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聚焦文章的表達方法,是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語文要素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以下策略落實語文要素:通讀全文,讓學生著重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提取信息,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梳理還原,帶領(lǐng)學生深度體會作者的情感;緊扣片段,讓學生準確領(lǐng)悟表達方法;學以致用,引導學生遷移運用所學的知識。這樣教學,有助于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表達方法;語文要素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01-0069-03
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指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緊緊圍繞“學什么”和“怎么學”兩個方面展開。統(tǒng)編語文教材選編了許多名家名篇,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優(yōu)秀范例。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悟表達方法,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融入教學活動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不僅要求學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還要求學生關(guān)注作家是如何進行表達的。這一語文要素涉及“情感”和“表達”兩個維度,下面以該單元中的《貓》一課的教學為例,談?wù)劸o扣表達方法、落實語文要素的教學策略。
一、通讀全文,著重理解關(guān)鍵詞語
學習課文,需要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體會文章情感的基礎(chǔ),也是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主要手段。只有在充分讀懂課文內(nèi)容之后,學生才能去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真正用意,體會作者的表達藝術(shù)。結(jié)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來理解文中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
首先,教師讓學生瀏覽全文,發(fā)現(xiàn)課文的第1至第5自然段描寫的是大貓,第6自然段描寫的是小貓,從而很容易找到文中的兩個中心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滿月的小貓們就更好玩了,腿腳還不穩(wěn),可是已經(jīng)學會淘氣”。其次,學生對小貓頑皮淘氣這件事比較認同,但是對貓的性格古怪不太認同,他們認為自己飼養(yǎng)的或是接觸過的貓都可以用溫柔、可愛、聽話、乖巧等詞來形容,絕對不會使用“古怪”這個詞。那么“古怪”是什么意思呢?此時,如果忽略理解詞語意思這一環(huán)節(jié)而直奔表達方法,就會導致學生學得囫圇吞棗,不明真意。因此,教師應(yīng)當先引導學生理解“古怪”一詞的意思。教師讓學生拿出字典,查一查“古怪”的意思——“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的;稀奇罕見的”?!肮殴帧钡慕x詞有很多,如“詭譎”“怪誕”“孤僻”“怪異”等,反義詞有“平?!薄捌胀ā钡??;诖?,學生聯(lián)系下文,認為作者是在向讀者介紹他家飼養(yǎng)的貓,并不稀奇罕見,只不過作者筆下的貓和自己平常接觸到的貓很不相同,難以捉摸它的性格,所以文中的“古怪”應(yīng)取“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的”之意??梢姡髡呤蔷o緊抓住貓的與眾不同之處,采用擬人化的方法進行表達的。之后,教師以問題提示學生思考:“那么,生活中哪些情況會用到‘古怪這個詞呢?”有的學生說:“我家隔壁的王爺爺脾氣比較古怪,我跟他說話,他有時候理都不理我。”有的學生說:“媽媽旅游回來,帶回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東西,好多我都叫不上名字?!薄?/p>
課堂上,教師緊緊圍繞文中的關(guān)鍵詞語展開教學,先是通過查閱工具書,引導學生初步明確詞語的意思,然后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通過舉例描述來理解和內(nèi)化詞語的意思。這樣引導學生疏通文意,為后續(xù)落實語文要素奠定了基礎(chǔ)。
二、提取信息,體會文章表現(xiàn)手法
學生理解了文本中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后,感知到詞語的使用與表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guān)系,并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進行了感悟。然而,課堂教學不能就此止步,教師還要結(jié)合關(guān)鍵詞語順勢推進,引導學生揣摩作者使用這些詞語的原因,體會文章表達的精彩。
從表面上看,“古怪”一詞指與眾不同的、讓人覺得詫異的現(xiàn)象,而在課文中作者卻用來形容他家的貓,顯然別有用意。教師緊扣這個關(guān)鍵詞,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從剛才列舉的生活中的古怪現(xiàn)象來看,大家普遍認為‘古怪這個詞通常帶有一定的消極色彩,可是作者為什么要用這個詞來描寫他家的貓?難道作者不喜歡這只貓嗎?”并要求學生自讀課文第2至第4自然段,找一找形容貓性格的詞語,完成填空題:“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實,又;既貪玩,又;既溫柔可親,又;既膽小,又 ? ?!?/p>
要想完成這個填空題,學生就要從文章中提取關(guān)鍵信息,這個過程就是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過程。學生要仔細分析,選取最能表現(xiàn)貓的性格的詞語,從而將三個自然段巧妙融為一個整體。完成以后,教師再帶領(lǐng)學生細細考量這道填空題。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所填的詞語“貪玩”“盡職”“冷漠”“勇猛”都是與前面的詞相對的,從而看出貓的性格是多面性的,正是在矛盾中凸顯了古靈精怪,這樣的描寫讓人感到真實、有趣。反復朗讀這三個自然段,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段都是先描寫貓的特點,再用事實突顯貓的古怪之處。在作者的眼里,這只貓不是飼養(yǎng)的寵物,而是他的一個老朋友,他們之間有著說不完的種種趣事。學生不由自主地聯(lián)系自己筆下的小動物,總是在描寫它們在吃食、玩耍、睡覺等方面的特點,沒有從正反兩方面去反映小動物的個性。由此,學生感悟到觀察要細致,描述應(yīng)該從多角度開展,這樣才能把小動物描寫得生動活潑。
三、梳理還原,深度體會作者情感
課堂上,學生的思維觸角進一步延伸,就能夠產(chǎn)生許多新的問題。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梳理作者觀察事物、選字用詞、謀篇布局的思維過程,對作者的描述進行揣摩和還原,從而逐步落實單元語文要素。
首先,結(jié)合板書,引導學生質(zhì)疑:“既然貓有這么多的性格特點,作者為什么不用‘豐富‘多樣等詞來表達呢?用‘古怪這個詞來形容他家的貓,有什么好處?”對此,教師可進一步追問:“猜一猜,作者是怎么會想到用這個詞語來表達貓的特征的?”以此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并進行全班交流。其次,鼓勵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句進行想象和品味。例如,對“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這句話展開想象——誰會來呼喚?怎么呼喚的?學生設(shè)身處地,把自己當成老舍,這里看看,那里瞅瞅,著急地呼喚:“我的貓呀,你躲到哪里去了呀?快回來?。 边€有的學生把自己當作老舍的家人,繼續(xù)輕聲呼喚,一臉的焦急,甚至直跺腳。在學生的盡情想象中,教師一語點明:“從你們的呼喚聲中,我怎么感覺像是在呼喚家里的一個既任性又可愛的孩子呀?”學生幾乎異口同聲:“是呀,這只貓就是老舍家里的一個成員?!苯處煶鍪具@個句子,用紅圈標出關(guān)聯(lián)詞“任憑……也……”。于是,學生豁然開朗,紛紛說:“玩是貓的天性,這樣的貓十分可愛?!薄罢驗樽髡叻浅O矏圬垼圆艜ズ魡舅??!弊詈螅處熥寣W生找一找課文中類似的句式。學生快速圈出“非……不可……”“要是高興……若是不高興……”“總想……可是……”等關(guān)聯(lián)詞,想象出貓“屏息凝視”的負責勁兒,“蹭你的腿”的嗲勁兒,“一聲不出”的嚴肅樣兒,“總想藏起來”的膽怯樣兒,“遇上蛇”的斗勁兒……就像是在聽作者介紹家里一個頑皮又可愛的孩子一樣。作者用平實無華的語言將這些有趣的事具體地寫了出來,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
通過朗讀課文、揣摩詞語、想象場景、品味句子,學生逐步深入作者的內(nèi)心,與作者一起關(guān)心貓的行為表現(xiàn),和作者感同身受,較好地理解了作者在字里行間表達的情感。這樣情景交融的學習方式有利于語文要素的落實。
四、緊扣片段,準確領(lǐng)悟表達方法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lǐng)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的目標。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與這個要求相契合。因此,學習課文除了關(guān)注文章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還要關(guān)注文章是怎么寫的,即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是什么。
在《貓》一文中,“老實”“貪玩”“盡職”的特征同時集中在一只貓的身上,老舍是怎么把這三個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融合在一起的呢?為了理解課文在表達上秘妙,教師這樣引導學生探究。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緊扣課文語言特點去體悟。在課文第2自然段中,作者在介紹這三個特征的時候用了兩個“可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面的特征;同時還運用“說它……吧,的確……可是……”這樣的句式,把貓的矛盾性格巧妙地連接在一起,讀起來讓人感到分外親切。第3、第4自然段采用對比的方法,描寫貓的高興與不高興、膽小與勇猛,敘述條理非常清晰。第6自然段描寫小貓的淘氣可愛,通過對“耍個沒完沒了”“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抱著花枝打秋千”這些場景的描寫,讓人感覺這些小貓活脫脫是一群頑皮的小孩子,聰明伶俐、天真可愛。
其次,細讀課文,還可以發(fā)現(xiàn)老舍在這篇文章中用了許多口語,如寫貓性格古怪時用了語氣詞“吧”“呀”“呢”,描寫小貓們淘氣頑皮時一共用了6個“了”字,非常生活化。為了讓學生感受這一表達方式,教師先把第2自然段中的“吧”“呀”“呢”等語氣詞去掉,再讓學生讀一讀。這樣兩者對比,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語氣詞的句子讀起來比較生硬,而加了語氣詞以后,就能感受到作者表面上似乎是在責怪貓的貪玩、任性,實際上是在關(guān)心貓、疼愛貓。教師又把第6自然段中的“了”字去掉,讓學生讀一讀。學生發(fā)現(xiàn)讀起來比較生硬,沒有了娓娓道來的親切感。在學生初步感知口語化表達的妙處后,教師順勢介紹老舍的《怎樣運用口語》一文,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運用口語進行表達的好處。
最后,師生一起嘗試用口語化的方式聊一聊貓——“你家的貓膽小嗎?”“是啊,它什么都怕,總想躲起來?!薄澳慵业呢埬懘髥幔俊薄笆堑?,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我家的貓也敢斗一斗?!蓖ㄟ^對話,學生對口語化的表現(xiàn)手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體會到在表達中如果加入生活中常用的語氣詞,就會更加親切、更有味道,就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五、學以致用,巧妙遷移所學知識
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課堂上,學生不僅要體會文中表達的情感,領(lǐng)悟獨特的表達技巧,還要遷移所學知識,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標。教師可利用隨堂練筆的方式引導學生遷移表達方法,及時將習得的方法與寫作實踐結(jié)合起來,促使學生運用表達技巧,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老舍在文中雖然用“古怪”一詞來形容貓,用“淘氣”來形容小貓,實際上,他是在表達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這就是“明貶實褒”的寫法。這樣的表達方式不僅使人感到非常幽默,而且展現(xiàn)了作者的真情實感。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對“明貶實褒”的表達方式有了感性認識。該如何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描寫呢?教師可以列舉一些范例,如“平時有好吃的東西,媽媽自己不吃,總是留著給我吃,真是一個‘笨媽媽!”這個句子表面上是說媽媽不懂得自己吃好東西,真笨,實際上是通過“笨”這個字,表現(xiàn)媽媽對“我”的愛。以此延伸開去,學生就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就是具有這種‘矛盾特征的人——“媽媽有時候?qū)ξ液軠厝幔o我買新衣服,帶我外出旅游;可是有時她對我很嚴厲,要是我做錯了事她就會狠狠地批評我?!边@里的“嚴厲”與“溫柔”看似相互矛盾,實際上能真正反映媽媽對孩子的呵護與關(guān)愛。教師啟發(fā)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類似的事例,幫助學生體會“明貶實褒”這一寫作手法的好處。在學生充分講述以后,教師提示學生適當加入語氣詞寫一寫,使表達更為親切。片刻后,一段段精彩的小練筆就呈現(xiàn)出來了,如:“我有一個奇怪的爸爸,說他懶惰吧,的確是呀,他總是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什么事情都不管??墒牵袝r又很勤快,要是家里來客人了,買菜啊,燒飯啊,他都搶著干?!?/p>
教材是學習表達方法的范例。課堂上的遷移練習能使學生把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及時內(nèi)化為自身的學習能力。從學生的練寫片段中,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的表達特色已經(jīng)悄無聲息地浸潤學生心田,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學生必備的語文知識、基本的語文能力、適當?shù)膶W習策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落實單元語文要素是教師完成單元教學任務(wù)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要緊扣單元課文特征,引領(lǐng)學生在體悟文本情感的同時,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使兩者高度融合,以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侯穎穎.巧搭支架,讓語文素養(yǎng)真正落地[J].小學教學參考,2022(31):57-59.
[2] 王維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基礎(chǔ)教育論壇,2022(26):75-76.
[3] 李增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理解內(nèi)容與領(lǐng)悟表達方法[J].家長,2022(9):81-83.
(責編 蔡宇璇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