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講評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課型,目的在于糾正錯誤,規(guī)范答題,開闊思路,提高能力。在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中,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在講評課前做好試卷質量分析,明確講評的重點,在講評課中注意激發(fā)學生聽課的熱情,滲透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答題的能力,在講評課后重視復測,提高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學法指導;遷移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07-0113-03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人,以受教育者為主體?!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語文課標》)明確提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踐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試卷講評課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且常見的課型。在試卷講評課中,學生可以糾正錯誤、查漏補缺、鞏固知識、總結經驗、提高能力,教師可以發(fā)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師生雙方共同反思,改進教與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一節(jié)高效的語文試卷講評課,應當幫助學生回顧答題過程,積累學習經驗,為學習指明方向。試卷講評課與常規(guī)課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在常規(guī)課上,學生的聽課心態(tài)相對平和,主觀目的不是特別明確;而在試卷講評課上,學生往往懷著強烈的聽課目的,目標明確,希望通過教師對試卷的講評找出試題出錯的原因,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因此,提高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質量,教師要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講評前、講評中、講評后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有效的講評策略,提高復習效率。
一、講評前:做好質量分析,明確講評重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上得好不好,與講評前的試卷質量分析密切相關。因此,在講評試卷前,語文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試卷進行質量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典型試題研究以及教師團隊交流、學生面談等方式,分析學生試卷的失分點,明確試卷講評的重點。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教師要分析試卷命題的情況,了解試題考查的重難點是什么,難度系數是多少;第二,教師利用大數據優(yōu)勢,分析和診斷學生的學業(yè)表現[1]46,對試卷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典型問題進行全面評估,了解各個分數段的人數是多少、每道試題的平均分是多少、得分率如何,重點關注失分的“重災區(qū)”;第三,教師要分析學生失分背后的原因,同樣的分值會反映出學生不同的問題。如,語文試卷中有一道閱讀理解題是這樣設問的:
如果在這個自然段的空白處填一個人物,你會填誰?請結合文章內容說一說理由。(5分)
我會填? ? ? (1分),理由:
(4分)。
教師在分析學生試卷失分的原因時發(fā)現,雖然學生都被扣了1分,但是有的學生是在第一個填空處失分,有的學生是在第二個填空處失分。而學生在同一個地方失分的原因也不相同,比如同樣是填寫人物,出錯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有的學生沒有根據敘事角度的變化變換人物的稱呼,仍然填寫文字材料中出現的“李奶奶”,而正確答案是“母親”;有的學生則無法準確判斷誰是文章的主人公。這說明部分學生對文章的主旨理解不準確。語文試卷中的失分點就是學生的薄弱點。因此,在對語文試卷進行質量分析時,教師不僅要分析學生試卷中的失分點,而且要確定講評試卷的策略和方案。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師只有充分關注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才能提高試卷講評課的質量。
二、講評中:滲透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答題能力
(一)教給學生答題的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鼓舞。在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中,教師不僅要講解錯題,而且要分析學生出錯的原因,讓學生掌握做題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給予學生適當的方法指導很有必要。教師的通常做法如下。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從命題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回答問題,比如由思考“這道題怎么寫”轉向思考“這道題考查哪些知識點”。思維角度的轉換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換位思考的習慣,能夠客觀全面地看待考試和試題。第二,尋找“母題”,舉一反三。語文教師在講評試卷時,要引導學生回歸語文教材,從教材中的課文和課后習題中尋找“母題”,讓學生學會尋根溯源。教材就是很好的例子,很多題目的答題方法都出自教材“母題”。比如,語文試卷中有這樣一道現代文閱讀理解題:“文章第⑤—⑦段沒有按照季節(jié)的順序來寫,第⑥⑦段是否應該調換一下位置?請說出你的理由。”試卷給出的參考答案是:“不能。因為第⑤⑥段的格調相同,都是回憶與海相關的快樂記憶,而第⑦段從海水和海風對學校造成的破壞性影響的角度進行敘述,與前兩段的格調不相符,所以應該放在后面?!辈糠謱W生核對參考答案后仍然感到困惑,認為按照時間順序寫也未嘗不可。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八年級上冊課文《三峽》?!度龒{》一文在描寫季節(jié)時沒有按照常規(guī)的春夏秋冬時節(jié)順序寫,而是將最有特點的夏天放在前面,接著寫春天、冬天,將特點相似的春天與冬天放在一起,最后寫秋天。這篇課文將具有顯著特點的事物放在前面,將類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寫?!度龒{》一文是這種寫法的典型代表。學生回顧課文后恍然大悟,從而意識到答題要善于尋根溯源,舉一反三。第三,教師要教給學生答題的步驟,讓學生掌握答題的方法。在講評試卷時,教師務必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圈畫出題目中的關鍵字詞,辨析考點,再分析題目中的已知信息,根據提示和答題要求進行答題。第四,教師在講評語文試卷時要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的意識和能力。解決一道題并不只是為了答對這道題,而是為了學會解決同一類型的題目。例如,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是初中語文考試的難點,教師在講評修改病句時,要與學生共同分析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哪些,做題時要先抓住句子的“病征”,分析病因類型,再修改病句。此外,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判斷力,學會總結和歸納。在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中,教師除了詳細講解錯題,還要教給學生答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二)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
朱熹認為“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在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中,學生帶著疑問而來,想知道自己做錯題的原因是什么。學生的疑惑與質疑,正是其好奇心與求知欲的體現。因此,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提醒學生認真審題,深入思考問題。
當學生提出疑問時,教師可以先請學生讀一遍題目,認真審題,再分析題目要求回答什么。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分析題目要求、梳理答題思路的過程。有的時候學生多讀幾遍題目,思路就會變得清晰,疑問也隨之消除。在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和辨析中深入思考問題。有的時候,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比較一致,更容易理解同伴提出的問題,能夠給出明確的解題思路,同伴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此外,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于無疑處生疑”,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意識與質疑精神。比如,語文試卷上有這樣一道文言文題目:周亞夫和李廣都稱得上是真將軍,但甲乙兩文所表現的人物性格不同,請結合文章內容各找一個角度說一說。參考答案涉及李廣的內容是這樣的:乙文中李廣“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寬緩不苛”,說明他廉潔寬厚、愛護士卒;“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弦而倒”,這說明他射箭技術好,武藝超群。教師在講評試卷時,學生沒有發(fā)現問題。這時,教師可以提示學生:“你認為參考答案有問題嗎?”有的學生經過思考認為答案中有一部分內容是多余的。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學生接著說:“題目要求概括人物性格,但是參考答案中的‘射箭技術好,武藝超群多指人物的特長,我認為這部分答案不夠準確,應當刪除。”教師肯定了學生的看法。這道題要關注的是人物的性格,而不是人物的特長,所以,參考答案中的部分內容可以視為多余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給予學生點撥,提示學生做題時要認真審題。教師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既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又促進了學生的思考。在講評試卷時,教師應當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的質疑,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給予學生啟示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
(三)讓學生參與試卷講評,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中,有的教師習慣“一言堂”,將一張試卷從頭講到尾,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公布答案上,學生忙于訂正試卷、做筆記。這樣的試卷講評課形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有的學生以為自己懂了,實際上還是不懂。教無定法,無論是試卷講評還是專題講評,語文教師都要結合學生做錯題的情況,采取多樣化的講評方式如教師主講、師生共評、學生主講、小組合作講評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講評課的效率。要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參與試卷講評。如果時間緊迫、題目難度大,就以教師主講為主,重點解決難點問題;如果試卷題目梯度性不明顯,學生比較活躍,就采取師生共評或學生講評的方式分析試卷,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師采取小組合作講評的方法,能夠關注到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試卷講評的積極性,如將試卷中的知識板塊分配給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習小組成員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在展示環(huán)節(jié)派代表上臺發(fā)言。由于學生的講評能力有限,交流與合作往往局限于尋找問題的答案,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不到位,自主構建語文知識體系存在困難,因此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點撥,幫助學生自主構建語文知識體系,提高歸納概括能力??傊?,多樣化的講評方式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講評課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講評后:重視復測與實踐運用,提高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
《2022年版語文課標》指出:“教師要有意識地利用評價過程和結果發(fā)現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與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改進學習方法?!保?]47試卷講評課有一點十分關鍵,但也很容易被教師忽略,那就是試卷講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地結束。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要去驗證,及時進行回顧和檢測。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通過個體抽查、整體檢測的形式,對講評過的重點知識進行復測,考察學生的遷移運用能力。通過前后數據的比對,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聽課情況,評估講評課的效果。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復測,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學生復測的時間,也可以進行突擊復測。兩種形式的復測目的和效果不同:提前告知學生復測的時間,可以提高學生聽課的專注力,在短時間內提高聽課效率;突擊復測能夠檢測學生實際聽課的效果。在試卷講評課后進行復測的目的是鞏固知識,讓學生學會遷移運用。復測可以促使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實踐運用中增進對試題的研究,熟悉題型,發(fā)散思維。在復測中,有的學生在某些方面比較薄弱,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指導,達到鞏固知識和強化訓練的目的。此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制作一本講評記錄手冊,將每一次語文試卷講評課中發(fā)現的問題和解題方法進行分類整理。學生可以反復閱讀記錄手冊,鞏固知識,牢記重點。
總之,教師應當將以生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初中語文試卷講評課的整個過程,只有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研究學生的學習需求,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高效講評,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