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晶晶
本文基于跨學科視角,將“板凳龍”這一蘭溪本土元素融入到美術教學中,嘗試利用報紙進行手工制作的方式開展美術教學,以期能夠在發(fā)揚本土文化,激發(fā)學生傳承意識,提高學生美學情操的同時,增添美術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培養(yǎng)出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的新時代人才。
一、融——花燈之中逛蘭城
報紙是一種紙質材料,其物理結構決定了其強大的特性,已經(jīng)成為美術教學中較為常見的物品。小學美術教師在利用報紙進行美術教學時,往往都要結合其可塑性的特性對美術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并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技法獲得許多新穎、獨特的美術作品 。
“板凳龍”作為一種優(yōu)秀展現(xiàn)工具,將“板凳龍”引入美術課堂之中,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報紙繪畫出蘭溪特色的美食、美景等,并將其裝飾到“板凳龍”之上,使每一節(jié)“板凳龍”均體現(xiàn)出一種蘭溪特色,實現(xiàn)在“花燈之中逛蘭城”的目的。
二、品——蘭溪美食揚天下
美食作為蘭溪的一張“名片”,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最能代表蘭溪的“食物”,完成再逐一剪下來張貼 在“板凳龍”之上。例如,在進行五年級《悠悠老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新課開始時為學生組織“當?shù)仫嬍澄幕钡暮献餮芯孔鳂I(yè)。
三、知——粉墻黛瓦藝林閣
游埠鎮(zhèn)古建筑是古人留下珍貴文化遺產(chǎn),但在當前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下,它受到了影響。對此,教師可以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報紙制作古鎮(zhèn)建筑,并以將其安在“板凳龍”上展示的方式,重現(xiàn)游埠千年古鎮(zhèn)的悠悠歷史。學生通過制作古建筑模型,對于古建筑的結構更加了解,他們能夠準確將古建筑結構之美繪制出來,并通過圖案剪貼將其放在“板凳龍”上進行展示。
四、夢——傳承文化暢未來
“板凳龍”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多種形狀和圖案。正因如此,教師可以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具有溪古建筑、美食、美景等特色文化的“板凳龍”圖案報紙制品,讓學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蘭溪本土文化,更加真切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之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新的教育標準制定后,美術教育更加注重于提高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對美學的理解,在此過程中,美術教師必須緊密結合日常美術教育教學的需要,堅持深入探討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進一步發(fā)揮服務美術課堂教學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