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發(fā)火就愛生氣》這首詠嘆調是喬瓦尼·巴蒂斯塔·佩爾戈萊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創(chuàng)作的喜歌劇《管家女仆》中的經典選段。本文通過對《你發(fā)火就愛生氣》這首經典詠嘆調的音樂分析及演唱的探討,進一步學習和豐富意大利歌劇相關知識,演唱上對以后類似的作品進行更好的把握。文章將針對《管家女仆》中《你發(fā)火就愛生氣》這部經典詠嘆調的發(fā)展背景、音樂特征以及演唱時的風格把握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管家女仆;塞爾皮娜;喜歌??;演唱分析;人物形象
一、佩爾戈萊西的喜歌劇——《管家女仆》
(一)作曲家佩爾戈萊西
佩爾戈萊西從小就體現(xiàn)出了比同齡人高的音樂天賦,由于佩爾戈萊西自身也非常喜歡音樂,所以從小在小禮堂樂長的指導下接受最基礎的音樂訓練。年齡稍微大一些時,開始跟著音樂大師郎切斯科·蒙迪尼學習音樂。由于佩爾格萊西從小對器樂表現(xiàn)出的天賦外加自身的勤奮刻苦,通過貴族的引薦和家人的幫助,他到當時那不勒斯最有名氣的耶穌基督音樂學校學習。通過刻苦努力,在完成耶穌音樂學校全部學業(yè)的同時,他已經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聲樂曲和歌劇,這些成績和他的音樂天賦與勤奮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管家女仆》是1733年由佩爾戈萊西創(chuàng)作的正歌劇《高傲的囚徒》中的幕間劇。公演后大獲好評,不久就傳遍意大利各地。1752年,即這部作品誕生19年時、作曲家去世16年后,這部《管家女仆》在巴黎上演,獲得了巨大成功。它與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不同,沒有華麗的炫技,簡潔輕快、樸實幽默的方式深受人們的喜愛。
佩爾戈萊西在他短暫而又傳奇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典歌劇作品,他的作品很多反映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和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其中喜歌劇《管家女仆》就
是當時對舊式音樂的反抗標志,為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 喜歌劇《管家女仆》
1. 喜歌劇的出現(xiàn)
歌劇在誕生之后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在當時已經形成了以意大利、法國為中心的兩大派別。但是歌劇,尤其是意大利正歌劇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3%E6%AD%8C%E5%89%A7/1594122\"\t\"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6%9C%E6%AD%8C%E5%89%A7/_blank\"逐漸成為貴族宮廷節(jié)慶社交的裝飾品,內容逐漸變得匱乏、空洞,形式也日益僵化。歌劇失去了原有的音樂整體性和戲劇性,歌劇演員為了追求技巧忽略了本身的情感表達,很多表演都已經完全與歌劇本身的情感表達相脫節(jié)。就在這時,喜歌劇應運而生。這種歌劇的表現(xiàn)內容與之前的正歌劇不一樣,正歌劇是以皇家和歷史題材作為主要的表現(xiàn)對象,然而喜歌劇所表現(xiàn)的則大多是小市民階層,音樂風格要比正歌劇輕松活潑,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越來越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2. 幕間劇《管家女仆》的故事
《管家女仆》講述了身為女仆的塞爾皮娜喜歡上了單身漢伯爵烏貝托,但其實伯爵烏貝托對塞爾皮娜也是心生好感的,只是塞爾皮娜并不知道,于是和男仆韋斯蓬設計了一場鬧劇,喚醒了伯爵內心對她的愛并娶她為妻,塞爾皮娜最終翻身奴仆把歌唱的故事。劇中人物性格鮮明,女仆塞爾皮娜活潑俏皮、風趣幽默但是性格火辣。伯爵烏貝托從小錦衣玉食、不愁吃穿,并且脾氣溫和甚至有點膽小怕事。男仆韋斯蓬是個啞角,但是時常被塞爾皮娜牽著鼻子走。
男主人公烏貝托這一形象實際恰恰是當時大多數(shù)貴族階層形象的映射,體現(xiàn)了當時的貴族每天都無所事事、到處閑玩的生活狀態(tài)。相對的,女仆塞爾皮娜就映射出了底層人物的形象,但是不同于底層人物形象的是,塞爾皮娜性格潑辣,和其他女傭不同,她甚至渴望和主人站在同一個高度交流,要求人與人的平等,并且從不低三下四端茶倒水地服務,所以,相對于當時正歌劇的嚴肅、枯燥乏味和演員們的只顧炫技,此時出現(xiàn)的《管家女仆》徹底顛覆了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認知,也掀起了一定的震撼潮流,紛紛吸引貴族們和一些中層階級前來觀看,從而帶動了喜歌劇的發(fā)展。
二、《你發(fā)火就愛生氣》的音樂特征分析
(一)曲式結構分析
《你發(fā)火就愛生氣》是女主角塞爾皮娜單獨演唱的一首經典詠嘆調,這首曲子采用了常見的單三部曲式結構。
單三部曲式由三個一部曲式構成,依照這三個一部曲式的對比與再現(xiàn)的關系,把單三部分為了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和并列(非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
而在詠嘆調《你發(fā)火就愛生氣》中采用的是再現(xiàn)單三部,再現(xiàn)單三部又分為完全再現(xiàn)和變化再現(xiàn)。在這里由于曲中再現(xiàn)部分完全使用了第一部分的材料,所以《你發(fā)火就愛生氣》屬于完全再現(xiàn)的單三部曲式結構。
下面是《你發(fā)火就愛生氣》的曲式結構圖例:
依據(jù)上圖所示,全曲結構分為ABA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A樂段:
樂曲的第一部分A樂段屬于平行關系非方整性的兩樂句樂段,樂句a是以主調性bA自然大調的V級屬和弦(D)結束的,形成開放型結構。
樂句a’的主要材料是來自于a樂句,是以主調性bA自然大調的主和弦(T)結束的完滿終止式,形成收攏性結構,完全終止整個A樂段。通過對a和a’的旋律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音程的跨度很大,都屬于波浪式的進行,而且通過音程之間的大跳可以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塞爾皮娜活潑俏皮的樣子。
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中部一定存在著材料來源問題(主題材料來源哪里),下面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呈現(xiàn)再現(xiàn)單三部:
思維導圖A
因此,再現(xiàn)單三部曲式的分類就分為三類,分別是展開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對比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綜合性中部的再現(xiàn)單三部。
顯然,在《你發(fā)火就愛生氣》詠嘆調中,中部B段屬于展開性中部。從B樂段開始,旋律音程主要以模進的形式發(fā)展進行,樂曲由bA 自然大調轉到bD自然大調,最后結束在bD自然大調的主和弦(T),以主調性bD大調的完滿終止式結束,形成收攏性結構。
最后一部分樂段A是完全再現(xiàn)了全曲的第一部分,曲式結構、調性完全和開頭A樂段一致。全曲主題明晰,通過在ABA的完全再現(xiàn)中,反復強化了主題材料a部分,深化了歌曲主題;調性統(tǒng)一,首尾呼應。
(二)旋律特點分析
《你發(fā)火就愛生氣》這首詠嘆調以小快板的形式為主,全曲歡快的節(jié)奏和起伏明顯的旋律線充分體現(xiàn)了活潑任性、俏皮可愛的塞爾皮娜的藝術形象。樂曲加入了大量的力度記號,通過強弱的對比,頻繁的力度變化,不停地轉換塞爾皮娜訓斥與撒嬌時的不同情緒,使樂曲的藝術表現(xiàn)力更加形象生動。
這首經典詠嘆調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沒有任何前奏,演唱者需要直接進入演唱狀態(tài),所以很考驗演唱者的純五度大跳的音準和狀態(tài)。旋律多為折線下行,旋律流暢、弱拍起唱、輕快活潑。旋律多用大跳、級進音程,多次出現(xiàn)樂句的反復部分,強化主題材料。尤其是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的使用,更加凸顯出了賽爾皮娜話語里的堅定和命令性。
整首樂曲幽默風趣,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了賽爾皮娜聰明機智、自信刁蠻、直率活潑的性格特征。譜面上頻繁出現(xiàn)的力度記號,更是加強了人物情感的變化和性情特點的表現(xiàn)。
(三)節(jié)奏節(jié)拍分析
《你發(fā)火就愛生氣》是2/4拍的曲子,速度為小快板(Allegretto)。小快板通常用于一種輕松、愉悅的場合,凸顯出一種跳躍感、快樂的音樂氛圍,正好適用于這里,更加突出表現(xiàn)了塞爾皮娜活潑任性的性格特點。
全曲都為2/4拍,而正好2/4拍的規(guī)律為“強-弱”,除了突出音樂旋律的強弱對比,還暗射了伯爵與女仆之間的強弱關系對比:人物性格對比 、人物地位對比等。曲中多為簡單明了的節(jié)奏,比如四分音符、二八、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四個十六等。
整首曲子的節(jié)奏相對來說較為簡單,也給人一種簡約之風。尤其多用弱起,更加強調了2/4拍中的強拍,更加凸顯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讓樂曲更富有激情。全曲的小快板為樂曲提供了一定的速度,構成了從頭到尾的輕快曲風。
三、《你發(fā)火就愛生氣》的演唱分析
(一)咬字的處理
在聲樂學習道路中,如何咬字是學習聲樂很重要的一方面內容,因為在聲樂藝術表現(xiàn)的過程中,最為直觀地表達人物情感的便是歌曲的語言。
在學唱《你發(fā)火就愛生氣》之前,應該先去學習語言和咬字,去學習如何發(fā)音。多聆聽老師示范的錄音或者是在網上找到規(guī)范的音頻模仿并跟讀,每一個元音盡量都飽滿清楚。當每一個詞發(fā)音正確后,再開始加入旋律。當然了,在這之前也得了解詞意,了解這個詠嘆調的背景,講了什么內容,如何去表現(xiàn)人物形象等。在演唱是要注意每一個詞都要發(fā)音清楚,比如單詞“stizzoso”和“zit”。
在演唱這種單詞時,不能嘴角太過于咧開,不能橫著去發(fā)聲。而是應該保持口腔的充分打開,用飽滿的、輕巧的、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注意咽壁的支撐作用,用打哈欠起始的感覺,使咽壁處于緊繃狀態(tài)。再就是要注意歌唱時盡可能打開牙關,就比如“stizzoso”和“zit”這兩種單詞,雖然在i/u/v等窄母音中,也要盡量保持豎立之感。
文字離不開音樂,音樂也離不開文字,二者不可分。正確的咬字并且合理運用到演唱當中會使得演唱內容表現(xiàn)更加精準,也能更好地表現(xiàn)人物特點。
(二)氣息的控制
在學習聲樂知識時,每個老師都會讓學生練習氣息。不同的音區(qū)在氣息的控制力方面是不同的,在低音區(qū)時耗氣量均較小,所以控制力要求平穩(wěn)保持即可,但是呼吸肌肉群卻不能過于松弛,這樣聲音才可以有延續(xù)力。
在演唱中力度的強弱變化與氣息的控制關系極為密切。力度的強弱與氣息供氣量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力度強時耗氣量相對較大,力度弱時耗氣量相對較少,關鍵在于演唱強音時既要保證氣息上供氣,又要注意氣與聲的正確比例。
下面舉一個常用的氣息練習的例子。比如“si”,用“si”去多個分開發(fā)聲,觀察肚皮是否前后跳動:“si si si si si...si--”,單獨跳動發(fā)聲“si”,中途不能吸氣,堅持到最后實在感覺快沒有氣息支撐時,將所有氣息用“si”全部吐出。這是一條經典的練氣息的練習,多多練習這些練習氣息的方法,會讓自己在學習聲樂的道路上更加會運用自己的氣息,從而能夠使歌曲的演唱更加自然。
在本曲中,整首曲子小快板,節(jié)奏上是較為活潑的,并且全曲開頭是沒有任何前奏的,演唱者需要迅速直接地進入樂曲的演唱中。這首曲子的氣口較多,并且相對急促,對演唱者的氣息要求較為嚴格。在換氣時要合理地運用休止符,并不是每個休止符都需要演唱者進行氣息處理,過多的氣息變化會使得歌曲連貫性不好,影響歌曲的音樂美感。
曲中有很多的力度記號,強弱符號,快速慢速的呈現(xiàn),在演唱時也考驗演唱者的氣息運用,這個時候演唱者需要注意正確調整氣息的深淺以及快慢急緩,在演唱時保持精神狀態(tài)的高度集中。
在聲樂演唱中,氣息控制的重要性是無可厚非的,良好的氣息狀態(tài)可以更好地完成聲樂作品,所以氣息的修煉可謂是至關重要的一門必修課。
(三)情感的處理
在演唱《你發(fā)火就愛生氣》之前,多看一些視頻,多聽不同演唱者的版本,體會女主角塞爾皮娜當時的整個精神狀態(tài)以及情感表達,體會不同演唱者對歌曲的不同演繹以及他們對人物形象各自的理解和表達方式。注意他們對于樂段、樂句之間的情緒情感、力度以及肢體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
通過對該曲的了解不難發(fā)現(xiàn),塞爾皮娜演唱這首歌時她的活潑任性以及嬌媚的兩種不同演唱情緒對比。在A部分和后面完全再現(xiàn)時,塞爾皮娜是比較任性刁蠻并且脾氣火辣的性格特點,而在B部分音樂舒緩,塞爾皮娜又嬌媚地撒嬌一般地去哄著伯爵烏貝托。就是塞爾皮娜這鮮明的情緒變化和人物性格特點,也更加凸顯出她與其他女仆的不同之處,更加顯示了塞爾皮娜的大方自信。
所以,在演唱的過程中,要表現(xiàn)得更加大方自信,從容自如。雖然塞爾皮娜是女仆的身份,但是在《管家女仆》中,她確實可以達到支配的地位。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時應該更加投入角色,盡量地將女主角的性格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借助夸張的表情和自然的肢體動作,將觀眾代入其中,更好地抒發(fā)歌曲情感,做到聲情并茂,以聲傳情。
四、結語
佩爾戈萊西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他為后人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優(yōu)秀且經典的作品。如今,他的音樂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音樂的領軍人物斯特拉文斯基也深深地被他的音樂所震撼,從而轉向新古典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佩爾戈萊西的天才被其他的意大利音樂天才繼承了下來,并且為羅西尼鋪平了道路。
佩爾戈萊西創(chuàng)作的正歌劇《高傲的囚徒》中的幕間劇《管家女仆》,深深地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喜愛和歡迎,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喜歌劇。它不僅標志了從此喜歌劇的大門由此打開,也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歌劇表演形式,打破了當時人們對歌劇的定義。給18世紀歐洲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思想沖擊,同時也掀起了震撼浪潮。
對于正歌劇來說,《管家女仆》這部喜歌劇的誕生使得嚴肅的陳舊的正歌劇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新。正是因為這部喜歌劇的誕生,給當時的歌劇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歌劇的形式不再拘束于某種固定的模式,產生了新鮮的、新穎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節(jié),由此歌劇的發(fā)展更加多元化,為后世的人們提供了許多的優(yōu)秀作品。
這部喜歌劇的產生也轟動了整個歐洲的思想文化,促進了啟蒙運動的開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得當時的人們更加呼吁平等要求思想革新,這對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于作曲家來說,這部歌劇也打破了他們陳舊的觀念意識,為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道路打開了另一扇大門,為歌劇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本文通過對歌劇《管家女仆》選段《你發(fā)火就愛生氣》的演唱分析,研究了其發(fā)展背景、深遠意義,以及人物角色、演唱注意事項等。為今后的學習道路以及更好地詮釋詠嘆調《你發(fā)火就愛生氣》打下扎實的基礎,無論今后學習哪一類聲樂作品還是音樂教學,都有著理論和實踐上的幫助。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王越.意大利歌劇的發(fā)展[J].戲劇之家,2016(22).
[3]朱秋華.西方音樂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9.
[4]張璐.詠嘆調《你發(fā)火就愛生氣》音樂特征中情感角色的把握[J].牡丹,2019(9):118-120.
[5]徐玲,張祎,薛睿韜主編. 西方音樂史及作品賞析[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