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怎樣利用青少年亞文化來做好心理健康服務

      2024-02-07 04:43:15張宇迪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心理發(fā)展

      張宇迪

      摘要:青少年亞文化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形成的,被一定數(shù)量的青少年所接受和實踐的生活方式及對應的價值觀念,最終沉淀為青少年的集體人格。心理健康服務者如果了解青少年亞文化,便能與青少年更順暢地溝通,提升服務的針對性、理解性和尊重性,提升自身的文化勝任力。同時,還可利用青少年亞文化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糾偏少數(shù)有害的青少年亞文化。

      關鍵詞:青少年亞文化;心理健康服務;心理發(fā)展;文化勝任力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3-0066-02

      一、引言

      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在借鑒心理學家榮格“集體人格”概念的基礎上,將文化界定為形成了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最終沉淀為集體人格。以此推知,青少年亞文化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形成的,被一定數(shù)量的青少年所接受和實踐的生活方式及對應的價值觀念,最終沉淀為青少年的集體人格。用通俗的話說,青少年亞文化就是很多青少年共同擁有且習以為常的想法和活法,這些想法和活法與其他年齡段的人存在明顯差別。

      青少年亞文化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其中的大多數(shù)以網(wǎng)絡為陣地或媒介,如二次元文化、網(wǎng)絡劇文化、表情包文化、電競文化、直播文化、彈幕文化、鬼畜文化等。也有許多其他類型的亞文化不以網(wǎng)絡為主要或必然依托,而是滲透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如飯圈文化、摸魚文化、新生詞文化、戲謔文化、潮玩文化、宅文化、喪文化、酷文化、萌文化、尬文化等。這些亞文化一般不被或很少被其他年齡段的人所實踐。例如,彈幕文化是青少年在觀看網(wǎng)絡視頻時所采用的獨特互動和娛樂方式,中老年群體一般既不發(fā)送彈幕,也不習慣觀看彈幕;又如新生詞文化,即青少年用多種方式對日常用語進行創(chuàng)造或改造,主要包括拼音縮寫詞(如“yyds”,意為“永遠的神”)、合成詞(如“爺青回”,意為“我的青春又回來了”)、數(shù)字詞(如“666”,意為“太厲害了”)、語氣詞(如“奧利給”,用于贊美或加油打氣)、諧音詞(如“種花家”,意為“中華家”)等,其他年齡段的人在日常表達中一般不使用或較少使用這些新生詞,與青少年年齡差距較大的人通常也聽不懂這些新生詞。

      二、青少年亞文化為何會存在

      第一,與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有關。

      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處于“疾風驟雨期”,其特點是自主意識明顯增強與自控能力尚不足夠成熟之間的矛盾,以及彰顯自身獨特性的需要與自我同一性尚未完全建立之間的矛盾。在這兩種矛盾的夾縫中,青少年容易盲目投入能體現(xiàn)自主性和獨特性的行為中,但往往對行為背后的需求和意義缺乏深刻的體察。青少年亞文化剛好能夠滿足他們對自主性和獨特性需要,因此很容易滲透到青少年群體中。

      第二,與主流文化對青少年的規(guī)訓有關。

      社會主流文化有教育、塑造青少年的責任,因此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有諸多的評判和引導。有時,代表主流文化的引導過于生硬,被青少年解讀為壓迫性的,則他們可能會奮起反抗,以維護自身的尊嚴和價值。青少年反抗主流文化規(guī)訓的一種重要方式,就是實踐與主流文化有鮮明差異的青少年亞文化。例如,如果學校嚴令學生服飾規(guī)整,則可能催生出崇尚另類服飾的亞文化。

      三、為何做好心理健康服務需要了解青少年亞文化

      第一,有助于提升服務的針對性。

      了解青少年亞文化的服務者能與青少年更順暢地溝通,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要,并基于其需要來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例如,尬文化有尬舞、尬聊、尬唱、尬演等多種形式,但萬變不離其宗,這些豐富多樣的“尬”背后反映的都是青少年在長期壓抑的生活學習氛圍中產(chǎn)生的不受拘束、放飛自我的心理需要。了解其背后的需要后,服務者就不會困惑于表象,或者產(chǎn)生一些不必要的擔憂,而是有針對性地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減壓服務。例如,舉辦允許個性放飛的各類校園文化節(jié)等。

      第二,有助于提升服務的理解性。

      作為青少年的獨特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青少年亞文化本身是有一定壁壘的,這種壁壘讓能夠進入其中的人更容易相互理解,而分處壁壘內(nèi)外的人則很難共情。達成共情性的理解是心理健康服務產(chǎn)生效果的基本要素。如果一名心理健康服務人員不了解青少年亞文化,他可能連青少年說話時慣常用的一些詞句都聽不懂,或者誤解其意思,這必然會增加達成共情性理解的難度。例如,一名青少年描述自己的心情是“裂開了”,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如果不知其意為“心態(tài)崩了”,則可能會感到費解、不知所措。青少年也會感到與其交流“很費勁”,感覺對方和自己不是一類人,因而不愿吐露心扉。

      第三,有助于提升服務的尊重性。

      對服務對象的尊重有利于工作聯(lián)盟的建立和維護,是心理健康服務起效的重要因素,被人本主義學派視為促進服務對象發(fā)生改變的三大充分必要條件之一。在了解的基礎上,服務者能夠逐漸理解并尊重青少年的愿望和需要,逐漸意識到對青少年的刻板印象并盡量摒棄偏見,甚至能夠認識到,青少年亞文化對主流文化具有反哺功能,一些青少年亞文化會演變成主流文化,例如,電子競技已成為一些高校的專業(yè),且已被納入為2018雅加達亞運會和2022杭州亞運會的項目。這樣的尊重不僅有利于提升服務質(zhì)量,還能夠增強服務者的文化敏感性和多元文化意識,提升文化勝任力。

      四、如何利用青少年亞文化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第一,與大多數(shù)青少年亞文化“共舞”。

      大部分青少年亞文化是無傷大雅的,服務者需要看到其創(chuàng)新價值,與青少年亞文化“共舞”。例如,萌文化可以與愛國主義倡導相融合,通過提升文化自信來促進心理健康,在經(jīng)典愛國主義題材漫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就充分融入了萌文化因素,催生了一批愛國“小粉紅”。又如,2022年底興起的“紙盒狗”主要是尬文化的體現(xiàn),某校團委順勢而為,號召學生用廢舊紙箱來制作紙盒寵物,并集中展覽,既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又調(diào)適了學生在繁重學習壓力中的心態(tài)。當彰顯青少年個性的表述方式被允許時,反叛的意味也就變得不太明顯。例如,《中國有嘻哈》節(jié)目中就有選手通過嘻哈說唱的方式來關注留守兒童、呼吁交通安全、致敬環(huán)衛(wèi)工人等。

      第二,糾偏少數(shù)有害的青少年亞文化。

      少數(shù)青少年亞文化對心理健康有明顯危害,如幫派文化、飆車文化、成癮性物質(zhì)的濫用文化等。對被這部分不良文化浸染的青少年提供服務時,需要識別其背后的愿望和需要。當青少年不需要通過有害的亞文化也能實現(xiàn)這些愿望和需要時,有害的亞文化就自然喪失了存在的空間。

      例如,拉幫結(jié)伙欺凌他人的青少年,背后往往反映了安全、交往、自尊等需要,而這些需要本身是正常的。因此,服務者需要思考的是:青少年所處的環(huán)境能夠滿足這些正常的需要嗎?阻礙在哪里?如何移除這些阻礙?如果欺凌行為在某個環(huán)境中被認為很“酷”,青少年能夠通過欺凌行為獲得同伴的尊重,則此不良行為必然“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反之,如果服務者通過青少年樂于接受的形式來倡導,使得大多數(shù)青少年認為欺凌行為“又蠢又壞”,則欺凌行為將很快失去存在的空間。例如,組織觀看青春偶像主演的反欺凌題材影視劇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總之,青少年亞文化是一柄雙刃劍,其背后反映著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以及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主流文化的互動關系。如果心理健康服務者能夠在了解、理解、尊重的基礎上促進主流文化與青少年亞文化良性互動、融合共生,并通過移除阻礙青少年滿足正常需要的壁壘來糾偏有害的亞文化,對維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迪克·赫伯迪格. 亞文化:風格的意義[M]. 胡疆鋒,陸道夫,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

      猜你喜歡
      心理發(fā)展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
      用一雙球鞋和你談人生
      體育教學(2016年12期)2017-02-04 08:44:14
      網(wǎng)絡對農(nóng)村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策略研究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1:06:17
      淺析幼兒教育中多媒體的運用
      淺談小學生班主任心理教學輔導
      童話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21:03:23
      分析家庭對學前兒童基本運動能力的研究
      淺析周萍心理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因素
      客體關系視角下家庭對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赣榆县| 古丈县| 吉水县| 巴青县| 墨竹工卡县| 隆德县| 滨州市| 石林| 诏安县| 长垣县| 政和县| 祁阳县| 琼结县| 浏阳市| 古田县| 东港市| 玉林市| 砀山县| 嘉荫县| 毕节市| 思南县| 绥滨县| 栾川县| 金塔县| 阿坝| 通河县| 陇南市| 田东县| 布尔津县| 萨嘎县| 惠东县| 东台市| 大足县| 邢台县| 恩施市| 阿图什市| 通海县| 无为县| 沧州市| 穆棱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