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予
位于挪威西海岸的索馬洛伊島地處北極圈,每年有近5個月的極晝和極夜。在極晝和極夜來臨之際,時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人們常常在凌晨四五點見到紅日高懸,無法精準地感受時間的流逝。
索馬洛伊島的居民想抗衡這份“無聲的逝去”,不愿意被時間操控人生。他們將鐘表砸爛,將一切與時間有關(guān)的記錄刪去,憑借本能生活,于是,索馬洛伊島成了“全球唯一沒有時間的地方”。
如果沒有時間,生活會變成什么模樣?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篩選出一名非常自律的女性,讓她在位于地下30米不見天日的天然巖洞中獨自生活210天。這名女士住進了洞中一個18平方米的小空間里,里面有基本的生活物資??恐鴱姶蟮淖月?,她堅持了6周規(guī)律的生活,之后生物鐘便開始紊亂。待到第130天時,她的不適感加劇,實驗被迫停止。
這項實驗證明,時間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巨大影響,但當全球大部分居民都在嚴格按照時間來安排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時,索馬洛伊島上的300多個居民卻默默實現(xiàn)了“時間自由”。
他們是如何拋棄時間開展日?;顒雍凸ぷ鞯哪??答案是全憑感覺!早上七八點鐘,遵循時間法則的人們開始新一天的生活,索馬洛伊島居民或許才剛剛進入夢鄉(xiāng);半夜兩三點鐘,即便是享受夜生活的人也漸漸進入夢鄉(xiāng),索馬洛伊島居民卻叫上朋友,相約草地踢球、露營,去海邊游泳、吹風,享受夜半的時光。
這里沒有人會投訴你擾民,也沒有人會以不認同的目光看你。即使你突然想要除草、種花,你也可以隨時拿上工具開工,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負擔。這里的人們有完全的自主權(quán)去決定什么時候做什么,就算是下午3點鐘再去上班也沒關(guān)系。
因為在這里,太陽也沒有嚴格按照每天的“作息”打卡上下班,它肆意的模樣催生了當?shù)鼐用裨跁r間把控上的自由感。員工醒來了,上班了,商店才營業(yè);老師和學生準備好了,學校才開學;漁民吃飽喝足了,收拾妥當了才出海捕魚。大家享受著不被時間約束的生活,也尊重彼此對于每一天的安排,隨心所欲的節(jié)奏讓這座小島成了真正的“無時區(qū)”地點。
這里沒有朝九晚五,沒有固定的工作時態(tài),也不會有人告訴你現(xiàn)在幾點鐘,應(yīng)該做什么,但這并不代表居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躺平”,島上居民仍需要按照規(guī)定完成相應(yīng)產(chǎn)出,只是可以自己決定時間的分配,真正做到了“彈性生活”。
索馬洛伊島居民可以置身于時間之外,跟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不無關(guān)系。
索馬洛伊島位于北極圈以北,每年5月到7月,地球自轉(zhuǎn)軸傾斜偏向北方,北半球的日照時間變長,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該島在夏日里難得一見日出日落。換句話說,在這段時間里,索馬洛伊島的太陽永不落山。
人們可以清晰地看見每天早上太陽從東方出現(xiàn),向南偏移,接著逐漸向西移動,最后向北移動,再在時間意義上的第二天早上回到東邊。這番景象直接打破了常人“太陽東升西落”的認知。面對如此漫長的白晝時光,當?shù)鼐用窦娂姳硎荆簾o休止的白天,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生活與工作了。
與極晝相對的是極夜。當?shù)厍蜃赞D(zhuǎn)軸傾斜再次變化,太陽直射點不斷移動,南半球日照時間逐漸增多之時,便是索馬洛伊島的極夜來臨之際。
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濃濃的黑幕封住了整座小島的天穹,透不出絲毫光亮。幸運的是,索馬洛伊島的寒夜偶爾會出現(xiàn)絢麗的極光,為暗無天日的黑夜增添幾分光彩。許多人幾經(jīng)輾轉(zhuǎn)才能見到的極光美景,是當?shù)厝擞|手可及的美好畫面。
美好固然難得,但當島民長時間陷入黑暗,只能待在家里,沒有辦法出海捕魚時,非常容易產(chǎn)生抑郁情緒。所以,每次極夜結(jié)束,島民都會聚在一起,熱烈慶祝光明到來。大家甚至達成一致,工廠、學校以及商店都不準按照24小時制去營業(yè),而是根據(jù)大家的需求來運作。以捕魚為生的島民也漸漸放棄在極夜出行,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極晝出行,在海上一待就是好幾天。
為了進一步獲得自由且明確的工作周期,減少極晝和極夜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島民們提出意見,希望有關(guān)部門考慮取消時間制度,讓大家獲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
2019年,索馬洛伊島的居民們作出一個震驚世界的決定:共同簽下一份特殊的文件——向國際社會申請廢除島上的時間。整個小島300多個居民都遞交了自己的意見和簽名,希望這個“取消時間”的決定能夠得到當權(quán)者的認同。有關(guān)部門也早已關(guān)注到島上的極晝和極夜問題,經(jīng)過一番程序,索馬洛伊島終于成為一座沒有時間的島嶼。
(摘自《環(huán)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