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西區(qū)街道教育和體育事務中心 李楊
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與閱讀活動密不可分。以低年段統(tǒng)編教材閱讀拓展版塊選文為例,教材倡導大量閱讀,設置了三大閱讀拓展版塊:“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以及“快樂讀書吧”,注重向課外閱讀延伸,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教師立足于語言運用視角開展閱讀活動,通過聯結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規(guī)劃、注重積累等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亦可以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從教材資源入手,靈活運用教材資源,把“和大人一起讀”“我愛閱讀”欄目的閱讀活動,與單元中的選文有機統(tǒng)整,讓課外閱讀和相應的閱讀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比如: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設置了《影子》《比尾巴》《青蛙寫詩》《雨點兒》四篇輕松活潑、富有想象力的課文,尤其是《比尾巴》是一首節(jié)奏明快的兒歌,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而“和大人一起讀”里的《誰會飛》也是一首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兒歌,可以將其置放在整個單元體系中,將教學資源擰成一股繩,作為《比尾巴》的拓展閱讀材料,借鑒《比尾巴》的一些閱讀方法。讀完之后,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動物的活動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從單元主題入手,創(chuàng)設真實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從課內到課外的閱讀都有真實的情境的浸潤與支撐。比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是充滿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以這則童話故事作為引子,在“快樂讀書吧”里推薦五個童話故事,并以此習得閱讀的方法??梢詣?chuàng)設“我愛童話故事”認知情境,引導學生把學習課文時積累的童話故事的閱讀方法,在實踐中實現知識的內化,并將這種方法運用到“快樂讀書吧”的閱讀中,
從整體規(guī)劃入手,統(tǒng)編教材編者在設置閱讀拓展版塊時,有著清晰的路徑和完整的架構,在具體的內容上呈現出螺旋上升的規(guī)律。只有在整體規(guī)劃下,才能讓閱讀活動得到充分落實。教師可以從“和大人一起讀”入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緊扣“快樂讀書吧”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養(yǎng)成讀書習慣。當教學到二年級“我愛閱讀”時,教師可以嘗試激活學生內在的認知體驗,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自主交流,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構建課內外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除此之外,還可以分學期制訂閱讀計劃,分階段落實學生的閱讀活動。學期閱讀計劃包含閱讀目標、閱讀時間、閱讀書目、閱讀形式等內容。閱讀目標包含一個學期要達到的課外閱讀總量及閱讀能力。閱讀時間可以計劃為一個月讀一本書,閱讀書目分為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兩類,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閱讀形式可以是班級共讀和自主閱讀等形式。在整個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成為閱讀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堅持閱讀。
低年段學生在記憶力方面極具優(yōu)勢,引導他們積累好詞好句,學用好詞佳句,可以為語言運用奠定基礎。比如: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愛閱讀”選文為《畫家鄉(xiāng)》,可以引導學生積累佳句,了解不同地區(qū)的特點,在閱讀中提取相關信息。讀完之后,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以解說員的身份進行解說,或者以導游身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還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做閱讀記錄卡,記錄閱讀時間、摘抄喜歡的詞語、寫下自己的體會或感受等。
綜上所述,低年級閱讀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立足于語言運用視角開展閱讀活動,采取以生為本、循序漸進的方式強化閱讀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