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凡,張 浩,王潤楠,王希越,婁大偉
(吉林化工學院 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染料廢水污染是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污染中的一個嚴重問題,由于染料廢水成分復雜,大量排放將對環(huán)境和人類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1]。因此排放前需對廢水中的染料進行去除,減少其對生態(tài)造成的影響。因染料具有芳香分子結(jié)構(gòu),廢水濃度高、色度高,這些因素增加了去除的難度。廢水中染料的去除方法通常有生物法和氧化法[2]。然而,這兩種方法處理過程復雜、能耗高,不適用于染料廢水的大規(guī)模處理[3]。絮凝法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環(huán)保效果好等優(yōu)點,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染料廢水處理方法。
絮凝劑的性能是絮凝法水處理過程的關(guān)鍵。目前已開發(fā)出多種絮凝劑,包括無機絮凝劑、有機絮凝劑和復合絮凝劑[4]。雖然有機絮凝劑在去除污染物方面已被證明是有效的,但有機絮凝劑的價格遠高于無機絮凝劑。為了提高絮凝劑的處理效率,降低水處理成本,近年來,復合絮凝劑在水處理系統(tǒng)中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5]。
淀粉基絮凝劑已經(jīng)在水處理領(lǐng)域取得了突出的地位,具有成本低、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且具有廣泛的可應用性[6]。鎂鹽具有良好的脫色性能,將MgO、MgSO4等鎂鹽應用于染料廢水處理中,能夠起到良好的絮凝效果和脫色效果。磁性納米粒子在磁場的作用下可以實現(xiàn)快速的沉降和分離,分離之后的絮體可以進行多次利用,減少二次污染[7]。
本工作將磁性納米粒子、淀粉與聚硅酸鋁鎂復合,制備磁性聚硅酸鋁鎂-淀粉絮凝劑。通過單因素探究實驗,優(yōu)化其制備和絮凝的最佳條件。絮凝后的絮體具有磁性,將絮體進行重復利用,探究其可重復利用的次數(shù),提高絮體的利用率。
HCl、NaOH(1.0 mol/L)、FeCl3·6H2O、氨水(25%)、還原鐵粉、無水乙醇、MgSO4、FeCl2·4H2O、H2SO4(98%)、Al2(SO4)3·18H2O、硅酸鈉、淀粉、剛果紅:分析純。
MY3000-6M型彩屏六聯(lián)攪拌儀:武漢梅宇儀器有限公司;DF-101S型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上海力辰邦西儀器科技有限公司;DF-101S型水浴鍋: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公司;PB-10型酸度計: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200-X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天津拓普儀器有限公司;TU-181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QUANTA-FEG-45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美國FEI公司;MPMS型振動樣品磁強計:美國Quantum Design公司;HT7700型透射電子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D8-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德國 Bruker 公司。
稱取11.6 g FeCl3·6H2O和3.6 g FeCl2·4H2O在HCl與還原鐵粉存在的條件下進行混合,并在混合時快速加入25%的氨水溶液,攪拌2 h,靜置并用無水乙醇清洗至上清液澄清,于50 ℃下烘干,得到Fe3O4磁性納米粒子[8]。
取50 mL超純水溶解適量的Fe3O4磁性納米粒子,將2.003 g硅酸鈉粉末攪拌溶解,利用H2SO4與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40 ℃水浴攪拌2 h,靜置熟化24 h,制得磁性聚硅酸溶液。將0.427 mol/L的Al2(SO4)3·18H2O溶液和0.854 mol/L的MgSO4溶液按一定比例加入磁性聚硅酸溶液中,水浴攪拌2 h,靜置熟化24 h,制得磁性聚硅酸鋁鎂溶液。取2 g淀粉溶于100 mL超純水中,在65 ℃下水浴攪拌1 h進行預處理。取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加入磁性聚硅酸鋁鎂溶液中,水浴攪拌2 h,靜置熟化24 h,得到磁性聚硅酸鋁鎂-淀粉絮凝劑(Fe3O4-PSAM-St)。
采用FTIR,XRD,SEM,VSM,TEM等技術(shù)對Fe3O4-PSAM-St的成分及微觀形貌進行表征。
取500 mL質(zhì)量濃度為150 mg/L的剛果紅模擬廢水,加入一定量的Fe3O4-PSAM-St,在200 r/min轉(zhuǎn)速下攪拌2 min、100 r/min轉(zhuǎn)速下攪拌8 min的條件下進行絮凝。絮凝完成后靜置沉降一定時間,取上清液測其吸光度,計算剩余剛果紅濃度及去除率。
2.1.1 FTIR
分別對聚硅酸鋁鎂-淀粉絮凝劑(PSAM-St)和Fe3O4-PSAM-St進行FTIR分析,結(jié)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PSAM-St在3 153.81 cm-1處和Fe3O4-PSAM-St在3 454.89 cm-1處的強寬峰表明,F(xiàn)e3O4的復合使PSAM-St中形成的羥基二聚體減少、3 454.89 cm-1處的峰增強;798.48 cm-1和794.29 cm-1處為Si—O—Si的吸收峰[9]。在PSAM-St的FTIR譜圖中,608.14 cm-1和1 072.02 cm-1處為Si—O—Al、Si—O—Mg的彎曲振動吸收峰,1 600.41 cm-1處為配位水分子的彎曲振動峰,1 142.05 cm-1處為Si—O—Si中Si—O的振動吸收峰。在Fe3O4-PSAMSt的FTIR譜圖中,1 142.65 cm-1處為Si—O和金屬—O的振動吸收峰[10-11],在609.33 cm-1處為Si—O—Al和Fe3O4中Fe—O的特征吸收峰。由于聚合物覆蓋在Fe3O4表面,導致Fe3O4的特征峰變?nèi)酰贔TIR譜圖中不易顯現(xiàn)[12],說明609.33 cm-1處為Si—O—Al和Fe—O相互影響形成的峰。
圖1 PSAM-St和Fe3O4-PSAM-St的FTIR譜圖
2.1.2 XRD
為進一步證明Fe3O4與PSAM-St復合成功,分別對PSAM-St和Fe3O4-PSAM-St進行XRD分析,結(jié)果見圖2。如圖2所示:PSAM-St在2θ為15.8°,19.4°,24.72°,31.72°處出現(xiàn)衍射峰;Fe3O4-PSAM-St在2θ為19.4°,21.08°,24.52°,31.16°處出現(xiàn)特征峰。在復合時由于分子間作用力,使Fe3O4-PSAM-St在2θ為21.08°處產(chǎn)生了新的峰。因為Fe3O4的引入,使Fe3O4-PSAM-St的峰強度較PSAM-St強,峰型更大。由此可見,F(xiàn)e3O4復合在PSAM-St上,生成了一種新的聚合物。
圖2 PSAM-St和Fe3O4-PSAM-St的XRD譜圖
2.1.3 SEM
為了更直觀地觀察PSAM-St與Fe3O4-PSAMSt的形貌特征,對PSAM-St和Fe3O4-PSAM-St進行SEM分析,結(jié)果見圖3。由圖3可見:PSAM-St的結(jié)構(gòu)疏松,呈現(xiàn)網(wǎng)格狀結(jié)構(gòu);而Fe3O4-PSAM-St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塊狀結(jié)構(gòu)更為緊實。說明Fe3O4的引入改變了PSAM-St自身形貌,更有利于絮凝劑對水中膠粒的吸附網(wǎng)捕作用,進而提高絮凝效果。
圖3 PSAM-St(a)和Fe3O4-PSAM-St(b)的SEM照片
2.1.4 VSM
為了探究Fe3O4-PSAM-St的磁性性能,分別對Fe3O4和Fe3O4-PSAM-St進行了VSM測試,結(jié)果見圖4。由圖4可見,F(xiàn)e3O4和Fe3O4-PSAM-St的比磁化強度隨著外磁場強度的增加而增大,比飽和磁化強度分別達到57.66 A·m2/kg和1.68 A·m2/kg。圖中沒有出現(xiàn)剩余磁化強度,證明Fe3O4和Fe3O4-PSAM-St為超順磁性,在外磁場的作用下可加快絮體的沉降,同時有利于絮體的重復利用。Fe3O4的比飽和磁化強度高于Fe3O4-PSAM-St。由于在絮凝劑的合成過程中,F(xiàn)e3O4的表面被聚合物包覆,使磁感應強度下降,但Fe3O4-PSAM-St仍然具有超順磁的特性。因此,F(xiàn)e3O4-PSAM-St絮凝后的絮體仍可以進行磁分離,重復利用。
圖4 Fe3O4和Fe3O4-PSAM-St的VSM曲線
2.1.5 TEM
對Fe3O4,PSAM-St,F(xiàn)e3O4-PSAM-St進行TEM測試,結(jié)果見圖5。如圖5所示,F(xiàn)e3O4的形貌以球形為主,并存在團聚現(xiàn)象,這是由于Fe3O4比表面積較大且磁偶極子相互吸引所導致。Fe3O4-PSAM-St的TEM照片中,F(xiàn)e3O4與PSAM-St結(jié)合在一起,而非獨立存在,證明了Fe3O4與PSAM-St成功復合。
圖5 Fe3O4(a),PSAM-St(b),F(xiàn)e3O4-PSAM-St(c)的TEM照片
2.2.1 磁性聚硅酸pH
聚硅酸是由硅酸鈉在酸性條件下活化后首先得到硅酸,然后硅酸在溶液中發(fā)生縮聚反應形成聚硅酸,反應方程式見式(1)~(2)[13]。硅酸在水溶液中有4種存在形態(tài):H2SiO42-,H3SiO4-,H4SiO4,H5SiO4+,不同pH下含量不同[14]。其中,在酸性條件下的主要存在形態(tài)是H4SiO4,H4SiO4之間不會相互反應,因而硅酸聚合速度較慢,不易形成凝膠,可以更好地與金屬離子與淀粉進行復合,制備的絮凝劑穩(wěn)定性更好。
磁性聚硅酸pH對絮凝效果的影響如圖6所示。
圖6 磁性聚硅酸pH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由圖6可見:在pH<3時,溶液pH過低,溶液中過量的氫離子會抑制金屬離子和聚硅酸的聚合,淀粉在強酸條件下水解加劇,導致絮凝效率下降,并且制備的絮凝劑穩(wěn)定性較差;pH=3時,聚硅酸自身的穩(wěn)定性較好,此時聚硅酸不易自聚形成凝膠,可以充分與金屬離子和淀粉進行復合,絮凝效果最佳;pH>3時,隨著pH的升高,溶液中硅酸的主要存在形態(tài)變?yōu)镠4SiO4和H3SiO4-,H4SiO4和H3SiO4-之間發(fā)生羥基縮合反應,硅酸容易自聚,產(chǎn)生凝膠,限制了金屬離子的引入,導致絮凝效果減弱;在堿性條件下時,制備出的絮凝劑pH為9~10,在短時間會形成凝膠,不利于長期存放。因此,磁性聚硅酸pH控制在3時絮凝效果最佳。
2.2.2n(Mg)∶n(Al)
帶有正電荷的Mg2+對帶負電荷的陰離子染料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選擇不同n(Mg)∶n(Al),探究鎂鹽的加入對Fe3O4-PSAM-St絮凝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7所示。由圖7可見:當n(Mg)∶n(Al)由0∶10升至2∶8時,絮凝效果逐漸提高,說明在Fe3O4-PSAM-St中引入Mg2+可以明顯增強絮凝作用,Mg2+與Al3+結(jié)合聚硅酸的氫氧根形成Si—O—Mg與Si—O—Al,增大了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更多的聚合物接枝在Fe3O4-PSAM-St上,通過Mg2+與淀粉之間的強配位交聯(lián)提高絮凝劑的橋接能力;當n(Mg)∶n(Al)繼續(xù)升高,Mg2+過量,Al3+含量降低,電勢降低,靜電作用減弱,從而導致絮凝效果下降。因此,F(xiàn)e3O4-PSAM-St的n(Mg)∶n(Al)=2∶8時絮凝效果最佳。
圖7 n(Mg)∶n(Al)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2.2.3m(淀粉)∶m(Si)
淀粉自身存在大量的羥基,將少量的淀粉接枝共聚在聚硅酸上,通過延長聚硅酸的分子鏈,提高聚硅酸的穩(wěn)定性。m(淀粉)∶m(Si)對絮凝效果的影響見圖8。如圖8所示,隨著淀粉含量的增加,剛果紅去除率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淀粉的引入使主鏈上有更多的羥基加入到了聚硅酸鋁中,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加,對膠粒的吸附架橋作用更強。但加入過量的淀粉將不再與絮凝劑復合,導致電中和效應減弱,去除率下降,同時增加了絮凝劑的生產(chǎn)成本[15-16]。因此,F(xiàn)e3O4-PSAM-St的m(淀粉)∶m(Si) =0.6時絮凝效果最佳。
圖8 m(淀粉)∶m(Si) 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綜上,F(xiàn)e3O4-PSAM-St的最佳制備條件為pH=3、n(Mg)∶n(Al)=2∶8、m(淀粉)∶m(Si) =0.6。后續(xù)采用在最佳制備條件下制得的Fe3O4-PSAM-St為絮凝劑,探究絮凝實驗條件對剛果紅去除效果的影響。
2.3.1 剛果紅模擬廢水pH
選取不同pH的剛果紅模擬廢水,考察Fe3O4-PSAM-St的應用范圍,結(jié)果如圖9所示。由圖9可見:當剛果紅模擬廢水pH為1~5時,剛果紅去除率隨pH的升高而增加;繼續(xù)增加剛果紅模擬廢水pH,去除率基本保持不變。在酸性條件下,剛果紅中的氨基形成偶氮質(zhì)子化結(jié)構(gòu),提高了分子的共軛程度,水樣中的負電性較小,影響帶正電荷的金屬離子與帶負電膠粒的中和,絮凝性能較差。隨pH的升高,F(xiàn)e3O4-PSAM-St的網(wǎng)捕能力、水解能力增強,絮凝效果逐漸增強。由于Mg2+的引入,使Fe3O4-PSAM-St在中性至堿性的水樣中也能保持較高的絮凝性能,擴大了應用范圍[17]。當剛果紅模擬廢水pH為5~12時,F(xiàn)e3O4-PSAM-St均有較好的絮凝效果。
圖9 剛果紅模擬廢水pH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2.3.2 Fe3O4-PSAM-St加入量
將絮凝劑按照不同劑量加入到剛果紅模擬廢水中,考察Fe3O4-PSAM-St加入量對絮凝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10所示。由圖10可見:Fe3O4-PSAMSt加入量過少,模擬廢水中的剛果紅不能完全去除,絮凝效果較差;當Fe3O4-PSAM-St加入量為40 mg/L時,絮凝效果最好;繼續(xù)增加Fe3O4-PSAMSt加入量,導致模擬廢水pH降低,電中和效果減弱,剩余絮凝劑不再發(fā)揮絮凝作用。因此,選擇適宜的Fe3O4-PSAM-St加入量為40 mg/L。
圖10 Fe3O4-PSAM-St加入量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2.3.3 沉降時間
離任審計指的是審查、核實地勘單位法定代表人在任職期間內(nèi)所需要承擔的經(jīng)濟責任,并對經(jīng)濟責任展開一定的分析,此舉有助于規(guī)范并引導相關(guān)人員的經(jīng)營思想與經(jīng)營活動,因此離任審計工作對地質(zhì)勘查單位而言意義非凡。然而現(xiàn)如今我國有關(guān)地質(zhì)勘查單位的離任審計工作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嚴重滯緩相關(guān)單位的工作,有效地發(fā)現(xiàn)并解決離任審計工作任務已成為當務之急。
沉降時間對絮凝效果的影響如圖11所示。由圖11可見:沉降時間為10 min時,剛果紅去除率最大;繼續(xù)延長沉降時間,剩余剛果紅質(zhì)量濃度基本不變,去除率趨于穩(wěn)定。因此,選擇適宜的沉降時間為10 min。
圖11 沉降時間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綜上,F(xiàn)e3O4-PSAM-St處理剛果紅模擬廢水的最佳絮凝實驗條件為:Fe3O4-PSAM-St加入量40 mg/L,模擬廢水pH 5~12,沉降時間10 min。在最佳實驗條件下,剛果紅去除率最高可達95.0%。
儲存時間對聚硅酸、磁性聚硅酸、Fe3O4-PSAM-St絮凝性能的影響見圖12。
圖12 儲存時間對聚硅酸、磁性聚硅酸、Fe3O4-PSAM-St絮凝性能的影響
如圖12所示,在儲存3個月后聚硅酸和磁性聚硅酸的絮凝性能都有所下降,F(xiàn)e3O4-PSAM-St的剛果紅去除率仍能達到93.3%。由于聚硅酸自身極其不穩(wěn)定,易成凝膠,絮凝性能大大減弱。引入金屬離子和淀粉后,可以延長聚硅酸自身的分子鏈,既彌補了聚硅酸自身易自聚成凝膠的缺點,又減少了淀粉自身在溶液中易降解易毒變的危害,在提高絮凝性能的同時延長了絮凝劑的儲存時間。
Fe3O4-PSAM-St絮凝后,絮體仍具有磁性,在外磁鐵的作用下,可以通過磁石將絮體分離。在最佳條件下對剛果紅模擬廢水進行絮凝實驗后分離出絮體,按照不同絮凝劑和磁性絮體的配比進行重復實驗。分別選取90%(w,下同)磁性絮體與10%的絮凝劑、70%磁性絮體與30%絮凝劑、50%磁性絮體與50%絮凝劑進行絮凝實驗,結(jié)果如圖13所示。由圖13可見:當絮體添加量為90%、Fe3O4-PSAM-St添加量為10%時,去除率隨著重復使用次數(shù)的增多而下降,重復處理6次后,去除率為65%左右,絮凝效果達到飽和;當添加70%絮體和30%Fe3O4-PSAM-St時,絮凝性能隨重復次數(shù)的增加略有下降,重復處理6次后剛果紅去除率仍可達到85%左右;加入50%絮體和50%Fe3O4-PSAMSt時,絮凝性能基本不隨重復次數(shù)的增加而變化,經(jīng)過6次循環(huán)實驗,剛果紅去除率仍在93%左右。Fe3O4的加入使絮體有了重復利用的可能,進而減少了絮體帶來的二次污染,提高了絮體的利用率,降低了處理成本。
圖13 不同比例的磁性絮體與絮凝劑的重復使用效果
由于實際水樣的成分比模擬水樣更為復雜,根據(jù)2.5節(jié)的重復實驗結(jié)果,取松花江水加入剛果紅進行絮凝實驗,結(jié)果如圖14和圖15所示。由圖14可見,加入Fe3O4-PSAM-St進行絮凝后,剛果紅去除率為94.1%;隨后取50%絮體和50%Fe3O4-PSAM-St進行重復實驗,重復5次后去除率仍能達到91.6%。因此,F(xiàn)e3O4-PSAM-St可以應用到實際水樣的處理中,為后續(xù)對剛果紅染料廢水的處理提供了可行方案。
圖14 實際水樣的重復實驗結(jié)果
圖15 實際水樣的重復實驗照片
a)通過FTIR,XRD,SEM,VSM,TEM等技術(shù)對Fe3O4-PSAM-St的結(jié)構(gòu)進行了分析。表征結(jié)果顯示,該絮凝劑是一種新型磁性聚硅酸復合材料,兼具高效絮凝和磁分離優(yōu)勢。
b)Fe3O4-PSAM-St的最佳制備條件為pH=3、n(Mg)∶n(Al)=2∶8、m(淀粉)∶m(Si)=0.6。采用在最佳制備條件下制得的Fe3O4-PSAM-St處理剛果紅模擬廢水,在絮凝劑加入量為40 mg/L、模擬廢水pH為5~12的條件下,絮凝10 min后沉降10 min,剛果紅去除率最高可達95.0%。相比于傳統(tǒng)聚硅酸絮凝劑,F(xiàn)e3O4-PSAM-St具有更長的儲存時間。
c)在絮體回收重復使用實驗中,當加入50%磁性絮體與50%Fe3O4-PSAM-St時,重復利用6次后,絮凝效果幾乎不變。對實際水樣進行重復處理,重復5次后剛果紅去除率仍能達到91.6%。由于磁性絮體具有可重復利用性,減少了后期沉淀物的處理成本,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