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飛素閣遺詩》詩作概觀

      2024-07-08 17:05:11徐鈺茹
      名家名作 2024年13期

      徐鈺茹

      [摘 要] 《飛素閣遺詩》是近代著名詩人潘飛聲整理匯編其妻子梁靄的遺作而得的詩集。從此遺集中,可窺見梁靄的詩歌在內(nèi)容上抒寫生活情趣,寄懷微妙情思,抒發(fā)素心禪意;在詩歌表現(xiàn)手法上,用字精準傳神,善于化用前人之句;在詩歌藝術風格上,大體有三類:蒼勁質(zhì)樸、幽曲纖峭、奇麗纖濃。梁靄在同時代的女性作者中,作品數(shù)量較少,但其詩集刊發(fā)后,大量詩人學者都為其題辭并予以高度評價,可見其詩作自有精彩獨絕處。

      [關 鍵 詞] 《飛素閣遺詩》;梁靄;質(zhì)樸;纖峭;奇麗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類項目“民國舊體詩的新變研究”(2021WQNCX075)的階段性成果。

      梁靄(1862—1887),字佩瓊,一字飛素,廣東南海人,19歲嫁潘飛聲(蘭史),二十六而卒。她去世后,蘭史悲痛不已,將其平生所作整理匯編成《飛素閣遺詩》,刊行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讹w素閣遺詩》首有衡山女史陳吉芬書簽及題詞,葉芬撰傳,陶森甲、冒廣生、陳崧序,丘逢甲、李東沅等暨女史劉靄慈、陳懋嫻、葉花蕓、史福貞、史天秾題詞,末有潘飛聲題跋。凡詩六十四首,分題編次。徐世昌《晚晴簃詩匯》錄其詩十七首,金武祥《粟香隨筆》、邱煒萲《菽園贅談》《五百石洞天揮麈》多采其詩,仔細評點。梁靄的代表作如《別曲》《夢從姊佩湘》《珠梁泛月》《花田晚眺》《夢天行》《瓊樓曲》等,多為人題詠,并高度贊賞,可知其才名不虛。本文將從詩作內(nèi)容、表現(xiàn)手法和藝術風格三方面對《飛素閣遺詩》進行闡說。

      一、詩作內(nèi)容

      梁靄與潘飛聲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郎錦囊以珠字,妾朱口而艷歌”,成為一時佳話。無奈“偏是好花都落早”,梁氏英年早逝,一生所作詩詞不過六十四篇,潘飛聲感觸于懷,集其遺詩,以慰亡妻。今觀梁氏《飛素閣遺詩》,詩歌內(nèi)容大體抒寫生活情趣,寄懷幽思情懷,抒發(fā)素心禪意。

      (一)抒寫生活情趣

      梁靄19歲嫁潘蘭史,蘭史才華橫溢,二人琴瑟和鳴、感情篤厚。在與蘭史生活的這段時間比較幸福,故而能“含笑如竹,忘憂對萱”。這段愉快的生活和心境在其詩中有所體現(xiàn),如《月夜蘭史偕游海山仙館看荷》:

      跳珠雨過鳧鹥濕,棹邊高掛青油笠。笛呼明月出橋東,門障荷花刺船人。

      湖心亭子風蕭蕭,蕩漾綠云紅影消。三更畫舫穿花壁,只楝水香多處搖。[1]

      該詩作寫夏日雨過天晴,與蘭史駕船出游。蕩舟湖中,風清氣爽,如在畫中游。另有《蘭史自署蝴蝶洞主,制印置閨中言,將偕隱羅浮也,為賦長句,用東坡松風亭下韻》寫移家羅嶺梅村,思偕隱而吟種秫?!额}金家水閣》寫三月落紅之雨,詠六朝濃翠之山;《閨中作》寫當其閑階花濃,暖日晴媚,靜坐忘永;《聽度曲》寫天涼初試羅衫,飲茗聽玉簫。生活中的歡趣躍然紙上。

      在《飛素閣遺詩》中,有不少品題書畫的作品,如《題蒹葭秋水圖》《題蘭史詩草》《題蘭史抱琴圖》等,足見梁氏與蘭史在趣味上的相投與精神上的契合。陶森甲《飛素閣遺詩》序中道:“揮綽乎江山佳趣,品題乎書畫前塵”,正貼合此時梁靄生活的怡然安逸。在她為數(shù)不多的作品中,多次詠梅,甚至典衣買梅,可想梁靄情趣的淡遠雅致?!独硖吠瑯油怀稣宫F(xiàn)了她的興趣愛好:

      兒家庭院愛收藏,盡日編排呼婢忙。湘帖色經(jīng)梅雨變,頻將金斗熨沉香。[1]

      女主人翁愛好收藏書籍的書帖,整日為理帖編排而忙碌,因為梅雨的緣故,湘貼因此變了顏色,她不得不頻繁地用加了香料的熨斗熨平、熨干受潮的貼紙。由此可想她性情嫻靜,情趣高雅。

      從《飛素閣遺詩》中,讀者還可以看出梁氏是一位熱愛生活、達觀向上的女子。如《移家》“盆蘭呼婢種,徑草與兒刪”,栽蘭除草,為移家而忙碌,生活場景如在眼前。在她病居的日子里,她的閑居生活更細致地反映在她的詩作中,且看《山居歲暮》:

      開遍梅花漸歲除,茶甌藥碗慰閑居。山園病起才梳發(fā),掃閣焚香讀道書。[1]

      歲將除夕,本應該是熱鬧歡快的,然而詩人卻在病中。在病中無人陪護,唯有茶甌和藥碗相伴,女詩人還是起床梳妝,“掃閣焚香讀道書”,可見她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與高雅的生活趣味。

      (二)寄懷微妙情思

      人不免有時代的局限性,像清朝大多數(shù)女性詩歌一樣,梁氏也時常在山居這個小天地里,傷春悲秋、懷親念遠。如《惜春詞》:

      黃鸝紫燕太嬌嗔,欺夢東風劃地頻。閑煞闌干人獨立,桃花如雨不憐春。[1]

      作者獨自閑倚闌干,看黃鸝紫燕嬌嗔可愛,觀東風不解風情,吹桃花零落如雨,縱是良辰美景無人訴說,更是韶華東流歲月不居。另有《春愁》:

      芳草一千里,瓊樓十二層。春愁都不見,寒雨黯孤燈。[1]

      千里之遙,十二層之高,而春愁看不見,孤燈小如豆,這種物象的巨大反差,給人內(nèi)心強烈的沖擊。春愁雖看不見,卻在詩人內(nèi)心涌動。其《古意》云:“浮云落日外,西北有高樓……一夕韶華感,傷心不自由?!薄奥淙铡笔且谷A降臨,即將進入黑暗;“西北高樓”給人的感覺是孤獨寒冷的,詩的開頭就為全詩奠定了寂寞凄涼的基調(diào)。詩的最后兩句直接感嘆韶華易逝,人世不自由,讓人唏噓不已。除了感時傷懷外,在梁詩中最突出的情感是相思念遠。如《寄蘭史》:

      剩整壚香對月斜,蘭閨幾日罷繅車。煙中慘綠遙山黛,鏡里愁紅獨藕花。

      燕子何時相語別,鴛鴦好是不離家。晚涼領略消閑趣,自喚雛鬟教煮茶。[1]

      壚香對月,繅車停罷,“慘綠”與“愁紅”寫出了作者的心境,“遙”暗示與丈夫的距離之遠,“獨”寫出自己的孤寂,而燕子、鴛鴦寫出了對丈夫由愛而怨的情感的變化,最后兩句心境又轉(zhuǎn)而平和。如何消解相思之苦?作者最后給出的解決辦法是讓自己忙碌起來,于是“自喚雛鬟教煮茶”。《池上書寄蘭史》寫:“落花欲漲池塘晚,簾外鴛鴦飛一雙”,借簾外鴛鴦成雙成對,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秋夜寄蘭史》路過橋樓,觸景生情,用回憶的方式再現(xiàn)去年二人同游的場景,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可知涼月最思君”,這里是詩人大膽地表露心跡;而《七夕》“庭階風露冷,珍重語雙星”,則借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默默祈禱,訴說自己的幽微心事。

      梁氏作品中,還有一些愁思比較隱晦,如《感舊》:“不見當時雙燕子,東風閑殺好桃花”??赡艽藭r作者已經(jīng)臥病在床,預感限期將至,因此遙想當年與丈夫比翼雙飛的快樂時光,而更加憂思不久人世之悲涼,感嘆東風不與,反閑殺好桃花。懷舊與埋怨之情,朦朧可見。

      (三)抒發(fā)素心禪意

      梁詩中塑造了一個“焚香幽坐”的女性形象。在《瓊樓曲》中寫道:“雁柱七弦素心遠,蛾眉一尺春山長?!辈簧偃苏J為陶淵明是“素心猛志”,陶詩“聞多素心人”,“素心”多形容內(nèi)心樸質(zhì)之人。梁靄自己表述“素心遠”,也就契合陶淵明的“心遠地自偏”。再看梁靄字“飛素”,結(jié)合她的詩,不少流露出一種古樸恬靜、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珠梁泛月》:“素練澄方鋪,銀云平不流?!痹谇鍥龅囊雇?,登舟賞月。江水如素練,皎潔的月光鋪在江面,銀云靜謐不動,江水亦平穩(wěn)不流?!斗汉印罚骸皳锫暼菖c渡河去,水面碧云凝不流”,再次展現(xiàn)萬物同歸于寂,內(nèi)心趨向虛靜的心境。《秀野園》:“南湖富山水,歸去理漁蓑”,表達對山水風光的熱愛,對漁歌唱晚生活的向往。這些語句可見詩人內(nèi)心的平靜與虛素,自適與恬淡。

      在梁詩中,有不少意象如“麻姑仙蝶”“琳宮”“仙侶”“神女”等,體現(xiàn)了仙風道骨的思想。在她的一些詩中猶有禪理,讀來頗有意味。如《寫意》云:

      江云不在樹,春浦遠無舟。悟得天然意,花飛水自流。[1]

      “悟”本是禪家語,這里指作者對生活的一些感悟。明白萬事皆有自己的規(guī)律,不必強求。如花期將近,花瓣下塵,水性向下,不引自流,亦有《流春橋》:

      畫橋花滿地,分付與閑鷗。看得春光賤,無人水自流。[1]

      春光不因是否有人觀賞而照耀,水流也不因外緣而流動。自我本色,何必因外物而曲折了內(nèi)心。全詩通俗易懂,卻深含哲思。詩禪合一,融理入詩,了無痕跡,營造深邃的意境,給人無窮的意趣。胡樸安題詞云“氣清有逸韻,心靜多妙思”[2],概括了梁靄素心氣清,詩中多逸韻,靜心細想,詩中多巧思妙語的特點。

      梁靄短暫的26年生涯,所見不廣,所歷不多;六十四首詩中,大體寫生活情趣、抒微妙情思、發(fā)素心禪意。從她詩中展露的“損眠覓詩”“吟詩不出門”也可看出她詩作內(nèi)容的狹窄與思想的局限,但是《飛素閣遺詩》的藝術造詣卻不淺薄。

      二、表現(xiàn)手法

      詩之有味,讓人讀來暢快,能發(fā)人欲言而不能言者?!讹w素閣遺詩》在語言上追求精準傳神,在詩句上善化前人之詩,且注重對偶工整穩(wěn)妥,以期達到妙造自然之境。

      (一)用字精準傳神

      閨閣女子活動范圍不像男性那樣廣闊,她們多束之閨房,限于閱歷,鮮于題材,因此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喜推敲前人詩作,在字句上追求工巧優(yōu)美。梁氏之作,亦是如此。如《花田晚眺》:“蒹葭蒼蒼不知處,一片綠陰浸來路?!痹谇锾斓陌?,出門游賞,去的時候所見景物還清晰可辨,在回來的時候,月兒緩緩爬上秋山,樹葉因月光的照射,投下陰影?;野咨奶J葦在朦朧的月光下,不能分辨,濃綠的叢樹卻在來時的路上鋪滿了墨綠的樹影。隨著月兒位置的上移,夜色漸漸變深,綠陰一點一點地拉長?!敖弊钟小爸饾u浸沒”的意思,此處用“浸”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這種光影的變化。又如《病中作》:

      落花簌簌晚庭陰,幾硯塵封久廢吟。有限韶光憐水逝,無端小病與春深。

      侵簾月白疑開鏡,引榻苔青欲上琴。閑看茶煙度幽夢,寂寥寒入杜鵑心。[1]

      這首詩中,詩人寫自己的病情隨春深而加重,此時已是簌簌落花灑滿庭院,看有限韶光如水流逝。月光侵入窗簾,還以為是打開鏡子的白光返照,床榻下的青苔還蓬勃生長,似乎要爬上琴臺。只說是閑看茶茗與煙蘿,卻不知是夢里還是醒時,寂寥、春寒、杜鵑都營造出一種悲涼凄慘的氣氛。一個“度”字非常傳神地寫出作者此時復雜的心情,一方面感嘆有限韶光飛快,自己生命將逝的不舍,另一方面描寫不知日與夕、不辨夢與醒的艱難時刻。這里的“度”有希望渡過難關的期待,亦有難渡難關的痛苦。

      除了動詞運用得恰到好處外,詩中的形容詞也渲染得很貼切。如《秋暮》:

      秋色蕭條上竹團,打門黃葉暮聲干。卷簾鎮(zhèn)日攤書坐,只有青山相對寒。[1]

      暮秋時節(jié),萬物凋敝,一片蕭條景象,襲上心頭。北風吹緊,敲打著門窗,黃葉卷起,暮色隨之而來。秋風呼嘯,刺骨而冷澀,令人甚覺枯燥無味。卷起窗簾,鎮(zhèn)坐終日,只有讀書來消遣百無聊賴的時光。偶爾抬頭遠望,陪伴自己的只有對面的青山,孤寂冷清?!案伞焙汀昂弊植粌H傳達了暮秋給人帶來的不適感,而且“干”字還生動地展現(xiàn)了作者的百無聊賴,“寒”字又傳神地表達出深秋帶給人的孤寂感。鄭觀應在《飛素閣遺詩題詞》中云:“一卷遺詩字字珠,酒闌高詠喚仙乎”[1],可見其練字之工,準確傳神。

      (二)化用前人之句

      宋代江西詩派詩學理論有“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說,強調(diào)多識古人之書,對前代詩歌遺產(chǎn)的繼承和學習,師古而化之。梁靄生活在晚清光緒年間,此時文壇上同光命體,儼居正宗。作為閨閣詩人,她的創(chuàng)作“吟詩不出門”“鎮(zhèn)日攤書坐”,詩作多有化用前人作品之跡。試看《梅花》:

      東風晴昊影離離,莫辨南枝與北枝。見月圓時才有夢,此花開后更無詩。

      暗香粉蝶飛來早,冷眼青禽欲下遲。除卻孤山貧處士,寒泉誰薦水仙祠。[1]

      “南枝北枝”出自李嶠《鷓鴣》詩,白居易《白氏六帖·梅部》、吳偉業(yè)《臨清大雪》發(fā)展其意,以至后來“南枝北枝”在后世寓意日漸豐富?!按嘶ㄩ_后更無花”檃栝唐代元稹《菊花》“此花開后更無花”,“暗香粉蝶飛來早,冷眼青禽欲下遲”檃栝宋代林逋《梅花》“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之意,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再看《重過海山仙館有感》:

      殘脂剩粉漲虹橋,渺渺春流送暮潮。猶有舊時明月在,碧云吹過一聲簫。[1]

      “猶有當時明月在”化用晏幾道“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梁靄的這首詩多為人稱道,王蘊章《然脂馀韻》認為此首“殊有思致”,鄔以謙《立德堂詩話》評說“昔人云,凡詩須有我在。此詩情詞真摯,純從肺腑中流出,于有我在,庶乎得之”[3]。

      又如《春陰》“花前怕倚回闌望,紅是相思綠是愁”,“紅是相思綠是愁”一句前人詩句中亦有。邱煒萲《五百石洞天揮麈》中寫道:“‘紅是相思綠是愁,梁佩瓊(靄)遺句也。嗣得寶山蔣劍人《嘯古堂詩》……亦有‘紅繡相思綠繡愁七字……要奇其掩映生輝者之不相謀而適相合耳。”邱煒萲對梁靄化用前人詩句表示肯定,并指出奇在不謀而合的掩映生輝,且感嘆“此等天籟不必強調(diào)而自來耶”[4]。梁靄的不少詩作,讀來有精妙靈警之感。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學習繼承之理路,但難能可貴的是,她化用得渾然天成,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梁靄的創(chuàng)作著力推敲,因此作品多對偶,工整雅致。如《寄蘭史》:“煙中慘綠遙山黛,鏡里愁紅獨藕花?!薄盁熤小笨~緲難尋,“鏡里”虛實難辨;“慘綠”對“愁紅”;“遙”遠而不可及,“獨”孤而無相伴,“山黛”對“藕花”。相似相成,無處不工?!痘ㄩg小坐》:“衣上綠陰揩不去,笛邊明月喚將來。”綠陰投在衣上,揩,還自來;笛邊明月無處著,喚,也不歸。相反相成,無處不妥。又如“暗香粉蝶飛來早,冷眼青禽欲下遲”“三峰夜弄鐵橋月,五更曉看扶桑暾”等,對仗工穩(wěn),令人拍手叫絕。其他如《春愁》《題金家水閣》首聯(lián)、《七夕》《雨后遣懷》頷聯(lián),同樣對仗巧妙,整齊工穩(wěn)。

      三、藝術風格

      梁靄情感豐富細膩、想象瑰奇,當其觸景生情而形之于詩,往往色彩明麗、風姿綽約,凄婉可誦。從《飛素閣遺詩》六十四首詩來看,風格多樣,不主故常。統(tǒng)而論之,可歸為蒼勁質(zhì)樸、幽曲纖峭、奇麗纖濃三種風格。

      (一)蒼勁質(zhì)樸

      《飛素閣遺詩》中有很大一部分詩作質(zhì)樸永味,言簡意深,令人興嘆。如《問月》:

      元會迭春秋,河山閱圓缺。今古幾多愁,儂欲問明月。[1]

      春秋更迭,讓人興起歲月的感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茫茫宇宙,漫漫人生,不變的山河,像一位深邃的哲人,靜觀歲月流逝、人世離合。今人之愁是否同古人之愁,今古愁緒到底有多少,女詩人無從得知,于是想詢問那懸掛在上、閱覽人間幾千年的月亮。對時間的追問,對生命的焦慮,濃縮在短短二十字中。語言雖質(zhì)樸簡易,但思理深而詩味濃。又如《家姑命賦月》:

      銀蟾愛人世,飛下廣寒宮。樓閣移天上,山河入鏡中。

      庭鋪荇芷影,衣帶桂花風。一夕華堂醉,清光萬里同。[1]

      此首因家姑命為賦月而作,詩人想象大膽,瑰奇浪漫,語言質(zhì)樸清麗,詩意曉暢明了?!吧胶尤腌R中”有種滔滔大氣磅礴的氣勢,“清光萬里同”又有一片茫茫祥和之氣。全詩初看質(zhì)樸可愛,涵詠久之,甚覺意味深遠。又如《題蘭史詩草》:

      文采佳人擅,千言下筆輕。琴心笑秾冶,劍氣倚縱橫。

      愛國同工部,陳書慕賈生。牛衣休下淚,戒旦正雞鳴。[1]

      這首詩是梁靄為丈夫潘飛聲詩草寫的題詞,開頭一句“文采佳人擅”,就盛贊丈夫詩才。邱煒萲批注云:“蘇氏嘗以佳人稱竇滔,此亦云然,自負可想?!薄皠庖锌v橫”指出蘭史之詩豪氣干云;“愛國同工部,陳書慕賈生”,言丈夫愛國如杜甫、書策慕賈誼,極盡夸贊。最后兩句又用“牛衣對泣”“ 雞鳴戒旦”兩個典故,鼓舞丈夫。梁氏的題詞,質(zhì)樸真誠,邱煒萲因此認為梁氏是潘飛聲的知音,曰“蔣劍人稱靈石校其詩集亦曰:‘君詩英雄氣,兒女情盡之矣。世鮮知音,奈何與佩瓊此詩一若同出一口”[4]。

      《飛素閣遺詩》詩作分體編次,其五古、五律和五絕中,不少詩作語言質(zhì)樸淡泊,詩味淳樸雋永,整體給人蒼勁質(zhì)樸之感。故而后來研究者如沈立東在《中國歷代女作家傳》中論梁詩曰“詩風蒼勁而有風騷遺意”[5],對梁氏之作極盡夸贊。

      (二)幽曲纖峭

      雖然梁靄有不少質(zhì)樸蒼勁的詩作,但是她的詩歌還是以幽曲纖峭為主的。錢仲聯(lián)曾在《清詩紀事》中就點出“大抵五桐之詩,以意深詞暢取勝,飛素之詩,以幽曲纖峭勝,蓋皆女詩人中之杰出者也?!盵6]由之可見,梁靄的詩歌風格偏向幽曲纖峭。如《春陰》:

      瑤窗幾日不通曦,黯黯春隨鏡里枝。做雨天疑煙暝夜,倚欄人似夢回時。

      花陰匝地涼如水,柳色遮簾淡入詩。暈碧樓臺成畫本,獨憐風峭燕歸遲。[1]

      詩人先寫瑤窗幾日不通陽光,春光在鏡里流轉(zhuǎn)。又寫雨天煙凝夜暮,孤獨的倚欄人夢回百轉(zhuǎn)。濃春花落滿地,柳條搖曳春日的情思。瓊樓翠臺如畫,春風料峭,歸遲飛來的燕子最為人憐愛。語言委婉,情致綿長,將自己淡淡的哀愁與濃濃春色融為一體。又如《花田寫望》:

      蘭槳聲中玉笛柔,花田波暖膩于油。舊家池館渾如夢,一點紅闌天際愁。[1]

      水漿之聲伴隨玉笛之聲,幽遠悠揚,曲盡優(yōu)柔;田花隨風擺動,如波浪之涌動,溫暖的感覺如油般滑膩。舊家池館在記憶中,如在夢里;如此美好的聲與景,本來應該是愉快滿足的,但是作者此時卻有浩渺無際的愁緒在內(nèi)心蕩漾。這首詩語言綺麗幽深,抒情曲盡纏綿,寄意遙深。再如《效玉臺體》:

      春水綠搖天,春禽破暝煙。吟成花思綺,夢對鏡臺圓。

      釵背香猶膩,琴心遠莫傳。汗衣愁粉脫,掃徑惜紅嫣。

      小極不辭醉,幽居得自憐。韶華終共保,紈扇忍秋捐。[1]

      《玉臺體》多寫閨情,感情真摯樸素。梁氏此詩將微妙難言的情思、百轉(zhuǎn)千回的愁緒,曲折宛轉(zhuǎn)地表達得淋漓盡致。梁靄不少作品抒情繾綣多情,語言綺麗纏綿。冒廣生在《飛素閣遺詩序》中寫道:“孺人所作,幽曲纖峭,感人肺腑,蓋雖苦吟雅宗之士,或未能過。”[1]屈向邦《粵東詩話》中也說:“飛素之詩,以幽曲纖峭勝?!盵7]

      (三)奇麗纖濃

      梁靄的詩風纖濃,主要表現(xiàn)在她選用的意象上。以“山”這一意象來看,在她的詩中有“蒼山”“碧山”“孤山”“暮山”“青山”等,極致渲染,而奇麗主要是指梁靄的一些詩歌想象奇特,詩思瑰奇。

      陶森甲評《飛素閣遺詩》云:“擷柳州之纖濃,不著胭脂顏色,奪昌谷之奇麗,居然錦繡芙蓉?!盵1]蘇軾評柳宗元的詩時說:“發(fā)纖濃于簡古, 寄至味于淡泊?!薄堆├她S日記》評李賀《春歸昌谷》云:“甚奇麗?!笨梢?,梁靄兼具柳宗元、李賀詩之特色。如《夢從姊佩湘》:

      神女玉巵嬢,偶然歸碧城。隔窗見冰骨,裊娜猶不勝。

      濯魄玉蟾蜍,撲影金蜻蜓。此地絕塵埃,得非游玉京。

      姊妹本同心,欲語難盡情。擬逐秦娥鳳,莫叩琳宮扃。

      惟有青鸞思,飛上瑤臺層。銀漢冷皓月,繡戶明秋星。

      樓燈度寒碧,枕畔風泠泠。[1]

      此詩前四句展現(xiàn)了一位冰清玉潔的女子形象,構(gòu)造了一個潔凈無塵的仙居世界。接著寫與從姊佩湘雖同心,卻難以傾吐真情。繼之又寫?zhàn)┰鲁叫?,天宮冷峻。最后夢醒更覺得風聆耳畔,枕邊清涼。雖是寫夢,但是詩思奇特,想象瑰奇。用“碧城”“寒碧”“玉蟾蜍”“金蜻蜓”等濃艷色彩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內(nèi)心強烈的感受。邱煒萲讀此一首,發(fā)出感慨:“慧業(yè)文人多關宿授,即才女前身定,亦幾生修到。玩此一作,豈尚是九天以下人語耶”[4]。又如她的《夢天行》:

      雕闌十二花滿天,青鸞啼破花間煙。

      蝴蝶一雙下馱夢,仙人招手芙蓉巔。

      軟玉屏寒怯難倚,百錦氍毹蹴珠履。

      瑤階舊種碧桃花,幾度花開結(jié)成子。

      銀河十丈瓊臺高,卷起紅簾呼月姊。[1]

      此詩描寫夢里的天行之旅中的種種見聞和感受。整首詩想象奇特,將抽象的感覺、感情與思想借助聯(lián)想轉(zhuǎn)化成具體的物象,讓人可見可感,極為精妙。此詩與李長吉的《李憑箜篌引》神似,故而傅熊湘《題梁夫人飛素閣遺集》時說:“《夢天行》一首酷肖長吉,余嘗采入詩話?!盵8]

      雖說梁靄之詩酷肖長吉,但她的詩作較之長吉語言溫婉活潑,意境靈動有生氣。如《瓊樓曲》“花魂知弱怯東風,靜掩瑤窗呼小玉”,場景生動,富有情趣,一副生氣靈動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王蘊章評梁靄《瓊樓曲》《月夜蘭史偕游海山仙館看荷》時云:“二詩皆用明月,皆成絕調(diào),誰人不知道是學昌谷。須看他淡蕩有生氣?!盵9]王蘊章也認為梁靄詩似長吉,學其特異想象,奇詭構(gòu)思,但她不是亦步亦趨學長吉,而是學得長吉精神,還自有特色,淡蕩有生氣,舒和靈動。

      四、結(jié)束語

      梁靄去世后,潘飛聲將其遺稿整理刊印,一時題詞者甚多,如李靖國《題潘蘭史夫人佩瓊居士飛素閣遺集》“詩味深沉耐細參”;胡懷琛《題潘老蘭夫人梁佩瓊所著飛素閣遺詩》“絕妙好詞終古在,何須人世羨長生”[10];徐仲可稱其“一門風雅士,詩筆此開先”[11]等,都對梁詩極盡肯定。讀梁靄之詩,“如香之溫,如玉之潤,如鸞之舞,如鳳之鳴”,情、聲、色、姿都給人以美的享受,柔麗清秀,靈警生動??傊?,在梁靄短短的生命歷程中,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數(shù)量雖少,但是其作品用字精準傳神,善化他人之佳句,抒寫生活情趣,寄懷微妙情思,抒發(fā)素心禪意,展現(xiàn)蒼勁質(zhì)樸、幽曲纖峭、奇麗纖濃的藝術風格,自有精彩獨絕處,人稱其“清才”,可謂當之無愧!

      參考文獻:

      [1]梁靄.飛素閣遺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6.

      [2]胡樸安.為蘭史題飛素閣集[J].京滬滬杭甬鐵路周刊,1929(4):2.

      [3]鄔以謙.立德堂詩話[M].民國二十年(1932)刊,鄔家初集本.

      [4]邱煒萲.五百石洞天揮麈[M].光緒二十五年邱氏粵垣刻本.

      [5]沈立東.中國歷代女作家傳[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5:317.

      [6]錢仲聯(lián).清詩紀事(列女釋道卷、鬼詩夢詩卷、民國謠諺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5946.

      [7]陳永正.嶺南文學史[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2.

      [8]傅熊湘.題梁夫人飛素閣遺集[J].廣肇周報,1919(29):10-11.

      [9]王蘊章.然脂馀韻(卷五)[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6.

      [10]胡懷琛.胡懷琛詩歌叢稿[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6:22.

      [11]徐仲可.潘蘭史招作鷗社第七集屬題其婦梁佩瓊飛素閣遺集[J].儉德儲蓄會月刊,1921(3).

      作者單位:嘉應學院文學院

      龙泉市| 永仁县| 读书| 台北市| 筠连县| 商都县| 乡城县| 伊春市| 金昌市| 新余市| 石棉县| 仙游县| 公安县| 宝坻区| 滨州市| 南和县| 宕昌县| 五台县| 塔城市| 山阴县| 新昌县| 社会| 慈溪市| 永顺县| 阿巴嘎旗| 瓮安县| 德钦县| 诏安县| 无锡市| 玉林市| 萍乡市| 姚安县| 介休市| 清镇市| 临洮县| 西和县| 荆州市| 枣阳市| 寿阳县| 沁源县|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