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梅,朱 奕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泰州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原發(fā)性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primary tracheobronchialamyloidos,PTBA)是一種具有反向β 折疊結構的纖維樣蛋白沉積于支氣管黏膜引起相應臨床表現(xiàn)的罕見疾病[1]。因胞外淀粉樣蛋白沉積所致,病因尚未完全闡明,表現(xiàn)可為局限性息肉狀腫物突出于較大支氣管管腔內(nèi),導致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張,也可呈多數(shù)小結節(jié)或斑塊樣彌漫突出管腔,導致氣道廣泛狹窄[2]。此病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預后較差,且易復發(fā)。頭面部燒傷常伴有呼吸道燒傷,氣管切開患者發(fā)生呼吸道燒傷的機率遠大于普通人,且損傷程度較普通人嚴重,呼吸道燒傷時往往會吸入火焰、蒸氣或化學性煙塵、氣體等,易使氣道及肺部受損。我科2020年7月收治一例氣管淀粉樣變合并呼吸道燒傷的病人,因該患者前期在上海醫(yī)院治療氣管淀粉樣病變,行氣管切開術后1年余,長期帶管生活,發(fā)生煤氣爆炸時呼吸道損傷較嚴重,經(jīng)積極救治及精心護理,病人康復出院?,F(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患者,女,61 歲,因煤氣爆燃致全身多處燒傷3小時余,診斷為 “多處燒傷、呼吸道燒傷、氣道淀粉樣變” 于2020年7月19日入院,病人傷后至當?shù)蒯t(yī)院就診,考慮病情嚴重即轉至我院,神志清,頭面頸、四肢、臀部見燒傷創(chuàng)面共約30%,起大小不等水皰,部分表皮破潰,其中約16%創(chuàng)面基底紅白相間,觸痛遲鈍,約4%創(chuàng)面基底蒼白,觸痛消失,余創(chuàng)面基底紅潤,觸痛明顯;左膝、雙手等多處皮膚劃傷,少量滲血,左手小指近端外側皮膚軟組織撕脫,約2*4cm大小,肌腱外露,活動性滲血,皮瓣遠端血供欠佳,左手小指活動部分受限,末梢循環(huán)可。眼瞼、耳廓燒傷,部分頭發(fā)、眉毛、睫毛燒毀,雙眼視物清,咽不紅,口腔黏膜無破潰,無聲嘶,無喘鳴,氣管切開術后,插管在位,呼吸稍促?;颊邿齻娣e30%,大部分為深二度及三度,合并氣道淀粉樣變及氣管切開綜合評估患者屬重度燒傷,病情危重,患者隨時可能因呼吸困難、重度感染、多臟器功能不全等有生命危險。入院后給予清創(chuàng)包扎、補液抗休克、抗感染、手術等治療、護理,患者于2020年8月25日出院。
2.1入院后積極組織搶救,迅即行深靜脈置管術進行補液抗休克抗感染,靜脈營養(yǎng)、重癥監(jiān)護、留置尿管,監(jiān)測每小時尿量等對癥治療。
2.2入院后分別于7月21日行大面積燒傷清創(chuàng)磨削痂異種皮移植術、8月6日行清創(chuàng)削痂自體皮移植術,手術效果佳。
2.3術后皮下注射安蘇萌生長激素促進表皮生長。
3.1 心理護理患者因氣管淀粉樣變而致永久保持氣管切開狀態(tài),平時比較重視氣道護理,發(fā)生煤氣爆炸會直接損傷氣道,患者心理壓力較大。針對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問題,采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對其進行心理評估,評分8 分,為臨界,存在焦慮問題,針對該情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行心理疏導。
3.2 環(huán)境管理安置患者于重癥監(jiān)護單間病房,保持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2次,保持室溫18~20℃,濕度50%~70%,減少人員探視,每日空氣消毒2次,預防感染。為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采用懸浮床加輻射床治療,但容易引起空氣干燥,不利于氣道管理,故該患者使用空氣濕化器提高室內(nèi)濕度。
3.3 創(chuàng)面護理患者創(chuàng)面分布在頭面頸、臀部及四肢,且創(chuàng)面為深二度至三度,滲出較多,為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及預防發(fā)生壓力性損傷,使用流體懸浮床治療,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同時減少患者翻身的痛苦[3]。
3.4 體位護理患者頭面部燒傷較重,為減輕顏面部水腫,保持呼吸道通暢,促進創(chuàng)面早期愈合,應抬高床頭30°~45°,但由于懸浮床床頭無法抬高,特使用自制懸浮床床頭抬高用具,該床頭抬高用具外框成U 形,采用鋼架結構,使用錦綸布設置于U 形支架上供患者上半身和頭部擱置,該用具與床體之間使用支架固定,角度呈45°。
3.5 氣道護理患者因氣管淀粉樣變氣管切開一年,行家庭氧療、霧化及吸痰,平時痰液較多,呈黃粘痰。呼吸道燒傷會引起呼吸道黏膜受損,充血引發(fā)炎癥,導致痰液增多,并伴有氣道黏膜壞死組織,若患者無法將呼吸道內(nèi)分泌物或壞死組織排出,可能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窒息或死亡,且呼吸道感染是加重氣管支氣管淀粉樣病的主要原因[2]。采用痰液粘稠分度評估量表評估該患者的氣道痰液粘度程度為Ⅲ度(重度粘痰),因此,氣道護理尤為重要。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3.5.1 嚴禁自行吸痰 告知患者及家屬住院期間嚴禁自行或家屬幫助吸痰,均由護理人員進行操作,嚴格執(zhí)行無菌原則,避免造成呼吸道感染。
3.5.2 氣切導管的固定 一般氣切導管固定使用紗布系帶,由于患者頭面部燒傷嚴重,滲液較多,因此對氣切系帶進行了改良,使用橡膠止血帶包裹系帶進行固定,同時止血帶下放置泡沫敷料,避免摩擦損傷頸部創(chuàng)面的同時還可以吸收創(chuàng)面的滲液。氣切系帶松緊以容納一指為宜。
3.5.3 分泌物引流 因患者本身疾病,氣道內(nèi)痰液較多,呼吸道燒傷后,氣道內(nèi)有壞死的黏膜組織脫落,氣道廓清能力下降,加之使用懸浮床治療后易造成氣道干燥,導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或吸出,易引起窒息、感染、肺不張等并發(fā)癥。應密切觀察患者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做好氣道分泌物的吸引,遵醫(yī)囑予以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并觀察霧化的效果及痰液的性質。
3.5.4 加強氣道濕化 氣切后經(jīng)呼吸道失水量一般為800~1200ml/d,應用懸浮床后經(jīng)皮膚及呼吸道失水量可增加至2倍以上[4],因此氣道濕化尤為重要。除室內(nèi)使用濕化器外,我科使用改良式氣道濕化器進行持續(xù)氣道濕化,使用滅菌注射用水接輸液器,用無菌剪刀剪去輸液器的末端,從霧化器的小孔內(nèi)穿入至儲液罐內(nèi),使滅菌注射用水滴入儲液罐內(nèi),霧化器外接喉罩,放置于氣管切開口上方進行持續(xù)濕化。滅菌注射用水24小時更換,使用后證實效果較好,患者痰液易于吸出,無痰痂,痰液粘稠分度評估量表評估該患者的氣道痰液粘度為Ⅰ度(稀痰)。
3.5.5 預防肺部感染 呼吸道感染可加重原發(fā)病,要關注患者痰液的性質、體溫的變化及血象。(1)根據(jù)痰培養(yǎng)結果選擇抗生素,注意避免長期用藥引起真菌感染。(2)診療前后應嚴格洗手,注意無菌操作。(3)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
3.6 病情觀察淀粉樣變隨著淀粉樣物質的沉積,易造成呼吸困難、喘鳴、胸悶、低氧血癥、聲音嘶啞、咯血等。(1)支氣管阻塞可造成肺葉或肺段不張,患者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氣喘,及時關注患者的主訴,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2)淀粉樣物沉積易致血管脆性增加及出血機制障礙,導致咯血[5],同時呼吸道燒傷會造成氣道黏膜腫脹、充血,所以在吸痰時要動作輕柔,嚴格掌控吸引的負壓,吸痰負壓80~120mmHg,痰液粘稠時不超過200mmHg,吸引時間不超過15 秒,避免氣道損傷。(3)呼吸道燒傷早期及氣道支氣管淀粉樣變均會造成氣道水腫,因此氣道會有一定程度梗阻,要密切關注梗阻情況,預防窒息。
3.7 液體管理大面積燒傷患者休克期及恢復期都需要補充相當量的液體,由于該患者肺功能下降,為了使補液既能滿足燒傷補液需求又避免心衰和肺水腫的發(fā)生,使用輸液泵嚴格控制滴速;準確記錄出入量,控制補液量,防止肺水腫。
3.8 防止誤吸該患者的氣道梗阻主要位于會厭的上部,梗阻嚴重,無法手術切除,行氣管切開姑息治療。但氣管切開的下段隨著病情的進展有梗阻的現(xiàn)象,吞咽食物經(jīng)過梗阻部位時易造成誤吸。所以,每日由護士協(xié)助患者進餐,采取坐位或半臥位,避免進食易引起嗆咳的湯、水樣食物,以及黏性較大易引起吞咽困難的食物。
3.9 營養(yǎng)支持由于大面積燒傷疾病消耗,對營養(yǎng)的需求更大,每日能量供給量應達到25~35kcal/kg,蛋白質1.2~2.0g/kg。為了滿足代謝所需,請營養(yǎng)科會診,使用腸內(nèi)營養(yǎng)(術和)結合腸外營養(yǎng)(三升袋)的方式改善營養(yǎng)指標。
3.10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該患者長期臥于懸浮床,活動較少,D-二聚體監(jiān)測示2200ug/L,遠高于正常值,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危險較高。對此,加強健康宣教,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進食富含纖維素易消化的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加強主動及被動運動。每日測量腿圍、監(jiān)測足背動脈并記錄。治療期間,患者未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是一種罕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屬于良性病,癥狀無特異性,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憋氣、胸悶、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6]。該患者因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阻塞較嚴重,采取了氣管切開術保守治療,當遇到煤氣爆燃時,氣道直接暴露,損傷嚴重。吸入性損傷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又會加重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病情,且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易引起咯血,患者氣道燒傷后組織充血亦會引起氣道出血。因此,在本病例護理中,氣道護理及病情觀察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對于該患者的整體護理中,氣道護理占據(jù)很重要的部分,結合創(chuàng)面護理、液體管理、營養(yǎng)支持及生活護理等措施使患者順利康復出院,未發(fā)生任何并發(fā)癥。氣管支氣管淀粉樣變非常罕見,對該患者的成功護理,為護理人員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且打破常規(guī),大膽創(chuàng)新,對護理用具進行改良,為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