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新課標提出“教—學—評”一體化的要求,強調評價對課堂教學的引領作用。預學單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工具,能有效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預學單的設計,以充分發(fā)揮它的橋梁作用:以達成教學目標為經(jīng),貫穿學習過程的始終,連接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以實施教學內容為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與學雙邊互動;以提升學習能力為軸,促進高階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預學單;“教—學—評”一體化;高階思維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25-0008-03
“教—學—評”一體化背景下,預學單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橋梁作用——從學習起點出發(fā)引領學生向終點邁進,成為學生預學與教師施教的顯性表達??茖W地設計并使用預學單,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深入探討如何設計預學單并發(fā)揮其橋梁作用。
一、預學單:聯(lián)通學習起點與終點的橋梁
預學單是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前,根據(jù)教師的引導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工具。它通過提供一系列的學習任務、問題引導、資源鏈接等內容,幫助學生明確學習主題、理解學習目標、梳理學習內容、喚起前情知識,并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一)預學單的設計應基于學習起點
基于學習起點的預學單,能強化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教師可通過評估診斷、兼顧不同、循序漸進的設計,尋找學生的學習起點,保證后期教學實施與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相匹配,爭取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二)預學單的設計應著眼于學習方向
“教—學—評”一體化背景下,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核心。預學單作為引導學生走向學習終點的路線圖,可通過目標導向、評價引導、興趣激發(fā)等方式,使學生在預習階段就能自發(fā)找到學習方向。此外,預學單還可以提供一些學習資源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根據(jù)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以下是其中《畫楊桃》一課的預學單(見表1),是圍繞“談談簡單看法”進行設計的。
表1 《畫楊桃》預學單及設計說明
[自
讀
課
文 任
務
一 讀課文,并給出相應“☆”評價
能讀正確____ 能讀流利____ 能讀出高興的心情____ 設計目的:預學評價發(fā)揮了預學單診斷評估的作用,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基礎知識、相關常識、學習興趣等情況,并結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通過自評,明確學習方向,產(chǎn)生學習動力 感
知
內
容 任
務
二 本文寫了圖畫課上練習____?!拔摇备鶕?jù)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____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但是老師卻和顏悅色地說:“____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____。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____看的?!?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
二、預學單:連接學生學與教師教的橋梁
預學單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旨在搭建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有效教學的橋梁,促進教與學雙邊有效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預學單的設計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完成一份預學單,需要學生獨立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解決問題。這個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會暴露出學生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直觀、真實地折射出教學的重點、難點。
(二)預學單的設計應助力教師因材施教
通過分析學生的預學單,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已知、未知、想知以及面臨的困難,從而找準切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內容。這種有針對性的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滿意度。 從課前學生怎么自主學習到課上教師怎樣教,預學單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完成預學單,學生在課前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在課堂上能更加積極地參與討論和交流。因此,在進行預學單設計時,教師應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主動性的學習任務和活動,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閱讀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習作要素是“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習作主題是“國寶大熊貓”。在習作教學時,教師設計以下預學單(見表2)。該預學單在集中的話題下,呈現(xiàn)出習作教學選材覆蓋廣、開放性強、靈活度大的特點。
表2 習作“國寶大熊貓”預學單及設計說明
[任務一:選擇“大熊貓檔案”中感興趣的問題收集資料,也可以補充或提出有關大熊貓的其他問題,為課上交流做好準備 熊貓檔案 設計目的 大熊貓為什么被視為中國的國寶?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收集、整理習作所需要的信息;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對重復或無效信息進行剔除,以突出有價值的信息 大熊貓是貓嗎? 大熊貓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貓身上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 大熊貓只吃素嗎? 有關大熊貓的其他內容或問題: 任務二:根據(jù)以上收集的信息,設計“大熊貓名片”,可以包含地位、類別、分布、外觀、食物、生活習性等方面的信息 大熊貓名片 設計目的
將預學中零散、碎片的信息進行歸納、整合,形成寫作提綱,突破單元習作難點,體現(xiàn)本單元的習作要素 ]
三、預學單:構筑從高階思維到全面發(fā)展的橋梁
(一)預學單的設計應指向學生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方式,包括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多個方面。預學單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不僅要求學生理解知識本身,更要求他們學會分析和評價知識的價值和應用。在完成預學單過程中,學生要批判性地評估各種信息,判斷其相關價值,從而形成自己的觀點。這種思維方式,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閱讀要素是“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習作要素是“習作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人文主題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以下是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預學單設計(見表3)。
表3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預學單
[“焦點訪談”采訪提綱 采訪內容 老舍《北京的春節(jié)》 、斯妤《除夕》、沈從文《臘八粥》 采訪主題 “詳略得當”作家談 采訪對象及預設問題 老舍 1.北京的春節(jié)很熱鬧,您能給我們說一說老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嗎? 2.您在《北京的春節(jié)》里,把節(jié)日和習俗寫得有詳有略,您能講講為什么這樣安排嗎? 斯妤
沈從文
設計目的 引導學生與不同作家、不同文本展開對話,對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ㄟM行思考,初步體會習作時抓重點、寫特點的方法 ]
從表3可以看出,預學單重在引導學生與文本、與作者展開充分對話,更好地體會“詳略得當”這一手法在文章寫作中的作用。
(二)預學單的設計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預學單除了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時間管理以及合作學習與溝通等關鍵能力。還是以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進行說明。這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是“即興發(fā)言”,訓練要點是“提前打腹稿,想清楚先說什么,后說什么,重點說什么。注意說話的場合和對象”。這一訓練要點與單元閱讀及習作要求一脈相承。為了讓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更聚焦、針對性更強,結合單元人文主題以及本單元習作“家鄉(xiāng)的風俗”,我們設計了以下預學單(見表4)。
表4 口語交際“即興發(fā)言”預學單
[任務一:進行一次調研,搜集家鄉(xiāng)的風俗 設計目的 要求:調研過程有主題、有計劃、有記錄。對待接受調研的人員,言行有禮貌,舉止有分寸 通過設計基于真實情境的預學任務,調動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以及時間管理、合作溝通的能力。這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將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評價:自評 他評 任務二:完成一次宣講,介紹家鄉(xiāng)的一種風俗 要求:介紹有條理,重點突出,符合場合、對象 評價:自評 他評 ]
此外,用好預學單還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有助于學生在面對未來挑戰(zhàn)時能夠靈活應對,并提出創(chuàng)新的解決方案。
[ 參 考 文 獻 ]
[1] 常文萍.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三單”導學策略探究[J] .中國教師,2023(4):69-71.
[2] 朱建麗.巧設“三單”,語文課堂深度學習教學策略初探[J].小學語文教師,2021(4):42-44.
[3] 吳友紅.淺談優(yōu)化預學單設計的五個“關注”[J].安徽教育科研,2023(7):58-60.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