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廣東 深圳)
古來謂之“十全”者眾說紛紜,各自定義而自詡者,亦不乏其人。俗世界人生和人性總是殘缺的,多少有些遺憾,十全十美者古今稀罕。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美愿者,這是每一個虔誠的后學追隨者的“完美論”,人性趨全,人心向善,何其誠哉!何其幸哉!
伏亢宗老人
我與恩師伏亢宗老人相識于“故園三十二年前”。1991年春寒料峭的湘陰縣農(nóng)行書畫大獎賽事間,業(yè)師蔚翁先生將我在長沙街頭拾掇破爛一事告知伏老,在當天的預展現(xiàn)場,伏老激動地向大家介紹了我這個“破爛青年”,既博得輕憐重惜的同情心,也做了個相惜相關的無痛癢硬性廣告。但我內心是惶恐的,無關“面子”“形象”,畢竟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踏入縣城、第一次步入書畫展覽廳、第一次與領導和藝術工作者這群城里人面對面。后來,恩師與我彼此不離不棄,耳提面命于我三十二春秋,人生能有幾個三十二春秋?我竟是如此的幸運!回想感謝恩師教人誨業(yè)之時,我卻心存愧疚,比起汪鵬道友與伏老近四十年形同父子的師生之情、顧復之恩,我無地自容!
我們無法想象76年前,一個年僅14歲體型瘦小的少年,頭頂紅星帽,胸別鋼筆,肩扛軍章,背挎電報機,一手握畫筆,一手把著小提琴,臨危受命,沐浴著如血殘陽,腳踏冰刀雪泥,跨過憤怒的鴨綠江,與死神博弈,養(yǎng)就自己一身浩然正氣!那是一個怎樣的熱血男兒偉丈夫,那是怎樣一幅死生契闊、沉雄悲壯的畫面!沒有志、智、勇、度、道、理、禮、義、賢、情的九能十全之才,能進退裕如?能作為新中國第一代知識分子經(jīng)營擘畫湘陰的山山水水?能在軍、教、科、文、衛(wèi)、體、美、計生等工作戰(zhàn)線奮斗近五十載,口碑譽載湘陰悠悠數(shù)十萬之眾?由此,我不禁想起自己從軍前、伏老于東湖林蔭道上與我促膝長談的幾個小時,我只恨不能一日將部隊老首長老兵的拳拳之忠灌入腦際,其忠軍愛國之情溢于言表,可敬可佩,可親可近!
伏老乃年近一個世紀的“90后”,作為愚頑后學的我本無資格評價,其心、靈、魂、表、語、思、神、形、德、行,無不是湘陰人之典范楷模,可先生歸復于嬰兒狀態(tài),其身可敬,“70后”單騎走天下,極盡宣傳環(huán)保、挈攬風物之能事;其生可頌,軍地雙輝,一塵不染;其行可道,從政四十年,言傳身教,是后學如孔孟再世之行為師長;其美可掬,詩書畫、詞曲聯(lián)、歌賦文、外加工藝設計,無一不為世之所重,其時與蔚園老人、祥云老人并傳“三杰”;其善可風,其德可播,在湘陰故土,我身邊鮐背之年以上長者,能播半個世紀之春風雨露者,唯其一也!故而,其人可敬,其心可畏,我輩萬千后晚愚學心存敬畏,是足幸也。其情可表,其情不卻,為文之事,恩師雖不知情,但未敢惰怠偷安,我何不跌蕩放言,飄然而去!
人生九十初度!多么爛漫而厚重的字眼,于恩師而言,九十其儀,與其不朽藝術篇章,我?guī)煵贿^是個剛剛待嫁或已嫁的妙齡少女;對行百里而半九十者,我?guī)熓莻€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然九十春光者,我?guī)熒兄皇莻€完美踏過人生第一季的翩翩美少年。因此,我要一改《唐詩三百首》中福建唯一入選詩人陳陶的《春歸去》詩,遠寄我?guī)熆鹤诶舷壬尤灰贿樱?/p>
九十春光無念處,天堂地府應人住。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唯放蠐螬飛上樹。
注:念,即妄念。
二〇二三年十月十三日
凌晨泥古丁于中國特色示范區(qū)
題《勝利之歌》專輯 書法 伏亢宗
破浪前瞻憂國是 國畫 伏亢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