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睿
走過立春,請乘客們站穩(wěn)、扶好,車輛行進中,前方即將到站——春節(jié).在此提醒各位乘客:這一站路程較長,由大年初一開始,至正月十五方才???,歷時半個月,才算走完。請各位乘客準備好迎春節(jié),品年味.仿照小作者的文段寫下自己的感悟,記錄帶有你們家庭獨特風味的中國節(jié)。
祖母緩緩翻著掛歷,神情莊重,生怕漏掉了什么。少時,她停了下來,喃喃道:“臘月了,離過年不遠了……”
我先是一愣,而后一驚。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就像日月交替,季節(jié)更迭。我悵然若失,在家中尋覓,想要抓住年在悠遠歲月里的坐標。
后院,祖母正在制作臘腸。祖母有條不紊地將肉餡塞入腸衣,每隔一段,就用粽葉捆扎,頗有儀式感。這種儀式感很好,用手藝將年推向高潮。
本來家里人都勸祖母,腌制食品不健康,做了也浪費,可一向隨和的祖母這次很是倔強:“不成,臘腸我一定得做!你們到時莫后悔?!睅追瑒裾f無果,大家也只好依祖母的心意。
忘了具體是哪一天,不經(jīng)意間聽見一個電話,我才幡然醒悟。“喂,你什么時候回來啰?俺給你做了香腸?!彪娫捘穷^傳來祖父的聲音:“快了,明天回來。”看著祖母眼中無法遮掩的欣喜,我才理解她對臘腸的偏愛。臘腸傳承千年未變,是中國人始終無法解開的情結(jié),也能由此感受到背后的溫度。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毙碌囊荒?,萬象更新,不帶一絲舊年的塵埃。每到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心中也會生出一份使命感。自家的對聯(lián)自家寫,這是我們家的特色,也是我的任務(wù)。品書法,寫對聯(lián),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充實自身,抒發(fā)情感,挺好。
我很享受這種感覺,一筆一畫,端莊雄偉,遒勁郁勃,內(nèi)剛而外潤,筆畫圓轉(zhuǎn)如意,妙哉,快哉!一個個字就這樣躍然紙上,一種發(fā)自肺腑的自豪與快意油然而生。
我對此時的天空說點什么好呢?
此刻,已是晚上八九點。月亮升得很高了,天空澄澈得仿若一潭湖水。一兩顆星子,像是水中暢游的魚,輕盈又活潑,遠方的喧囂是它們隱在波濤下的微笑。
剛吃完年夜飯,家人還在桌前,沉浸在一灶一鍋、一瓢一勺、一庭一院的團圓氣氛中我不禁感嘆:行走一生的腳步,有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我家的年味,是臘腸,是對聯(lián),還是親人團聚的美好。
(指導(dǎo)老師:陳華)
“我”家的年味:
臘腸,是舌尖上不變的年味;對聯(lián),是文墨和年味的沉淀;年夜飯,是親人團聚的美好。在卡片上填充上你們家獨有的年味意象,便是另一種春節(jié)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