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走出網絡迷途

      2024-02-07 20:12:14陳金枝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4期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網絡成癮團體心理輔導

      陳金枝

      摘要:一名六年級學生由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挫,導致出現(xiàn)沉迷網絡的行為;同時,受到家庭成員的影響,他存在完美主義的傾向。針對網絡成癮的學生,心理教師采用認知行為療法糾正其不合理信念,改善學生完美主義的傾向;采用放松療法平復其焦躁的情緒;用團體輔導與個體輔導、家庭教育指導相結合的形式,幫助他找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克服困難的力量,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網絡成癮;認知行為療法;團體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4-0055-04

      一、個案概況

      小張,男,12歲,小學六年級學生,體態(tài)正常,無重大軀體疾病史,有一個八歲的妹妹,母親為一名醫(yī)生,父親為事業(yè)單位職工。由于母親工作繁忙,父親的工作較為輕松,兄妹倆的日常生活多由父親負責照顧,父母關系尚可。父親性格較為固執(zhí),總是挑剔別人身上的不足之處,在家里照顧子女無微不至。但在小張眼中,父親扮演著媽媽的角色,性格細膩而柔弱;母親雷厲風行,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家庭重大事件的決策中都起著決定性作用。經調查,父母無人格障礙和其他神經癥性障礙,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一)家長反映

      從小到大,小張乖巧懂事,小學以來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與同學相處融洽,深受同學、老師和家中長輩的喜愛。但小張的性格內向,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凡事盡力做得盡善盡美,媽媽雖然工作較忙,但是平時和小張的溝通較多,小張有心事也多愿意與媽媽交流。

      小張在五年級一次期中考試時,由于粗心填錯答題卡,被老師在班級點名批評,還被同學們課后傳為笑談,小張覺得十分丟臉。但經母親勸慰及老師道歉解釋,仍照常學習生活。小張希望通過發(fā)奮讀書,在期末考試能名列前茅,一雪前恥,但由于自我狀態(tài)沒有調整好,五年級下學期的期末考成績未如所愿。

      升上六年級之后,學習壓力增大,班級里出現(xiàn)一些不良學風,如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等情況,這些使得小張對學校和班級產生一定程度的厭惡情緒,要求父母幫自己請幾天病假在家中休息。母親積極和班主任聯(lián)系,希望班主任開導一下孩子,故班主任與小張約時間面談。

      但在約定時間里班主任由于工作事由未能及時出現(xiàn),而小張當時是請假期間,沒有穿校服回校,被值班行政人員批評教育。小張十分生氣、委屈?;氐郊腋鷭寢屨f再也不想回學校上課,在家通過玩電腦宣泄心中苦悶,不輕易出門。母親十分擔心孩子,偶爾勸說孩子回校上課,但小張總是以頭痛、肚子疼等身體不適的原因頻繁請假。

      后來,小張變得連家人都不愿意搭理,飲食和睡眠都不規(guī)律,總喜歡把時間耗在電腦前,以前喜歡的籃球、跑步等運動都不再感興趣。

      最近一周,情緒低落,在家中因上學的事情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爭論激烈時情緒暴躁,摔東西。曾與父母動手一次,父母非常擔憂,陪同孩子尋求心理教師的幫助,小張母親希望通過輔導緩解他的情緒,并能讓孩子回到學校正常學習。

      (二)觀察和評估

      小張在心理教師面前表示自己短時間內拒絕再回到學校上學,但因與家人鬧得特別不愉快,希望心理教師幫他調節(jié)家庭關系,緩解現(xiàn)在的困擾。

      心理教師發(fā)現(xiàn)小張身體發(fā)育正常,智力水平正常,講話聲音清晰,雖情緒低落,但意識清醒,語言流利,無幻覺、妄想,無智能障礙,自知力完整。

      通過心理測評,發(fā)現(xiàn)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試中,小張的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因子分數(shù)高于常模;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提示有輕度抑郁;焦慮自評量表(SAS)得分提示有輕度焦慮。經過轉介的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教師共同評估,小張為網絡游戲成癮。

      二、理論依據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與發(fā)展,網絡游戲也日新月異,對于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急劇膨脹而且面臨繁重課業(yè)壓力的青少年有著極為強大的吸引力。網絡游戲中的激烈“征戰(zhàn)”和競賽給青少年提供釋放內心壓力和宣泄負性情緒的通道,而其虛擬的獎賞也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故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小張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成了自己的英雄,但是沉溺網絡,小張的成長煩惱變得更多,內心沖突也更為激烈,為了逃避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他更進一步沉迷網絡,造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對此類型的個案,心理教師主要采用認知行為療法,如合理情緒療法、認知重建、自我辯論、自我暗示、自我激勵等,輔以放松訓練。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證實,團體輔導對于網絡成癮是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故而在小張的個案輔導中,也讓小張加入心理教師所支持的網絡成癮小組中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認知行為療法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非事情本身,故而心理干預的目標不僅是針對行為、情緒這些外在表現(xiàn),還包括分析來訪者的思維活動和應對現(xiàn)實的策略,找出錯誤認知并加以糾正。輔以放松訓練,使得來訪者能較好地調控自己的情緒,緩解焦慮。

      放松訓練是指使有機體從緊張狀態(tài)松弛下來的一種練習過程,其直接目的是使肌肉放松,最終目的是使整個機體活動水平降低,達到心理上的松弛,從而使機體保持內環(huán)境平衡與穩(wěn)定。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景下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形式,根據求助者問題的相似性組成課題小組,通過共同商討、訓練,解決成員共同的發(fā)展問題或共有的心理障礙。

      小張的輔導一共進行了十二次,其中,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相間進行,即一次個體輔導后就進行一次團體輔導,期間附加有家庭教育指導或家長輔導反饋時間,每次45分鐘至1小時不等。

      三、輔導過程

      第一階段:觀察與關系建立階段(第一、二次輔導)

      本階段的主要目的在于觀察并初步建立與小張的輔導關系,培養(yǎng)安全感和信任感。第一次進入咨詢室時,小張很拘謹,低頭不語,媽媽在旁邊向心理教師敘述具體情況。說到傷心處,媽媽會輕輕抽泣,小張也會用自己的上衣掩面痛哭,心理教師希望小張表達此時此刻的感受時,小張拒絕回答,僅低頭強調自己不想回到學校讀書。

      在第一次輔導的過程中,小張的阻抗特別強烈,因此心理教師一方面以誠懇的態(tài)度來回應他的沉默,一方面鼓勵小張進入相同年齡段學生的網絡成癮小組,希望通過小組成員間對各自心理與行為的觀察和分析,以及情感體驗和近期變化的分享,運用團體動力來推動和幫助小張發(fā)生改變。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小張情感細膩,性格內向,但悟性很高,認知能力強,對人有明顯的不信任感,在團體小組中,能清晰地領悟到他人給自己的提示,但是仍然用堅硬的外殼來對抗外部世界。所以面對小張,心理教師需要很多的耐心,運用共情慢慢走進他的內心,引領他沖破自己內心堅固的防線。

      第二階段:領悟階段(第三至第六次輔導)

      本階段心理教師利用言語和非言語行為對小張表現(xiàn)出充分的尊重、共情、積極關注等態(tài)度,以期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形成安全的輔導氛圍,鼓勵他把近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感受表達出來,讓其進一步了解自己問題的表現(xiàn)、形成原因、發(fā)生的背景和演變的過程,確定自己的主要問題,發(fā)現(xiàn)和分析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心理教師根據合理情緒理論從認知上加以分析,為小張進一步解釋和說明,使他在更深層次上領悟自己拒絕去上學以及沉迷網絡之中,不是由學校的校風問題以及老師的教育行為等造成的,而是他現(xiàn)在持有的不合理信念,讓他沒有辦法面對學校、老師和同學,甚至是家人,故而躲藏在網絡世界之中,不肯直面現(xiàn)實生活。

      小張逐漸接受并與心理教師一起分析自己持有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他必須在每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才能證明自己是聰明的、成功的,否則自己就是失敗的——以偏概全的錯誤認知;認為學校里每個學生都必須誠實考試、認真聽課,否則就是校風敗壞——絕對化要求的錯誤認知;認為自己一次粗心導致考試失利,就一定會永遠成為同學的笑柄——糟糕至極的錯誤認知。

      這些不合理信念給他帶來情緒上的焦躁、悲傷和憤怒,因此他應該對自己的問題負責,心理教師希望通過本階段的解釋和分析,使小張能夠用合理情緒理論對自己的問題加以梳理,領悟到自己的問題與自身不合理信念的關系,心理教師也跟他強調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犯錯和失誤,希望小張能通過訓練,改變不合理信念,減輕甚至消除自己目前的困擾。

      心理教師在此期間輔以放松訓練,讓小張學習放松技術,改善目前僵硬的身體姿態(tài)和焦慮煩躁的情緒,讓其在長期沖突中所產生的緊張狀況得到緩解,平靜自我。

      本階段也進行了兩次團體輔導,其主題分別是“積極應對壓力”和“認識我自己”?!胺e極應對壓力”主題讓小組成員一起討論自己所面臨的壓力有哪些,如何看待這些壓力,有什么方法可以緩解壓力,讓組員學會客觀看待自己,形成健康的自我認識。同時安排一場家庭教育指導活動,主要安排小張與父母進行交流,讓父母學會傾聽小張,給予小張一些社會支持。

      第三階段:修復自我階段(第七至第十次輔導)

      這個階段小張學會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改變思維,放棄不合理信念,并學習鞏固新的合理信念。

      小張已經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心理教師鼓勵支持小張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比如,小張認為自己考試失利成為笑柄,認為自己必須靠極好的成績才能贏回面子,心理教師直接提出問題:“每個考試失利的學生都會成為笑柄嗎”“同學們都只關注你的考試失利而不關注自己的學習生活嗎”“每個人都能保證在每件事不出差錯?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那么他就是一個十分糟糕的人”又如,小張看到有同學考試作弊、抄襲作業(yè),則絕對化地認為學校校風不良,也可以直接提出問題:“難道每所學校的每位學生都遵守校紀、品學兼優(yōu)”“世界頂尖的學校就完全找不出不良現(xiàn)象嗎”等,通過一系列的辯論,讓小張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并改變不合理信念,并得出合理的信念,如:“人無完人,不能過分拘泥于過去的失誤,在泥潭中糾結,止步不前”“不能要求每個人都絕對遵守規(guī)則,只能盡量做好自己”。

      運用合理情緒想象技術,讓小張多次嘗試想象自己回到學校學習,去體會在學校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剛開始小張說,想到老師和同學的眼神,自己落下的功課,上課已經聽不懂的內容,考試成績一落千丈……急得不停喘氣,焦慮水平明顯升高。心理教師讓小張停止想象,去尋找讓自己產生負性情緒的認知,并讓小張繼續(xù)用辯論的方式改變不合理信念,然后再想象回到學校的情景。心理教師幫助小張不斷反思他的情緒有哪些變化,是如何變化的,改變了哪些信念,形成哪些新的觀念,一旦他的情緒和信念有積極轉變,便及時強化,以鞏固他新獲得的合理信念。

      在此階段也進行了兩場團體輔導,其中一場是“做網中快樂的小魚”,旨在讓成員之間探討網絡的利弊,點明網絡只是一個替罪羊,只是我們強烈現(xiàn)實沖突和矛盾中產生負性情緒的一個宣泄口。

      每次輔導結束后,心理教師都會給小張留些作業(yè),包括:每天進行幾次呼吸放松訓練,并完成RET自助表;讓小張仔細回想困擾自己的所有事情,然后寫出事件A和結果C,從中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對B逐一分析,并找出代替B的合理信念,嘗試實踐,感受新的信念帶來的新情緒和新行為。

      第四階段:破繭(第十一至十二次輔導)

      通過與來訪者分享家庭作業(yè)和他的心得體會,鞏固輔導效果,心理教師對前幾次輔導進行總結,讓小張制定目標,加強自我管理的能力,初步做好結束輔導的準備,并為小張舉行一次團體歡送會,讓他對自己這段時間的變化做總結,讓小組成員給予支持和寄語,為他提供社會支持。

      在本階段結束前進行一次家庭反饋,他母親反饋小張近期心情平復許多,對網絡游戲的控制力明顯加強,主動表示愿意嘗試去上學,對學校環(huán)境有新的認識。與父母的交流增多,對妹妹恢復往日的喜愛。心理教師向其父親建議,小張是男孩子,以父親作為榜樣,希望父親能改變喜歡挑剔他人過錯的習慣,削弱小張完美主義的傾向,以更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和他人。

      四、輔導效果與反思

      (一)輔導效果

      這是一個較為成功的輔導案例。小張領悟力強,帶著真正強烈的改變動機而來,雖然在輔導的開頭遇到阻抗,但通過真誠的態(tài)度和充分的耐心,使用語言和非語言的咨詢技巧,最后突破阻抗。在小張的案例中,突顯了團體輔導對網絡成癮的干預有良好的效果。在同質成員中看到自己所面臨的困境,使小張能更客觀地進行自我判斷,利用團體動力把個體潛在的能力激發(fā)出來,可以促進個體輔導的順利進行。

      (二)輔導反思

      目前,對于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高發(fā)狀況,許多社會人士把責任歸結于網絡太過普及或網絡游戲開發(fā)商,殊不知網絡游戲成癮只是孩子潛在心理問題的一個表征,表現(xiàn)出來的似乎是對網絡的沉迷,但實際上是孩子對現(xiàn)實生活的逃避,要解決根源問題,必須找出病因,釜底抽薪,讓孩子與家庭、學校直面困難,解決困擾,從而擊碎網絡成癮這厚重外殼下潛在的心理問題。

      面對一個不堪現(xiàn)實重負而躲藏在網絡世界中的孩子,要讓他走出來,不僅需要個人的毅力和勇氣,更需要各方人員的支持、關懷和包容,所以心理教師在干預個案時,不僅是分析者、指導者,更是愛的提供者,心理教師要用敏銳的觀察和真誠的態(tài)度無條件積極關注,去陪伴來訪者成長,從而授人以漁,助人自助。

      參考文獻

      [1]胡瑞潔,李亞紅.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20):68-70.

      [2]馬文霞.農村小學生網絡沉迷的成因及對策[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11):50.

      [3]趙航,計艾彤,金燦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網絡適應的關系:同伴關系和年齡的雙重調節(jié)作用[J].心理技術與應用,2022,10(10):596-606.

      編輯/衛(wèi) 虹 終校/孫雅晨

      猜你喜歡
      認知行為療法網絡成癮團體心理輔導
      認知行為療法聯(lián)合咪唑斯汀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團體輔導干預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42:58
      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41:51
      高中生網絡成癮及其相關因素探究
      大學生網絡成癮與自尊異質性的關系研究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8:01:58
      一例失戀引發(fā)嚴重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6:39:55
      團體心理輔導對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影響研究
      團體心理輔導對五年制高職護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考試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20:06
      淺談中職學生癡迷電子產品的現(xiàn)象與對策
      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的應用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59:06
      彭阳县| 城市| 桃江县| 恩平市| 广平县| 疏附县| 东辽县| 平顶山市| 新竹市| 自治县| 金阳县| 平谷区| 泰顺县| 祁阳县| 大邑县| 沿河| 凌海市| 长春市| 西华县| 江陵县| 平遥县| 鲜城| 漳平市| 洛阳市| 成武县| 南召县| 万全县| 乡城县| 桃园市| 乃东县| 新龙县| 蓬莱市| 江门市| 玉屏| 黄骅市| 永康市| 确山县| 三门峡市| 昌图县| 宁化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