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 朱法豪 李瑋
作者簡介:趙翠,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常見惡性腫瘤的放療、化療。
通信作者:李瑋,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創(chuàng)傷骨折的診治。E-mail:18265261696@163.com
【摘要】目的 比較伊班膦酸鈉與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的效果差異,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5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唑來膦酸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鈉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骨形成標志物、鈣代謝指標、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生活質量 、治療總滿意度。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磷、血清鈣、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心理職能的簡明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整體治療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與采用唑來膦酸治療相比,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鈉治療效果更佳,可更好地調節(jié)骨形成標志物和鈣代謝指標水平,獲得更優(yōu)的生存質量,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伊班膦酸鈉;唑來膦酸;惡性腫瘤;骨轉移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0.001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0.006
惡性腫瘤是人體正常細胞由于基因突變而發(fā)生的惡性增殖,具有侵襲性和可轉移性 [1]。骨轉移是惡性腫瘤的常見并發(fā)癥,可引起骨代謝指標異常,增加病理性骨折的發(fā)生風險,同時伴隨不同程度的骨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包括伊班膦酸鈉、唑來膦酸等。上述兩種藥物均屬于含氮雙膦酸鹽類藥物,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且能夠通過干擾破骨細胞的功能,減少破骨細胞在骨組織中的活動[2]。但目前針對伊班膦酸鈉和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的效果,仍存在爭議[3]?;诖?,本研究分析伊班膦酸鈉與唑來膦酸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50例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病程8~19個月,平均病程(13.64±3.58)個月;原發(fā)腫瘤類型:肺癌19例,乳腺癌23例,前列腺癌20例,腎細胞癌13例;轉移病灶位置:胸椎21例,腰椎20例,骨盆17例,股骨1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病程7 ~20個月,平均病程(13.64±3.58)個月;原發(fā)腫瘤類型:肺癌20例,乳腺癌24例,前列腺癌19例,腎細胞癌12例;轉移病灶位置:胸椎20例,腰椎21例,骨盆18例,股骨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 ?(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病理學》[4]中惡性腫瘤骨轉移的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⑵預計生存期>6個月。排除標準:⑴近期存在放療、化療史者;
⑵對本研究藥物存在禁忌證者;⑶合并多器官惡性腫瘤者;⑷合并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唑來膦酸(華潤雙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183,規(guī)格:4 mg)治療:將4 mg唑來膦酸與0.9%的NaCl注射液100 mL充分混合并進行靜脈滴注,滴注時間≥15 min,每間隔21 d用藥1次,共計用藥6次。
觀察組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019,規(guī)格:6 mL∶6 mg)治療:將4 mg伊班膦酸鈉與0.9%的NaCl注射液500 mL混合并進行靜脈滴注,滴注時間≥2 h,每間隔21 d用藥1次,共計用藥6次。
1.3 觀察指標 ⑴骨形成標志物和鈣代謝指標。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轉速(10 cm半徑)離心5 min,取血清,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72220118,型號:BS-280)檢測血清磷、血清鈣、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⑵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骨痛癥狀全部消失;有效:治療后,骨痛癥狀明顯改善,疼痛感在耐受范圍內;無效:治療后,骨痛癥狀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4]。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⑶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良反應、發(fā)熱、乏力。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總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⑷生活質量。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 [5]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包括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心理職能等4個維度,各維度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⑸治療總滿意度。以自擬問卷獲取患者治療滿意度,問卷信度0.88,效度0.86。滿分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60~<90分為比較滿意,<60分為不滿意。治療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骨形成標志物和鈣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磷、血清鈣、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心理職能的SF-36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治療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治療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3 討論
惡性腫瘤是機體在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的影響下,因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而誘發(fā)的臨床疾病。惡性腫瘤患者若未及時進行有效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癌細胞將出現遠端轉移的風險,其中骨轉移為最常見的癌癥轉移。骨轉移出現后,可導致骨質代謝異常,增加病理性骨折的風險,同時也將伴隨較為嚴重的骨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6]。
堿性磷酸酶是骨形成標志物,其水平越高提示惡性腫瘤骨轉移過程中癌細胞和骨結合情況越嚴重 [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磷、血清鈣、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惡性腫瘤骨轉移時,腫瘤細胞會促進骨重吸收,導致骨質破壞和骨痛產生。唑來膦酸可抑制骨吸收,減輕骨痛,并有助于緩解骨質破壞的進程。而伊班膦酸鈉能夠增加成骨細胞的活性,并促進骨基質的合成,調節(jié)骨形成細胞的生長因子、細胞外基質成分,促進骨形成的同時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達到平衡骨代謝的效果,從而降低骨代謝指標水平[8]。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伊班膦酸鈉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的效果更好,與袁婉純等[9]研究結論一致。分析原因為,伊班膦酸鈉具有更強的親和力,用藥后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從而有效阻斷骨吸收和破壞,減少骨轉移引起的骨蝕、骨痛等癥狀[10]。也有研究表明,伊班膦酸鈉在與骨矩陣結合并富集于骨轉移灶過程中,可發(fā)揮更穩(wěn)定的靶向作用,能集中治療骨轉移病變,減輕骨損害,緩解骨痛[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相比于唑來膦酸,伊班膦酸鈉在治療腫瘤骨轉移患者藥物安全性更好,與彭靜[12]的研究結論一致。分析原因為,唑來膦酸和伊班膦酸鈉雖然屬于同類藥物,但在藥理學和藥代動力學方面表現不同,從而引發(fā)不同的不良反應。且伊班膦酸鈉通過肝臟細胞的代謝進行消除,導致伊班膦酸鈉在體內的藥物濃度變化較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從而保證藥物治療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心理職能SF-36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整體治療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伊班膦酸鈉可通過與骨組織中游離的鈣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骨礦物質溶解缺陷,抑制腫瘤細胞對骨骼的破壞并減輕疼痛。與唑來膦酸相比,伊班膦酸鈉在骨骼中的吸附能力更強,能更有效地抑制骨重吸收,從而達到更好的鎮(zhèn)痛效果并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提高生存質量,所以患者對治療方案更加滿意。
綜上所述,與采用唑來膦酸治療相比,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采用伊班膦酸鈉治療效果更佳,可更好地調節(jié)骨形成標志物和鈣代謝指標水平,獲得更優(yōu)的生存質量,同時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張賀龍,劉文超.臨床腫瘤學[M].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 2016: 2-17.
王俊濤,王懸,于潔,等.益腎化痰方聯(lián)合伊班膦酸鈉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疼痛的臨床觀察[J]. 中醫(yī)藥學報, 2021, 49(2): 67-70.
李鵬飛,林楓,劉玉然,等.唑來膦酸輔助治療骨巨細胞瘤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 2020, 42(1): 28-32.
步宏,李一雷.病理學[M].9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8: 103-104.
王坤.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 2012, 28(6): 571.
劉蕊,范寧建,王英曼,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伊班膦酸鈉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骨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22, 22(4): 424-427.
康曦,劉方,趙華,等.穴位注射鮭降鈣素與伊班膦酸鈉靜滴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疼痛的效果比較[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21, 21(24): 112-113.
王巖,孫曉東,范阿靈.雙磷酸鹽類藥物聯(lián)合骨化三醇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引起的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21, 25(13): 85-88,92.
袁婉純,鄭曉意,江寶慶.唑來膦酸針與伊班膦酸鈉針治療骨腫瘤臨床效果觀察及療效比較[J].黑龍江中醫(yī)藥, 2021, 50(2): 34-35.
靳浩檳,李文歡,張文,等.1例負荷劑量伊班膦酸鈉治療轉移性骨痛的藥學實踐[J].醫(yī)藥導報, 2023, 42(10): 1572-1575.
馮艷亮.負荷劑量伊班膦酸鈉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骨轉移疼痛患者的療效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21, 28(17): 91-92.
彭靜.三種雙膦酸鹽類藥物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疼痛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 2020, 58(8): 95-97,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