩樂壞的現(xiàn)實非常不滿,金天羽在中晚年漸趨保守,不免有矯枉過正之論,在樂論方面漸漸持保守立場,對古琴、昆曲等傳統(tǒng)音樂形式推崇備至,對新的音樂形式采取批評和否定的態(tài)度?!段难浴肪?《怡園會琴實紀序》中,金天羽贊美琴音,強調其重要:“古樂之中,尤以琴瑟為之君……(引者略)然其同乎古者,則其音淡而其節(jié)和,能使人寧靜而寡欲,以為得古圣賢之心。”?感慨“方今禮壞樂崩,聲音流放,自箏琶羯鼓,以至歐美蕃樂,洋洋盈耳,朝野嗜之若命,其能寄興于七弦之間者,如星鳳之不可求。”?對俗曲和西洋音樂的流行朝野不以為然,持否定的態(tài)度。

      《續(xù)文言》卷2《鞠通樂府瘦吟樓詞合刊序》中,金天羽對其所處的現(xiàn)實深惡痛絕:“今者雅頌歇絕,士大夫宴享賓客,動以吳姬燕女,奏胡樂,雜歌里巷淫媟之詞,偃然忘其鄙嫚。高者能擫笛,自引吭歌昆劇,則其人望之如李供奉、王龍標之倫,藐焉其不可幾也。究其所歌,仍不越乎《琴挑》《拜月》兒女之詞。以式宴之歡,而歌床笫,違禮甚矣!”?認為當今西洋音樂、民歌俗曲不合時宜、不分場合,是嚴重違背禮儀的行為。

      《文言遺集》卷1《正樂》?中,批評最近十年學校音樂“淫哇柔曼”,所奏聲曲多哀調,“此亡國之音也”。對于音樂家趙梅伯以《鳳陽花鼓》《四季相思》之類曲目在美國巡回演出,他提出了批評,“此正吾國下里巴人之曲,不登儒雅之堂,而觍然挾之以驕域外,此其為技蓋當出高等伶人梅蘭芳之胯下,而為俳優(yōu)侏儒糅雜之倫,不可與道古者也”?,認為這些根本不足以代表中華之國樂。故文末認為:“是故居今日而正人心,必先正樂;欲倡雅樂,必先裁制里巷之俗樂,使社會中萎靡淫殺之聲律,廓清摧陷,一趨于廣大和平,庶幾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也?!?公開提倡雅正之樂,號召抵制、革除鄉(xiāng)里靡靡之音,以改變社會風氣。

      《文言遺集》卷3《顧曲記》中,也有類似表述“:清之亡,民國三十余年之亂,劇場之高吹急擂與夫弋陽梆子之調告我以其幾,而胡笳羯鼓公然用之婚祀、大饗、朝覲,則戎夷入主中國之兆也。至若三弦拉戲以及潮州胡琴作哀嘶愁悶之調者,亡國之不足,殆于滅種而后已?!?1這“亡國滅種之音”的說法,不免夸大其詞,且對以上樂器、樂調持全面否定的態(tài)度。對昆曲則大加贊揚“:昆曲者,成周燕樂之苗裔,一唱而三嘆,聽之使人和豫而廣大,茍此曲復興于當世,掃除淫哇而扶持雅道,正聲感人而善氣應之,國運其不終否矣!”52他將國運之昌盛寄寓在昆曲上,今天看來,真有點匪夷所思。

      對京劇、俗曲、民間樂器、西洋樂器的鄙薄態(tài)度,是金天羽后期保守音樂觀的體現(xiàn)。不過這種憤激之論其來有自,表現(xiàn)出其挽救日益衰頹世風的良苦用心,雖不值得稱道,卻可以理解。從早年創(chuàng)作學堂樂歌、積極提倡音樂教育,到晚年的保守、否定新音樂,金天羽可謂20世紀上半葉傳統(tǒng)知識分子的縮影。

      四、關注樂史研究,撰寫樂人傳記

      金天羽較關注中國古代音樂發(fā)展與流派、音樂家等史料,在其《文言》三集中有較多論述,并進行了梳理總結,同時記載了一些古代音樂家或具有音樂天賦者的奇聞軼事。

      第一,梳理歸納了某些古代音樂流派。如《文言》卷1有《琴史五宗述》53,詳考古琴宗派與歷史,分為中州派(始于漢蔡邕)、峨嵋派(始于唐雷威)、武陵派(即浙派,始于宋楊纘等人)、廣陵派(始于晉嵇康,中興于明寧獻王朱權)、虞山派(始于清嚴澄),分述各派發(fā)展、中興或衰微的經過,舉其代表人物及各派代表著作(曲譜)、各派內部分支,注重揭示各派之區(qū)別和內在聯(lián)系,條分縷析,深入淺出,誠為一篇簡明扼要的古琴史,具有較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二,在許多序和傳記中,都論及音樂、詞曲等藝術形式的發(fā)展,并提出個人見解。如《文言》卷4中的《惆悵詞自序》54闡述了音樂與詩歌的關系,尤其是詞與詩樂的關系?!懂嬼持姓Z》55中與吳梅討論詞曲之雅俗,認為元散曲之雅與雜劇之俗有其場合和受眾不同的客觀原因,指出“文藝雖小道,能者多通乎史法”,詞曲關乎名教,批評湯顯祖《還魂記》的部分語言過于“吊詭”與“穢濁”,贊賞吳偉業(yè)等人“于風流旖旎中,恒以扶持名教為己任”的做法。《謝玉岑遺詞序》56中分析了詩詞曲的嬗變過程,討論了填詞而不知歌管之法的局限及補救措施?!都t鶴詞自序》中討論了聲句、詞、音律三者的制約關系,指出倚聲填詞與作詩譜曲的不同,認為“是故立法者主乎嚴,用法者期乎通,茍不大背先民之矩矱斯已矣,奚必循聲逐影,構成破碎不文之作,使伶工不能歌,學士無由誦,然后謂之才乎?”57順應語言與音樂的發(fā)展,提出了通融的辦法,較之固守詞譜曲調者,誠為開明。

      第三,為古代音樂家撰寫傳記,表彰其音樂成就。如《文言》卷8有《四琴仙傳》58,金天羽鉤稽材料,為明清二代“精于琴”而“絕特者”四人(明南海人鄺露、清文昌人云志高、清歙人江嗣玨、清武進人湯貽汾)立傳,尊稱為“琴仙”,各述其傳奇人生與超凡的音樂造詣,以雅潔傳神之筆,刻畫出四人之奕奕神采、翩翩仙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遺集》卷3《大鶴山人傳》59,記載了鄭文焯在詞學等多方面的成就,特別寫到鄭氏對音樂的妙契及其飄逸風神“:出則拏舟理屐于支硎、鄧尉之間,觴詠歌嘯,辨音析律,蓋山人夙擅樂府,又得浦城琴師祝鳳喈弟子李廷璧之傳,思心杳渺,契靈樂祖,弦數(shù)管色,獨具神恉。”60給人瀟灑出塵之感。其后又詳載鄭氏有關燕樂之考論(文繁不錄),可見金天羽對鄭氏之說深表贊同。文中特別指出,正是對音律之精通,使鄭文焯詞學的成就超出一般作者。

      第四,為非音樂名家者作傳時,金天羽特別關注其在音樂方面的愛好和造詣。如《續(xù)文言》卷4中的有《楊解元傳》61為云南人楊解元(名高德,字竹溪)傳。楊乃狂狷之士,金天羽寫其“不得志而輕世肆志以自穢”之余,又抓住此君“性嗜樂器”的特點,著重寫其愛好鉦鼓并熟能生巧。其中“君聞丁寧之音,必逡巡入……雖伶者亦樂與之游”62一段,呈現(xiàn)出楊解元鐘情鉦樂、技癢欲擊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生動傳神,令人忍俊不禁。又如《文言遺集》卷3中的《大休僧傳》63,釋大休,方外之士而多才多藝。金天羽特別指出“究其精詣,乃在琴操”,其中“方住持照膽臺,臘月之望,皓魄中天,與其學琴弟子方鎮(zhèn)華囊琴載酒游孤山,寒梅作花,乃對坐放鶴亭,作《梅花三弄》,一彈三嘆,且飲且鼓,湖魚出聽,翠羽爭集,不知霜風之凄緊、晨曦之東出也”64一段所描述的境界,令人神往。

      綜之,金天羽是詩人、教育家、政治家、國學大師,同時他也關注音樂,既有推行音樂教育的舉措,又有創(chuàng)作學堂樂歌的嘗試,倡導恢復禮樂傳統(tǒng),并整理大量音樂史料。誠為不易,值得繼續(xù)鉤沉與研究。

      注釋:

      ①金天羽:《天放樓詩文集》,周錄祥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1472頁。

      ② 同①,第1404頁。

      ③錢仲聯(lián):《當代學者自選文庫· 錢仲聯(lián)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353頁。

      ④ 劉巨才:《中國近代婦女運動史》,中國婦女出版社,1989,第160頁。

      ⑤ 金天翮、馮際隆編:《河套新編》,1921年稿本;徐麗華主編:《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第25冊,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⑥ 金天翮:《女界鐘》,陳雁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⑦ 徐良雄主編:《中國藏書文化研究》,寧波出版社,2003,第472—481頁。

      ⑧ 王謇:《續(xù)補藏書紀事詩》,李希泌點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第4頁。

      ⑨ 錢穆:《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第139頁。

      ⑩ 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中華書局,1981,第119頁。

      11 柳無忌、柳無非編:《柳亞子文集· 自傳· 年譜· 日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第173頁。

      12 同11,第174頁。

      13 陳乃林、周新國主編:《江蘇教育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第545頁。

      14 李學通主編:《近代史資料總110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第24頁。

      15 夏曉虹:《晚清女報中的樂歌》,載《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

      16 馮光廉:《中國近百年文學體式流變史》(上冊),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第354頁。

      17 范煙橋:《辛亥革命前的吳江三詩人》,載《江海學刊》,1961年第9期。

      18 夏曉虹:《返回現(xiàn)場—晚清人物尋蹤》,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52頁。

      19 郭題—延禮讀:《〈關談于藝錄黃〉遵對憲公“度新詩詩的派評”論的》,評載價《問文史哲》,2007年第5期,第72—82頁。

      20 胡懷?。骸渡虾W藝概要》,上海通志館期刊第四期,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本,第1112頁。

      21 鄭逸梅:《鄭逸梅選集》(第6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1,第346頁。

      22 同①,第514頁。

      23 同①,第500頁。

      24 同①,第508頁。

      25 同①,第509頁。

      26 同①,第510頁。

      27 同①,第5頁。

      28 同①,第462頁。

      29 同①,第470頁。

      30 同①,第472頁。

      31 同①,第346頁。

      32 同①,第621頁。

      33 同①,第621頁。

      34 吉聯(lián)抗譯注、陰法魯校訂:《樂記》,音樂出版社,1958,第3頁。

      35 同①,第1029頁。

      36 同①,第1029頁。

      37 同①,第999頁。

      38 同①,第999頁。

      39 同①,第880頁。

      40 同①,第571頁。

      41 同①,第572頁。

      42 同①,第899頁。

      43 同①,第959頁。

      44 同①,第959頁。

      45 同①,第621頁。

      46 同①,第622頁。

      47 同①,第860頁。

      48 同①,第965頁。

      49 同①,第966頁。

      50 同①,第966頁。

      51 同①,第1030頁。

      52 同①,第1030頁。

      53 同①,第535頁。

      54 同①,第627頁。

      55 同①,第818頁。

      56 同①,第1013頁。

      57 同①,第1016頁。

      58 同①,第757頁。

      59 同①,第1048頁。

      60 同①,第1048頁。

      61 同①,第916頁。

      62 同①,第917頁。

      63 同①,第1072頁。

      64 同①,第1072頁。

      猜你喜歡
      禮樂文言音樂
      《禮樂》系列刊物述論
      中國音樂學(2021年4期)2022-01-12 06:25:04
      周人傳統(tǒng)與西周“禮樂”淵源
      音樂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28
      摭談聞一多的文言詩
      中華詩詞(2019年4期)2019-10-08 08:54:16
      文言斷句判斷法
      文言實詞50例
      文言實詞推斷法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用莊嚴禮樂慰英靈勵軍民
      音樂
      南風吹夢,禮樂重光
      安塞县| 敖汉旗| 岫岩| 阳信县| 建平县| 福建省| 阿图什市| 柳林县| 策勒县| 牟定县| 蕲春县| 藁城市| 喀什市| 平塘县| 屏东市| 信丰县| 涞水县| 延边| 万载县| 博野县| 荃湾区| 拜城县| 正镶白旗| 资溪县| 清原| 潜江市| 阳朔县| 藁城市| 龙胜| 德阳市| 扶绥县| 梅河口市| 日土县| 锡林郭勒盟| 白沙| 纳雍县| 兴文县| 永年县| 柘荣县| 益阳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