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社團與報館遺址中的魯迅

      2024-01-03 03:16:55蕭振鳴
      北京紀事 2024年1期
      關鍵詞:莽原新報語絲

      蕭振鳴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涌現(xiàn)出眾多的文學社團。在北京有成立最早的文學研究會,還有新月社、語絲社等,在上海有創(chuàng)造社等。這些文學社團都有相應的報紙或刊物用以發(fā)聲。魯迅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支持過很多社團,并與很多報館刊物交集密切,并留下過魯迅的足跡。

      《新青年》雜志社位于東城北池子大街路東的箭桿胡同。北至智德北巷,南至騎河樓南巷。箭桿胡同曾是著名《新青年》編輯部的所在地,也是陳獨秀故居。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青年雜志》,1916年9月改名為《新青年》。1917年1月陳獨秀應蔡元培的邀請來北京大學任文科學長而遷居到這里,《新青年》編輯部也隨之遷至北京。1919年1月第6卷起《新青年》改組編委會,由陳獨秀、錢玄同、高一涵、胡適、李大釗、魯迅、沈尹默、周作人、劉半農(nóng)等輪流編輯。在五四運動前后,以反對封建禮教,鼓吹民主、科學,提倡新文學為主要內(nèi)容,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李大釗《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克的勝利》,陳獨秀的論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等都是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的。

      魯迅在1933年出版《守常全集》時作的《題記》中說:“我最初看見守常先生的時候,是在獨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樣進行《新青年》的集會上,這樣就算認識了?!睆拇颂幙梢钥闯鲷斞甘窃?jīng)到過箭桿胡同9號的。魯迅從1918年5月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發(fā)表《狂人日記》起,至1921年8月1日第9卷第4期止,共發(fā)表了小說、雜文、通訊、譯文、新詩54篇。

      箭桿胡同9號后改為新門牌20號,現(xiàn)辟為《新青年》編輯部遺址供開放參觀。

      新潮社位于北京大學第一院,即沙灘紅樓內(nèi)的一層圖書館內(nèi)。

      1916年,蔡元培做北京大學校長后,對北大進行了重大改革,他鼓勵新思潮新文化的傳播,鼓勵學生組織各類學會,兩年后北大的學生社團如雨后春筍般建立。深受陳獨秀以及《新青年》影響的北大國文系學生傅斯年,英國文學系學生羅家倫,哲學系學生等,聯(lián)絡同學江紹原、顧頡剛、孫伏園、楊振聲、俞平伯、郭紹虞等,在1918年10月,在北京大學紅樓圖書館的一個房間里,成立了新潮社,成為北大第一個學生社團。1919年1月《新潮》月刊創(chuàng)刊。

      新潮社是在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錢玄同、李大釗等師長的直接指導與幫助下成立的,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是很有影響力的社團,他們與《新青年》雜志互相呼應,在提倡白話文,反對封建倫理與封建文學的戰(zhàn)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潮社最初的組織形式,實際上就是《新潮》雜志社。首屆編輯是傅斯年、羅家倫和楊振聲,還有3位干事徐彥之、康白情和俞平伯。魯迅在新潮社成立初期,給予《新潮》月刊以很大支持,積極給他們供稿,曾在上面發(fā)表小說、雜文和譯文。魯迅的第一本小說集《吶喊》、專著《中國小說史略》,還有翻譯作品《桃色的云》都是在新潮社出版的。

      由于新潮社主張政治改良,全盤西化,在五四運動中傅斯年、羅家倫公開反對參加反帝愛國運動,魯迅對他們提出過嚴肅的批評。

      新潮社設在紅樓一層的圖書館,魯迅在北大講授小說史時常去小坐。魯迅日記載:1921年2月4日,“午后往大學講課,復在新潮社小坐?!?923年6月9日,“往大學新潮社,旋與李小峰、孫伏園及二弟往第二食堂午餐,伏園做東?!毙鲁鄙缃?jīng)常贈送魯迅書籍,還為魯迅代售過譯著《苦悶的象征》。

      1922年3月,《新潮》終刊。

      現(xiàn)北京大學舊址為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所在地,當年的圖書館依舊貌陳列展出。

      語絲社的舊址即在新潮社的舊址上。1924年11月30日,魯迅日記載:“晚往新潮社取《語絲》歸?!?/p>

      語絲社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重要社團,因編輯出版《語絲》周刊而得名?!墩Z絲》創(chuàng)刊于1924年11月17日。孫伏園、周作人先后任主編。主要撰稿人有魯迅、周作人、川島、劉半農(nóng)、章衣萍、林語堂、錢玄同、江紹原等。1927年10月,《語絲》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查封。12月在上海復刊,為第4卷第1期。先后由魯迅、柔石、李小峰主編。1930年3月10日出至第5卷第52期???。語絲社隨之解體。

      魯迅從《語絲》創(chuàng)刊起就給予語絲社大力支持,語絲社創(chuàng)辦之初,孫伏園邀來16個撰稿人在東安市場的開成豆食店集會,決定出一個周刊,大家寫稿,印刷費由魯迅和到場的人分擔,每月每人八元?!墩Z絲》第一期出版后,魯迅就主動付了10元印刷費。魯迅是1926年8月離京南下的,這期間,魯迅在《語絲》發(fā)表的散文、雜文、小說、譯文等有60余篇。在反帝反封建斗爭和文藝論戰(zhàn)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語絲社的舊址現(xiàn)在沙灘紅樓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內(nèi),作為國家重點文物被保護。

      春光社為北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文藝社團,1923年春成立,成員有許欽文、董秋芳、龔寶賢等二十余人。魯迅日記載:

      1923年4月13日,“星期休息。午后與二弟應春光社約談話?!?/p>

      1923年4月15日,“下午同耀辰、鳳舉及二弟赴學生所集之文學會?!?/p>

      魯迅連續(xù)出席春光社的集會,說明了他對青年文藝社團的支持。董秋芳與許欽文都是紹興人,在紹興浙江第五師范時就是同學,1922年同在北京大學讀書。1923年春,發(fā)起組織春光社,請魯迅、郁達夫、周作人和日本文藝評論家小泉八云等給予文學方面的指導。1924年6月14日董秋芳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春光社的過去和將來》,文中說:“我們春光社的社員,雖然不敢希望戴詩人的榮冠,在沙漠似的中國文學里卻要做盡力吶喊的一員?!薄拔覀円泻挽愕拇汗猓仨毥?jīng)過堅忍的長冬的斗爭;換句話,春光不是僥幸獲得,不是可以隨便享受。這是象征我們社員在這種冷酷枯槁的狀態(tài)下,在文學方面也是在社會方面,要努力奮斗?!彼诒本┐髮W常去聽魯迅的課,親受魯迅的教誨。1926年三一八慘案時,他在《京報副刊》上發(fā)表了《大屠殺以后》《吊劉、楊二女烈士記》《響應打狗》等文章;在《語絲》上發(fā)表了《陳源教授的報復》《反說難》等文章,堅決地站在魯迅的陣線上。后來董秋芳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爭自由的波浪》一書作為《未名叢書》之一印行,魯迅親自為該書寫了《小引》。許欽文與魯迅關系一直非常密切,從1922年起,發(fā)表了第一篇作品短篇小說《暈》,后經(jīng)常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小說和雜文,受到魯迅的很多指導。后來經(jīng)魯迅選校并資助,還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故鄉(xiāng)》,小說主要描寫浙江家鄉(xiāng)的人情世態(tài),魯迅將其列入“鄉(xiāng)土作家”之列。他們在文學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業(yè)績,以他們的激情和進取精神,成為魯迅親自培養(yǎng)的五四時期青年的優(yōu)秀代表。

      關于春光社,現(xiàn)存史料不多,具體的活動地點及終結時間不詳。

      莽原社舊址在西城錦什坊街96號。

      莽原社于1925年4月在魯迅領導之下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員有高長虹、向培良、章衣萍、韋素園、荊有麟等。因出版《莽原》周刊而得名。1925年4月11日,《魯迅日記》載“欽文來。午后俞芳、吳曙天、章衣萍來,下午同母親游阜成門外的釣魚臺。夜買酒并邀長虹、培良、有麟共飲,大醉?!贝饲耙惶烨G有麟向魯迅提到,《京報》社長邵飄萍想請魯迅為《京報》主持一種副刊,魯迅爽快地答應了。荊有麟在《魯迅回憶斷片》中也有這段回憶: “第二天晚上,我們便聚集在魯迅先生家里吃晚飯,當時到場的,我記得的有:許欽文、 章衣萍、高長虹、 向培良、 韋素園,等等。在我報告了同飄萍接洽經(jīng)過之后,當時便想到刊物的名稱。最后還是培良,在字典上翻出“莽原”二字報頭是我找一個八歲小孩寫的,魯迅先生也很高興那種雖然幼稚而卻天真的筆跡,次一個星期五,《莽原》 第一期,就在京發(fā)刊了?!?/p>

      位于五四大街的北京大學紅樓

      《莽原》周刊開始由魯迅主編,魯迅在《兩地書》中曾說明創(chuàng)辦《莽原》的目的:“中國現(xiàn)今文壇的狀況,實在不佳,但究竟作詩及小說者尚有人。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我之以《莽原》起哄,大半也就為了想由此引些新的這一種批評者來,雖在割去敝舌之后,也還有人說話,繼續(xù)撕去舊社會的假面?!濒斞冈凇度A蓋集·題記》中還說過:“我早就很希望中國的青年站出來,對于中國的社會、文明,都毫無忌憚地加以批評,因此曾編印《莽原》周刊,作為發(fā)言之地?!?/p>

      《莽原》周刊自1925年4月24日出版第一期,隨《京報》附送三千份。同年11月27日因《京報》???,共出32期。魯迅共在《莽原》周刊發(fā)表作品19篇,第一期就刊載了魯迅著名的雜文《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后又陸續(xù)發(fā)表《春末閑談》《燈下漫筆》等。在《莽原》周刊上發(fā)表作品最多的是高長虹,共35篇。魯迅說高長虹為《莽原》周刊“奔走最力者”?!睹г分芸騼?nèi)部分裂等原因而停刊,1926年1月魯迅又創(chuàng)辦了《莽原》半月刊,由未名社出版,共出48期。

      錦什坊街96號莽原社舊址北面正對白塔寺,離西三條魯迅舊居很近。當時只有兩間房,荊有麟住其中一間,另一間做會客、辦事、吃飯之用。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fā)生后魯迅曾到那里避過難?,F(xiàn)在莽原社舊址已被拆除不在。

      未名社成立于1925年8月,最初的社址在新開胡同5號。未名社的主要成員韋素園當時就住在那里。胡同的對面,是魯迅執(zhí)教的沙灘北京大學紅樓。魯迅常常在北京大學下課后,夾著一個灰色書包,直奔對面的胡同來找韋素園。

      未名社是由魯迅發(fā)起,成員為魯迅、韋素園、韋叢蕪、李霽野、臺靜農(nóng)、曹靖華6人。1925年8月30日,魯迅日記載:“夜李霽野、韋素園、叢蕪、臺靜農(nóng)、趙赤坪來?!边@一天是在魯迅居住的西三條21號,未名社就在這里發(fā)起了。

      魯迅當時正在編輯兩種叢書,一種是《烏合叢書》,專收創(chuàng)作;一種是《未名叢刊》,專收翻譯,都由北新書局出版。魯迅在《憶韋素園君》一文中回憶了未名社成立之始:“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罷,我在北京大學做講師,有一天,在教師豫備室里遇見了一個頭發(fā)和胡子統(tǒng)統(tǒng)長得要命的青年,這就是李霽野。我的認識素園,大約就是霽野紹介的罷,然而我忘記了那時的情景。現(xiàn)在留在記憶里的,是他已經(jīng)坐在客店的一間小房子里計劃出版了?!薄斑@一間小房子,就是未名社?!濒斞高@里說的“這一間小房子”就是新開胡同5號,魯迅還在文章中戲稱之為“破寨”。

      “因這叢書的名目,連社名也就叫了‘未名’——但并非‘沒有名目’的意思,是‘還沒有名目’的意思,恰如孩子的‘還未成丁’似的。”由此可見,“未名”之名為魯迅所起,而且是先有“未名叢書”,后有未名社的。

      未名社成立后,出版了魯迅翻譯的日本文藝理論家廚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李霽野翻譯的俄國安特列夫的《往星中》。1926年春天,未名社遷址到北京大學第二院對面的西老胡同(原名為西老虎洞)1號院,在這里租了北房3間作為未名社的新社址。

      魯迅在北大下課后也常到這里小坐并指導編輯工作。1926年8月魯迅離京南下后,仍與未名社保持著聯(lián)系。1928年4月7日,未名社被視為共產(chǎn)黨機關被查封,李霽野、臺靜農(nóng)被關押了50天。這時魯迅在上海,仍保持著與未名社成員的書信往來,將書稿寄給他們出版,對他們提供支持。

      1928年10月未名社遷到景山東街40號。這里有東西兩個院子,東院3間北房成立了門市部,銷售本社及上海等地進步出版社的書刊。未名社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1929年5月,魯迅回京探親時,到未名社去過3次。還探望了在西山住院治病的韋素園。

      魯迅與未名社共存了6年,這6年的時間里《未名叢刊》先后出版外國文學譯著20多種,還以《未名新集》為名,出版魯迅及其他成員新創(chuàng)作的作品集。1926年,又將《莽原》周刊改為半月刊,先后由魯迅、韋素園主編,由未名社發(fā)行,出至第48期???。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創(chuàng)刊,李霽野等編輯,北京未名社出版發(fā)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 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號后???。

      1931年春,未名社因經(jīng)濟困難和思想分歧,魯迅聲明退出。1933年春,未名社宣告解體。6年的時間里,魯迅與未名社大部分成員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魯迅在《憶韋素園君》給未名社作了一個小結:“未名社現(xiàn)在是幾乎消滅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長久。然而自素園經(jīng)營以來,紹介了果戈理(N. 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F. Dostoevsky),安特列夫(L. Andreev),紹介了望·藹覃(F. van Eeden),紹介了愛倫堡(I. Ehrenburg)的《煙袋》和拉夫列涅夫(B. Lavrenev)的《四十一》。還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叢蕪的《君山》;靜農(nóng)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華夕拾》,在那時候,也都還算是相當可看的作品。事實不為輕薄陰險小兒留情,曾幾何年,他們就都已煙消火滅,然而未名社的譯作,在文苑里卻至今沒有枯死的?!?/p>

      未名社原新開胡同5號,現(xiàn)已成為普通民居。

      未名社原西老胡同1號,現(xiàn)也成為普通民居。

      未名社原景山東街40號,現(xiàn)已拆除改建。

      《國民新報》是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時期國民黨左翼在北京的機關報,1925年8月25日創(chuàng)刊,“以主張國民救國,宣傳民族自決,打倒帝國主義,鋤除黑暗勢力為宗旨?!鄙缰吩O在北京宣武門外琉璃廠東街東側延壽寺街30號。

      《國民新報》副刊創(chuàng)辦于1925年12月5日。1925年12月2日,魯迅日記載:“往國民新報館。”這一天,魯迅應該應主編鄧飛黃邀請,到《國民新報》館討論編輯副刊之事。鄧飛黃在1918年與羅隆基、傅斯年等投身五四運動,1924年參加中國國民黨,任國民黨北京執(zhí)行部青年部秘書,主編《國民周報》《國民新報》。魯迅在編輯《國民新報副刊》期間與鄧飛黃交往非常密切。《國民新報副刊》分甲乙兩種,輪流出版。甲刊刊載社會科學方面的稿件,乙刊刊載文藝類稿件。從即日起,魯迅與張鳳舉同任乙刊編輯,按月輪流值編《國民新報副刊》乙刊。魯迅在該刊先后發(fā)表了《這個與那個》《“公理”的把戲》《死地》等抨擊北洋政府軍閥統(tǒng)治的雜文共10篇,譯文2篇。還編輯發(fā)表了許多進步青年的作品。從魯迅日記中可以得出一些魯迅編刊的信息。1926年1月10日,“上午國民新報館送來上月編輯費卅?!濒斞妇幙男匠晔?0元,稿費約4元。1926年3月17日,“往《國民新報》編輯會?!边@是魯迅最后一次到《國民新報》館。第二天,發(fā)生了三一八慘案。

      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3月25日,魯迅在《國民新報副刊》發(fā)表《死地》,表達了對請愿的看法,并指出:“世界的進步,當然大抵是從流血得來。但這和血的數(shù)量,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世上也盡有流血很多,而民族反而漸就滅亡的先例。即如這一回,以這許多生命的損失,僅博得‘自蹈死地’的批判,便已將一部分人心的機微示給我們,知道在中國的死地是極其廣博?!备嬖V中國的青年“為中國計”,不要“輕死”?!毒﹫蟆贰毒﹫蟾笨贰墩Z絲》等被段祺瑞政府禁止發(fā)行。《國民新報》《國民新報副刊》也在被禁之列。魯迅得知后作《大衍發(fā)微》予以揭露。北京國民黨黨部被北洋軍閥查封后,1926年4月28日《國民新報》被迫??秶裥聢蟾笨芬搽S之在1926年7月???。

      延壽寺街《國民新報》舊址現(xiàn)已成商業(yè)街區(qū)。

      《晨報》館址在宣武門外丞相胡同。

      《晨報》的前身為北京《晨鐘報》,是以梁啟超、湯化龍為首的進步黨的機關報。1916年8月15日創(chuàng)刊,《晨報》第7版為文藝專版。1918年12月《晨鐘報》改為《晨報》。1919年2月7日,《晨報》改革第7版,增加“自由論壇”和“譯叢”兩欄,明顯傾向新文化運動。1920年7月,第7版由孫伏園主編,改成4開4版的單張,魯迅為之命名為“晨報附刊”,報頭由總編蒲伯英題寫為《晨報副鐫》。1921年10月12日起獨立發(fā)行。

      1919年12月1日,魯迅在《晨報·周年紀念周刊》上發(fā)表了小說《一件小事》,1921年在《晨報副刊》發(fā)表了著名的小說《阿Q正傳》,以后還發(fā)表過小說《兔和貓》《肥皂》《補天》以及雜文、譯文。到孫伏園離開《晨報副刊》為止,魯迅共在該刊發(fā)表60多篇作品。《晨報副刊》在魯迅的支持下,起到了推進新文學發(fā)展的作用。

      據(jù)魯迅日記,魯迅第一次到《晨報》館是在1924年1月17日,“訪孫伏園于晨報社,許欽文亦在,遂同往宴賓樓晚飯,買糖包子十四枚而歸?!庇?924年5月11日,“往晨報社訪孫伏園,坐至下午,同往公園啜茗,遇鄧以蟄、李宗武諸君,談良久,逮夜乃歸?!焙笥值健冻繄蟆佛^多次訪孫伏園。孫伏園是魯迅的同鄉(xiāng),早年在山會師范學堂和北京大學學習期間,都是魯迅的學生。魯迅在北京期間與他保持著相當親密的關系,1924年他還陪同魯迅赴陜西西北大學作夏期講演。在他編《晨報副刊》時,魯迅給予他有力的支持。

      《晨報》至1928年6月5日第2314號終刊。

      如今的《晨報》館舊址猶存,只是已變?yōu)槊窬印?/p>

      編輯 郎永

      猜你喜歡
      莽原新報語絲
      啟事
      莽原(2023年3期)2023-05-30 12:46:47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interlayer perpendicular standing spin wave mode with low damping in skyrmion-hosting[Pt/Co/Ta]10 multilayer
      《莽原激流》
      藝術家(2021年7期)2021-08-20 02:58:06
      06、07、08合刊
      科教新報(2021年6期)2021-03-10 11:21:15
      05、06、07、08合刊
      科教新報(2021年5期)2021-03-10 11:21:15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為——浙中新報著力做好“商”報道的探索與實踐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2
      小語絲
      小語絲
      小語絲
      小語絲
      社旗县| 海宁市| 乌海市| 阿坝| 含山县| 马鞍山市| 奉化市| 多伦县| 邻水| 泰宁县| 盱眙县| 武汉市| 林西县| 绥棱县| 山阳县| 郑州市| 尼勒克县| 宁波市| 江源县| 新津县| 肇源县| 噶尔县| 闵行区| 徐闻县| 柏乡县| 石城县| 瓮安县| 大同市| 全椒县| 元江| 大石桥市| 团风县| 靖边县| 乐东| 澎湖县| 塘沽区| 玉田县| 通道| 图片| 图木舒克市|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