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羅塘高級中學 唐歡歡
歷史故事對歷史學習有促進作用,它們能夠生動地展現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在高中歷史學習中,合理運用歷史故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習效果。
歷史故事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而且具有生動性、趣味性的特點,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歷史學習中,利用歷史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培養(yǎng)他們的歷史思維。
我們可以利用歷史故事串聯歷史事件,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以“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內容為例,可以利用朱元璋的故事來進行學習:一是朱元璋的逆襲之路,講述朱元璋從底層到當上帝王的故事。二是利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明朝的一系列政策。最后引用名家對朱元璋的評價進行總結,啟發(fā)學生思考明朝是如何加強統(tǒng)治的,從而進行深入的探究。
我們還可以利用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背景和影響。通過故事,學生可以看到歷史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歷史的進程。以“兩宋的政治和軍事”內容為例,北宋時期,由于外患和內部矛盾的加劇,國家財政日益困難。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變法涉及了許多方面,王安石提出了青苗法、方田均稅法等。最終,王安石變法失敗。最后可讓學生思考:王安石的變法引起了哪些爭議?為什么會失敗?有哪些影響?如此,利用故事引導學生走近歷史,了解背景和影響,能更好地展開探究活動。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學習中,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對歷史的客觀描述和抽象分析,這不利于激發(fā)興趣。通過有趣的故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歷史,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探究精神。
我們可以利用故事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以“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內容為例,1351年,元朝爆發(fā)農民起義,起義迅速波及全國大部分地區(qū)。起義將領朱元璋勢力逐漸強大,統(tǒng)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區(qū)。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軍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明太祖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宰相制度。宰相是中國古代輔助君主的最高行政官員的通稱,那么明太祖為什么要廢除宰相制度呢?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加入相關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進行理解。
在歷史課堂中,通過故事進行引導,學生可以深入思考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挖掘背后的深層含義,從而能夠拓寬思維廣度和深度。這種方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他們學會從多角度看待歷史問題,提高復習效率。
我們可以利用歷史故事來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以“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內容為例,在復習中,可以義和團的故事貫穿復習過程,促使學生了解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內憂包括政治腐敗、軍事落后、社會動蕩,外患指列強侵略。通過故事引導學生從晚清的歷史背景、社會狀況展開全面梳理,感受晚清時期的救亡圖存運動。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可以通過生動地敘述歷史故事,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通過歷史故事,我們可以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加容易記憶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