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紫晨等
契訶夫仗義疏財
契訶夫(1860-1904),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劇作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188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攻讀醫(yī)學專業(yè)。1884年畢業(yè)后行醫(yī)。在自己鐘愛的文學領域,契訶夫成績斐然。1880年至1884年,青年契訶夫共發(fā)表了300多篇文章,并且獲得了豐厚的收入。
但契訶夫并沒有將錢看得過重;相反,他一直在思考為錢所累的自己。他曾痛苦地說:“我的心靈痛苦不堪,因為我意識到我是在為錢工作,錢是我工作的中心……”
契訶夫的錢都花在了哪里,以至于讓他不得不一直痛苦地為錢工作?除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消費外,契訶夫?qū)⒋罅康腻X投入到周濟窮人和扶助社會上。契訶夫會給看不起病的窮人治病,有時還會為從遠方來的病人支付路費、安排住宿。在他和高爾基一同發(fā)起的為肺癆病人建造療養(yǎng)院的募捐中,契訶夫一人就捐了5000盧布。1892年,他在下諾夫哥羅德省和沃羅涅什省賑濟饑荒。
1892年,契訶夫購置了梅里霍沃莊園,一直到1898年因肺結(jié)核病情惡化而遷居, 他仍在無償?shù)亟o農(nóng)民看病、用自己的錢建立學校、解決農(nóng)民的生活困難。為賺錢而寫作的契訶夫雖是痛苦的,但用錢來解決問題、扶助弱小卻是他所期望的。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馬紫晨/文)
徐霞客的旅費從何而來
徐霞客即徐弘祖(1586-1641),江蘇江陰人,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22歲時棄科舉,從事旅行30多年間,游遍大半個中國,寫下60萬字的游記,被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出身于江陰梧塍徐氏,也就是江南巨富之家。前期徐霞客的旅費主要靠家庭財富。但會有一個問題,徐霞客出遠門,游歷時間很長,尤其到一些蠻夷之地,就算有錢,帶多了也不安全。在他的游記中,就曾記錄多次遭遇強盜,幾度絕糧。但徐霞客是有充分準備的,他不僅練就了一身野外的生存能力,在解決資金困難方面也是經(jīng)驗豐富。
首先是借。比如有一次被打劫后,“余周身無一物”,這可怎么辦?借唄!被搶之后的徐霞客棄舟登岸,直奔衡陽的朋友金祥甫家。人家并不富裕,用民間集資方法湊了100兩銀子,這才借給徐霞客20兩,而代價則是徐家20畝田的田租。
其次是蹭。比如徐霞客沿途到訪、住宿很多寺廟,基本都是免費吃喝的。最幸運的是,徐霞客游廣西時得了一個好東西——中軍唐玉屏“以馬牌相畀”。馬牌是明代軍事人員向驛站出示的信物,只要出示馬牌,沿途驛站就要接待,主要是派人挑行李和管吃住。他使用馬牌大概兩個月,一直到他離開廣西。
另外,讓自己的名聲與獨特魅力發(fā)揮最大作用,也是徐霞客解決旅費問題的重要手段。比如通過好友陳眉公介紹,他認識了昆明名士唐大來。唐大來不僅資助他游歷云南的旅費,還為他寫了數(shù)封“推薦信”,將他介紹給其他的好友。這種“因友及友”的接力幫助,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徐霞客旅費的可持續(xù)性。
(摘自《西安日報》馬慶民/文)
猛虎緣何稱“白額”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時常把老虎稱作吊睛白額。如《水滸傳》里武松在景陽岡徒手打死的就是吊睛白額大蟲。古人為什么把猛虎稱吊睛白額呢?
“吊睛”很好理解,就是說虎眼吊著,看起來十分兇悍。至于白額就有點兒不大著調(diào)了,說老虎白腦門兒,可眾所周知,老虎腦門兒有個王字,那是黃地黑紋,即使有點兒白毛,可這點兒白毛也是在腦門兒周邊。
也許,我們應該拋開白額,從白與虎的聯(lián)系上找找原因。白虎與青龍、朱雀、玄武齊名,號稱“四象”,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的群星,進而又代表了四方和四季。
筆者有個猜測,將猛虎稱“白額”很可能跟白虎有關。老虎體色金黃,也就是肚皮、脖子和額頭兩側(cè)有點兒白色。非要跟白虎套近乎的話,說白項不順口,說白額正合適,總不能說白肚、白腹吧?
(摘自《聯(lián)誼報》古傲生/文)
[咬文嚼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于是人也”!
讀書看報,常見引用孟子的話“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寫成“于斯人也”,這是不對的;網(wǎng)上也對是“是”是“斯”爭論不休,更無必要。應是“于是人也”。筆者存有長春古籍書店1983年影印的古本《四書白話注解》,閱之得知這句話出自《孟子·卷六告子下》,意為上天要把大責任、大事業(yè)加在這個人身上。
誠然,在“是”與“斯”二字的多個義項中,有一個義項相同的,即作為指示代詞都是釋義為“這個”,但引用古文或引用近現(xiàn)當代文,都不應改字。
(史?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