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棠
2023 年盛夏七月,筆者同朋友一起,乘“長江一號”游輪游覽了神州山水的瑰寶、長江風(fēng)光的精華——三峽勝景。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一山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這里的山,重巒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三峽是充滿了人文情懷的大峽谷,沒有它,我們的文化認知中就會缺少許多情感的回響。世界上鮮有一條河流的自然大峽谷,具有長江三峽這么豐厚的文化積淀。三峽恰如蜿蜒奔騰的長江巨龍那顆跳動的心,牽動著長江流域那無數(shù)殊途同歸的文明的脈搏。三峽東端是楚文化的根,西南端的重慶地區(qū)是巴文化的源,西邊的成都平原則是蜀文化的本。滾滾長江東逝水,千萬年宛如彈指一揮間,那山勢逼仄的峽谷,那繁華喧鬧的小鎮(zhèn),俯拾皆是的歲月殘片,寬柔悠長的文明脈絡(luò),交織著,纏繞著,凝成人與自然間剪裁不開的宏麗華章。多少次,仿佛又見到左徒屈原神游故鄉(xiāng),諸葛孔明運籌帷幄,詩仙文豪縱情山水,英雄烈士血灑疆場。歷史與現(xiàn)實的時空交錯,使人感喟,令人遐想。
船行三峽,興觀瞿塘,但見兩岸絕壁聳立入云,斷崖峭壁,如刀劈斧削。北岸赤甲山,海拔1400 米,其上端尖翹曲折,時有白云繚繞。而南岸海拔1415米的白鹽山,其巖石皆為白色。赤日照耀之下,兩山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側(cè)首眺望,真可謂天開一線,峽張一門。詩圣杜甫曾在《瞿塘懷古》中吟道:“西南萬壑注,勍敵兩崖開。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p>
游輪越過瞿塘峽口,遙遙可見長江北岸草堂河畔的白帝山上那有著1 900 多年歷史的白帝城。白帝城因公孫述于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 年)在此稱帝而得名。當年公孫述在這里興修水利,改良稻種,培育出了“蜀中第一”的優(yōu)良水稻,所以公孫述戰(zhàn)死后,當?shù)匕傩諡榱藨涯钏诎椎凵缴闲藿◤R宇、塑像祭祀。而后,白帝城又因劉備托孤的故事愈加聲名遠揚。尤其是盛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來到這里,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千古絕唱《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進入幽深秀麗天下奇的巫峽,宛如身臨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唐代詩人元稹有絕句云:“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p>
船在峽江行,我立甲板看,仰望千丈峰巒,只見云天一線,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俯視峽江,洪濤轟鳴,一瀉千里,猶如萬馬奔騰,勢不可擋。
游輪接近秭歸香溪口,我們便一睹三峽最后一峽——西陵峽之雄姿。秭歸有兩位歷史名人:屈原和王昭君。1953 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將屈原同波蘭天文學(xué)家哥白尼、法國文學(xué)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英雄何塞·馬蒂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自他開始,中華民族有了以文學(xué)聞名于世的作家。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冻o》和《詩經(jīng)》共同構(gòu)成中國詩歌史的源頭,對后世文學(xué)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李白有詩贊曰:“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睘榱思o念屈原,我國人民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都要過端午節(jié),這個風(fēng)俗還傳到了東南亞各國。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huán)并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作為西漢時期一位杰出的民族團結(jié)的友好使者,王昭君遠嫁匈奴,把中原文明帶到了北國疆土,在那里傳播紡織、耕播、掘井、造林和烹調(diào)等技術(shù),為邊疆和諧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如今,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園玉石碑上,鐫刻有董必武題寫的詩:“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p>
行程結(jié)束那天的正午,我們來到三峽大壩前,隨著船閘的徐徐升降移動,我們登上大壩。剛剛體驗了船閘升降時那種神奇美妙的感覺,瞬間又領(lǐng)略到高峽平湖的旖旎風(fēng)光和遼闊江天、碧波萬頃的博大氣象。那一刻,真可謂眼界頓開,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