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鋒
廣州醫(yī)科大學外語部,廣東 廣州 511436
《大學英語》作為公共必修課,其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學生的升學、職業(yè)發(fā)展、學術研究等筑牢語言基礎,進而為國家培養(yǎng)具備國際視野和雙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時有學者指出《大學英語》課程課時過多、比例過重,甚至認為《大學英語》課程有“水課”的嫌疑[1]。這些質疑從側面指出了《大學英語》課程效率不高、內容繁冗、創(chuàng)新不足和發(fā)展乏力的現狀。那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現實狀況卻不討喜的《大學英語》課程,如何摘掉“水課”的帽子,打造質優(yōu)好評的“金課”課程?結合廣州醫(yī)科大學的《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探索,筆者力求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
“金課”意為合理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選擇性。2018 年8 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金課”的標準概括為“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chuàng)新性和挑戰(zhàn)度。其中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創(chuàng)新性主要體現為“課程內容有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而挑戰(zhàn)度指的是“課程一定要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要認真花時間花精力花情感備課講課,學生課上課下要有較多的學習時間和思考做保障”[2]。高校要建設新文科,做強大外語,就是要培養(yǎng)懂外語的一流人才,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建設一流外語課程就是要“把學生需要的東西真正傳達給學生”[3]。
現如今,“金課”的概念、標準已然成型,建設“金課”的緊迫性也躍然紙上。當前,外語“金課”建設已得到不少外語界學者的關注,例如蔡基剛教授就外語專業(yè)“金課”打造的標準和內容進行了理論探索[4]。然而,作為公共課的《大學英語》“金課”課程應該如何系統(tǒng)、科學進行建設?特別對于??菩驮盒?,《大學英語》“金課”課程體系究竟該如何建設?以下則是廣州醫(yī)科大學的探索。
課程教學主要是面對和解決三個基本問題,即“教什么或者學什么(即教學內容)、怎么教或者怎么學(即教學方法)和教得怎么樣或學得怎么樣(即教學評價)”[5]。按照教育部關于打造課堂“金課”的指導要求,對標“兩性一度”的“金課”課程標準,廣州醫(yī)科大學外語部開展了《大學英語》“金課”課程體系建設探索,形成了分級、分層的課程體系,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和跨院系合作等層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按照《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的指導思想,同時結合校本特色,廣州醫(yī)科大學外語部構建了分級、分類的《大學英語》“金課”課程體系。
廣州醫(yī)科大學《大學英語》課程分級教學始于2015 年。新生入學初參與《大學英語》分級考試,根據分級考試成績和高考英語分數,學生被分成發(fā)展、提高、基礎(簡稱A 級、B 級、C 級)三個級別進行兩個學期的通用英語(EGP),即《大學英語》(1)和《大學英語》(2)的學習。廣州醫(yī)科大學外語部制定了詳盡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實施方案,并根據實際教學不斷修訂完善。A、B、C 三級的教學時數一致,課程教學涵蓋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同時在滿足相對應的要求之后A、B、C 三級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流動。但A、B、C 三級所選教材不同,難度有所差異,教學側重點也不同。A 級側重培優(yōu)拔尖,重點提升英語的各專項技能;B 級側重夯實語言基礎,為下一階段的技能學習提升做準備;C 級側重基礎語言技能學習,培養(yǎng)興趣與英語的不間斷學習。三個級別教學都秉承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采取“跳一跳摘桃子”的教法,積極對標“金課”課程的挑戰(zhàn)度標準。
廣州醫(yī)科大學《大學英語》課程分類教學主要體現在大二學年的英語課程上。二年級的英語課程設置突破了大一通用英語(EGP)分級教學設置,進行了限選課+任選課的編排,即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科專業(yè)、學術需求與興趣愛好從《醫(yī)學英語》《學術英語》《法律英語》三門限選課和十幾門語言文化技能任選課中各選一門課程,完成大二學年的英語學習。限選課與任選課融合的課程編排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最優(yōu)的針對性匹配。限選課是EAP 課程,其教學目的是既提升學生專業(yè)領域的英語專項技能,又培養(yǎng)學生利用英語進行學科學習與科研的綜合能力,其教學專業(yè)性、難度都較高于通用英語(EGP)教學,體現了“金課”課程的高階性標準。任選課則是語言文化技能類課程,涵括《跨文化交際》《英美文化賞析》《英美文學》《新聞聽力與報刊選讀》《英語語音語調》《學術英語翻譯》《英語考試培訓》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興趣進行選擇,避免“一刀切”的課程安排,凸顯學生的自主權,體現“金課”課程的創(chuàng)新性標準。
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一般以教師為中心,教學過程一般都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堂聽講、學生課后完成作業(yè)、教師進行作業(yè)的批閱與講評。隨著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的日益成熟,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教學、慕課、微課等新的教學形式也開始助力《大學英語》教學。教學理念也不斷更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混合式教學、多模態(tài)教學、翻轉課堂等新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也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備受推崇。
“以學習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是廣州醫(yī)科大學《大學英語》“金課”課程所倡導和實施的教學模式。大一學年的分級教學和大二學年的分類教學本質,就是體現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分級就是以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進行針對性教學,分類就是以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進行匹配性教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貫穿于兩年的《大學英語》課程學習中,目的就是打破傳統(tǒng)的老師“滿堂講”、學生被“填鴨”的教學弊端,強調學生課前預習,帶著問題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學習,力求實現課堂教學的“最高一重境界是debate”(吳巖,2018)的效果。
“以學習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堅持力,促進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通過《大學英語》“金課”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切身體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是一門課程得以持續(xù)發(fā)展、固本創(chuàng)新的基石,更是《大學英語》“金課”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廣州醫(yī)科大學《大學英語》“金課”課程體系的教學評價主要基于兩個維度:一個是教的評價,一個是學的評價,力求實現教與學的直線溝通,真正達到適時、及時反饋,進而教學相長。
教學評價主要從三個層面進行。一是建立了完善的聽課制度。教學督導不定時到課堂聽課,從教學內容、進度、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對課堂教學進行全方位的考查,并給予老師及時的反饋,從而把握課程教學的整體航線正確。二是形成了有效的學生評教意見收集機制?!洞髮W英語》課程的學生評教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學生通過網絡問卷的形式就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及時獲取學生對于課程教學的有效反饋,以便教師適時調整。三是完善了開放性的評教評學見面會。每學期一次的評教評學師生見面會由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共同參加。學生代表收集相關學生的反饋意見,教師代表準備課程教學的相關說明,師生之間就《大學英語》的教與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平等、直接的對話交流,從而獲取真實有效的反饋信息以便教學的調整。
學的評價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力求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及時了解,進而對學生的學習做出及時性、正面性、發(fā)展性的反饋,力求避免“考核方式不科學”這一“水課”標識[6]。首先是隨堂檢測。通過超星學習通APP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的隨堂檢測,例如使用學習通APP 的搶答、問答、討論等功能就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抽測,并通過實時的反饋結果進行課堂的相應調整。其次是網絡指導。每學期每個學生都需要完成十次以上的網絡作業(yè),通過網絡的實時批閱功能和教師的個人點評對學生的翻譯與寫作等專項練習進行在線指導,給予學生及時的點撥。再次是單元測評。每一主題單元的教學完成之后,學生需要參加對應的單元測評,從而對學生本單元的學習情況和英語水平能力的發(fā)展做出單元性的小結,以便后續(xù)單元課程的學習調整。
《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實際英語需求與專業(yè)學習需要,課程教學要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因專業(yè)特色開課、因學生需求排課,實現《大學英語》課程的個性化與創(chuàng)新性。
因此,廣州醫(yī)科大學外語部進行了《大學英語》“金課”課程的跨院系合作探索。目前,已經和藥學院合作探索“藥學+外語”的人才培養(yǎng)與教學模式,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合作探索。首先,外語部深入參與藥學人才培養(yǎng)和藥學課程設置,積極探索將《大學英語》課程與藥學專業(yè)課程相結合,開設基于藥學/藥科的EAP 課程。其次,外語部強化與藥學院學生學習需求的調研分析,以藥學院為試點,力求分析并構建藥科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需求圖譜,為個性化、針對性的藥科學生《大學英語》課程編排與設計作好需求分析,同時也為后續(xù)與其他院系的合作教學積累經驗。最后,外語部選派專業(yè)知識過硬、教學水平扎實的老師加入藥學院導師隊伍,與藥學院專業(yè)教師一起形成卓越班“藥學+外語”聯(lián)合導師制度?!洞髮W英語》教師擔任藥學卓越班學生的聯(lián)合導師,積極開展基于藥學專業(yè)的英語實踐活動如英語辯論、文獻閱讀、英語口語匯報等,著力探索英語卓越人才的培優(yōu)拔尖,實現課程教學與個性化培養(yǎng)的相互補充。
《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之路漫漫而修遠,面臨著幾個亟須解決的問題。第一,重視性問題。《大學英語》“金課”課程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學校明確《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性;教學管理部門則需要支持推進《大學英語》的課程改革,對于學時編排、教學目標與內容、方法等做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只有在充分重視的氛圍下,《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方能乘風破浪。第二,沖擊性問題?!洞髮W英語》“金課”課程要求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yè)相關、課堂教學“以學習為中心”。如何應對《大學英語》“金課”課程標準下對自身知識儲備、教學要求與教學方式等沖擊性問題也成為《大學英語》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更是《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huán)。第三,學習自主性問題。由于教學內容是與學生主修專業(yè)相關,內容專業(yè)性和語言應用性比較高,外加是“以學習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只有課前做好預習方能有效參與課堂的互動活動,反之則無法跟上教學節(jié)奏,學習效果必然不如人意,進而打擊學習積極性。如何鼓勵、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保障課程教學效度亦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秉承的是“兩性一度”原則,目的是實現《大學英語》與學生專業(yè)學習的無縫對接,以體現《大學英語》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價值,愿景是為國家培養(yǎng)具備優(yōu)秀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各類人才。因此,無論是優(yōu)化課程設置、革新教學模式、全面教學評價,還是增強跨院系合作都以實現這一目的和愿景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當然,國家對于人才的英語能力需求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需求都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課程探索改革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其建設探索之路必然是曲折艱辛的。但只要教育指導部門、學校、教師與學生形成合力,《大學英語》“金課”課程建設必然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