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離
眼下,明明不是吃筍的季節(jié),我卻突然想點一盤“竹筍燜豬肉”嘗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東坡居士所寫的那樣好吃,勾得軍少這么多年來念念不忘。
開學第一堂課上,軍少就以詼諧幽默的講課風格而受到我們的喜愛。在其他老師平鋪直敘地介紹這門課會講什么內容、該怎么學的時候,軍少則以蘇軾的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開篇,以獨特的視角帶領我們徜徉在詩詞的海洋中,引起了自詡為“純理科生”的我們對文學的濃厚興趣。
軍少的親和力在所有的老師中是獨樹一幟的,他和我們班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打成一片。這大概與他的形象有點關系——單看長相就是一個慈祥幽默的小老頭兒,走路時總會習慣性地摸摸自己的小肚腩,有種慈祥而霸氣的氣質。而真正讓我與他搭建起友誼橋梁的原因,是他幽默和藹的外在下藏著一顆細膩周全的心。
在高三的一次月考中,我的優(yōu)勢科目——語文出乎意料地“翻車”了,但我那時還是心存僥幸地想:這次的“翻車”不過是一次小失誤,證明不了什么,只要努力在接下來的周測中考好就行。
但命運仿佛在和我唱反調,那周的周測試題難得讓我懷疑人生,文言文閱讀幾乎看不懂,選擇題和詩詞閱讀題也頻頻失分,成績再次“吊車尾”。接連下滑的成績,讓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瘋狂的自我內耗中。
語文課上,我無心聽課,蔫頭耷腦的。我不再舉手回答問題,甚至連作業(yè)也沒有按時交。出乎意料的是,軍少并沒有在課堂上公開批評未按要求完成作業(yè)的我,也沒有在私下找我談話,如果不是交上去的作業(yè)遲遲沒有返回來,我都以為這件事已經揭過去了。
幾天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作業(yè)本上除了評分,還頻繁出現(xiàn)一些紅色小字批注,比如“對于詩歌意象的把握稍有欠缺,可以把不同的意象整理歸類,仔細分析它們出現(xiàn)時所表達的情感”,后面還附上一個略顯幼稚的顏文字笑臉。趁著同組的同學還沒回來,我偷偷地翻看了他們的作業(yè)本——上面除了評分等級,什么批注也沒有。我心中一喜:原來這是我和軍少之間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我的作業(yè)本上時不時會出現(xiàn)類似的小批語,比如針對我上次月考出現(xiàn)的問題給我提出改進建議。沒有嚴厲的批評,也沒有冗長的說教,而是以無聲的溫柔包容了青春期里敏感的我那一點點擰巴的自尊心。
高考前的最后一節(jié)自習課,軍少在教室里來來回回踱步了好幾圈,總是探頭探腦地來看我們的復習進度。臨近下課的時候,他在黑板上羅列了一張結構表,把所有主要的答題技巧都給我們串講了一遍。那天,從不拖堂的他足足拖了半個小時。放學后,他在教室門口跟所有同學握了一輪手,針對每個同學的薄弱點語重心長地囑咐了語文應試的小技巧——誰的文言文差得一塌糊涂,誰的閱讀題總是答得偏離要點,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輪到我的時候,他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你啊,難題對你來說不成問題,重要的是心態(tài),放輕松、細心點就行?!辈恢朗遣皇菑乃请p厚重而溫暖的大手中汲取到了某種力量,那年的高考語文,我真的如有神助——心態(tài)平穩(wěn),超常發(fā)揮。
如今,每每在朋友圈里刷到軍少新寫的打油詩時,我都會想起那個蟬鳴聲聲的午后,我們考完語文,沖出考場,笑著同他招手的模樣——自信、大方,對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