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平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對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思考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物理教學,以保持其高效性。為了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培養(yǎng)他們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提升整體物理教學水平,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突出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這意味著將學生置于教學的核心位置,教師則充當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的主動學習,并構建起良好的師生互動。因此,文章旨在探討基于新課標背景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思考如何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高效課堂;“五環(huán)”互動;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與其他學科不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性要求較高。本研究結合新課程改革背景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探討目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推動其創(chuàng)新和完善。旨在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出對物理的熱愛。
一、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和不足
初中物理與其他基礎學科有所不同,學生初次接觸物理課程時可能會覺得抽象性較高,難以理解。這一困難不僅來自學生自身心理,還可能受到教師和家長的影響。這些問題妨礙了學生的學習進程,逐漸導致了對物理學科興趣的減退,進而影響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著幾個主要問題:教學方式單一乏味、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不合理、課程內容過于理論而缺乏實踐聯(lián)系,這些問題影響了初中物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
(一)教學方式單一乏味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一個明顯問題,即受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影響,大部分教師主導講解,學生參與較少,他們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在講解物理課程內容時往往忽視了新型教學方式和相關教學工具的應用,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合理
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常將教學目標簡單地設定為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這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教師對新課程的相關教學理念認識不清晰,忽視了新課程改革強調的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目標設定缺乏清晰性和合理性。
(三)課程內容與實踐缺乏聯(lián)系
初中物理學科的內容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要貼近生活,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然而,現(xiàn)實中初中物理教師未能充分重視來自生活的知識,未能引導學生將日常生活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為很多初中物理知識都可以通過生活經(jīng)驗進行舉例說明。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從生活中感受物理、學習物理的重要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更加重視并關注如何將生活與物理教學有機結合。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教學原則
作為初中物理教師,需要認真反思自己的課堂是否存在上述的不足和問題。在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基礎上,轉變自己的角色,積極探索多樣化的物理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深刻感受物理課堂的魅力。為此,物理教師需要遵循以下教學原則,以確保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以學生為本的原則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其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切實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需求為指導,確保課程內容真實有效。
(二)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相結合的原則
初中物理教學不應只注重理論知識,許多教學內容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獲取。當學科理論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時,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充分發(fā)揮初中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采用貼近生活情景的教學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理論內容的難度,還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三)堅持靈活與創(chuàng)新的原則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選擇教學理念和應用教學方式都應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教師應善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提升教學效果。同時,教師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在物理教學中嘗試整合新技術和新理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此外,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鼓勵他們勇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探究
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現(xiàn)狀,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從業(yè)者,物理教師需要積極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這樣可以使教學內容更符合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培養(yǎng)的要求,進而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和全面健康成長的目標。
(一)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支持課堂教學,確保學生能夠有效且高效地學習。在選擇教學方式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對不同學習方法的興趣度。只有選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學習,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小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和游戲法等。然而,具體應如何運用這些教學方法還需結合實際課程目標、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知能力進行。教師應相信,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遠超乎想象。
采用情境式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課本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效率和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當學生難以理解課本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與日常生活情境密切相關的內容來加以解釋。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還能感受到知識的實用價值,從而更積極地學習,并主動探究問題,培養(yǎng)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