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萬
調(diào)查經(jīng)過
受安順市經(jīng)開區(qū)管理委員會委托,2019年9月,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專業(yè)人員對婁湖配套公共設施項目占地范圍內(nèi)進行了文物考古調(diào)查及勘探工作。此次調(diào)查勘探工作,發(fā)現(xiàn)1處商周時期遺址,另有明清時期墓葬群,均為地下文物。
婁家坡明清時期墓群位于商周時期遺址南側(cè),位于安順市經(jīng)開區(qū)西航辦西湖村瓦窯山(臥佛山)東側(cè)山麓。在調(diào)查前已有多座墓葬被破壞,地表可看到的保存尚好的明清時期墓葬有6座,墓碑為20世紀90年代所立,這些墓葬的后人尚在,并常年祭祖。鑒于此,在撰寫調(diào)查報告時,我們提出了“對這6座墓葬依法異地搬遷,但在搬遷過程中有關文物保護單位應全程予以監(jiān)控指導,如遇有價值的文物信息應注意提取”的保護建議。
2019年11月3日,婁家坡明清時期墓群搬遷工作啟動,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工作人員到現(xiàn)場監(jiān)控指導搬遷工作。搬遷過程中,鑒于該墓群墓葬中出土大量的銀器,在安順市文物局、經(jīng)開區(qū)管委會協(xié)調(diào)下并征得墓葬后人同意,我們對該墓群的部分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清理,共清理墓葬4座,現(xiàn)將考古發(fā)掘情況介紹如下。
墓葬情況
M1
M1殘存封土近圓形。墓葬的修建方式為先挖土壙,再在土壙內(nèi)用石材修建墓室、墓志坑、六邊形坑等。土壙平面形狀呈“凸”字形,全長5.7米。墓室土壙呈長方形長4.5米、寬2.6米;墓志坑土壙長1.2米、寬0.9米。墓葬由墓碑、六邊形坑、墓志坑、墓室等組成。墓碑碑座不存,碑身下部殘,圓額,正中陰線刻“李太恭人唐氏之墓”。在墓志坑中出土石質(zhì)墓志兩通,刻字面相對,墓志石板為正方形。墓室四壁用大小不等的石塊壘砌,較平整的一面朝內(nèi),并用石灰填縫及涂抹內(nèi)壁,墓室頂部用大小不等的近似長方形的石板覆蓋。墓室南、北、西三側(cè)各有一龕,各個面均用石灰涂抹平整。
墓中出土銀器、銅器、鐵器等80件。從墓葬的形制、墓志記載內(nèi)容、出土銅錢及隨葬品特征推斷,M1的時代為明代洪武年間墓葬。
M2
M1殘存封土近圓形,早年被盜。墓壙為“亞”字形豎穴土坑石室墓。由拜臺、墓碑與碑座、墓誌壙、墓室組成。填土內(nèi)有大量的燒土顆粒。墓室壁面、墓頂石、墓志壙頂石、坑頂石都是原山崗石壘砌或蓋住,石頭上未發(fā)現(xiàn)鏨痕。用石灰勾縫,墓室壁面用石灰粉刷。
拜臺位于墓碑前面。墓碑及碑座位于墓室前面,墓誌壙之上。碑座呈梯形,上小下大。墓碑,上沿為圓弧形,碑文陰刻“故明威將軍李公之墓”。這塊原始碑被移開,族人后來在原位置碑座上面又重新立一碑。墓志壙與墓志位于封門前,碑座之下。在墓志坑中出土石質(zhì)墓志兩通,刻字面相對,墓志石板為正方形。
墓室平面、橫切面呈梯形。口小底大,前窄后寬,前低后高。墓室長2.7米,后口寬1.2米,底寬1.4米,前口寬1米,底寬1.1米,墓口距墓底,后高1.4米,前高1.35米。墓底為生土。墓壁用大小不一的石頭壘砌,石灰勾縫,壁面全部粉刷石灰。側(cè)壁中間相對應處修建側(cè)壁龕,后壁修有后壁龕。墓頂石為3塊大石板,縫與縫之間用青灰磚壓縫。
墓中出土有金、銀器、銅錢、釉陶罐、夾砂陶罐等52件。從墓葬的形制、墓志記載內(nèi)容及隨葬品特征推斷,M2的時代為明代宣德年間墓葬。
M3
M3是一座雙室石室墓,破壞嚴重,兩座墓室相距約2米,它們屬于同一個墓穴,但不屬于同一個墓壙。因墓葬外圍用石頭圍城圓形,直徑約5.5米,殘高0.65米,外圍石頭殘存少部分。墓室前面殘存墓碑及碑座。
兩個墓室分別都是用石板子母扣合而成。四壁面與蓋板石分別各為整塊,石板厚0.1米。男墓室平面略微梯形。長0.88米,前寬0.55米,后寬0.58米,高0.57米。四壁石直接從生土上開始修建,底部無底襯石。墓底鋪石灰,厚略0.1米。殘存有棺材板痕。從墓室構造形制推斷,男墓是為二次葬。女墓室平面呈梯形。長2米,后寬0.69米,前寬0.65米,高0.66米。四壁底部有底襯石,墓底為生土。墓底鋪石灰,厚略0.1米,殘存有棺板。墓中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殘存部分棺材。
從墓室前面的墓碑殘斷,下半部分與碑座相連,在原位置未動,另外半截在旁邊找到。墓碑上方刻“萬古佳城”四字,正中陰刻“明誥封護國將軍顯考李公□□/夫人采氏之墓”,右側(cè)刻“乾隆三十三年三月曾孫玄孫永濟立”。從墓碑正中刻字、墓葬形制并結(jié)合《李氏族譜》看,該墓應是明墓,墓碑屬于后立,立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M4
M4是一座雙室石室墓,兩墓室分別都是用石板子母扣合而成。四壁面與蓋板石分別各為整塊,石板厚0.1米,中間隔墻為條石,分兩層,第一層為整塊條石,下一層為兩塊條石相拼接而成。封土基本上被抹平,石室保存完整。墓室前面的墓碑及碑座也被移開。
男墓室平面呈長方形,長1.98米,寬0.77米,高0.76米。四壁石下均有地襯石。墓底為生土,鋪石灰,厚略0.1米。殘存有棺材板。女墓室前窄后寬,長1.98米,后寬0.7米,前寬0.6米,高0.76米。四壁底部有底襯石,墓底為生土。墓底鋪石灰,厚略0.1米,殘存有棺板。清理中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殘存部分棺材。
墓碑呈倒“凸”字形,正中刻“皇明顯考生李公顯仁墓”,從墓葬形制、墓碑結(jié)合《李氏族譜》來看,該墓應是明墓。(責任編輯/張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