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慢性避水應激 (WAS) 法建立腸易激綜合征 (IBS) 大鼠模型的方法,并評價其可行性。方法:30只雄性清潔型Wistar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 (n=10) 和模型組 (n=20),模型組大鼠每日采用WAS 法誘導1 h,連續(xù)干預造模10 d;對照組大鼠不進行任何干預。造模結束后,觀察并記錄2 組大鼠一般情況和體質(zhì)量,采用高架十字迷宮(EPM) 實驗檢測2 組大鼠進入開放臂次數(shù)(OE) 百分率和進入開放臂時間(OT) 百分率,腹壁撤回反射(AWR) 實驗檢測2 組大鼠內(nèi)臟敏感性,心電圖檢查2 組大鼠心率變異性(HRV),腹外斜肌肌電圖(EMG) 檢測2 組大鼠結直腸痛敏閾值,多通道生理信號記錄儀檢測2組大鼠結腸慢波頻率。結果:2組大鼠在整個造模期間均無死亡情況,造模結束后,模型組大鼠均伴有精神狀態(tài)欠佳、自主活動減少、少動、皮毛散亂且無光澤、易激惹和肛門口不凈等情況;對照組大鼠精神狀態(tài)、自主活動、皮毛和肛周無明顯變化。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體質(zhì)量明顯降低(Plt;0. 05)。EPM 實驗,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OE 百分率和OT 百分率均明顯降低(Plt;0. 01)。AWR 實驗,模型組中AWR 半定量評分≥3 分大鼠共12 只,內(nèi)臟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為60%。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低頻信號(LF) 和LF/高頻信號(HF) 比值均明顯升高(Plt;0. 01),HF 明顯降低(Plt;0. 05)。EMG 法,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結腸痛敏閾值明顯降低 (Plt;0. 01),結腸慢波頻率明顯升高 (Plt;0. 01)。結論:采用WAS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大鼠行為及精神情緒改變、內(nèi)臟敏感性升高、結腸慢波頻率加快和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平衡性紊亂,WAS 法可作為一種有效的造模方式,用于觀察和評價IBS 治療的相關藥物及干預方法。
[關鍵詞] 腸易激綜合征; 行為學; 內(nèi)臟高敏感性; 結腸功能; 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平衡性
[中圖分類號] R574.4 [文獻標志碼] A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臨床常見慢性胃腸道功能紊亂疾病,發(fā)病原因可能與腸動力異常、內(nèi)臟感知異常和精神心理刺激等有關。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大便性狀和排便習慣改變等腸道癥狀,并伴有心悸、頭痛、抑郁和焦慮等腸外表現(xiàn)及精神癥狀[1-2]。IBS 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3-5] 表明IBS是一種生物-心理-社會障礙, 與抑郁或焦慮共病。IBS 病因和病理過程較為復雜,且臨床治療無特效藥物,近年來開展了大量基礎性研究,而基礎研究的實驗結果在較大程度上取決于動物病理模型的復制。IBS 是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因素及多學科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所致,目前IBS 動物模型的建立多采用2 種或多種因素聯(lián)合制備,多因素的造模方法能夠更多地模擬IBS 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其他發(fā)病因素[6-7], 但IBS 動物模型建立過程中模擬刺激致病因素的數(shù)量有待進一步實驗驗證。應激反應分為急性和慢性應激,急性應激由于僅對結腸動力和感覺等部分癥狀進行描述,無法模擬IBS 臨床患者癥狀表現(xiàn)的慢性過程,因此應用較少[8-9]。慢性避水應激(water avoidance stress, WAS) 造模方法為自然致病因素誘導,重復性較好且簡單易行。本研究模擬IBS 患者臨床癥狀建立大鼠IBS 模型,闡明IBS 的發(fā)病機制,為IBS 干預治療的藥物和方法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 1 實驗動物、主要試劑和儀器
雄性清潔級Wistar 大鼠30 只, 體質(zhì)量(200±20) g, 購自濟南朋悅實驗動物繁育有限公司, 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 (魯) 2019-0003。于清潔級實驗室中飼養(yǎng),保持室內(nèi)安靜,室內(nèi)溫度為(22±2) ℃,室內(nèi)相對濕度為 35%~40%,12 h/12 h 晝夜節(jié)律循環(huán),黑夜時間水和食物均可自由攝取。實驗開始前,大鼠于標準實驗環(huán)境中適應性飼養(yǎng)7 d,不予任何刺激。本實驗獲得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審查委員會批準(批準號:SDUTCM20200620001)。戊巴比妥鈉購自合肥巴斯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體石蠟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甘油購自上海北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 乙醇購自山東利爾康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理鹽水購自山東魯抗辰欣藥業(yè)有限公司。高架十字迷宮(elevated plus maze,EPM) 購自上海欣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華佗牌針灸針購自蘇州醫(y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1. 5 mL 針頭購自北京天厚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Powerlab 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系統(tǒng)購自澳大利亞AD Instruments 公司。
1. 2 實驗動物分組和造模
實驗按照隨機化分組原則, 將大鼠分為對照組(n=10) 和模型組(n=20)。模型組大鼠采用WAS 法[10], 實驗設備由透明收納箱(50 cm×35 cm×30 cm)和自制鐵盒平臺(18 cm×10 cm×7 cm) 組成,鐵盒放置于收納箱中間底部, 向透明收納箱注入室溫水(22 ℃±2 ℃), 注入水的高度距離鐵盒平臺1 cm, 將大鼠放置于鐵盒平臺上避水應激1 h,連續(xù)干預造模10 d,干預造模時間為每日上午8:00~9:00;對照組大鼠置于無水觀察箱內(nèi),不做任何干預。見圖1。
1. 3 檢測2組大鼠一般情況和體質(zhì)量
WAS法造模過程中,每日觀察大鼠的精神和自主活動、皮毛色情況及大鼠應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一般情況。每日上午7:00 檢測所有大鼠體質(zhì)量并記錄。
1. 4 EPM 實驗檢測 2 組大鼠進入開放臂次數(shù)(open arm entry,OE)百分率和進入開放臂時間(open arm time,OT)百分率
造模前和造模結束后,對每只大鼠進行EPM 實驗。實驗開始前,需撫摸大鼠2~3 min,減少抓握帶來的應激。實驗開始時,需手持大鼠,使其背對實驗人員,將其放置在開臂和閉臂的結合處中心區(qū)域,使大鼠面對開放臂,且同一實驗所有大鼠需要面對同一開放臂。放置好大鼠后,實驗人員迅速遠離,大鼠進入EPM的同時,另一名實驗人員觀察視頻,記錄5 min 內(nèi)大鼠在EPM 內(nèi)的活動情況。檢測指標: ① OE;② OT; ③ 進入閉臂次數(shù)(close arm entry, CE);④ 進入閉臂時間(close arm time, CT)。 計算OE 百分率和OT 百分率。OE=OE/(OE+CE)×100%;OT=OT/ (OT+CT) ×100%。
1. 5 腹壁撤回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實驗檢測2組大鼠內(nèi)臟敏感性
大鼠行為學實驗結束后第2 天,對模型組大鼠進行AWR 半定量評分[11]。實驗開始前,為了減少大鼠糞便形成,大鼠禁食不禁水12 h,用自制的球囊在石蠟潤滑后經(jīng)導管緩慢置入直腸,深度為6~7 cm。大鼠置于透明并內(nèi)部空間相對狹窄的觀察箱,導管另一端使用三通管分別連接血壓計和注射器,待大鼠在透明箱內(nèi)適應并平靜后,通過注射器緩慢向氣囊注入空氣, 給予大鼠直腸恒壓40 mmHg (1 mmHg=0. 133 kPa) 刺激, 觀察大鼠行為反應情況, 間隔5 min 后給予下一次刺激;每次刺激強度重復3 次,取平均值計算AWR 評分。AWR 評分≥3 分判定大鼠內(nèi)臟痛模型制備成功。
按照參考文獻[11] 中AWR 評分標準:對結腸擴張刺激無行為反應,評為0 分;給予刺激后大鼠有動作停頓并見短暫的頭部運動行為, 評為1 分;刺激期間大鼠有腹部肌肉的收縮,評為2 分;刺激期間大鼠有腹部抬起行為,評為3 分;刺激期間大鼠身體拱起,并抬起盆腔和陰囊者,評為4 分。
1. 6 心電圖檢查 2 組大鼠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variability,HRV)
AWR 評分后次日對2 組大鼠進行心電圖檢查。大鼠腹腔注射1% 戊巴比妥鈉進行輕度麻醉,待大鼠麻醉后將其取仰臥位,將大鼠固定在手術臺上,采用1 寸針灸針分別插入雙下肢和右上肢皮下,再將心電圖電極連接對應針灸針,待心電圖波形穩(wěn)定后, 采用Powerlab 系統(tǒng)記錄大鼠標準Ⅱ?qū)?lián)的心電圖, 并分析2 組大鼠HRV 中低頻信號(low frequency, LF) 和高頻信號(highfrequency,HF) 特征。
1. 7 腹外斜肌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EMG)檢測 2組大鼠結直腸痛敏閾值
心電圖檢查完成后,沿大鼠腹正中線與髂前上棘連線處進行常規(guī)消毒,剪刀行縱向切口剪開皮膚并剝離開皮下脂肪,完全暴露腹直肌。將2 根電極絲植入到距腹正中線1. 5 cm 處。再將氣囊經(jīng)大鼠肛門插入6~7 cm 處,固定大鼠尾部和導管。向氣囊緩慢注氣后,通過置于腹直肌的2 根電極引出肌電信號, 通過放大器和AD 信號轉(zhuǎn)換器連接電腦Powerlab 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系統(tǒng),觀察并記錄2 組大鼠結直腸痛敏閾值。腹直肌結直腸擴張刺激時腹直肌放電明顯增加,大鼠腹部肌肉收縮,標記此時結直腸擴張壓力值即為結直腸痛敏閾值(mmHg)。
1. 8 多通道生理信號記錄儀檢驗 2組大鼠結腸慢波頻率
EMG法檢測結束后,大鼠深度麻醉,剪開腹部肌肉,暴露盲腸部,在距大鼠盲腸1~2 cm 處,即近端結腸植入一對平行電極, 使結腸段的2 根電極相距 3~5 mm, 2 根電極絲連接多通道生理信號記錄儀, 結腸慢波波形穩(wěn)定 30 min 后, 連續(xù)記錄 2 h。 采用 Powerlab 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系統(tǒng), 每3 min 為一個時間段,分析 2 組大鼠結腸慢波頻率(次·min-1)。
1. 9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 GraphPad Prism 9. 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并繪制圖像。2 組大鼠OT 百分率、結腸慢波頻率和HRV 中LF 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x±s 表示,2 組間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2 組大鼠OE 百分率、結腸痛敏閾值、HRV 中HF 和LF/HF 比值符合正態(tài)分布但方差不齊,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M (P25,P75)] 表示,2 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以Plt;0. 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 1 2組大鼠一般情況和體質(zhì)量
2組大鼠在整個造模期間均無死亡情況,造模前2 組大鼠精神狀態(tài)良好,自主活動較好,毛色光亮,口眼爪甲和肛周較為清潔。造模結束后,模型組大鼠均伴有精神狀態(tài)欠佳、自主活動減少、少動、皮毛散亂且無光澤、易激惹和肛門口不凈等情況;對照組大鼠精神狀態(tài)、自主活動、皮毛和肛周無明顯變化。造模結束后,與對照組(253. 3 g±6. 47 g) 比較,模型組大鼠體質(zhì)量(243. 8 g±6. 91 g) 明顯降低(Plt;0. 05)。
2. 2 2組大鼠OE百分率和OT百分率
與對照組(46. 18%±3. 49% 和43. 28%±5. 56%) 比較, 模型組大鼠OE 百分率(19. 41%±10. 90%) 和OT 百分率(18. 03%±3. 58%) 均明顯降低(Plt;0. 01)。見圖2。
2. 3 2組大鼠內(nèi)臟敏感性和HRV
模型組中AWR半定量評分≥3 分大鼠共12 只,內(nèi)臟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率為60%。與對照組比較, 模型組大鼠HRV 中LF 和LF/HF 比值均明顯升高(Plt;0. 01),HF 明顯降低(Plt;0. 05)。見表1。
2. 4 2 組 大 鼠 結 直 腸 痛 敏 閾 值
與 對 照 組(114. 70 mmHg±15. 68 mmHg) 比較, 模型組大鼠結腸痛敏閾值(63. 00 mmHg±5. 60 mmHg) 明顯降低(Plt;0. 01)。見圖3。
2. 5 2組大鼠結腸慢波頻率
與對照組[(8. 34±1. 86) min-1] 比較, 模型組大鼠結腸節(jié)律發(fā)生紊亂,結腸慢波頻率[(12. 02±1. 06) min-1] 明顯升高(Plt;0. 01)。
3 討 論
IBS 動物模型是分別以中樞(社會和心理因素) 和外周(感染和腸道炎癥) 為靶點制備的動物模型,包括結直腸擴張刺激模型、慢性束縛應激模型、母嬰分離刺激模型、理化刺激模型、食物過敏模型、多因素精神刺激模型和轉(zhuǎn)基因模型等[12-13]。在多種造模方法中,單因素或多因素聯(lián)合制備均存在優(yōu)勢和不足,與IBS 患者真實的臨床過程和結腸的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異[14]。有研究[15-16] 采用WAS 法制備IBS 動物模型,僅從神經(jīng)生物學角度分析IBS 動物模型結腸運動和感覺異常的原因。何蘇月等[17] 研究發(fā)現(xiàn): WAS 誘導 IBS 大鼠模型,大鼠結腸組織中機械門控Piezo1 離子通道被激活,導致IBS 模型大鼠結腸運動和感覺異常。余光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WAS 法誘導大鼠 10 d 后,IBS 模型大鼠血清P 物質(zhì)(substance P,SP) 水平和結腸肌層結腸神經(jīng)激肽/速激肽1 受體(neurokinin 1receptor,NK1R) 表達均存在異常,引起結腸動力的改變。
IBS 患者臨床癥狀包括內(nèi)臟敏感性和腸道功能異常,同時也伴有精神心理的異常,三者之間存在復雜的病理生理學關系[19-20]。IBS 的形成過程中,長期心理應激狀態(tài)與IBS 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EPM 可用于評估動物內(nèi)在心理、外在情緒和行為,多數(shù)研究[21-22] 采用OT 百分率和OE 百分率作為焦慮動物模型是否制備成功的評價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 WAS 實驗后, IBS 模型大鼠OT 百分率和OE 百分率明顯降低,活躍程度降低,情緒心理行為發(fā)生改變,與IBS 臨床中患者伴有情緒異常的癥狀相似。
本研究采用結直腸擴張刺激時的AWR 半定量評分及結腸痛敏閾值作為對建立的IBS 大鼠模型內(nèi)臟敏感性評價的核心指標。結直腸擴張刺激有助于評估內(nèi)臟敏感性,在基礎實驗中被廣泛應用[23-24]。但由于AWR 半定量評分具有主觀性, 因此采用EMG 法檢測大鼠結腸痛敏閾值,可以更加客觀地評估大鼠內(nèi)臟敏感性[25]。本研究結果顯示: 模型組大鼠結腸痛敏閾值明顯降低,表明WAS 法可以誘導IBS 大鼠模型內(nèi)臟敏感性升高,即痛覺過敏,符合IBS 患者臨床伴有腹部疼痛或腹部不適等癥狀。
研究[26] 顯示:胃腸道動力紊亂與慢波電脈沖異常有關。慢波是相對比較規(guī)律的一種周期性電活動, 可作為一項電生理客觀指標反映結腸功能異常[27]。本研究結果顯示: 模型組大鼠結腸收縮頻率發(fā)生異常,平均周期慢波頻率明顯升高,表明造模后的大鼠結腸慢波存在節(jié)律紊亂或者腸道收縮不協(xié)調(diào),符合臨床上IBS 患者腸道功能異常的癥狀。
HRV 是臨床上評價自主神經(jīng)功能的重要指標,其中LF 主要反映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 HF 反映迷走神經(jīng)的活性, LF/HF 比值反映自主神經(jīng)之間的平衡性[28-29]。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HRV 中LF 和LF/HF 比值均明顯升高,HF 明顯降低, 表明WAS 法可使大鼠的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平衡性受到破壞,符合臨床IBS 患者伴有自主神經(jīng)紊亂癥狀。
本研究探討WAS 誘導IBS 模型的評價方法,從IBS 模型大鼠行為學、內(nèi)臟痛敏、結腸運動功能和心率頻域的角度進行評估。提示W(wǎng)AS 誘導大鼠伴有心理情緒異常、內(nèi)臟敏感增加、結腸慢波頻率升高和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情況,與現(xiàn)代醫(yī)學臨床中IBS 患者的發(fā)病因素及部分癥狀的表現(xiàn)相似。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基礎研究關于動物造模的方法中,WAS 法造模的致病因素更接近于臨床上IBS 患者的自然致病因素,造模成功率較高,并且具有造模方法操作簡單、節(jié)約時間、較高擬合度和模型安全性好等特點,適用于現(xiàn)代醫(yī)學基礎研究中動物模型的建立,可用于觀察和評價相關藥物的作用。該造模方法存在不足之處:一方面未能與已有單純評價同類型模型的研究進行比較;另一方面IBS 動物模型無法完全符合中醫(yī)實驗研究中病癥結合動物模型的條件。目前國內(nèi)研究[30-31] 表明:病癥結合動物模型的建立更應該強調(diào)整體影響因素和注重疾病證型形成的自然狀態(tài),而非簡單地將現(xiàn)代醫(yī)學病理與傳統(tǒng)醫(yī)學病因模型相結合。因此,建立相對成熟和穩(wěn)定性好的病癥結合動物模型且具有規(guī)范的中醫(yī)辨證標準的動物模型評價體系,不僅有助于傳統(tǒng)醫(yī)學對IBS 在生物細胞及分子水平機制的深入研究,同時又能真正地為傳統(tǒng)醫(y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真實可靠的實驗依據(jù)[32]。
綜上所述, 采用WAS 法建立IBS 大鼠模型,大鼠行為及精神情緒改變、內(nèi)臟敏感性升高、結腸慢波頻率加快和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平衡性紊亂,WAS 法可作為一種有效的造模方式,用于觀察和評價IBS治療的相關藥物及干預方法。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劉婷婷和張擎宇參與實驗設計及實施、數(shù)據(jù)收集和統(tǒng)計分析及論文撰寫和審校,趙香順、石運來和于燕南參與實驗實施, 陳少宗參與實驗設計、論文撰寫指導和審校,王正文、馮楚文和楊添淞參與論文撰寫指導。
[參考文獻]
[1] MAYER E A, RYU H J, BHATT R R. Theneurobiolog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MolPsychiatry, 2023, 28(4): 1451-1465.
[2] DROSSMAN D A.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 history,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featuresand Rome Ⅳ[J]. Gastroenterology, 2016. DOI: 10.1053/j.gastro.2016.02.032.
[3] WU J, CHENG Y, ZHANG R, et al. P2Y1R isinvolved in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rats withexperiment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World JGastroenterol, 2017, 23(34): 6339-6349.
[4] 管 潔, 鄧 娜, 藺曉源, 等.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及其中醫(yī)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 中醫(yī)藥信息, 2023, 40(5): 73-78.
[5] 楊清瑞, 胡澤玉, 杜曉泉, 等.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中醫(yī)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研究[J].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21, 27(12): 1981-1984.
[6] JOHNSON A C, FARMER A D, NESS T J, et al.Critical evaluation of animal models of visceral pain fortherapeutics development: a focus on irritable bowelsyndrome[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20, 32(4):e13776.
[7] 趙迎盼, 唐旭東, 卞兆祥, 等. IBS-D肝郁脾虛型病證癥結合大鼠模型的建立與評價的初步研究[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3, 33(11): 1507-1514.
[8] MAYER E A, BRADESI S, CHANG L, et al.Functional GI disorders: from animal models to drugdevelopment[J]. Gut, 2008, 57(3): 384-404.
[9] 張 方, 翁志軍, 吳璐一, 等. 病因相關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研究進展[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8,26(30): 1772-1777.
[10]TRAINI C, IDRIZAJ E, GARELLA R, et al.Otilonium Bromide treatment prevents nitrergicfunctional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caused by chronicstress in the distal colon of a rat IBS model[J]. J CellMol Med, 2021, 25(14): 6988-7000.
[11]HONG K B, SEO H, LEE J S, et al. Effects of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on post-infectious irritablebowel syndrome in rodent model[J]. BMC ComplementAltern Med, 2019, 19(1): 195.
[12]曾 威, 奚慶華, 吳至久男. 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的研制現(xiàn)狀和進展[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6, 32(17):2658-2661.
[13]賀 星, 劉 衛(wèi), 唐 郡, 等.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建立及評價[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20,29(12): 1386-1390.
[14]王 寧, 紀昌春, 萬 鵬, 等. 病證結合模式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實驗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1, 40(4): 533-538.
[15]吳嫣然. 痛瀉要方對慢性應激導致的內(nèi)臟高敏感和腸道動力異常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16.
[16]胡 瑩, 鄭依玲, 梅全喜, 等. 痛瀉要方破壁飲片對慢性避水應激大鼠內(nèi)臟高敏感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21, 32(3): 322-331.
[17]何蘇月, 馬卓琳, 范昕然, 等. 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Piezo1參與慢性避水應激腸易激綜合征大鼠內(nèi)臟高敏感性和5- 羥色胺代謝異常[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21, 37(4): 577-585.
[18]余 光, 全曉靜, 唐勤彩, 等. P物質(zhì)與慢性應激誘導的大鼠結腸動力紊亂的關系及其機制[J]. 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 37(3): 407-410.
[19]MAYER E A, NALIBOFF B D, CHANG L, et al.V. Stress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Am J Physiol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1, 280(4):G519-G524.
[20]白 濤, 宋 軍, 侯曉華. 神經(jīng)調(diào)控通路在腸易激綜合征內(nèi)臟高敏感發(fā)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 胃腸病學, 2016, 21(6): 362-365.
[21]CAO G P, GUI D, FU L D, et al. Anxiolytic and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al formulation Dan-Zhi-Xiao-Yao-San in a ratmodel of chronic stress[J]. Mol Med Rep, 2016,14(2): 1247-1254.
[22]黃海陽, 冼紹祥, 楊忠奇. 溫膽片對高架十字迷宮實驗大鼠腦組織神經(jīng)遞質(zhì)GABA、Glu含量的影響[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15, 26(5): 631-635.
[23]YANG J M, XIAN Y F, IP P S, et al. Schisandrachinensis reverses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a neonatalmaternalseparated rat model[J]. Phytomedicine, 2012,19(5): 402-408.
[24]TAO E F, LONG G, YANG T, et al. Maternalseparation induced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evaluated vianovel and small size distention balloon in post-weaningmice[J]. Front Neurosci, 2022, 15: 803957.
[25]GUARINO M P, BARBARA G, CICENIA A, et al.Supernatants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mucosalbiopsies impair human colonic smooth musclecontractility[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7,29(2): 1-9.
[26]SZUCS K F, NAGY A, GROSZ G, et al. Correlationbetween slow-wave myoelectric signals and mechanicalcontraction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dvancedelectromyographic method in rats [J]. J PharmacolToxicol Methods, 2016, 82: 37-44.
[27]SHAFIK A, EL-SIBAI O, SHAFIK A A, et al.Electric activity of the col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the ‘ tachyarrhythmic’ electric pattern [ J].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4, 19(2): 205-210.
[28]MAZURAK N, SEREDYUK N, SAUER H, 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2, 24(3): 206-216.
[29]LIU Z M, CHEN T, WEI K M, et al. Similaritychanges analysis for heart rate fluctuation regularity as anew screening method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Entropy, 2021, 23(12): 1669.
[30]蘇曉蘭, 魏 瑋. 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yī)雜志, 2013, 32(2): 133-135.
[31]任 杰, 陸 敏. 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6, 13(27): 47-50.
[32]劉新明, 劉斯文, 劉書芹, 等. 病證結合的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研究進展[J]. 吉林中醫(yī)藥, 2022, 42(1):116-119.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19YFC17121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207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