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青年恩格斯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思想研究
      ——基于不來梅時期的文獻考察*

      2024-01-02 16:55:24陳仕偉
      關鍵詞:恩格斯格雷科學技術

      陳仕偉

      (江西財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838年至1841年,帶著文學夢的恩格斯來到不來梅學習經商,但是最終有選擇地接受了黑格爾哲學。不來梅是恩格斯第一次離開學校、離開家鄉(xiāng)就業(yè)的地方,“是一個繁華的資本主義商業(yè)城市,德國最大的商港之一”[1]24。巧合的是,他的出生地巴門是德國工業(yè)化程度最高的地區(qū),被譽為“小曼徹斯特”[2]3。雖然如此,當時整個德國還處在工業(yè)革命的前夜:一方面,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并正在逐步推廣,李比希學派的興起就是典型代表;但另一方面,德國還是一個地理名詞,處于封建的四分五裂狀態(tài),并籠罩著虔誠主義等宗教思想,完全不能滿足當時的發(fā)展要求。正是在這樣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青年恩格斯一直關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并就其中的內在關系進行了思考。因此,有必要基于不來梅時期的文獻,深入分析恩格斯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思想,不僅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青年恩格斯在不來梅時期的成長歷程,也有助于我們理解和把握青年恩格斯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樂觀與悲觀: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

      雖然恩格斯就讀愛北斐特理科中學時深受虔誠主義影響,但他學習了地理、數(shù)學和物理等自然科學,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素養(yǎng):在地理方面,“擁有相當明晰的知識”;在數(shù)學方面,“恩格斯掌握的知識是令人滿意的,理解力很強,善于清楚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物理學方面的知識,“與數(shù)學相似”[3]548。正因為如此,考察恩格斯最初的文學作品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重要理想是自由與真理?!东I給我的外祖父》體現(xiàn)了對古希臘神話英雄的崇拜;《我看到遠方閃爍著光芒》贊美了浮士德等英雄;《海盜的故事》崇尚反侵略英雄;《主耶穌基督,上帝之子》希望上帝是“拯救人類”的英雄;《貝都英人》直接表達了對自由和尊嚴的追求。因此,當時的恩格斯崇尚英雄、追求自由與真理,實際上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成長為帶領人們追求自由與真理的英雄。但是這一理想該如何實現(xiàn)呢?通過對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的考察,恩格斯陷入樂觀與悲觀的矛盾境地。

      (一) 樂觀:在理論上,通過編譯《詠印刷術的發(fā)明》,恩格斯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

      1839年1月初至3月底,恩格斯編譯了西班牙著名詩人、政治活動家、法國啟蒙學派追隨者曼·何·金塔納的詩歌《詠印刷術的發(fā)明》。該詩歌主要表達了科學技術在反對封建主義中的積極作用。首先,該詩歌認為歷史上的偉大發(fā)明都能極大地提高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而“足以顯示它的偉力”,發(fā)明者因此為歷史所銘記而獲得“永生”[3]30-31。古登堡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誕生并“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3]31,特別是充分運用真理而發(fā)明出來的印刷術極大地促進了反封建事業(yè)。發(fā)明創(chuàng)造能夠發(fā)揮出巨大社會作用的關鍵,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了理性、理智和真理,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及其科學成果就是佐證,因此“英才”即科學家能夠“征服太空”“發(fā)現(xiàn)規(guī)律”[3]34,能夠幫助人們從封建社會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其次,該詩歌強調,布魯諾會被燒死,但是真理不僅不會被消滅,還會取得最終勝利,因此人民群眾必將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實現(xiàn)自由的王國。最后,該詩歌強調古登堡“擊潰了專制政權下的蒙昧勢力”,是“真理促使他乘勝前進”[3]38。

      該詩歌不是恩格斯的創(chuàng)作,而是他改編和翻譯的作品。但是,如果不認同該詩歌所表達的觀點,恩格斯肯定就不會去專門編譯,可見,該詩歌直接表達了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的思考。通過對全詩十三節(jié)內容的深入解讀,或許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表現(xiàn)出了某種程度上的樂觀傾向。第一,科學技術即重大發(fā)明能夠促進人們的解放,該詩歌例舉了“巨犁”和“印刷術”;第二,科學技術對人們的思想解放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第三,科學技術在反抗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四,科學技術將促進人們獲得自由。

      但是,恩格斯對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關系的認識還是初步的,僅僅是認同了這首詩歌所表達的觀點,并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畢竟他還沒有認清科學、技術與真理、自由等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更沒有考察科學技術發(fā)揮社會作用所需的制度環(huán)境,更多的是考察科學技術對社會的積極作用??傮w而言,在理論層面上,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持積極樂觀態(tài)度。

      (二) 悲觀:在現(xiàn)實上,通過回憶伍珀河谷狀況,恩格斯認識到科學技術的消極作用

      幾乎在編譯《詠印刷術的發(fā)明》的同時,恩格斯就撰寫了《伍珀河谷來信》,認為造成伍珀河谷悲慘狀況的原因“是十分明顯的。首先是工廠勞動大大助長了這種現(xiàn)象”[3]44。如果說《詠印刷術的發(fā)明》重點強調了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促使恩格斯對科學技術抱有信心而具有一定的樂觀傾向,而《伍珀河谷來信》則重點論述科學技術的運用給伍珀河谷沿岸居民帶來了悲慘生活,促使恩格斯對科學技術持懷疑態(tài)度而具有某種程度的悲觀傾向。

      雖然《伍珀河谷來信》是在不來梅寫成的,卻是關于恩格斯故鄉(xiāng)巴門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的政論文章。作為當時德國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之一,工業(yè)革命成果已經在該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基本確立。因此,科學技術已在巴門得到較廣泛的運用。如果按照《詠印刷術的發(fā)明》所表達的觀點來理解,運用科學技術必將會把人們從奴役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但是現(xiàn)實卻相反。伍珀河谷雖然工廠林立,特別是染布業(yè)發(fā)達,表面上看完全是資本主義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但是實際上還處于封建社會,到處都是教堂、監(jiān)獄、賭場和酒館等,特別是教堂眾多,伍珀河谷呈現(xiàn)出一幅資本主義與封建社會同時并存的畫面。雖然科學技術本身通過資本主義工業(yè)已經得到了發(fā)展,但是由于整個社會還處于封建狀態(tài),尤其是虔誠主義籠罩,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不僅沒有體現(xiàn)出來,消極作用反而得到充分展現(xiàn),即伍珀河谷居民的生存處于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悲慘境地,因此恩格斯預言:“用不了3年,他們的肉體和精神就會被毀掉。”[3]44

      雖然恩格斯在《伍珀河谷來信》中已經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運用給伍珀河谷居民帶來了悲慘生活,但是他對其中的原因認識還是感性的,沒有抓住根本。因為他認為造成這種悲慘狀況的直接原因是“工廠勞動”[3]44,即工廠組織形式下的勞動。所謂“工廠勞動”,應該指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既包括生產力,也包括生產關系。就生產力而言,是運用科學技術的勞動。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歷史進步,正在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就生產關系而言,“工廠勞動”體現(xiàn)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應該說,造成伍珀河谷居民悲慘生活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因為生產關系最核心內容是生產資料所有制。但當時的恩格斯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因為在他提出“首先是工廠勞動大大助長了這種現(xiàn)象”之后,就開始論述工廠中的環(huán)境、條件如何惡劣,可見他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不太了解。因此,當時的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感到悲觀也是情理之中,因為找不到根本原因,因而也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恩格斯進一步分析認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虔誠主義。虔誠主義一直宣揚逆來順受——“人沒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期望得到幸福,更不能說創(chuàng)造幸?!盵3]50。這導致中下層勞動人民處于精神頹廢狀態(tài),他們不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創(chuàng)造幸福。由于工廠勞動已經使中下層勞動人民處于悲慘的生存境地,而虔誠主義又使他們習慣于精神頹廢的生存狀況,因此就出現(xiàn)了酗酒、疾病、賭博、賣淫等令人頹廢沮喪的社會現(xiàn)象。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對于剛步入社會的恩格斯來說,顯然難以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保持積極樂觀態(tài)度。

      (三) 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恩格斯難免陷入樂觀與悲觀的矛盾境地

      基于文獻考察,剛到不來梅的恩格斯,深刻體會到了自由與真理的“空氣”,閱讀了大量在巴門閱讀不到的報刊和書籍。因此,他并不是一開始就從接觸社會現(xiàn)實的方式來考察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系,這就難免會讓恩格斯陷入樂觀與悲觀的矛盾境地。

      恩格斯編譯《詠印刷術的發(fā)明》,意味著他一開始就認同其中關于科學技術的重要論述,突出強調科學技術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必然會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表現(xiàn)出某種程度的樂觀。但是,當他反觀自己的出生地時,卻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番景象,從而表現(xiàn)出某種程度的悲觀,這實際上就是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詠印刷術的發(fā)明》從理論層面論述了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并且指出通過科學技術人們完全可以實現(xiàn)自由,這肯定會讓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充滿憧憬。而伍珀河谷居民的生存現(xiàn)實不得不引起恩格斯的悲觀深思,畢竟與《詠印刷術的發(fā)明》的描述相差甚遠。如果照此發(fā)展,伍珀河谷的人們就無法實現(xiàn)自由,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也就根本無法發(fā)揮。

      從根本上說,恩格斯之所以會處于樂觀與悲觀的矛盾境地,是因為他對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關系的認識還停留于感性階段,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因而無法真正尋找到伍珀河谷居民走出悲慘生活困境的出路,也無法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促進作用。海涅就曾指出:“從自然科學作出了巨大的進步以后,奇跡便完蛋了。親愛的上帝受到物理學家懷疑和嚴密的監(jiān)視?!盵4]43因此,伍珀河谷居民的出路還在于科學技術。并且工廠勞動也并不是一無是處,1844年10月,恩格斯在致馬克思的信中就強調:“自從我離開以后,伍珀河谷在各方面的進步比最近50年都要大?!盵5]321但是,當時的恩格斯就不可能形成這樣的認識,僅僅指出“那里有同樣的工業(yè)和同樣的虔誠主義精神”[3]53。因此,恩格斯還需要進一步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否則就只能陷于樂觀與悲觀的矛盾境地而不能自拔。

      二、科學與宗教:宗教經不起科學的理性追問

      懷有文學夢的恩格斯剛到不來梅時,除了廣泛閱讀和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外,還與格雷培兄弟保持密切的書信往來。起初,恩格斯主要是向格雷培兄弟吐露心聲,講述自己在不來梅的所見所聞,同時也了解他們在柏林大學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但是隨著通信的深入,他們就宗教信仰問題展開了熱烈爭論,因為此時的恩格斯正在努力清算自己的宗教信仰以擺脫宗教世界觀的影響。誠如羅燕明所言:“《伍珀河谷來信》僅僅是恩格斯擺脫宗教世界觀的起點,其著眼點放在虔誠主義對伍珀河谷造成的社會惡果上,還不是對神學理論和整個宗教的批判?!盵6]90而格雷培兄弟是虔誠的宗教徒,并在柏林大學神學系就讀。因此,恩格斯與格雷培兄弟的通信爭論不可避免。根據(jù)2004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收入的書信分析,恩格斯與格雷培兄弟共通信19封,第一封信寫于1838年9月1日,即恩格斯剛到不來梅的時間,最后一封是寫于1841年2月22日,信的最后是“再見”[5]279,而在此前的信中并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字眼,這意味著恩格斯與格雷培兄弟徹底決裂。而正是通過與格雷培兄弟的通信,恩格斯完成了對神學理論和整個宗教的初步批判,轉向了黑格爾的現(xiàn)代泛神論,即恩格斯初步完成了宗教信仰的自我革命。

      (一) 在與格雷培兄弟的通信交鋒中,恩格斯開始了宗教信仰的自我革命

      格雷培兄弟出生于正統(tǒng)的宗教家庭,且他們的父親是牧師,所以從小就立志于成為一名牧師,他們在大學學習時也選擇了神學系。雖然恩格斯也出生于正統(tǒng)的宗教家庭,但是他不僅沒有形成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還苦口婆心地勸說格雷培兄弟放棄宗教信仰。很遺憾,恩格斯的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最終導致他們走向決裂。恩格斯之所以沒有形成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首先應該歸功于他的母親。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馬克思-艾威林就曾回憶指出,恩格斯“背道而馳”地成長,由家庭希望的“丑小鴨”成長為“天鵝”;恩格斯自己也承認,這與他的母親是分不開的[7]160。恩格斯母親出生于語言學家家庭,很有教養(yǎng),特別推崇歌德及其作品[8]32,這對青年恩格斯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收入的書信中有18處提到歌德,特別是在與他妹妹瑪麗亞·恩格斯的兩次通信中提到歌德的作品,1838年10月9日—10日,恩格斯要求瑪麗亞·恩格斯提醒媽媽在圣誕節(jié)前將歌德的作品寄給他[5]105;恩格斯在1840年12月21日—28日的書信中特別提到:“媽媽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給我寄來了《歌德全集》領書證,昨天我就拿到了先出的幾卷,而且昨晚我就讀《親和力》一直讀到12點鐘,感到極大的滿足?!盵5]269因此,正是有母親的積極引導,恩格斯從小就沒有形成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否則就無法喜歡歌德的作品,更何況歌德不僅是文學家,還是博物學家,在自然科學領域也有較高造詣。如果說《伍珀河谷來信》是恩格斯批判“神學理論和整個宗教”的現(xiàn)實起點,那么,這就應該是重要的理論起點。

      正因為并不是一位真正的宗教徒,所以生活在宗教籠罩的普魯士的恩格斯總是感到迷茫。在羅素看來,“宗教與科學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沖突,直到最近幾年為止,科學在這個沖突中總是獲得勝利的”[9]1。而在當時的德國,科學對宗教的勝利還沒有最終實現(xiàn),但是科學對宗教的沖擊早已開始,即科學與宗教正處于激烈的交鋒之中,并且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還占據(jù)了不小的主動。1839年2月19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嘈胖忻枋龅?“我對巴門越來越感到失望:這是一個在文學方面毫無希望的城市。那里所發(fā)表的東西,除了說教以外,起碼都是些胡言亂語;宗教上的東西通常是胡說八道。難怪人們都把巴門和埃爾伯費爾德稱為朦朧的和神秘的城市;不來梅的名聲也是一樣,它和這兩個城市十分相似;市儈習氣同宗教狂熱相結合,在不來梅還要加上卑鄙齷齪的憲法,這些都阻礙著人們精神上的發(fā)展?!盵5]128因此,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抵制宗教的消極影響,恩格斯就難以進一步成長。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首先就必須要有科學的理論作為指導。1839年11月13日,恩格斯在致威廉·格雷培信中就承認:“我渴望找到一種偉大的思想,以啟迪我心靈中的紛擾,并使激情燃成熊熊的火焰。”[5]218可見,恩格斯一直在苦苦追尋能夠實現(xiàn)徹底批判宗教的理論武器,但是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他都處于迷茫狀態(tài)。

      恩格斯正是在與格雷培兄弟的通信交鋒中,使自己的宗教信仰處于持續(xù)的自我革命中,并逐漸走出迷茫。1839年4月8日—9日,恩格斯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嗟男胖姓f:“我從來就不是虔誠主義者,我一度是個神秘主義者,但這已是過去的事;我現(xiàn)在是一個誠實的、對人寬宏大量的超自然主義者。我不知道我這個超自然主義者能當多久,但我希望繼續(xù)當下去,盡管有時候或多或少也傾向于理性主義?!盵5]139此時的恩格斯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超自然主義者,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果然,大概過了半個月,即1839年4月24日,恩格斯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嘈胖芯统姓J自己正處于變化之中:“我直到現(xiàn)在仍和從前一樣,是一個地道的超自然主義者,不過我拋棄了正統(tǒng)思想。”[5]143大概又過了三個月,即1839年7月30日,恩格斯在致威廉·格雷培信中說:“我可能還會長時間地保持一些自由主義的超自然主義。”[5]190但恩格斯作為保持一些自由主義的超自然主義者的時間同樣也不長,大概兩個月。1839年10月8日,恩格斯致威廉·格雷培的信中就宣布自己屬于斯特勞斯派:“大局已定,我是施特勞斯派,我是個可憐的詩人,在天才的大衛(wèi)·弗里德里?!な┨貏谒沟挠鹨硐虏厣?。”[5]205這時的恩格斯可謂信誓旦旦,認為“大局已定”,自己將是永遠的施特勞斯主義者,而實際上,施特勞斯思想也僅僅是他成長過程中非常微小的一個中間階段。1839年11月13日—20日,恩格斯在致威廉·格雷培的信中再次迅速發(fā)生重大轉變:“我正處于要成為黑格爾主義者的時刻。我能否成為黑格爾主義者,當然還不知道,但施特勞斯幫助我了解了黑格爾思想,因而這對我來說是完全可信的?!盵5]2241840年1月21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希·格雷培信中確認,“通過施特勞斯,我現(xiàn)在走上了通向黑格爾主義的大道”[5]228,并且“我正在鉆研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一部巨著;這本書我每晚必讀,它的宏偉思想完全把我吸引住了”[5]230。在不來梅,恩格斯最終選擇了黑格爾哲學尤其是黑格爾的現(xiàn)代泛神論。

      總之,在與格雷培兄弟的通信交鋒中,恩格斯的宗教信仰一直搖擺不定。正因為如此,恩格斯實現(xiàn)著宗教信仰的自我革命,最終選擇了黑格爾的現(xiàn)代泛神論。結合恩格斯后來的成長說明,恩格斯的自我革命還在繼續(xù),最終實現(xiàn)了對“神學理論和整個宗教”的徹底批判。

      (二) 通過認清科學與宗教的根本對立,恩格斯實現(xiàn)了宗教信仰的自我革命

      之所以會搖擺不定,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恩格斯并沒有清楚地認識到,科學與宗教是真理與謬誤、理性與非理性的根本對立。因此,正是在與格雷培兄弟的激烈通信交鋒中,他逐漸認清了其中的根本性對立,進而實現(xiàn)了宗教信仰的自我革命,最終轉向了黑格爾的現(xiàn)代泛神論。

      一方面,無論是虔誠主義、神秘主義,還是正統(tǒng)論,都充滿著獨斷論,根本不允許任何人對宗教教義提出任何質疑。1839年2月19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嘈胖芯椭赋?無論是巴門還是不來梅,宗教上的“胡說八道”“阻礙著人們精神上的發(fā)展”[5]128;并且還“咒罵任何一個并不懷疑圣經,但是對圣經的解釋與他們不同的人”[5]129。1839年4月24日—5月1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嗟男胖性俅螐娬{:“正統(tǒng)派所講的并不是要理性聽從基督,不是的,他們是要扼殺人身上神圣的東西,而代之以僵死的詞句?!盵5]143因此,當時整個宗教界都要求每一個信眾只能盲目地接受教義,而不能提出任何懷疑,即對于宗教教義只能無懷疑地相信,而不能進行任何理性分析。這與恩格斯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是格格不入的,因為要追求自由與真理就意味著必須進行理性探索,絕對不能盲目相信任何絕對權威。特別是在1839年4月21日,克魯馬赫爾竟然還公然宣揚“地球是不動的,太陽圍繞地球旋轉”的違背基本科學常識的觀點[5]174-175。這是恩格斯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時距離1543年哥白尼發(fā)表《天體運行論》已經過去了近300年。因此,恩格斯總結說:“只有能夠經受理性檢驗的學說,才可以算做神的學說?!盵5]184

      另一方面,宗教不僅經不起理性的檢驗,也經受不起科學的檢驗。當時宗教界對科學采取實用主義態(tài)度,凡是科學的研究成果如果與《圣經》所描述的內容相一致,就會拿來論證《圣經》,凡是與《圣經》相悖,則會遭受宗教界的詆毀,其中典型表現(xiàn)就是正統(tǒng)派在處理地質學與“摩西的創(chuàng)世史”之間關系的態(tài)度上[5]187-188。這顯然不是對待科學的正確態(tài)度??梢?宗教與科學處于嚴重的對立狀態(tài)。在恩格斯看來,宗教經不起理性的檢驗,就意味著宗教根本就不是一種學說;宗教經不起科學的檢驗,就意味著宗教根本就不應該繼續(xù)存在下去。1839年7月12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嗟男胖芯兔鞔_指出:“凡被科學屏棄的東西……在生活中也不應當繼續(xù)存在?!盵5]188其實此時的恩格斯是在做抉擇:要么盲目地相信宗教,要么堅持理性而相信科學!最終的結果是,1839年12月26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嗟男胖袛蒯斀罔F地宣布自己相信科學、相信理性,因為基督教根本就拿不出任何科學證據(jù)來駁倒理性主義,并且“害怕純科學領域的斗爭而寧愿去詆毀對手的人格”,特別是正統(tǒng)的基督教教義根本就沒有任何能力進行純科學的討論[5]190-191。以此分析,在恩格斯看來,必須相信科學而放棄宗教,因為當時宗教界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就表明宗教完全以非理性的、實用的、詆毀的態(tài)度對待科學,這與恩格斯追求自由與真理所需的態(tài)度完全相悖。因此,1839年12月26日,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じ窭着嗟男胖袕娬{:“我每天甚至整天都在祈求真理……我到處尋求真理,哪怕是僅僅有希望找到真理的影子;但是我不能承認你們的真理是永恒真理?!盵5]192-193恩格斯與格雷培兄弟分道揚鑣也就成為必然。

      因此,恩格斯與格雷培兄弟進行宗教爭論不是就宗教談宗教,而是與理性、哲學、科學、真理等緊密結合起來釜底抽薪式地否定宗教,因而促使他深刻地認識到宗教的非理性、反動、虛偽、荒謬,與科學完全對立。誠如朱傳棨所言:“當恩格斯從理性、科學與現(xiàn)實來重新考慮耶穌的生平和《圣經》的故事時,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許多矛盾。因而他著重考察了宗教教義同理性、科學之間的矛盾,他認識到宗教與科學之間的矛盾是根本性的矛盾?!盵10]8正因為如此,恩格斯實現(xiàn)了自身宗教信仰的自我革命,轉向了黑格爾哲學尤其是黑格爾的現(xiàn)代泛神論。

      三、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無論是《伍珀河谷來信》,還是與格雷培兄弟的論戰(zhàn),恩格斯都在苦苦地追求著自由與真理,且具有一定的悲觀傾向。雖然恩格斯在《伍珀河谷來信》之后所撰寫的《致敵人》《書的智慧》《詩稿一束》等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出十足的信心,但是這僅僅是文學領域的豪言壯語?!段殓旰庸葋硇拧繁砻骺茖W技術發(fā)展并沒有給伍珀河谷居民帶來任何幸福;而恩格斯在與格雷培兄弟論戰(zhàn)中,不僅使自己處于理論的迷茫狀態(tài),而且對宗教也表現(xiàn)出了徹底的失望。雖然此時的恩格斯已經初步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社會作用,但是主要是在理論領域得出的結論,而在實踐領域,恩格斯并沒有深入分析。而要實現(xiàn)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抽象領域,必須與生活、現(xiàn)實結合起來。大概寫于1839年12月初至1840年1月底的《時代的倒退征兆》就強調:“可以期待科學和生活、哲學和現(xiàn)代傾向、白爾尼和黑格爾的相互滲透?!盵3]110即恩格斯強調了科學技術與生活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雖然此時的恩格斯已經接受了黑格爾哲學,但是并不是照單全收,而是有所保留,因為他認識到:“世界歷史的存在,并不像黑格爾極端錯誤地認為的那樣,是為了實現(xiàn)自由的概念?!盵3]151

      (一) 通過“觸碰”英國工業(yè)革命,恩格斯深刻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強大生產力功能

      或許是為了擺脫思想上的迷茫,1840年5月,恩格斯進行了一次長途旅行。他從不來梅啟程,“經過威斯特伐利亞,奔萊茵河方向而來。在科倫坐上輪船沿萊茵河來到下游的鹿特丹市,從鹿特丹渡海到英國,在倫敦作了短暫的停留,然后乘火車繼續(xù)向利物浦方向前進”[11]35。在這次旅行中,恩格斯應該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感觸”工業(yè)革命:不僅他乘坐的輪船和火車是工業(yè)革命的科學技術成果,也是他第一次去英國切身體會工業(yè)革命給英國帶來的巨大社會變革。對此,恩格斯在《風景》中進行了論述:“鹿特丹綠樹成蔭的碼頭、運河和舟楫,在來自德意志內地的小城市居民看來就是一片沙漠中的綠洲了?!盵3]174“向自由的英國致敬吧……你們這些從未見過火車,卻抱怨火車單調乏味的人,現(xiàn)在就請坐一坐從倫敦開往利物浦的列車吧。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可以乘火車穿越全國的國家,那就是英國?!盵3]177英國的發(fā)達也深深刺痛了恩格斯的愛國心,畢竟當時的德國與英國并不在同一檔次上,“現(xiàn)在,讓我們回頭再來看看自己的祖國吧!風景如畫并富于浪漫色彩的威斯特伐利亞對自己的兒子弗萊里格拉特大為惱火”[3]178。因此,恩格斯強調:“年輕的一代才會同吮吸母乳一起吮吸新事物,新事物的勝利才會到來。”[3]179鑒于此,這次長途旅行促使恩格斯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向英國學習,并不是簡單地學習英國先進的科學技術,也不是照搬英國的社會制度,而是應該學習英國如何經過工業(yè)革命而形成的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良好互動狀態(tài)。而這一思想重點,體現(xiàn)在恩格斯自英國回來之后對蒸汽輪船在德國發(fā)展的特別關注。

      正因為有了這一次“觸碰”英國工業(yè)革命的旅行,恩格斯更樂于從現(xiàn)實層面關注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顯然,特雷爾·卡弗就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在《馬克思與恩格斯:學術思想關系》一書中曾指出:“恩格斯在伍珀生活了很長時間,而在文中(指《不來梅港紀行》,引者注)所描述的不來梅港僅僅只是做了短暫的停留和了解。然而,在他的分析中有了一個新的東西,即對海運技術進步表現(xiàn)出的熱情。他在文章中預言新設備將會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并結合人類、技術和解放做了如下概括總結?!盵12]15顯然,特雷爾·卡弗對恩格斯突然關注起海運技術即蒸汽輪船感到不解,并且對恩格斯突然重點強調以蒸汽輪船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更是感到難以理解。畢竟此前恩格斯在《伍珀河谷來信》中表達了對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悲觀,而此時他的悲觀情緒不僅突然消失,還高度贊揚了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以至于麥克萊倫認為青年恩格斯具有一定的技術決定論傾向:“(青年)恩格斯對英國政治經濟學印象深刻,談論的更多的是技術發(fā)展和工業(yè)革命的經濟結果……恩格斯具有一種技術決定論的發(fā)展觀念?!盵2]101通過這次長途旅行,恩格斯不僅深刻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強大生產力功能,而且還深刻感受到德國與英國的巨大差距,并希望通過向英國學習來實現(xiàn)德國的發(fā)展,這就必然促使他更加關注英國工業(yè)革命的科學技術成果在德國的具體運用。這就不難理解,恩格斯在結束這次長途旅行后,馬上就在《不來梅通訊》上相繼發(fā)表了10篇相關文章。

      概言之,恩格斯是從現(xiàn)實的生產領域具體關注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恩格斯在《劇院。出版節(jié)》中對古登堡號輪船的首次航行進行了報道,表達了贊賞之情?!恫粊砻犯奂o行》則記錄了恩格斯在乘坐了英國的先進蒸汽輪船之后,在德國乘坐輪船進行短暫旅行的情況。顯然,恩格斯對自己祖國的輪船交通運輸業(yè)不是很滿意,因而希望積極發(fā)展德國的輪船交通運輸業(yè),“這位賢哲竭力向自己身旁的一個人證明,把威悉河河道加深,讓大型船只也能通過,要比建設不來梅港更加明智,遺憾的是,在這里反對派的不斷出現(xiàn)……”[3]194這段論述表明,恩格斯因當時德國對這項先進交通運輸技術無動于衷而感到不安。在隨后的《螺旋槳輪船及其在德國和美國之間的航運中的應用》一文中,恩格斯不僅充分肯定了對阿基米德號輪船的改進,而且還強調“這種發(fā)明是天才的真正標志”[3]243,并且再次呼吁,“我們應該趕快把這項新的發(fā)明用于我們的橫跨大西洋的交通航線”[3]247。在《航運規(guī)劃。劇院。軍事演習》的通訊文章中,恩格斯通過具體數(shù)據(jù)說明,運用新型的阿基米德號輪船可以極大地縮短紐約與不來梅之間的航運時間,并且“來往于德國和美洲大陸之間的蒸汽郵船一旦通航,這種新設備無疑會被迅速采用,并且會對兩個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3]253。終于,1840年11月5日,恩格斯非常高興地撰寫了《不來梅港同紐約的輪船航運》的通訊報道:“我很高興向你們報道,為不來梅同紐約之間的定期航線建造一艘排水量為1 000噸級輪船的決定,現(xiàn)在已經通過?!盵3]263這意味著,恩格斯一直呼吁將新型輪船技術運用到德國交通運輸業(yè)中的愿望已經實現(xiàn)。

      綜上分析,恩格斯從英國旅行回來后就一直關注這一項重要技術發(fā)明并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一時偶然,畢竟他一直關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這就不能不促使他關注工業(yè)革命及其成果在德國的具體運用,而英國旅行又讓恩格斯切身體會到工業(yè)革命重要成果之一的蒸汽輪船對交通運輸?shù)闹匾兏镒饔?。因?恩格斯總結認為:“自從康德把時間和空間范疇從思維著的精神的直觀形式中獨立出來,人類便力圖在物質上也把自己從這些限制中解放出來?!盵3]253在恩格斯看來,蒸汽輪船所產生的重要作用,不是簡單地縮短交通運輸時間進而加強兩地之間的聯(lián)系,而是不斷地實現(xiàn)人的解放。顯然,這樣的認識視角不是文學的,而是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這意味著,恩格斯通過對交通運輸技術的關注,已經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社會作用,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二) 恩格斯對科學技術持樂觀態(tài)度,但不是技術決定論者

      雖然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科學技術對于改造世界的重要作用,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斷定恩格斯具有技術決定論傾向。恩格斯也充分認識到,如此先進的交通運輸技術之所以在德國遲遲得不到廣泛運用,根本原因不在于科學技術本身,而在于社會制度。恩格斯在《螺旋槳輪船及其在德國和美國之間的航運中的應用》中強調:“但愿我們那些富有的人們和船主們關心這一重要事業(yè),而不要讓心胸狹窄的和目光短淺的個人利益的考慮妨礙他們對這一事業(yè)的支持。誠然,乍看起來,這種事業(yè)似乎不利于航運企業(yè),因為帆船當然要被奪去一定數(shù)量的走這一航線的移民旅客。但是,不是預言家,也能預言:即使這一事業(yè)由于船主們的忌妒而遭到破壞,不來梅與北美之間的輪船交通也會很快開辟,不過那時將由某個北美城市來開辟?!盵3]247-248可見,當時的德國還處于封建社會,害怕先進技術的廣泛運用會沖擊某些集團的利益,但是科學技術的巨大生產力功能必然會突破這種狹隘眼界,廣泛地運用于生產中。恩格斯的這個預言很快在1840年11月5日轉化為現(xiàn)實。因此,科學技術能夠在英國等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得到廣泛運用,而在落后的德國就舉步維艱,顯然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社會制度。但是落后的社會制度根本就不能限制科學技術的強大生產力功能,并且科學技術強大生產力功能必將會突破社會制度的限制而逐步改變社會制度。因為蒸汽輪船技術雖然由于落后的封建制度而導致在德國遲遲得不到充分運用,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強大生產力功能的日益發(fā)揮,先進的科學技術必然要在德國得到運用,否則,德國就會遠遠落后于世界,特別是無法進行工業(yè)革命。根據(jù)迪特爾·海因的研究,德國“早在19世紀40年代爆發(fā)工業(yè)革命之前,交通和貿易領域的革命就已經為經濟發(fā)展提供了非比尋常的機遇”[13]33,“道路的改擴建與蒸汽船只的出現(xiàn),1834年關稅同盟的形成,最后則是鐵路的興起”[13]34;“市民階層的人數(shù)與重要性不斷上升”[13]34;“在個人自由、法律平等和個人成就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市民社會”[13]35。這意味著科學技術強大生產力功能促進了落后的封建制度走向滅亡,同時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興起。

      因此,當恩格斯已經認識和體會到科學技術的強大生產力功能時,此前所具有的悲觀情緒就基本一掃而光。因為在恩格斯看來,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能夠通過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尤其是生產力功能而逐漸實現(xiàn)。因此,恩格斯在大約寫于1841年7月底至11月底的《漫游倫巴第》中,就表現(xiàn)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感情:“自然力量對于人類精神的這種對抗,沒有一個地方像這里這樣巨大,甚至可以說,沒有一個地方像這里這樣意識到自己的力量……現(xiàn)在,情況當然不同了。即使在這里也是精神戰(zhàn)勝了自然。”[3]318-319特別是在該文章的最后,更加體現(xiàn)了當時恩格斯的心情:“我從未見過而久已向往的大自然的魔力,使我陶醉激動,我一邊想著即將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種種壯麗景色,一邊愉快地入睡了?!盵3]322

      四、青年恩格斯的科學技術與社會互動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的積極意義

      毫無疑問,恩格斯從小具有的文學夢在不來梅已基本破碎,在認識到青年德意志的局限性[14]而最終選擇黑格爾哲學后,恩格斯撰寫的文學作品和文學評論明顯遞減,但是他從小就樹立的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yún)s從來沒有改變。要實現(xiàn)這個理想,就必須要與現(xiàn)實的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這對于當時的恩格斯來說,就不能不受到理性、真理、科學等的影響。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恩格斯從中學起就開始與現(xiàn)實的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因而促進了恩格斯朝著馬克思主義方向邁進。

      第一,恩格斯堅信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一定能夠實現(xiàn),堅持朝著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目標奮進?;谖墨I考察,此時的恩格斯就已經認識到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緊密互動關系。他不僅認識到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不能簡單地寄希望于文學創(chuàng)作,而且必須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的強大社會作用。此時的恩格斯已經認識到,要實現(xiàn)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就必須不斷改變世界,即要不斷發(fā)揮出科學技術的積極社會作用。因為無論是要徹底消除思想領域的困惑(典型表現(xiàn)就是與格雷培兄弟的宗教爭論),還是要徹底解答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運用蒸汽輪船技術改變德國的交通運輸問題),都必須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換言之,如果不是這樣,不僅不能認識世界,還無法改變世界,那么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就永遠無法實現(xiàn),人類解放的目標就遙遙無期。因此,正因為恩格斯一開始就關注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促使他深刻認識到,只有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才能不斷地實現(xiàn)追求自由與真理的理想,才能不斷促進人類的解放。

      第二,恩格斯在認清科學與宗教根本對立的關系后,堅定地朝著唯物主義方向前進。通過與格雷培兄弟的爭論,恩格斯已經充分認識到科學與宗教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根本性矛盾,必須在二者之間做出抉擇。毫無疑問,在那樣的特殊歷史條件下,選擇了宗教就意味著堅持了唯心主義,而選擇了科學就堅持了唯物主義,恩格斯最終選擇了后者。并且在與格雷培兄弟爭論期間,恩格斯之所以能夠在理論領域搖擺不定狀態(tài)中實現(xiàn)自我革命,根本原因就是他始終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而不是從理論出發(fā);當理論不能解答現(xiàn)實問題時,毫不猶豫地放棄理論,而不是修改現(xiàn)實來適合理論。即使恩格斯在不來梅時期最終選擇了黑格爾哲學,也是更看重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對于他的唯心主義則從一開始就持批判態(tài)度?;蛟S正因為黑格爾哲學存在著體系與方法之間的矛盾,恩格斯后來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黑格爾哲學,在堅持唯物主義思維方法的基礎上與馬克思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哲學理論即馬克思主義哲學。因此,恩格斯在不來梅時期認清了科學與宗教的根本對立關系,就表明他將會朝著唯物主義方向前進,而不是相反。

      第三,恩格斯深刻認識到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為《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的撰寫奠定了前期基礎,進而為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奠定了最初基礎。由于恩格斯更早地關注社會現(xiàn)實,因而比馬克思更早地認識到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恩格斯編譯的《詠印刷術的發(fā)明》就強調“巨犁”在改造自然中的巨大作用;恩格斯在英國的長途旅行中就切身體會到交通運輸技術能夠提升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正是有了這樣的前期認識,恩格斯在《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才會明確提出生產力包括科學技術這個精神要素的觀點[15]67。黃楠森等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認為:“恩格斯關于科學技術應該列入生產要素中的重要思想,后來在馬克思關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理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發(fā)揮,同時也為現(xiàn)代生產的蓬勃發(fā)展所證實?!盵16]277-278而孫伯鍨認為,《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為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最初的基礎”[17]146-147。

      第四,恩格斯辯證地分析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態(tài)勢,為自然辯證法的創(chuàng)立打下了前期基礎。正因為恩格斯在堅持唯物主義方法的基礎上分析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希望從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狀況中來尋找到其中的理論,而不是用先入為主的理論來修正現(xiàn)實。因此,恩格斯一開始就拒絕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而保留了辯證法,這意味著他在接受了黑格爾哲學后就會運用辯證法來分析現(xiàn)實社會問題。比如恩格斯在《時代的倒退征兆》一文中就運用黑格爾的辯證法分析歷史發(fā)展:“我寧愿把歷史比作信手畫成的螺絲,它的螺紋絕不是很精確的……”[3]107因此,恩格斯肯定會將辯證法運用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分析中,這樣就必然會得出關于科學技術尤其是自然科學辯證發(fā)展的科學認識。后來,恩格斯在曼徹斯特撰寫了《英國狀況。十八世紀》,對18世紀的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尤其是英國工業(yè)革命期間各技術成果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進行了辯證分析,這顯然為恩格斯創(chuàng)立自然辨證法打下了重要的前期基礎。誠如張云飛研究所言,《伍珀河谷來信》《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狀況。十八世紀》等著作具有自然辯證法思想的萌芽,為自然辯證法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前期基礎[18]。

      猜你喜歡
      恩格斯格雷科學技術
      《晉控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同煤科技(2024年1期)2024-05-12 15:11:52
      《晉能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同煤科技(2023年5期)2023-11-29 05:35:40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再評價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少兒美術(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我們生活在格雷河畔
      氯吡格雷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
      《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心理解讀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措勤县| 肇源县| 喜德县| 伊春市| 当阳市| 盐山县| 兰州市| 济源市| 尉氏县| 赣州市| 墨脱县| 剑河县| 永登县| 黑龙江省| 夹江县| 凤翔县| 缙云县| 衡水市| 盐城市| 诸暨市| 杭锦旗| 股票| 沙田区| 普兰县| 阆中市| 称多县| 合作市| 东港市| 西盟| 平塘县| 昌乐县| 乐山市| 武穴市| 荥阳市| 山丹县| 富川| 兴城市| 庆云县| 蒲江县| 景宁|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