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娟
導讀:眾所周知,陶行知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通過探索形成了豐富且具有實踐意義的教育思想。特別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對當代的幼兒教育有著很高的借鑒價值?;诖?,本文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對幼兒教育的啟示,并提出其在幼兒教育中的實踐策略,希望為幼兒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庇變菏墙逃顒拥闹黧w,將“做”“學”“教”有效結合才能實現(xiàn)“做中學”的教學目標,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時期的幼兒教師需要積極學習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發(fā)現(xiàn)和充分發(fā)揮其對幼兒教育的價值,強化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知識的魅力,更好地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對幼兒教育的啟示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將“做”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凸顯“做”的重要價值的同時并沒有否定“教”與“學”的積極作用,特別強調(diào)將“教”“學”“做”有效結合,對現(xiàn)階段幼兒教育有著很大啟示。
首先,“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靶惺侵迹切兄伞笔抢碚摶A,在具體實踐中幼兒教師可以直觀分析和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幫助他們改善不足。在探索中學習真知的過程,也是獲取知識并將其運用于實踐的過程,在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促進動作發(fā)展方面有著積極作用。
其次,激發(fā)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幼兒教育需要注重“做”的過程,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幼兒的直覺感知,增強幼兒的思維敏捷度,讓幼兒在興趣的氛圍中感受實踐樂趣,獲取豐富的知識。
最后,發(fā)揮幼兒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幼兒教育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地位日益受到重視。幼兒的成長發(fā)展有著鮮明而強烈的特殊性,幼兒教師需要關注幼兒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境,給予及時指導,充分肯定幼兒的主體地位,這對幼兒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幼兒教育中的實踐策略
(一)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非常重視科學探究活動中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動手操作是幼兒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主要方式,直接影響科學教育效果。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師需要在課程中融入“教學做合一”理念,突出幼兒在科學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將幼兒的“做”作為根本,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溫暖的春季到來時,向幼兒提供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風車,引導幼兒到戶外玩風車,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存在,體驗科學的魅力。同時,為了讓幼兒感受靜電的由來,可以設計“摩擦起電”活動,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紙片放置在小盤子里,分發(fā)給每一個幼兒,要求幼兒不用手直接拿紙片,試圖用其他方法將紙片取出來,引發(fā)思考。之后教師再向幼兒提供塑料筆,示范“摩擦起電”的過程,引導幼兒將塑料筆在自己衣服上摩擦“起電”,將小盤子里的小紙片吸起來。這一現(xiàn)象大大激發(fā)了幼兒探究興趣,他們紛紛探索能摩擦產(chǎn)生靜電的其他物體,在營造濃厚科學探究氛圍的同時很好地培養(yǎng)了動手操作能力。
(二)在教學管理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陶行知一直重視將教育與實際的生產(chǎn)生活結合起來,尤其注重從小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zhì)。幼兒需要從小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能,成長為自給自足的勞動者。新時代的幼兒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午休時間閱讀繪本《衣服山洞,鉆出來!》,引導幼兒穿脫衣服和鞋襪;在中午吃飯時引導幼兒學會洗手、洗碗等基本勞動技能;借助童謠的方式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意識,如“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縫,洗手腕,看誰洗得最干凈”。在防控疾病的形勢下,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尤其要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讓幼兒在生活實踐中做好自我服務。此外,還可以創(chuàng)設良好的勞動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區(qū)域活動。例如,創(chuàng)設“生活勞動區(qū)”,引導幼兒扮演父母的角色給娃娃穿衣服、系鞋帶,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理能力,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愛上勞動。在這樣“教學做合一”的活動中,幼兒感受到生動具體且饒有興味的學習氛圍,能進一步促進德育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三)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親自實踐和表達是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應用的著力點。尤其在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方面,教師必須為幼兒營造語言情境,促使幼兒愿意表達內(nèi)心想法,切實提升表達水平。例如,適時組織“講故事”活動,鼓勵幼兒講述看過的繪本或經(jīng)歷的故事,給予幼兒勇于表達的實踐機會。有的幼兒講述了“愉悅周末,快樂玩?!敝黝}故事:“在一個清涼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動物園,在動物園有一只大熊貓在吃竹葉,時不時在抬頭,似乎在向游客們打招呼?!庇械挠變褐v述了《秋千上的友誼》這一繪本,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狐貍和小猴子共同玩秋千并收獲友誼的故事。幼兒教師可以將角色表演與語言培養(yǎng)結合起來,組織《三只小豬》繪本表演活動,引導幼兒扮演“小黑豬”小白豬”“小花豬”的角色,給予幼兒表現(xiàn)自己和表達內(nèi)心想法的機會與平臺,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讓幼兒在玩玩做做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各個感官的功能,感受學習的無窮魅力,掌握知識。美術是幼兒園重要的藝術課程,幼兒教師需要給予幼兒更好的操作機會,提供獨立思考和遐想的自由空間,促使幼兒自主支配實踐,獲得鍛煉和發(fā)展。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豐富多彩的材料,給予幼兒創(chuàng)新機會。例如,在繪畫活動中事先準備好蠟筆、水彩筆和毛筆等常見工具,盡可能向幼兒提供更多材料,促使幼兒自由探索。
(五)完善教學評價,突出“做”的環(huán)節(jié)
“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中“做”是核心,也是“教”與“學”的依據(jù)和最終目的。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幼兒教師需要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觀念。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需要教師的評價與支持,尤其在“以評價促發(fā)展”成為新時期教育熱點話題的背景下,教師更需要積極完善評價模式,突出對“做”的環(huán)節(jié)的評價。例如,在組織繪本《我要自己做》教學活動時,鼓勵幼兒充分觀察故事內(nèi)容,大膽猜測情節(jié),自主想象,積極評價幼兒的奇特想法,增強幼兒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三、結語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是“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幼兒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以致用,切實培養(yǎng)和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對新時期幼兒教育改革有著很大啟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需要積極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應用“教學做合一”教育理念,突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做”的環(huán)節(jié),提升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