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際語境下的寫作,是指為達到特定交際目的,針對某個話題、面向明確或潛在的讀者進行的意義建構和交流活動。習作單元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以表達為核心的特殊單元,相較于其他單元具有特殊性。從交際語境視角出發(fā),對習作單元主題教學進行實踐探索,具體策略包括三方面:讀懂單元導語,明確教學目標,統(tǒng)籌學習任務;結合教材插圖,設置主題情境,提升核心素養(yǎng);落實語言交際,貫穿讀寫結合,進行整體評價。
[關鍵詞]交際語境;主題教學;統(tǒng)編語文教材;習作單元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25-0086-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要“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由此可見,習作的本質就是在特定語境下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思想或與他人交流的活動。交際語境下的寫作,正是為達到特定交際目的,針對某個話題、面向明確或潛在的讀者進行的意義建構和交流活動。因此,從交際語境視角來研究習作,符合習作教學的內在規(guī)律。如何從交際語境視角出發(fā),推進習作單元的主題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呢?本文嘗試從以下三方面展示統(tǒng)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習作單元的實踐探索。
一、讀懂單元導語,明確教學目標,統(tǒng)籌學習任務
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單元導語中,“妙筆寫美景,巧手著奇觀”是對整個單元主題的概括,閱讀方面要求“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習作方面要求“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
(一)橫向比較,尋找本單元語文要素間的關聯(lián)
要讀懂單元導語,就要對單元語文要素進行橫向比較,發(fā)現(xiàn)彼此的關聯(lián)點。本單元閱讀要素的關鍵詞是“順序”,這是寫景類文章行文的重要線索和方法。找到了順序,就可以明確作者的行文思路,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對這一目標,編者的定位是“了解”,即知曉即可。習作要素的關鍵詞同樣是“順序”,目標定位是“學習”,這與閱讀要素中的“了解”是一脈相承的,并沒有要求學生能夠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
閱讀要素與習作要素間的關聯(lián)無形中指明了本單元教學的基本思路,即讀寫遷移。結合具體的課文來看,在《海上日出》一課第2~3自然段中,作者除了按照日出變化的順序來寫,還描寫了多云時和黑云時的日出景象,這里的變化順序是比較難找出來的。從課后習題“默讀課文,說說海上日出的景象”中可以看出,這里并沒有明確要求學生把日出的變化順序找出來,而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慢慢感受。同時,在“交流平臺”中也及時進行了回顧點撥。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課后習題要求學生把路線圖補充完整。學生通過梳理,對“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有了更明確的認識?!俺踉嚿硎帧币髮W生根據(jù)示意圖畫出參觀路線,并按順序說一說。這是一次口頭的輸出,是對讀寫遷移的嘗試。而“習作例文”板塊中,編者借批注巧妙地教學生如何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順序。這是讀寫遷移的進階嘗試,為最終的習作“游____”做好鋪墊。
(二)縱向比較,明確各年段語文要素間的不同
語文要素緊扣語文課程目標,將規(guī)定的各學段目標分成若干知識或能力訓練點,由淺入深地分布在各個單元中。這樣的一個個點串起來,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線。因此教師要縱向梳理語文要素,明確各個要素點之間的不同,做到心中有線、有全局,才能科學合理地落實課時目標和單元目標。
通過對三至四年級的單元進行梳理,筆者發(fā)現(xiàn),雖同是寫景主題的單元,但選材與要素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見表1)。其中要素方面慢慢由句段過渡到對文章整體的認識,最終目的都指向“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整體編排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本次習作雖然重點在于“按一定順序”,但是仍然要綜合運用之前學過的語文要素。
表1 三、四年級寫景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梳理
[年級
及單元 三上第六單元 三下第六單元 四上第一單元 四下第五單元 人文
主題 祖國,我愛你。我愛你每一寸土地,我愛你壯美的山河 天地間隱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我們去尋找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蹙S 妙筆寫美景,巧手著奇觀 人文
主題
概括 祖國山河 天地奧秘 自然意境 美景奇觀 語文
要素 1.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 1.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
2.初步學習整合信息,介紹一種事物 1.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2.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 1.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
2.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 語文
要素
概括 關鍵語句 不同方面 想象畫面 按順序寫 ]
(三)明確目標,統(tǒng)籌規(guī)劃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基于上述橫向、縱向的比較分析,筆者明確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學習任務(見表2)。
表2 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設計
[單元
教學
目標 積 累 1.認識10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4個生字,會寫24個詞語
2.積累《海上日出》中描寫日出的精彩部分及《記金華的雙龍洞》中描寫空隙狹小和自己感受的語句 閱 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用擬人修辭描寫日出的好處;體會用打比方、列數(shù)字等方法寫清楚孔隙狹小特點的好處 表 達 1.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
2.學習用合適的句子來表明順序
3.學習用合適的方法把印象深刻的景物特點描寫出來 學習
任務
設計 任務 活動 學習內容 述說自然的奇觀 說說熟悉的日出 《海上日出》、“交流平臺” 跟游雙龍洞 《記金華的雙龍洞》、“交流平臺” 導游介紹會 爭當星級導游 “習作例文” 做景點規(guī)劃 “初試身手” 故地重游 記錄印象深刻的故地 習作 ]
二、結合教材插圖,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提升核心素養(yǎng)
(一)插圖分類,體悟單元主題意境
筆者發(fā)現(xiàn),本單元課文插圖基本延續(xù)了封面插圖的風格,如《海上日出》一課,大面積鋪染日出時的豐富色彩,描繪了一幅壯觀的日出景象。課文都描寫了祖國自然美景。由此可見,本單元的主題意境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中國化、情感化。首先,中國化,不管是插圖內容還是表現(xiàn)手法,中國化的特點非常突出;其次,情感化,因為欣賞所以描繪,喜愛和贊嘆的情感激發(fā)了作家及畫家的表達欲望。情感是最基礎的,同時也是最根本的。
(二)圖文關聯(lián),創(chuàng)設單元主題情境
在借助插圖明確單元主題意境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將各篇課文中的插圖與相應的學習任務關聯(lián)起來,在單元整體的游覽欣賞情境下展開學習。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選用了洪兵的寫實攝影作品,直觀地展示了雙龍洞口的景象,與課文第3段“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緊密關聯(lián)。結合插圖,學生理解“突兀森郁”這個生詞就有了扶手。圖文關聯(lián)中的插圖也不一定要寫實?!镀咴碌奶焐健芬晃木屯ㄟ^水彩畫描繪出了天山的廣闊無垠,幾朵近處的小花更是點睛之筆,使學生產生無限遐想,進而進入更高層次的游覽情境。這樣,學生在理解文末“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一句時,情感便會自然地得到升華。
(三)整合任務,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課文插圖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應充分把握課文插圖的特點,圍繞語文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整合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實踐tI9XI3kpRubsrVkznVAenA==中成長。如,在“爭當星級導游”活動中,學生先通過路線圖理清頤和園的游覽順序,再畫出每段中的過渡句,最后以導游身份介紹頤和園并拿到相應的評星。這樣,學生在活動中自然積累表達技巧,為習作做好鋪墊。
三、落實語言交際,貫穿讀寫結合,進行整體評價
(一)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
交際語境中包含讀者、目的、角色、話題等要素,決定了口語表達以及文本語篇的內容和形式。學生在生活化語境中進行表達,就像在生活中與人自然而然地進行交流一般,沒有心理上的負擔,因此表達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所以,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否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如單元習作是一個半命題作文“游_____”,讓學生介紹自己游覽過的印象最深的一個地方,這一要求比較生硬,學生能想到的主要是游樂園、商場、某個景點等。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故地重游”的語境,讓學生與自己對話,尋找那些和自己有一定情感聯(lián)結的地點。這時地點的選擇就不再“官方”,而是學生熟悉的地方,如家門口的小花園、老家的小河邊、媽媽工作的學校等。在情感加持下,學生的交際興趣愈加濃厚,想分享的也不再是一篇作文,而是一段真摯的人生體驗。
(二)關注學生語言運用
語言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積累、梳理和整合,形成個體語言經(jīng)驗的過程。葉圣陶先生強調,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相連的,這兩者都與思維有關,并與學術知識和生活體驗緊密相扣,因此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習作單元功能定位不同于其他教學單元,更注重習作要素的達成,著力破除閱讀體驗與習作實踐的障礙,實現(xiàn)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所以,語言運用不能僅僅落在最后的習作板塊,而要從前面的精讀課文、習作例文等著手。在評價時,重點要看語言運用是否讓學生經(jīng)歷了語言實踐。
(三)幫助學生感受意義
學習活動只有有意義,才能促進深度學習發(fā)生。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意義建構的話語體系中感受勞動的價值。所以,無論是寫作準備階段的多元主體反饋,還是習作完成后的評價反饋,除了常規(guī)的評定,教師都要追求更有意義的反饋。如“述說自然的奇觀”活動中,主題情境是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學生對《海上日出》一文中的精彩語句進行誦讀,筆者給予肯定評價。這樣平等的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寫作有了任務之外的意義,產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馬薔.交際語境下習作單元教學實踐探究:以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J].語文建設,2021(18):32-35.
[3] 榮維東.交際語境寫作[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6.
(責編 蔡宇璇)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4年淮安市社科研究課題“傳統(tǒng)蒙學當代德育價值與實踐轉化研究”(項目編號:2024SK72)、2023年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協(xié)同研究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野的鄉(xiāng)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策略研究”一般課題(項目編號:2023JSY00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