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剛
(汕尾開放大學(xué),廣東汕尾 516600)
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保護和研究方言對于促進普通話普及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1]。海陸豐福佬方言作為閩南語的從屬次方言,在其漫長的發(fā)展、傳承過程中,不僅構(gòu)詞有特點,語音更是極具特色。正是這些特點,才使海陸豐福佬方言具有古樸典雅、抑揚頓挫的鮮明特征。本文從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語音、詞義方面入手,分析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和詞義特點,并進一步與普通話進行對比,希望能為海陸豐福佬方言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聲母直接繼承上古漢語的聲母系統(tǒng),現(xiàn)在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有19 個聲母,而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聲母有18 個(見表1)。海陸豐福佬方言語音也非常有特點,沒有唇齒音聲母,沒有翹舌音聲母;古照組聲母字與古精組聲母字混讀;沒有撮口呼韻母;完整地保留古代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共有7 種輔音韻尾;有豐富的鼻化韻;有入聲調(diào);有相當整齊的連讀變調(diào)規(guī)律。
表1 海陸豐福佬方言的18 個聲母
海陸豐福佬方言的[ts、ts '、s]三個聲母發(fā)音部位比普通話的平舌音z、c、s 靠后,與廣州話的舌葉音[t∫、t'∫、∫] 較接近。[b][g][z]是全濁音聲母,普通話沒有。[b]和[m]、[g]和[η]常常反映為文白異讀。如 “霧” 文讀為mu4,白讀為bu6,“餓” 文讀為ηo4,白讀為go6(見表1)。
上古漢語有一些特點: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古多舌音。這些重要的古代漢語語音現(xiàn)象,海陸豐福佬方言保存得很好。
海陸豐福佬方言沒有齒唇音聲母[f]。古代非、敷、奉三個聲母的字在今天的白讀音中念雙唇音[p]和[p‘]。如 “飛富分幅斧父吠肥房放” 聲母為[p],“浮帆馮縫藩捧芳紡” 聲母為[p‘],保存了上古時代這些字的 “重唇音”(即雙唇音)音值。
沒有唇齒音聲母f ,沒有翹舌音聲母zh、ch、sh、r。普通話里的翹舌音字在海陸豐福佬方言里一部分變成平舌音[ts][ ts‘][s][z],如壯ts‘a(chǎn)5 、唱ts‘ia;時si;日zit8;另一部分念成舌尖音[t]和[t‘],在普通話念和聲母的字,如 “豬中置展治竹兆召宙陳茶除沉池唇” 聲母為[t],“恥超徹丑持澄錘窗斥滯柱痔” 聲母為[t‘],保存了上古時代這些字的 “舌頭音”(即舌尖音)值。
海陸豐福佬方言有72 個韻母(見表2)表2 中音標后的 “(—)” 表示普通話沒有合適的字,這類韻母都是在海陸豐福佬方言口語中出現(xiàn)。如布料縮水叫 “kiuh 水”,切菜叫 “sop 菜”,吸煙叫 “kuh 煙” 等[2]。
表2 海陸豐福佬方言的72 個韻母
海陸豐福佬方言沒有撮口呼韻母。普通話的撮口呼韻母ü、üe、üan、ün、iong,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變?yōu)辇R齒呼或合口呼。如魚[hi]、月[gue]、元[ia]、云[hun]。
海陸豐福佬方言保留了古代陽聲韻(鼻音韻母)和入聲韻兩套尾的對應(yīng),即[-m、-n、-]與[-p、-t、-k]的對應(yīng)。如心[-m]/濕[-p];新[-n]/失[-t];生[-]/色[-k]。
海陸豐福佬方言有一大批字存在著文白異讀。有的是韻母不同,如 “變” 文音是[pia5],白音是[p5];有的是聲韻調(diào)都不同,如“飯” 文讀為[hua4],白音為[p6]。海陸豐福佬方言的文白異讀現(xiàn)象主要反映在韻的不同。例如 “毛逃號抱稿道寶倒好草高告” 文音韻母是[au],白音韻母是[o];“東通同桐籠叢公工空烘翁動送孔” 文音是[o],白音是[a]。
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聲母有豐富的鼻化韻母,且大多數(shù)具有相應(yīng)喉塞入聲韻。方言的鼻化韻母有21 個之多,其中8 個與入聲相配,它們是:(敢~甲)(毛~學(xué))(楹~厄)(圓~噎)(羊~約)(營~益)(碗~話)。
表3 是海陸豐福佬方言的8 個聲調(diào)。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聲調(diào)有一種情況是連讀變調(diào),即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節(jié)連讀時,前字的聲調(diào)受后字聲調(diào)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海陸豐福佬方言連讀變調(diào)有兩種情況:一是前字發(fā)生變調(diào),后字一概不變調(diào)(見表4);二是為了強調(diào)前字而使前字不變調(diào),但后字讀作輕聲。連讀時產(chǎn)生了一個新的調(diào)值22,被稱為低平,往往被標記為第九調(diào)。
表3 海陸豐福佬方言的8 個聲調(diào)
表4 海陸豐福佬方言連讀變調(diào)前字變調(diào)規(guī)律
(1)海陸豐福佬方言一共有18 個聲母(包括零聲母),而普通話有21 個聲母(包括零聲母)[3],但海陸豐福佬方言比普通話多出了b、ɡ、? 三個聲母。如尾 “bue53”、外 “gua11”、吟 “?im55”。
(2)海陸豐福佬方言的[ts、tsh、s]三個聲母發(fā)音部位比普通話的平舌音[z、c、s]靠后,與廣州話的舌葉音[t∫、t∫h、∫]較接近。
(3)海陸豐福佬方言的[b、g、z]是全濁聲母,普通話沒有[b、g、z]聲母。[b]和[m],[g]和[?]常常反映為文白異讀。如 “霧” 文讀為 “mu35”,白讀為 “bu11”,“餓” 文讀為 “?o35”,白讀為 “go11”。
(4)海陸豐福佬方言沒有唇齒音聲母 “f”,例如古代 “非、敷、奉” 三個聲母的字在海陸豐福佬方言白讀音中念雙唇音 “p” 和 “ph”,“飛、沸、富、分、幅、斧、父、吠、肥、房、放” 聲母為 “p”,“浮、帆、馮、縫、藩、捧、芳、紡” 聲母為 “ph”。海陸豐福佬方言文讀音則念h,如 “飛” 白讀音念 “pue33”,文讀音念 “hui33”;中古非組字在海陸豐福佬方言都念h。海陸豐人說普通話容易把 “方塘” 念成 “荒唐”、“分發(fā)” 念成 “昏發(fā)”、“飛花” 念成“揮發(fā)” 、“ 浮子” 念成“胡子” 、“ 福建” 念成“ 胡建” 等。
(5)海陸豐福佬方言沒有翹舌音聲母 “t?” “t?h”“?”“?”,普通話里翹舌音 “zh” “ch”“sh”“r” 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一部分變成平舌音 “ts”“tsh”“s”“z”,如之“tsu33”、抄“tshau33”、壯“tsa?213”、唱“tshia?213”、時“si55”、日 “zit5”;另一部分把 “t?” 和 “t?h” 聲母念成 “t”和 “th”,如:“召、池、唇、豬、中、置、展、治、竹、兆、宙、陣、茶、除、沉” 聲母為 “t”;“斥、滯、超、徹、丑、持、澄、錘、窗、柱、痔、恥” 聲母為 “th”。海陸豐人容易把 “制造” 念成 “自造”、“支援” 念成 “資源”、“初步” 念成 “粗布”、“推遲” 念成 “推辭”、“商業(yè)” 念成 “桑葉”、“失戀”念成 “思念” 等。
(6)海陸豐福佬方言n、l 發(fā)音相混現(xiàn)象,普通話聲母是 “l(fā)” 的,如 “蓮、梁、量、廉、臉、斂、糧” 等字,海陸豐人都發(fā) “n”;相反,在普通話聲母是 “n” 的,如“農(nóng)、囊、濃”,海陸豐人都發(fā) “l(fā)”。
與普通話韻母相比,海陸豐福佬方言韻母數(shù)量多達72 個,分別是由單韻母、復(fù)韻母、鼻韻母、鼻尾韻、鼻化韻和入聲韻6 種類別組成的,而普通話是由10 個單元音韻母、13 個復(fù)元音韻母,以及16 個鼻韻尾韻母3 種類別共39 個韻母組成的。
(1)普通話的韻母有元音a、o、e、i、u、ü,共6 個,海陸豐福佬方言韻母的元音有a、o、e、i、u,共5 個,海陸豐福佬方言沒有撮口元音ü,普通話的撮口呼韻母ü、üe、üan、ün 在海陸豐福佬方言變?yōu)辇R齒呼或合口呼。如魚 “hi55”、女 “ni53”、月 “gueh55”、軍 “kun33”、源 “ngiang55”、與 “i~53”、云 “hun55”、語 “ghi53”、勻 “un55”。海陸豐人說普通話常常把 “白云” 念成 “白銀”、“漁民” 念成 “移民”、“趣味” 念成 “氣味”、“公園” 念成 “公羊”、“月宮” 念成 “夜工”[4]。
(2)海陸豐福佬方言完整地保留古代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保留了 “-m、-n、-?、-p、-t、-k、-h” 等7 種輔音韻尾,比普通話多了 “-m、-p、-t、-k、-h”。以 “-m”為例,感 “gam53”、音 “im33”、飲 “im53”、鹽 “iam55”、厭 “iam213”、南 “nam55” 等;以 “-p” 為例,壓 “ap2”、鴿 “kap2”、瞌 “khap5”、邑 “ip2”、立 “l(fā)ip5”、腌 “iap2”、業(yè) “ghiap5”、法“huap2”、撲 “pop2”、切 “sop2” 等;以 “-t” 為例,逸 “it5”、吉 “kit2”、乞 “khit2”、窟 “khut2”、突 “tut5”、律“l(fā)ut5”、失“sit2” 等;以 “-k” 為例:惡 “ak2”、喝 “hak2”、越 “iak5”、杰 “kiak5”、挖 “uak2”、罰 “huak5”、屋 “ok2”、酷 “khok2”、育 “iok5”、續(xù) “siok5”、刻 “khek2”、核 “hek5” 等;以 “-h”為 例,押“ah2”、甲“kah2”、熠“ih5”、舌“tsih5”、節(jié)“theh2”、厾 “tuh2”、吮 “kuh2/koh2”、學(xué) “oh5”、熇 “hoh2”、蝶 “iah5”、益 “iah2”、活 “uah5”、割 “kuah2”、狹 “eh5”、宅“theh5”、藥 “ioh5”、角 “kioh2”、劃 “ueh5”、郭 “kueh2”、百“peh2” 等;以“-n” 為例,新“sin33”、斤“kin55”、珍“din55”、眠“min55” 等;以“-?” 為例,紅“a?55”、寒“ha?55”、零 “l(fā)a?55”、同 “ta?55”、款 “khua?53” 等。
(3) 海陸豐福佬方言有豐富的鼻化韻,如愛“?i~213”、紅 “?ng55”,楊 “i~?55”,樣 “i~?11”,院 “i~11”,圓 “i~5”、肝 “gu~?33”,場 “di~?55”,園 “hu~i~55”,墘 “gi~55”。
(4)海陸豐福佬方言除了in、un 外,沒有前鼻音韻母,因為福佬方言語音系統(tǒng)里只有in、un 兩個前鼻音韻母,因此普通話前鼻音韻母an、ian、uan、en,海陸豐人都讀成ang、iang、uang、eng,如 “鮮花” 念成“香花”、“淡月” 念成 “當月”、“玩命” 念成 “亡命”、“塵事” 念成 “城市”。
(5)海陸豐福佬方言有復(fù)韻母io,而普通話則沒有。比如:腰 “io33”、橋 “kio55”、叫 “kio213” 等。
(1)海陸豐福佬方言比普通話多4 個調(diào)類。海陸豐福佬方言的聲調(diào)與普通話的聲調(diào)存在很大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有8 個調(diào)類和相對應(yīng)的8 個調(diào)值,而普通話有4 種基本的調(diào)值,并歸納為4 個調(diào)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習(xí)慣上稱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也稱 “四聲”。
(2)海陸豐福佬方言陰平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陰平調(diào)值是33,為中平調(diào),而普通話的陰平調(diào)值是55,為高平調(diào),海陸豐福佬方言比普通話低二度,但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陰平字多為普通話的陰平字,例如:詩 “si33”、豬 “di33”、舒 “si33”、公“gong33”、篙 “go33”、批 “pei33” 等。
(3)海陸豐福佬方言陰上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陰上調(diào)值是53,為高降調(diào)。調(diào)形和調(diào)值跟普通話的去聲差不多。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陰上字多為普通話的上聲字。例如:死“si53”、美“mi53”、短“de53”、假“ge53”、果“go53”、水“zui53”、舉“gi53” 等。
(4)海陸豐福佬方言陰去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陰去調(diào)值是213,為降升調(diào),調(diào)形和調(diào)值類似普通話的上聲,只是收音較之略低。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陰去字多為普通話的去聲字。例如:世“si213”、去“khi213”、放“hang213”、氣“khi213”、畏“ui213”、妹 “mue213” 等。
(5)海陸豐福佬方言陰入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陰入調(diào)值是2,為低短調(diào)。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陰入字在普通話中四聲都有。例如:各“kak2”、切“tshiak2”、押 “ah2”、吉 “kit2”、菊“kiok2”、法huap2”、撲 “phop2”、益 “iah2”、窟 “khut2” 等。
(6)海陸豐福佬方言陽平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陽平調(diào)值是55,為高平調(diào)。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陽平字多為普通話的陽平字,也有少數(shù)是陰平字。例如:黃 “u~i~55”、陳 “tang55”、田 “tshang55”、皮phue55”、臺 “tai55”、袍 “phao55”、眉 “bai55”、熬“ngao55”、堤 “thi55”。
(7)海陸豐福佬方言陽上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陽上調(diào)值是35,為低升調(diào),調(diào)形和調(diào)值像普通話的陽平。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陽上字多為普通話的去聲字。例如:是“si35”、義“ngi35”、拒“gi35” 等。還存在一大批文讀音,如舊 “kiu35”、舅“ku35”、路 “l(fā)u35”、住 “tsu335”、事 “su35”、地 “ti35” 等。
(8)海陸豐福佬方言陽去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陽去調(diào)值是11,為低降調(diào)。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陽去字在普通話里多為去聲。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部分陽去字是白讀,其文讀是陽上。文讀音例如:字 “zi11”、牸 “zi11”、例 “l(fā)i11”、沕 “bi11” 等。白讀音如舊 “ku11”、住 “tiu11”、路 “l(fā)ou11”、事 “su11”、地 “ti11” 等。
(9)海陸豐福佬方言陽入與普通話調(diào)值的差異。海陸豐福佬方言陽入調(diào)值是5,為半高短調(diào)。海陸豐福佬方言的陽入字在普通話以陽平和去聲居多。如:杰“kiak5”、宅 “theh5”、狹 “e5”、核 “hek5”、立 “l(fā)ip5”、力“l(fā)ek5”、業(yè) “giap5”、藥 “ioh5” 等[5]。
海陸豐福佬方言和普通話語音差異除了以上非常明顯的聲調(diào)、聲母及韻母的差異外,還包括一大批存在著文白讀音不一樣的情況[6]。有的是韻母不同,如 “冬” 文讀音念to?33,白讀則是念ta?33;有的是聲母不同,如 “分” 文讀音念hun33,白讀則是念pun33;有的是聲調(diào)不同,如“籃” 文讀音念lam55,白讀則是念lam33;有的是聲母、韻母都不同,如“厚” 讀音是hou35,白讀則是念kau35;有的是聲母、韻母、聲調(diào)都不同,如 “話” 讀音是hua35,白讀則是念ue11。
有些方言詞義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的使用較為廣泛,但普通話的表達則變得狹窄。
拍:普通話意為 “用手掌打”。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拍” 除了這一義項外,還可以表示 “帶回、刮” 等許多動詞。例如:拍包<動詞>,“拍包是香港傳過來個,人比儺實在”(剩菜帶回家是從香港傳過來的,人家比我們實在)。拍風颱<動詞>,“春晚講春節(jié)拍風颱,嘎少睇著”(春節(jié)晚會說春節(jié)刮臺風,很少發(fā)生)。
食:普通話一般意為 “吃、吃的東西”,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 “食” 除了這一義項外,還與名詞或形容詞的語素結(jié)合一起變成名詞或者形容詞,意為“餐臺;口?!薄@纾菏筹埓?名詞>,“開放前有正人家連食飯床無,食飯著細床仔”(開放前有些人連餐臺都沒有,吃飯在小方桌)。食實<形容詞>,“你干有食實,人曲滴仔好吃個你就來”(你真有口福,別人剛弄好點好吃的你就到來)。
床:普通話意為 “供人睡臥的家具”,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 “床” 除了這一義項外,還可以表示 “桌子;臺子”。例如:床仔<名詞>,“先時史奓有床頭,全家人著床仔食”(以前哪有大桌子,一家人在小桌子上吃飯)。床頭<名詞>,“床頭邁坐,愛坐坐鋪”(桌子不要坐,要坐坐床上)。
拉:普通話一般有 “牽、扯” 之意,而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 “拉” 除了這一義項外,還可以表示 “偷;搞”。例如:拉<動詞>,“愈來愈大膽,乜個敢拉”(越來越大膽,什么都敢偷)。拉錯花<動詞>,“你拉錯花,伊是雙生仔”(你搞錯了,他們是雙胞胎)。
有些方言詞義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的使用較為狹窄,但普通話的表達上則變得廣泛。
墟:在普通話中 “墟” 的義項除了表示 “集市” 還有 “村莊;荒廢之地” 的意思,但在海陸豐福佬方言中主要指 “集市”。例如:墟市<名詞>,“七早來去墟市睇有好貨無”(早早去集市看有沒有好貨)。
冊:海陸豐福佬方言中 “冊” 一般只表示 “書”,而在普通話的含義相比之下則廣泛得多。例如:冊包<名詞>,“個冊包無兩日變成破布包,你真是破家囝”(一個書包沒兩天就成了爛包,你真是一個敗家子)。
項:普通話 “項” 的含義有 “脖子;量詞;錢款” 等,但海陸豐福佬方言中大多數(shù)只表示量詞 “樣、件”。例如:項項<副詞>,“項項會,無項強”(樣樣會,但是沒一樣是拔尖的)。
滾:海陸豐福佬方言中 “滾” 一般只表示“煮開的水”。而普通話除此之外還有 “翻轉(zhuǎn);走開;水流翻騰” 等釋義[7]。例如:滾水<名詞>,“滾水食著干猛,愛煲加壺”(開水這么快喝光了,要多煮一壺)。
由于地域、生活習(xí)慣及風俗的不同,有些詞語詞義在海陸豐福佬方言多年的使用中已慢慢發(fā)生了轉(zhuǎn)化,與普通話只存在一小部分的聯(lián)系,有些甚至已經(jīng)很難看出二者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
甩:普通話表示的有 “扔;拋開;遺棄” 等,而海陸豐福佬方言中主要表示 “脫落,掉落”。例如:“郎仔人六七歲甩牙好正常,免老青驚”(小孩子六七歲掉牙很正常,不用緊張)?!斑@擺經(jīng)常甩毛,唔知是唔是腎衰? ”(最近常常掉頭發(fā),不知道是不是腎虛引起? )
化學(xué):普通話表示的是 “研究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及變化反應(yīng)的科學(xué)”,而海陸豐福佬方言則表示 “物品質(zhì)量差;身體條件差”。例如:“這雙涼鞋真化學(xué),幾日就裂開”(這雙涼鞋真不耐用,沒兩天就開裂)。“人老了真化學(xué),平平路跋落”(人老了真不頂用,路很平還會摔倒)。
涼水:普通話的釋義是 “溫度低的水;生水”,而海陸豐福佬方言則表示“清熱祛暑的糖水”。例如:“先時窮是窮,熱天時個月動有遍涼水吃”(以前窮是窮,熱天一個月有一次清熱祛暑的糖水吃)。
得失:普通話表示的意思有“得到和失去;利弊”,而海陸豐福佬方言則表示 “得罪”。例如:“招呼人減,得失人夦?!?比喻老是得罪人。
海陸豐福佬方言具有形象幽默、情感豐富的詞匯特點。
3.4.1 形象色彩
海陸豐福佬方言有一些表示情感、動作、形象的詞是根據(jù)本地的事物形象而產(chǎn)生的,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貼切的特點,具體示例如表5 所示[8]。
表5 海陸豐福佬方言形象色彩語示例
3.4.2 語體色彩
語體色彩指的是有些詞語雖然它們的意義相同,但適用的場合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從而造成這種語言風格上的差異。它包括口頭語和書面語兩大類[9]。海陸豐福佬方言的口語通俗自然、靈活多變,更貼近于生活。例如:辟力(能干)、樓腳(樓下)、禁監(jiān)(坐牢)、水鞋(雨鞋)、火芽(火苗)、舊年(去年)、無能為(沒本事)、參詳(商量)、相賀(道喜)、南風天(梅雨天)、重過錘(很重)、食夜昏(吃晚飯)、厝邊(鄰居)、積錢(存錢)、目汁(眼淚)、探聽(打聽消息)、做紅面(充當調(diào)解人的角色)、落本(投資)、教示(教育)等。
3.4.3 感情色彩
海陸豐福佬方言中褒義色彩的字詞:歡喜、生好、好頭彩、好命、有理路、客情、有譜、刷甜、世情、清心、世正、大套、四直、行伍、后生、了烈、侗侗直、周正、相合、四方八面、食志、前前進、活頭、恬地、真本、起水、笑呾、寬寬、排場、夠力等。
海陸豐福佬方言中貶義色彩的字詞:大食懶、無能為、反骨、烏心肝、半路死、好哭包、弄事乖、敗家囝、食老米、柴腦、錢貴面、衰格歷、半酸、白燈籠、四散講、放空炮、面血血、梟橫、順風旗、狹短、嬌絲、倒埋、拳頭砧、羅冷、散仙、濕濕熱等[10]。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在享受現(xiàn)代化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文化同化和語言同化等問題,特別是我國作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同語言之間的接觸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背景下,海陸豐福佬方言正面臨著失去方言特色的危險。因此,應(yīng)該把海陸豐福佬方言作為汕尾方言的代表來保護,講好普通話的同時不要丟棄方言,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地區(qū)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