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升旭
編者按
2022年版課標指出:“要根據(jù)教師的研究興趣和專長,組建形式多樣的校本教研共同體,有計劃地開展主題式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研品質(zhì),促進教師發(fā)展?!睆V東省東莞市西溪小學語文課程組持續(xù)開展了生長語文的“三板一線”單元整合教學范式的校本化探索,在單元主線的引領下,將單元教學內(nèi)容按照“積累—理解—運用”進行了有機設計與組合。本期專題精選了該校語文課程組的五篇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的文章,以期能對教師們的校本化教研探索有所啟發(fā)。
“生長語文”基于教育即生長的理念,通過潛移默化、情知互動、循序漸進和厚積薄發(fā)等方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自然生成和對語文的生活應用。其理念的落實,采用“三板一線”單元整合教學范式。
“三板一線”,全稱是“小學語文單元整合‘三板一線教學范式”。即在單元主線引領下,將單元學習內(nèi)容按照學習任務群的屬性,有機分配到“積累、理解、運用”這三大板塊中,同時,借助習字格、誦讀本、語文報、閱讀臺等學習工具及學習生態(tài)技術(shù),共同構(gòu)建成單元整合教學范式(見圖1)。
下面以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為例,將其實施策略逐一說明。
一、單元主線
單元主線是指在學習中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組織成一個連貫的主題線索。它可以看作是學習任務群中不同任務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教師可以利用單元主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幫助他們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在單元主線的設計中,教師需要確定一個明確的主題任務或問題,作為學習的核心內(nèi)容。這個主題或問題應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實踐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從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單元導讀中,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風趣與幽默”,語文要素是“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看漫畫,寫出自己的想法”。其中前者是閱讀要素,后者是表達要素。語文要素要轉(zhuǎn)換成單元主線,要從“教材”變成“學材”,把“課題”變?yōu)椤皢栴}”,把“課文”作為“例文”,就要做出提煉與轉(zhuǎn)變。通常情況下,“三板一線”單元整合教學范式中單元主線的確定有兩種形式:一是任務驅(qū)動,二是問題探究。這樣,把編者的單元語文要素轉(zhuǎn)換成一條單元主線(主任務或主問題)。如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我們可將單元主線確定為主任務“學會用風趣的語言來表達”。
二、“積累”板塊
在“三板一線”單元整合教學范式中,“積累”板塊主要是解決語言積累及梳理的學習任務,目的在于積累本單元字詞句及詩文誦讀等語言素材,為單元學習做好基礎積累。此板塊通過語文校本教材及拓展課程協(xié)同進行。通過誦讀課與“誦讀本”提前認讀單元生字詞,熟讀課文,背誦經(jīng)典詩文等語言積累任務。通過習字課與“習字格”將生字以單元整合的方式,按照相同偏旁部首或部件進行同類字、同族字歸類整合。結(jié)合圖示、課文生詞、多音組詞等運用場景進行多維識字。
據(jù)此,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積累”學習任務如下:
1.認讀“搔癢”“窈窕”“愛憎”等詞語。
2.熟讀并背誦文言文《楊氏之子》以及日積月累的名句等。
3.熟讀課文《手指》《童年的發(fā)現(xiàn)》等。
4.認識并會寫單元生字詞。
其中,第1~3項通過誦讀課誦讀“誦讀本”完成,以每周循環(huán)反復誦讀的方式,提前熟讀生字詞與課文。同時,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第4項“認識并會寫單元生字詞”通過習字課的“習字格”練習來達成,以開設每天20分鐘“習字”拓展課的形式進行。對單元整體生字進行歸類后,集中識字寫字。比如,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生字做如下歸類整理(見圖2)。
三、“理解”板塊
“理解”板塊主要是通過對不同課文或例文的學習,以單篇或多篇課文為例子,加深對單元閱讀與表達要素的逐層理解。此板塊主要是解決文章大意、寫作目的以及表達方式等理解層面的問題。一篇課文通常只聚焦解決一個子任務或子問題。確定好單元主任務或主問題后,通過“理解”板塊,將之分化成與單元主線高度相關的子任務或子問題。比如,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我們可以如此安排(見圖3)。
一篇例文聚焦解決一個子任務或子問題,3篇例文共用3個課時。單個課時采用“學習單”的形式教學,同樣采用“一線”串聯(lián)“引發(fā)—探究—實踐”的“三板一線”形式呈現(xiàn)。比如,例文1《楊氏之子》的“學習單”設計(見表1)。其中,“引發(fā)—探究—實踐”三板塊分別設置三個學習子任務,“操作要略”供教師組織、引導、啟發(fā)用。將“教案”轉(zhuǎn)化為“學習單”旨在轉(zhuǎn)變教師的備課視角,從“如何教”變?yōu)椤霸鯓訉W”。板塊化的教學更為聚焦、簡潔,使單個課例的教學重心與單元整體教學主線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點線相連、層層遞進的邏輯關系。
四、“運用”板塊
“運用”板塊是語文拓展與運用、整本書閱讀以及跨學科學習等綜合性學習活動,以及實現(xiàn)多元評價的主要板塊。通過此板塊讓學生的聽說讀寫、整本書閱讀、綜合學習等語用能力得到提升?!叭逡痪€”單元整合教學范式提供的“語文報”平臺是一種較為常見、易操作、能常態(tài)運用的語文綜合性運用工具?!罢Z文報”這一載體既可作為學生的習作展示,也可作為一種活動記錄與成果展示。因此,可作為一種長期常態(tài)運用的語文綜合學習載體。
“運用”板塊中的“閱讀臺”是生長語文體系中整本書閱讀評價運用的重要工具,包含推進學生整本書閱讀實施策略及評價平臺。平臺通過科學分級書目,配備多維測評題庫,采用計算機軟件與“云架構(gòu)”網(wǎng)絡服務器平臺,產(chǎn)生簡便、系統(tǒng)、科學的評價結(jié)果。它包含“閱讀推進”與“評價平臺”兩大部分,有助于營造學校、班級書香環(huán)境,促進生長語文學習生態(tài),增加學生閱讀積累。
“三板一線”單元整合教學范式是以“生長語文”為宏觀理念,以“三板一線”為中觀策略,以“習字格”“誦讀本”“學習單”“閱讀臺”“語文報”等為微觀學習工具,構(gòu)建以學習任務群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教學范式。
(作者單位:廣東東莞市寮步鎮(zhèn)西溪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