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如
花“開”于器,繁花似錦。
花卉是中國歷代陶瓷最常見的裝飾藝術(shù)之一。它象征著自然的美麗與和諧,也象征著勃勃生機與欣欣向榮。
茶器作為中國陶瓷藝術(shù)的一個重要門類,花卉紋與茶可謂“素心同調(diào)”,二者皆蘊藉著自然之美。
陶瓷茶器主要有碗、盞(盞托)、杯、壺等器型,花卉紋則多見蓮、梅、蘭、菊等,亦有桃花、芍藥、牡丹等。其中,清康熙十二月花神詩文杯乃花卉紋茶器經(jīng)典之作。
表現(xiàn)形式上,或以花卉為裝飾紋樣,或從花卉形態(tài)中提取線條或元素,或模仿花卉造型,從具體到抽象,不一而足。
茶器上,花開四季,氣象萬千。
壹
蓮:清水出芙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蓮,圣潔無瑕,是佛教的圣花,最初出現(xiàn)在東晉晚期的陶瓷上。
江南是越窯主產(chǎn)區(qū),茶與釋的滲透交融,使飲器的紋飾出現(xiàn)了以蓮瓣紋為主的佛教元素。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痹礁G在唐代更是彬彬稱盛,它那瑩潤光潔的質(zhì)地、清澈滴翠的釉色與蓮清新淡雅、超凡脫俗的造型相契合,有著豐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故孟郊亦贊嘆:“越甌荷葉空”。
茶圣陸羽也獨愛越窯瓷如春水般的翠色,他認為,越瓷類冰類玉,是飲茶的佳器。其中,又以秘色瓷的聲名最為顯赫。現(xiàn)藏寧波市博物館的唐越窯荷花托盞便是該時期秘色瓷的代表作。
到五代時,越窯蓮花托盞的造型更趨豐富,紋飾更趨細膩。蘇州市博物館藏的秘色瓷蓮花托盞,系吳越國錢氏敬奉給蘇州虎丘云巖寺塔供養(yǎng)的茶器。整件茶器形體豐腴圓潤,刻工精細,線條流暢,釉色清澈勻潤,酷似出水芙蓉,似乎還掛著晶瑩的朝露。故徐夤詩云:“嫩荷涵露別江瀵”。
宋時出現(xiàn)的纏枝蓮紋,在明代逐漸流行,蓮與葳蕤纏繞的枝葉組合,象征著清正廉潔,也象征著生生不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蓮與茶“精行儉德”之品格隱隱相合。
貳
梅:暗香疏影斜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p>
梅的傲雪風姿,素來為文人雅士所深情吟哦,亦是高潔風骨的象征。宋人之愛梅,不止于賦詩填詞,還將梅花“畫”在了茶器上。比如,南宋吉州窯剪紙梅花盞,將“剪紙漏花”之剪紙藝術(shù)與陶瓷藝術(shù)跨界融合。梅花數(shù)點,如沒骨畫,暗香盈盞。
明代德化窯梅花杯乃梅花茶器之典型。釉色純凈瑩潤、宛如凝脂象牙的德化白瓷,—枝梅花凌霜綻放,平添幾多素雅芳潔。“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绷皱偷漠嬕庠娋?,躍然杯上。
叁
菊:秋菊有佳色
菊,亦是四君子之一。
“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薄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碧諟Y明之獨愛菊,乃千古隱士之佳話。詩行間,菊香清幽,閑情滿紙。而在傳統(tǒng)紋飾中,菊又有長壽之吉祥寓意。
茶器上的菊花紋,既有雅淡的線描,亦有寫實風格。另外,陶瓷藝人還將菊瓣變成規(guī)整有序的幾何線條,外化于器身,如紫砂菊瓣壺、菊瓣式蓋碗、菊瓣盤等。菊瓣歷歷,若有菊香,縈于碗盞間。
肆
十二花神:四時有大美
十二花神杯,是康熙朝官窯瓷,其原型是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卉紋杯,雍正、嘉慶、光緒乃至民國,均有仿制。除青花五彩外,亦有粉彩、琺瑯彩。
水仙、迎春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蓮花、蘭花、桂花、菊花、月季、梅花等十二種花卉,分別是每月(農(nóng)歷)的代表性花卉。
一杯一花,一面繪花,一面題詩,詩句均出唐詩。十二種花,亦指代史上名女。詩、書、畫、印、茶,融于一杯,美輪美奐。
四時之花,是時序輪轉(zhuǎn)的印跡。靜賞四時花,樂飲四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