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云
(淮陰師范學院, 江蘇 淮安 223001)
周恩來精神這一概念的提出及研究,成為周恩來研究中的一個重大學術成果。這一成果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但是在對周恩來精神的研究及宣傳上存在一些歧義。筆者試就其中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以求教于大家。
周恩來精神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對周恩來精神如何定位的問題。有些同志擔心提周恩來精神會造成“多中心”,于是一些好心的同志企望從毛澤東思想的組成部分中找到其存在的價值[1]。那么,到底怎么認識周恩來精神的價值定位呢?
2018年3月1日,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認識周恩來及周恩來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我們研究與宣傳周恩來及周恩來精神的根本遵循。習近平講“周恩來同志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顆璀璨巨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2]。筆者認為,周恩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這一論斷,是我們認識周恩來精神價值定位的一把鑰匙。
第一,在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話語體系中,旗幟通常指的是黨的指導思想,即所信仰和堅守的“主義”。毛澤東早在1920年11月25日《論羅璈階信》中即指出,“要有一種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義’”,“主義譬如一面旗子,立起來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3]寥寥數(shù)語,言簡意賅,不僅深刻闡明確立信仰的意義,而且生動形象地把“主義”譬喻為“旗子”。
為尋找這面“主義”的旗子,20世紀初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先進分子“對于一切主義開始推求比較”,最終確認“主義”這面旗子就是馬克思主義。恰如周恩來所說:“主義問題,我們差不多已歸一致?,F(xiàn)在再鄭重聲明一句,便是‘我們當信共產(chǎn)主義的原理和階級革命與無產(chǎn)階級專政兩大原則’,而實行的手段則當因時制宜!其余的也不必談了,我們大都可以心會?!盵4]他們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才能救中國。所以,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chǎn)黨綱領》就旗幟鮮明地把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即把馬克思主義寫在黨的旗幟上。
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意識到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進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于是黨的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1945年4月20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到了今天,全黨已經(jīng)空前一致地認識了毛澤東同志的路線的正確性,空前自覺地團結在毛澤東的旗幟下了。”[5]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首次將“旗幟”與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在延安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召開的黨的七大會場上,主席臺前沿石拱上鑲嵌著“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這條醒目的標語。這條標語再次把“旗幟”與領袖毛澤東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就“毛澤東的旗幟”的內(nèi)涵而言,既有確立并維護毛澤東為全黨的核心地位,更有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因此,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規(guī)定,“中國共產(chǎn)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tǒng)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6],即把毛澤東思想鄭重地寫在黨的旗幟上。
黨的七大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就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統(tǒng)一全黨思想,指導全黨行動,推動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不斷前進。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務虛會上關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中對此有專門的評價。他說:“毛澤東思想過去是中國革命的旗幟,今后將永遠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和反霸權主義事業(yè)的旗幟,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盵7]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人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97年9月召開了黨的十五大,江澤民作了題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大會指出,“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我們這次大會的靈魂,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因為“在當代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tǒng)一的科學體系。堅持鄧小平理論,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就是真正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8]這次大會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黨章,寫在黨的旗幟上。
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與2007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又分別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fā)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黨章,寫在黨的旗幟上。
201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又鄭重地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會強調(diào),“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9]。它們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黨章,寫在黨的旗幟上。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chǎn)黨人話語體系中的“旗幟”,通常指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堅持的指導思想,即毛澤東所說的“主義”。
第二,周恩來這“一面不朽旗幟”絕不是指上述的黨的指導思想,而只能是精神風范意義上的旗幟。首先,應該肯定周恩來作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中的核心領導成員,他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曾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中共中央對此予以充分肯定,從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分別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00周年、110周年、1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即可以得到說明。其中,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周恩來同志從1927年起就是黨中央的核心領導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參與領導了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各項重大工作,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取得的每一個重大勝利付出了巨大心血。周恩來同志注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善于總結黨領導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經(jīng)驗,善于發(fā)現(xiàn)和總結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jīng)驗,善于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汲取智慧,善于進行實事求是的理論思考和深刻闡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軍事、外交、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黨的建設等領域都作出了理論建樹,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重要思想啟迪?!盵2]對此,學界亦多有研究,且成果豐碩,已形成共識。
但是,也應該承認周恩來上述理論建樹沒有亦不可能單獨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道理很淺顯,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論是否出現(xiàn)領袖個人的名字,但客觀上都是與鄧小平所說的黨的領導核心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雖然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jīng)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但應該承認領導核心的貢獻最大。就周恩來所處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而言,其核心是毛澤東,而不是周恩來。上述周恩來的那些諸多理論建樹,只能是豐富和發(fā)展了毛澤東思想,沒有亦不可能作為獨立的指導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
因此,周恩來這“一面不朽旗幟”只能是精神風范的旗幟。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還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的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我們黨的優(yōu)良作風?!盵10]56上述寫在黨的旗幟上的黨的指導思想是“黨的正確理論”即“主義”,顯示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擁有的真理力量。而周恩來這“一面不朽旗幟”則是指“黨的優(yōu)良作風”即精神風范,顯示的是共產(chǎn)黨人擁有的人格力量;誠然,這二者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但畢竟它們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因而,周恩來這“一面不朽旗幟”只能是精神風范的旗幟。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黨史專家石仲泉先生即從毛澤東與周恩來對后世影響的角度揭示了這個問題的實質(zhì)。他說:“在我們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中,各位老一輩革命家們都對中國革命作出了偉大貢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都以各自的特色對后世發(fā)揮影響。其間就毛澤東與周恩來相比較而言,最有影響的可能是‘毛澤東的思想,周恩來的精神’?!薄斑@兩位領導人對后世的影響是全方位和多方面的,但相對來說,毛澤東的思想理論的影響比其精神風范的影響更為突出,周恩來的精神風范的影響比其思想理論的影響更為強烈,因此,姑且以‘毛澤東的思想,周恩來的精神’來表明他們對后世影響側(cè)重的力度?!盵11]雖然石仲泉當年論證的角度不是旗幟的內(nèi)涵,但在客觀上間接地回答了周恩來這“一面不朽旗幟”的實質(zhì)內(nèi)涵,是指習近平講的人格力量,是周恩來的精神風范,即周恩來精神。
周恩來精神研究及宣傳中存在的問題之二,是如何看待周恩來精神存在的正當性問題。自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這個概念之后,有人發(fā)現(xiàn)中共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中沒有“周恩來精神”,于是就質(zhì)疑周恩來精神存在的正當性。事實上,周恩來精神恰恰是燦若繁星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中最耀眼的精神元素。問題的癥結在于怎么看待所謂的正當性。如上所述,周恩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正是周恩來精神存在的正當性的最有力的依據(jù)。除此之外,還可以從民意基礎和學理支撐上得到說明。
第一,周恩來精神的提出,源于民眾的深切感悟、急切呼喚。早在1946年3月,在周恩來身邊工作的黃華對周恩來夜以繼日地工作習慣即稱之為“恩來精神”[12]。從那時到周恩來逝世之前這30年間,因為周恩來自己謙虛謹慎及對宣傳維護毛澤東核心地位的執(zhí)著追求,“恩來精神”這一概念沒有被廣泛使用。直至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之后,周恩來精神這一概念才得以提出。那年清明節(jié)前后發(fā)生在天安門廣場上懷念周恩來的盛大的祭奠活動,是黨心民心的充分展示。后來公開出版的《天安門詩抄》被譽為人民的詩抄。“精神不死,長存天地間”“縱然遺骨難尋,但見精神放光輝”“總理精神存,激勵后來人”。人們自發(fā)地將崇高精神與周恩來的名字聯(lián)系到一起,急切地呼喚發(fā)揚光大周恩來精神。
1979年,老紅軍戰(zhàn)士王定國在《人類最高尚的靈魂》一文中反映了民眾這一心聲。她講:“人民的好總理!您對每一個角落的人民,您對多年相隨的老戰(zhàn)友,您對沒有一個是您親生的億萬下一代,總是那么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而對您自己,卻那么淡泊,那么不以為意,以至完全忘卻,為人民事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薄叭藗儾唤獑?在我們的生活里,什么是最高尚、最純潔的?難道我們不可以大聲地呼喊,它就是周恩來精神嗎?是的,它就是周恩來精神。”[13]
于是成千上萬的人們“引用具體事例,從不同側(cè)面、不同角度來說明,忠于人民,忠于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無私無畏、機智沉著、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實事求是、從善如流、言行一致、嚴于律己、光明磊落、忍辱負重、清廉儉樸等高尚品德兼?zhèn)溆谥芏鱽硪簧怼盵14]。人們把“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精神”“可貴的犧牲精神”“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等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所崇尚的最美的精神現(xiàn)象與周恩來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是周恩來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這就是周恩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面不朽旗幟”深厚的民意基礎,是黨心民心所向。
第二,周恩來精神的彰顯,得力于中央黨史文獻等部門的積極推動。自王定國先生提出周恩來精神這個概念之后,20世紀90年代初,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的劉濟生教授和中共中央原黨史研究室石仲泉副主任分別對周恩來精神這個概念作了理性的概括。此后,學術界以極大的熱情、科學的態(tài)度對這一概念持續(xù)不斷地予以理性探討、精準解讀,周恩來精神研究成為周恩來研究中的一個嶄新的亮點。1996年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組織召開的“全國周恩來研究述評學術研討會”上,認為周恩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之一是提出周恩來精神這個課題。這次學術討論會不僅是對之前周恩來研究的總結,而且還是對周恩來百年誕辰周恩來精神研究的動員部署。石仲泉在大會閉幕式上的發(fā)言中提出,要“加強‘周恩來精神’的研究”,不僅“要完整準確地理解‘周恩來精神’這個概念”,要“正確把握‘周恩來精神’內(nèi)涵”,還要“大力宣傳和弘揚‘周恩來精神’”,因為這“是關系到用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來興國、富國、強國,是社會主義長治久安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10]353-354這次學術討論會直接推動了周恩來精神的研究、宣傳與弘揚。
1998年,周恩來百年誕辰是周恩來精神研究與宣傳集中展示的一年。首先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等部門聯(lián)合舉辦了“全國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石仲泉作了題為《周恩來——20世紀中華民族的又一歷史偉人》的發(fā)言,他用中華民族的“三不朽”標準評價周恩來。其中講到周恩來“立德”時指出:“學術界對于周恩來的精神風范、人格魅力多有研究,也甚為推崇。實際上,這就是對周恩來‘立德’的研究。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贊同使用‘周恩來精神’這個概念來表達周恩來‘立德’所涵蓋的精神風范和人格魅力等內(nèi)容。”[10]368逄先知在研討會的總結中說:“探討周恩來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弘揚周恩來的革命精神,成為這次會議的一個熱點?!盵15]其次是同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等單位在重慶舉辦了“周恩來精神與風范研討會”,集中全國80多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周恩來精神與風范這一主題。石仲泉在研討會上的致辭中講:“周恩來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范是說不盡、道不完的,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展開研討?!彼J為,“周恩來是一部書”,“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人生師表”;“周恩來是一座碑”,“與歷史同在,與未來同在,與世界同在,與人類同在”;“周恩來是一面鏡”,是我們黨的干部“廉潔奉公、艱苦奮斗、做人民的好公仆的鏡子”。[10]374這次研討會不僅為周恩來精神走向社會提供了學理上的支撐,也為中共中央確認周恩來精神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之后,中央黨史文獻部門持續(xù)推動周恩來精神的研究與宣傳。2015年3月,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在“學習周恩來同志的優(yōu)良作風和優(yōu)秀品德”座談會上的發(fā)言中指出:“周恩來,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光榮的名字,成為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的名片。在他的身上,凝聚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品格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洋溢著浩然正氣和獨特的人格魅力,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領袖人物的精神風采,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集中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盵16]這“精神名片”與三個“集中體現(xiàn)”的觀點,深刻地揭示了周恩來這“一面不朽旗幟”的價值及其依據(jù)。
原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陳晉在《周恩來一生六件大事樹立永遠的政治楷?!返膱蟾嬷?講周恩來一生做了六件事。正因為有了這六件事,“周恩來成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永遠的政治楷模,一張閃亮的精神名片,一種感人的文化現(xiàn)象”。他講周恩來所做的六件大事之一,是“周恩來樹立和實踐的一種精神,我們把它叫做‘周恩來精神’。什么是周恩來精神?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概括,但基本上是指他在實踐當中體現(xiàn)出來的做人做事的立場、情懷和品格。在這方面周恩來確實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楷模”。[17]即從“楷模”的角度,進一步闡釋了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的旗幟”的價值及其存在的正當性。
上述史實表明,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的旗幟”,既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又有堅實的學理支撐,是黨心民心所向。不能機械地認為領導人講話中沒有使用“周恩來精神”這個表述,就否認其存在的正當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盵9]17人民贊美、崇敬周恩來精神,學習、踐行、弘揚周恩來精神,就是最好的信仰。我們相信,周恩來精神發(fā)揚光大、蔚然成風時,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將會更有力量,我們的黨、國家和民族將會更有希望。
周恩來精神研究與宣傳中存在的問題之三,是怎么看待中央評價周恩來精神的一致性問題。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誕辰的講話中,分別使用“周恩來的精神”“周恩來同志的精神”“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等不同的表述,于是就有人質(zhì)疑中央評價周恩來精神的一致性問題。事實上,中央對周恩來精神的評價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
周恩來精神這個概念在我們國家政治生活中出現(xiàn)之前,中共中央正式公開的評價周恩來有兩次。首次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周恩來追悼會上的致悼詞。鄧小平講:“周恩來同志的一生,是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光榮戰(zhàn)斗的一生,是堅持繼續(xù)革命的一生。他是我們?nèi)h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薄拔覀円獙W習他對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無限忠誠”;“我們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質(zhì)”;“我們要學習他對敵斗爭的堅韌性”;“我們要學習他堅強的無產(chǎn)階級黨性”;“我們要學習他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以身作則、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我們要學習他同疾病作斗爭的革命毅力”。[18]這個評價雖然時處與“四人幫”斗爭的復雜環(huán)境下,且做得比較倉促,但稱“周恩來是我們?nèi)h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并通過“六個要學習”,具體回答了“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公道的。這個評價反映了人民的心聲,初步揭示了周恩來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及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這“一面不朽旗幟”的意向。
再次是1981年6月27日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稕Q議》在評價“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時寫道:“1976年1月,周恩來同志逝世。周恩來同志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鞠躬盡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處于非常困難的地位。他顧全大局任勞任怨,為繼續(xù)進行黨和國家的正常工作,為盡量減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損失,為保護大批黨內(nèi)外干部做了堅持不懈的努力,費盡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破壞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他的逝世引起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悲痛?!盵19]《決議》雖然僅就“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來評價周恩來,但它既揭示了周恩來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無私奉獻精神,也間接肯定了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旗幟”的核心要義。
中央全面評價周恩來且正式觸及周恩來精神這個概念共有三次:
一是1998年周恩來百年誕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在周恩來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首先,江澤民在講話中第一次代表中共中央就民眾對周恩來精神的急切呼喚、學界對周恩來精神的理性探討與積極宣傳做了肯定性的回應。江澤民講:“周恩來同志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建樹的卓著功勛,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豐碑似地屹立在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深深地銘刻在各族人民的心里?!边@一崇高精神和人格,就是“周恩來的精神”。其次,江澤民在講話中對“周恩來的精神”這“一面不朽旗幟”的地位及價值,作了充分肯定。他說:“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感召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已經(jīng)成為推進我們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一種巨大力量。”再次,他在講話中,對“周恩來的精神”之內(nèi)涵作了概括。他認為,“周恩來的精神,就是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結合”;“周恩來的精神,就是對上負責同對下負責的結合”;“周恩來的精神,就是高度的原則性同高度的靈活性的結合”。他號召“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努力學習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并努力貫徹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中,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20]這個評價,充分肯定了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旗幟”的內(nèi)涵、歷史地位與時代價值。
二是2008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胡錦濤在講話中再次肯定了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旗幟”。他講周恩來“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在中國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我們緬懷周恩來同志,就是要永遠銘記和認真學習周恩來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斷發(fā)揚光大”。其次,他在講話中代表中央對“周恩來同志的精神”之內(nèi)涵做了新的概括。他認為“周恩來同志的精神”具體體現(xiàn)在:“周恩來同志始終信仰堅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現(xiàn)為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始終熱愛人民、勤政為民,集中表現(xiàn)為他甘當人民公仆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始終顧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現(xiàn)為他高度珍視和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始終實事求是、嚴謹細致,集中表現(xiàn)為他求真務實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始終虛懷若谷、戒驕戒躁,集中表現(xiàn)為他謙虛謹慎的精神”;“周恩來同志始終嚴于律己、廉潔奉公,集中表現(xiàn)為他無私奉獻的精神”。[21]其中,“永遠銘記和認真學習周恩來同志的精神”,不再是僅限于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而是面向全黨。
三是2018年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單就對周恩來精神的評價而言,這是最新、最全面、最高的評價,鄭重地將周恩來精神視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旗幟”。首先,習近平開宗明義地指出,“紀念敬愛的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除了“深切緬懷他為黨、人民、國家和人民軍隊建立的卓著功勛”,還要“追思和學習他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其次,揭示了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旗幟”的地位與意義。習近平說:“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偉大風范,感召和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周恩來同志身上展現(xiàn)出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程中奮勇前進?!盵2]這就是周恩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面不朽旗幟”的依據(jù)。再次,習近平在講話中,用六個“杰出楷?!睂χ芏鱽沓绺呔裰畠?nèi)涵做了新的闡釋,即“周恩來同志是不忘初心、堅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來同志是對黨忠誠、維護大局的杰出楷?!?“周恩來同志是熱愛人民、勤政為民的杰出楷?!?“周恩來同志是自我革命、永遠奮斗的杰出楷?!?“周恩來同志是勇于擔當、鞠躬盡瘁的杰出楷模”,“周恩來同志是嚴于律己、清正廉潔的杰出楷?!薄2]習近平在重新概括周恩來精神內(nèi)涵時,不僅突出“杰出楷?!钡牡匚?而且還特別用六個“我們要向周恩來同志學習”的句式,指明怎么學習周恩來的崇高精神,為學習傳承弘揚周恩來精神及高揚周恩來精神的旗幟指明了方向。習近平講話的意義恰如李克強在主持座談會時所說:習近平的重要講話,回顧了周恩來同志偉大、光榮的一生,高度評價了周恩來同志的豐功偉績,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學習周恩來同志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風范,對于指導我們黨把周恩來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所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在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意義。各地區(qū)各部門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貫徹[22]。
綜上所述,從1976年鄧小平在周恩來追悼會上所致的悼詞,到2018年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這40多年來中共中央對周恩來精神這“一面不朽旗幟”的評價上是一以貫之的、一脈相承的。盡管在對周恩來精神這一概念的表述上略有差異,比如“周恩來的精神”,“周恩來同志的精神”,“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等,但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不僅都一致地肯定其“精神”,而且定位愈加明晰,周恩來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一面不朽旗幟。
過去的這幾十年間,學界曾為論證、闡釋、宣傳、弘揚周恩來精神作出重大貢獻。在大力弘揚中國共產(chǎn)黨人偉大精神、賡續(xù)共產(chǎn)黨人精神血脈的當下,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歷屆中央特別是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為宣傳、弘揚周恩來精神作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