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蘭
導讀:繪本作為一種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為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能幫助他們形象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通過繪本,學生能進入故事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從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題和結構。本文探究了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的有效性及實施方法。
一、繪本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的教學意義
繪本在小學語文的看圖寫話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首先,繪本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繪本多為圖文結合的形式,含有色彩鮮明的插圖、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寫話活動,培養(yǎng)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其次,繪本可以拓展學生的詞匯和語言能力。繪本通常包含豐富多樣的詞匯和句型,有助于學生增加詞匯量,拓展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觀察圖片,學生可以學習不同的動詞、形容詞、名詞等,在寫話中靈活運用,提升寫作水平。再次,繪本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編織故事情節(jié),通過寫話將想象的內容表達出來,這種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最后,繪本可以作為寫話的寫作素材。繪本圖畫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組織語言,準確地傳達思想和情感。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畫面描述人物、場景或事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偟膩碚f,繪本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的教學中有著豐富的價值,受到廣泛運用,被視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
二、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實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繪本的文本信息
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故事書籍,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圖畫、文字和情節(jié)共同構成了繪本的文本信息,充分利用這些信息是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首先,繪本是一種圖文結合的故事書籍,設計重點在于圖畫與文字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繪本圖畫,分析人物形象,描繪特定場景,揣摩作品細節(jié),進一步推測故事情節(jié),獲得更多寫作素材。通過充分利用圖畫信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口耳目》一課時,教材插圖就是圖文結合的形式,可以讓學生結合圖片對口耳目產生更清晰的認知。其次,繪本文字是寶貴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文字,對表達方式、詞語選擇及句子結構進行分析和學習。學生可以模仿繪本的語言風格,借鑒作者的表達技巧和修辭手法,將其運用于寫作中。同時,可以通過繪本對話和描述,學習如何運用適當的對話和描寫方式展現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特點。通過對文字的充分利用,學生可以提升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爬天都峰》一課時,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尋找相關的繪本素材,將“我”、老爺爺、爸爸三者的對話與實際圖片相結合,讓學生根據對話與圖片分析人物特點,學習作品的描寫方法。最后,繪本情節(jié)也是學生寫作的重要參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繪本情節(jié),包括開頭、發(fā)展和結尾,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和沖突發(fā)展。學生可以根據繪本情節(jié)進行模仿創(chuàng)作,學習特定的敘事技巧,豐富寫話作品。
(二)將繪本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將繪本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提供自由閱讀的機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思維和學習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和交流能力。為了發(fā)揮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準備一系列多樣化的繪本,涵蓋不同題材、主題和文化背景,供學生自由挑選,利用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激發(fā)學生探究意愿。其次,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閱讀,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選擇和閱讀喜歡的繪本。教師可以提供指導性問題,幫助學生思考和理解故事內容,盡量避免過多干預和指導。在閱讀完成后,讓學生通過口頭表達、小組討論或寫作等方式與同學分享閱讀心得、感受和想法,相互啟發(fā)和借鑒,激發(fā)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繪本《好朋友》中,小豬波波、小老鼠強強和公雞咕咕是好朋友,認為朋友就要永不分離,于是天天在一起開心地玩。終于有一天,它們明白了好朋友也需要空間,即使分開了也會彼此惦念。該繪本講述了友情的主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提出對友情的想法,將感受記錄下來,探討如何將學到的描寫方法應用于實際寫作中,促進合作學習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
(三)建立繪本閱讀交互學習模式
閱讀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繪本則是迎接學生走進閱讀世界的瑰寶。在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建立基于繪本的交互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促進他們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討論、角色扮演和創(chuàng)作分享等互動性較強的方式,學生可以深入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內涵,激發(fā)想象力、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增強學習興趣,培養(yǎng)閱讀和寫話能力,產生更豐富有效的體驗。以下是建立繪本閱讀交互學習模式的具體建議。首先,適宜的繪本素材對教學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應根據學生年齡和學習水平選擇故事性較強、圖文并茂的繪本,利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生動有趣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在繪本閱讀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角色。多數學生對角色扮演這一活動都充斥著極高的熱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模仿故事中的對話,互動交流,增強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六課《將相和》時,讓學生根據繪本與課本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飾演廉頗、藺相如等角色,對故事產生更深刻的理解,積累良好的素材,為寫作能力的提升作鋪墊。最后,教師也可引導學生提問和思考,探討作品中的問題、人物心理和行為動機等。觀察力與分析能力是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先決條件,只有細致觀察與分析才能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做到“有話可寫”,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綜上所述,通過建立繪本閱讀交互學習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話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合作意識和表達能力,有效提升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的效果。
(四)科學合理地選擇繪本
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閱讀材料,對小學語文寫話教學具有重要作用??茖W合理地選擇繪本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在選擇繪本時,應注重主題相關性、故事情節(jié)、語言表達、多元文化和教育價值等方面的考慮,確保繪本在語文寫話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效果。在引入適合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的繪本時,教師需考慮以下科學合理的因素。首先,應選擇與教學主題相關的繪本,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描述動物的寫作時,選擇一本關于動物的繪本,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加他們的寫作素材。繪本《大猩猩》講述了安娜的爸爸總是很忙,沒有時間陪安娜,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安娜最喜歡的動物大猩猩帶著她做了所有想做的事。教師可以這個故事幫助學生積累關于動物寫作的經驗,提升寫作能力。其次,選擇趣味橫生、引人入勝、情節(jié)緊湊、有邏輯性的繪本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厘清故事始末,抓住重點,通過模仿和創(chuàng)作進行寫話練習。再次,選擇語言流暢、生動形象的繪本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詞語、句型及篇章結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繪本的精美插圖和精彩文字描述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的想象,激活他們的感官體驗。最后,選擇涉及多元文化的繪本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和世界觀,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和故事,學生可以開闊思維,豐富寫作表達。此外,選擇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繪本能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通過與主人公一起成長,學生可以學會關懷他人、寬容他人、勇敢面對困難等品質,將這些品質融入寫作中。教師還需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閱讀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確保繪本內容既能滿足寫話教學的需求,又能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五)通過繪本引導仿寫和續(xù)寫
繪本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資源,以豐富的圖畫和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著學生的興趣?;诶L本的寫話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仿寫和續(xù)寫繪本內容,不僅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還能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角色,自由發(fā)揮想象力,結合經驗和想法創(chuàng)作續(xù)寫或衍生故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和理解程度的繪本。繪本通常具有豐富的圖畫和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繪本內容和結構,設計相關寫話教學活動。在仿寫活動中,可以選擇某個片段或情節(jié)讓學生模仿語言風格、句式結構等,重新編寫類似情節(jié)或故事。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繪本的語言知識和寫作技巧。例如,繪本《環(huán)游世界做蘋果派》講述了主人公搜尋世界上的各種原料,做世界上最好吃的蘋果派。教師可以此為題材,根據內容讓學生進行仿寫,提升寫作能力。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從繪本結局或某個情節(jié)出發(fā)進行擴寫,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添加新的人物、事件或轉折點,培養(yǎng)邏輯思維和故事構思能力。續(xù)寫活動含有很高的趣味性,多數學生樂于實踐。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五課《守株待兔》時,教師可以選擇與該寓言故事相契合的繪本,根據內容讓學生開展續(xù)寫活動,為故事書寫不同的結局。綜上所述,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和續(xù)寫活動,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寫作潛能,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
三、結語
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寫話教學是一種富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學方法,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通過繪本的寫話教學,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和創(chuàng)造者。他們不僅學會了寫作技巧,還培養(yǎng)了對文學的興趣和閱讀的習慣,個人的寫作素養(yǎng)也能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