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華僑小學(xué)五年級(4)班 李岱臻
外地游客來到廣州,一般一定會找一家茶樓,體驗廣州特有的早茶文化,廣州人習(xí)慣說“啖早茶”。啖早茶不僅只是喝茶哦,還會有很多種類的小點心,這就是廣州人的口頭禪——啖一盅兩件。
據(jù)說廣州早茶起源于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當(dāng)時廣州有一種館子,供應(yīng)茶水糕點,由于條件有限,僅提供幾張桌凳供人們歇腳聊天,一般這樣的館子門口都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茶話”兩個字,這樣的館子被稱為“一厘館”。后來,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又出現(xiàn)了獨立的茶樓,稱作“居”,比如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著名的“陶陶居”。再后來,人們把“居”改為“樓”,例如我們熟知的蓮香樓,據(jù)說“樓上雅座”的說法正是由此而來。
到了今天,早茶已經(jīng)成為廣州人休閑生活的一大特色。周末清晨七八點的廣州,可能馬路上還看不到多少人或車,不過你隨便走進(jìn)一間茶樓,可能已經(jīng)座無虛席了。特別是某些出品好的茶樓,雖然早上七點半開門迎客,但是一般六點就有人去排隊等位。早茶時間,人們泡上一壺茶,點上幾樣喜歡吃的小點心,一邊品茶和美食,一邊與朋友閑聊,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呀!
當(dāng)然,喝早茶還有一些禮儀要注意,比如:當(dāng)有人為你倒茶,你應(yīng)該彎曲食指與中指,在桌上輕輕一扣,用來表示謝意,被形象地稱作“屈指代跪”。相傳這種喝茶禮儀源于乾隆年間。某次下江南期間,乾隆給隨從斟茶時,隨從為了不暴露身份,情急之下彎曲食指和中指,代替跪拜叩頭之禮。后就成為謝茶的禮儀。
喝早茶一定要點一份熱氣騰騰的粥,既暖胃又飽腹,其中艇仔粥也是有來歷的。舊時廣州西郊的河道兩旁種滿荔枝樹,叫做荔枝灣。每逢夏日黃昏,很多人來這里游玩,小艇在河面上穿梭往來。其中有的小艇專門供應(yīng)“艇仔粥”,故稱“荔灣艇仔粥”。如果有人需要,粥艇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
說到這,你一定流口水了吧,那趕緊去找茶樓“啖一盅兩件”吧!
名師點評
本文取材新穎,主題明確,語言生動活潑。小作者生動地描繪了廣州人吃早茶的民風(fēng)民俗,介紹了本地特有的早茶文化,字里行間透露著城市的人文氣息,富有人文情趣,情感豐富、真實,更顯親切。文章結(jié)尾不落俗套,令人意猶未盡,飽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