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玲
選擇題一般由材料、設問和選項構成,推理型選擇題在設問中常含有“說明”“反映”“表明”“證明”等詞語。該題型是高中歷史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同學們應熟悉該試題類型的特點及解答方法,以在考試中提高解題準確率。
一、推理型選擇題概述
推理型選擇題是選擇題的一種,要求同學們根據(jù)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通過邏輯推理得出正確答案。解答該類試題需要同學們具備扎實的歷史知識基礎及較高水平的歷史素養(yǎng),如時空觀念、唯物史觀等素養(yǎng)。推理型選擇題設問中一般含有如下詞語:“據(jù)此可知”“由此可知”“推知”,考查方向側(cè)重于論從史出。
二、高中歷史推理型選擇題解題方法
1.推演法
推演法就是通過有邏輯、有依據(jù)的推理、演繹來確定正確答案。在推理之后依然難以確定正確答案時,可以采用逆向推理法,即假設某一選項正確,逆向推理,驗證結論是否符合題意。
【例】《漢書》中言:“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史記》中記載:“蜀地卓氏,使用奴僮千人……鐵山鼓鑄?!薄尔}鐵論》中言:“往者豪強大家,采鐵石鼓鑄、煮海為鹽,一家聚眾至千余人。”由此可見,此時(??)
A.鹽鐵皆為豪強所壟斷B.抑商政策已形同虛設
C.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D.官營手工業(yè)規(guī)模宏大
結合上述題干信息,使用推演法可以找出正確答案。由“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一家聚眾至千余人”等信息可知,鹽鐵業(yè)利潤較高,規(guī)模較大。又由“使用奴僮千人”“一家聚眾至千余人”可知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選項D“官營手工業(yè)規(guī)模宏大”說法錯誤。選項A說法以偏概全,從材料中給出的信息我們無法充分得出“鹽鐵皆為豪強所壟斷”這一結論。我國古代實行重農(nóng)抑商政策,選項B說法錯誤。
在用推演法解答高中歷史試題的過程中,同學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要審清題干信息中的時代背景、空間位置等信息,精準掌握解題思路與范圍,避免出現(xiàn)時間與空間上的誤區(qū)。第二,找出有價值的信息,注意推理過程中的邏輯關系,堅持“一分材料一分話”的原則。
2.歸納法
歸納是一種從具體事實中推出普遍規(guī)律的推理方式。歸納法是在答題中常用的一個方法,實踐證明對于解答推理型選擇題是很有幫助的。
【例】孔子不僅懂得當時的禮,他還注重禮的沿革和本源;“禮”最重大的是祭,推究祭的心理根據(jù),是人類的孝悌之心,推廣孝悌之心就是“仁”。由此可推知,孔子主張(??)
A.統(tǒng)治者應發(fā)揚祖先崇拜以維護統(tǒng)治B.百姓應接受現(xiàn)實,維護政治秩序
C.把“仁”的精神注入“禮”的軀殼D.把諸子百家學說融進儒家思想
該題材料指出,孔子強調(diào)“禮”最重大的是祭,祭的心理依據(jù)就是人類的孝悌之心,而推廣孝悌之心就是“仁”,這主要體現(xiàn)了孔子主張將“仁”的精神注入“禮”之中。故正確答案為選項C。材料并沒有涉及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百姓接受現(xiàn)實以及諸子百家學說。該題難度不大,只需要歸納出材料的主旨就行。
3.假設法
假設法是基于某種情況作出猜測,進而推出結論的方法。對于部分難度較高的選擇題,運用假設法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排除錯誤答案,可節(jié)省一定的時間。
【例】西晉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開府,坐鎮(zhèn)地方,手握重權。唐玄宗在京城專門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諸王,由宦官管理,稱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孫院”。此后,唐朝沿用該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對皇子皇孫的安置(??)
A.削弱了藩鎮(zhèn)勢力
B.強化了分封體制
C.凸顯了專制集權
D.動搖了宗法制度
結合題干信息,可以采用假設法找出正確答案。以削弱了藩鎮(zhèn)勢力展開假設,題干尚未提及藩鎮(zhèn)勢力,故這一選項錯誤。以強化分封體制展開假設,唐朝并沒有實行分封制,這一選項依然錯誤。以凸顯了專制集權展開假設,從題干信息得知,唐朝對皇室子弟的安置,削弱了皇室子弟的權力和勢力,凸顯了專制集權。以動搖了宗法制度展開假設,當時宗法制度已經(jīng)瓦解,故該選項錯誤。由此可見,假設法可輔助我們走出答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