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改革探究

      2024-01-19 19:45:13靳超英
      中國軍轉民 2023年23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思政政治

      靳超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思想政治工作要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是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根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國“十大育人”體系中的關鍵一環(huán),它的開展對于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課堂教學,因此如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對目前的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新挑戰(zhàn)和高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能否實現心理自我認同的重要時期。作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新時代大學生要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人才,就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心理,因此,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育德”和“育心”相統(tǒng)一,具有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國內高校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根據中科院等機構發(fā)布的《2022年大學生心里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指出,相比較于抑郁,焦慮更可能出現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僅有一半的大學生無焦慮風險(54.72%)。當今的大學生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的變革,思潮的多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一定沖擊,他們面臨著就業(yè)、情緒、情感等各方面的發(fā)展困惑和壓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發(fā)展性問題,就有可能衍生成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會誘發(fā)極端事件的出現。北京大學徐凱文教授曾提出“空心病”的概念,[2]他認為患有空心病的學生情緒低迷,無意義感強烈,有強烈的自殺傾向,而之所以會得空心病有諸多原因,但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學生被訓練成考試的工具,其價值觀被扭曲,思想被異化,人性被壓抑。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增益良多,對大學生“空心病”及其他心理問題可有效緩解。兩者巧妙融合,將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走入學生內心,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會擴大影響力,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融合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與行為訓練為一體的通識公共課程。[3]其內容涵蓋適應與學習、認識自我、人際交往、戀愛情感、壓力與情緒管理、心理障礙以及生命教育等多個專題,這些專題蘊含著濃烈的人文氣息和思政元素。如:在認識自我的主題中,可結合紅色故事中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對人格闡述,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同,悅納自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中的德育因子為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奠定了現實的基礎,并使其在教學改革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同時,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宗旨具有一致性,兩者都是通過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塑造和心理潛能的開發(fā),來幫助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二者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合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優(yōu)質人才。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改革探索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學內容中思政元素的生硬嵌入,而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邏輯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系統(tǒng)性融合。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各方面都要精雕細琢,不斷在實踐中檢驗完善,最終實現二者的深度交融。

      (一)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具有提升學生心理素質、豐富心理認知,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狀態(tài)的顯性教學目標,同時也響應國家號召,在課程建設中設定思想教育的隱形目標,即: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育人的效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應尊重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課程本身的學科知識和特點,以心理學經典理論和案例素材作為基礎內容,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愛國主義、紅色精神引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矢志于培養(yǎng)理想信念堅定,社會責任感強,積極上進的優(yōu)秀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矢志于培育有正常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積極有效心理活動和良好調控適應能力的健康心態(tài),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融合,齊力為高校大學生思想與心理的協(xié)調發(fā)展保駕護航,因此,“育心與育德相統(tǒng)一”的理念需要貫穿到整個教學中。

      (二)核心理念

      欲達成上述教學目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貫徹四個核心理念。

      1.內容具有科學性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學校通識必修課,不能艱澀難懂,要用平實通俗的語言將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心理學學科為點,結合思政學科的理論,由點及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幫助學生游刃有余解決身邊的困難,自信地面對未來。因此,授課老師要有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淵博的知識框架,在授課過程中將心理學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貫穿始終,成為學生內心尊崇的熱門課程。

      2.內容具有正向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一門體驗性和訓練性比較強的課程,應體現正向性和溫情。在師生互動中,教師的語言、行為對學生充分尊重,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不同觀點,但也不能完全像西方心理咨詢術中咨詢師對來訪者的價值中立,而應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對其價值觀進行正向引導。同時,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教師可摘取紅色故事、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中的正面案例進行案例教學,使學生們在討論、角色扮演、參觀等教學或者實踐環(huán)節(jié)中體悟人格的偉岸,意志的堅韌等積極正向心理要素。大學生在課堂和實踐中感受到友愛向善的氛圍,就容易激發(fā)他們昂揚的心流涌現,傾向于正念的思考方式,更珍惜自己的生活,珍視自己的價值,并樂意去服務社會和做出貢獻。

      3.內容具有現實性

      在大學生心理教育課堂上,既有理論傳輸,也有實踐活動,但這些形式的設計不能在云端,脫離于學生生活實際。美國作家德里克·湯普森所言:“我們喜歡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熟悉且意外。[4]在教學過程中,要聚焦于學生們關注和關心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心理知識的傳輸和思政教育的引導是扎根于學生日常生活,為學生而服務的,而非刻板的為授課而授課,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自發(fā)地參與到授課環(huán)境,如果課程內容太過于形而上,學生沒有興趣,那么教學改革也會大打折扣。英國學者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認為要使用知識去理解生活,讓知識蛻變?yōu)槌扇肆α?。[5]因此,大學生心理教育課堂中內容素材的現實性不僅是學生內心的訴求,更是本門課程價值的重要體現。

      4.主體性原則

      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驗式、合作探究式等學生主體地位得以體現的教學模式要根據專題內容不斷優(yōu)化迭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授課老師在教學時,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體悟共情、傾聽,可在每個專題下招募學生助教,參與到課程的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提升其心理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

      (三)主要著力點

      核心理念得以實現,需要各方合力實施才能落地。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是關鍵,內容是中心,評價是歸宿。所以,要統(tǒng)籌好教師、內容、評價三個著力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1.打造素質過硬的教學團隊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課教師,要以新時代思政課老師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標準來規(guī)范自己。[6]授課老師要與時俱進,“道”與“術”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在學生健康成長中充分發(fā)揮知心朋友、人生導師以及心理疏導師的職責。同時授課老師可以吸納一些真實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輔導員加入,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學方面培訓,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探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學規(guī)律,結合歷史和現實中的優(yōu)秀案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并進行多方多輪研討和實踐,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只要把教師的關鍵作用發(fā)揮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育心與育德才能得以實現。

      2.打磨富含思政因子的教學體系

      (1)完善課程體系,增加課程學時

      2011 年,教育部發(fā)布實施的文件對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結構體系和內容做了專門劃定,具體包括三個板塊和12 項教學內容,內容涵蓋心理健康的一些基礎知識、自我認知和個人發(fā)展,以及如何進行心理調適的知識和技巧等方面。該課程內容詳實豐富。按照文件要求,該課程需要在大一學期開設,設置32-36 學時。[7]為完成教學培養(yǎng)任務,兼之各高校心理課師資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課往往以大班方式展開,知識的傳輸、心理活動的體驗以及行為的訓練想要兼顧,對授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考驗,教學效果亦不理想。因此,為真正幫助學生從心理健康教育中獲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從大一到大四貫穿始終。在大一公共必修課的基礎上,再根據學校和不同年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求,在其他學期開展系列選修課程或者專題講座。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時長的增加,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養(yǎng)成的機遇,推動學生優(yōu)秀品質和心理素質的發(fā)展。

      (2)探尋思政因素,剖析兩者契合的交融點

      從本質上來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隸屬于心理學學科,心理學起源追溯至哲學學科,思想政治教育也可追溯至哲學,兩者溯本同源造就了二者天然的親近和聯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12 項內容充滿著諸多思政元素,如,現實中很多學生將自己的思維和內心困于原生家庭的魔咒中無法自拔,將自己的很多不幸歸咎于原生家庭。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導論”專題中,授課老師要引導學生用發(fā)展、辯證的觀念來看待影響心理健康的諸多因素,幫助學生意識到心理變化規(guī)律,幫助學生積累心理資本,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用積極陽光的心理去滋養(yǎng)自己的生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學習“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專題時,可以通過介紹我國著名企業(yè)家俞敏洪以及東方甄選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生命的腳本以及重塑生命的腳本,通過“卡普曼的戲劇三角形”角色扮演活動來塑造學生的個體行為和體驗豐富的心理活動,幫助大學生們更好地內觀并改善自我。在學習“大學生人際交往”專題時,引導學生把握“真誠”的交往原則,針對目前大學生比較困惑的人際交往難題,設計“非暴力溝通”訓練行動和心理體驗。在學習“大學生性心理及戀愛心理”專題時,可結合馬克思燕妮的偉大愛情,以及我國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為研發(fā)核彈而埋首戈壁灘默默奉獻,而他們的愛人義無反顧互相支持的故事,幫助學生們端正學生的戀愛動機、樹立正確的戀愛價值觀、培養(yǎng)愛的責任和能力。在學習“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專題時,可結合西方國家為遏制我國發(fā)展對我國高科技封鎖的案例,將家國情懷和個人價值等思政教育內容融于課程,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心理培育,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3)豐富教學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參與

      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要求教學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授課老師可采用多元教學方式,如:心理情景劇、角色扮演、辯論賽等方式進行課堂創(chuàng)新,還要積極與學校心理協(xié)會、志愿者協(xié)會等社團組織協(xié)同開展實踐課程,通過參觀、志愿服務等開展“思政+心理”的系列活動。在課堂內外整合各類資源,實現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和思想道德品質提升的雙重目標。

      3.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體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性太強,不足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而且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和訓練,能更好地悅納自己,應對生活中的各類難題。因此,對學生的評價不能以期末考試的形式一錘定音。而應結合日常課程和實踐中的表現,以及自我心理評估報告等方式,加大對學生的過程性以及自我成長類對比評價,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反饋教學成果。同時,要構建教師、學生和學校多維評價體系和溝通機制,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授課老師也可通過學生個人訪談、課程觀摩、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學期初和學期末學生心理狀態(tài)對比,來進一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元素對學生的影響大小,以更一步完善其教學內容。

      三、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基礎,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改革,通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來幫助新時代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正確的三觀和健康的心理,對于學生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意義重大。大學生通過思政元素的學習,不僅能克服“空心病”等心理問題對自身的侵蝕,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處,與社會相處,還能增強對生命本身的敬畏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民族的認同感,提升心理調適能力。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當代陜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政治攀附”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若尔盖县| 泰州市| 明光市| 衡水市| 通河县| 琼海市| 万安县| 张家口市| 昌都县| 蒙山县| 阜新市| 会宁县| 宁陵县| 达尔| 莱西市| 鄂伦春自治旗| 延长县| 沅江市| 犍为县| 建德市| 富宁县| 泰顺县| 宁波市| 泽州县| 施秉县| 宁安市| 江城| 准格尔旗| 安康市| 陕西省| 文水县| 宣化县| 杭锦旗| 如皋市| 万州区| 重庆市| 渑池县| 沙洋县| 二手房| 海门市|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