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重視教育領域,并提倡學校對教學方式及活動進行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跨學科融合課堂便是此種背景下的產物.近年來,跨學科融合課堂逐漸落實,尤其在數學這類具有抽象概念的學科中擁有一定成效.既為學生拓寬了知識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概念;又能夠使學生切實提高學習力,使學生擁有了更為堅定的學習動力與毅力,提高學習能力.但跨學科融合課堂實施時間尚短,仍然存在部分問題未得到解決.本文展開指向學習力提升的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研究.
【關鍵詞】學習力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始終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其蘊含著較為抽象與較高難度的知識內容.初中階段作為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階段,需要通過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習,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其中,跨學科融合課堂便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跨學科融合課堂旨在將更為復雜與綜合的知識通過分科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對知識擁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加深記憶,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充分掌握跨學科融合課堂的意義,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解決,以此確保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的熱情,提高數學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
1 指向學習力提升的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的意義
1.1 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開展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還需掌握跨學科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并將其充分結合從而解決實際問題,能夠促進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1].其次,數學只是通過跨學科內容的融合將會比單一學科的學習更為深刻,通過跨學科融合,學生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跨學科學習能力,提高在多個學科之間的轉換和整合能力,從而提高綜合能力.最后,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學習要求,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主動尋找并利用跨學科學習資源,驅動自身進行學習.由此可見,跨學科融合課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上,該課堂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1.2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跨學科融合課堂的教學開展通常圍繞某一知識點或主題進行,教師可通過學生的興趣點進行針對性教學設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當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找到了自身感興趣的點,會促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當中,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長期的參與中發(fā)現更多有趣的數學知識內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同時,由于數學富含抽象與復雜的知識點,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厭倦、恐懼心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跨學科融合課堂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通過將數學與其他學科相聯系,能夠使學生擁有新鮮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對跨學科課堂的重視
跨學科融合課堂是近幾年較為熱門的教學方式之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但是有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并未認識到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重要性,對該方式的應用較少,導致并未發(fā)揮出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實際作用.出現教師缺乏跨學科融合課堂重視程度問題的原因分為兩方面.一方面,許多初中數學教師認為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已經全部在教材中體現,跨學科課堂的開展并不是必要的,同時還會耽誤學生的正常上課時間.或者有部分教師雖然應用了此種課堂形式,但是實際開展時間較短,教師缺乏正確認知,通常使課堂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當前的教師與學生仍然過度關注應試教育背景下提升分數的價值,其普遍認為學生只要獲得高分數即可,并不需要通過跨學科課堂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度理解.由于教師的認知錯誤,缺乏對跨學科課堂的重視,導致學生難以取得成效.
2.2 跨學科融合課堂的教學方式單一
如今,許多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通常以“講授式”“填鴨式”方式為主,缺少更多方式的融入與創(chuàng)新.在跨學科融合課堂中也不例外,教師由于缺乏多元化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活動的開展,導致課堂缺乏創(chuàng)新性,學生逐漸厭倦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而缺乏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學習力的提升.同時,有許多教師認為跨學科融合課堂只是將兩個及以上學科進行知識上的簡單疊加,并未深入知識內涵,導致學生對跨學科課堂缺乏認知與理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此種學科知識簡單羅列的教學方式無法將各個學科真正聯系起來,使跨學科課堂并未區(qū)別于其他課堂,學生難以提升學習興趣,無法達到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實際效果.
2.3 課堂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毋庸置疑.但是許多教師卻并未認識到此點,一味地主導課堂,導致學生出現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學生過于依賴、聽從教師的要求與想法,缺乏自主學習與主動探究的機會,導致學生難以提升學習力.而在跨學科融合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應更加突出.然而,許多教師仍然延續(xù)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過多掌控課堂節(jié)奏、使學生全程跟隨教師引領進行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由于跨學科融合課堂中會涉及更多、更復雜的學科知識內容,學生若一味地跟隨教師學習,缺乏自主學習,將無法真正理解知識點的深刻內涵,甚至會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課堂學習任務量,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此外,部分教師過度考慮學生,認為學生當前能力有限,跨學科融合課堂中的內容難以靠自己消化,因此全過程為學生設計教學方案,一步不落地指導學生學習,導致學生過度依賴教師,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不利于學習力的提升.
2.4 跨學科教學內容不合理
跨學科融合課堂中所要教學的內容是教師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開展旨在幫助學生通過其他學科知識理解數學知識,并了解到更多新的領域知識內容.由此可見,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內容選擇至關重要.然而,當前許多教師無法有效整合數學與其他學科知識點,對知識之間的聯系并未完全掌握,導致跨學科融合課堂教學內容存在不合理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力提升.許多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存在只注重跨學科、未將知識內容深度關聯的問題,導致跨學科整合較為隨意,學生不僅無法理解跨學科內容的含義,甚至還會影響數學知識的學習.由此可見,如果教師在進行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內容選擇時未通過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后選擇,將會導致跨學科教學內容與數學教學缺乏聯系,失去了跨學科融合課堂教學的意義,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3 指向學習力提升的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實踐策略
3.1 提高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重視程度
如果想要將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實際作用真正發(fā)揮,教師應從思想觀念上做出改變,提高對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重視程度,以此確保達到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目的.一方面,教師應明確跨學科融合課堂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習力的重要性[3].教師應充分知曉跨學科融合課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內容,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在跨學科融合課堂中培養(yǎng)綜合思考的能力,使思維邏輯更加靈活.因此,教師需要轉變自身觀念,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理念,投入部分時間與精力用于跨學科融合課堂的設計當中,確保課堂的順利開展[4].另一方面,教師應重視每一節(jié)跨學科融合課堂的實際效果,在課后對每節(jié)課堂做出反思與總結,將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確??鐚W科融合課堂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優(yōu)質.通過提高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重視程度,能夠確保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學習力得到提升.
3.2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開展跨學科融合課堂時,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應用并創(chuàng)新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活動,確??鐚W科融合課堂既具有教學意義,又富有新意與趣味性,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擁有學習數學的動力與毅力,在課堂中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力[5].例如,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開展教學,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充分調動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探索欲和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堂上,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教師還可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跨學科融合課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其共同探究數學與其他學科存在的關聯,并合作解決數學問題.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相互幫助、互相學習,發(fā)揮集體智慧和優(yōu)勢,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在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中,教師還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講解、演示、實驗、游戲等,以充分發(fā)揮不同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3.3 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課堂當中應該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過度主導課堂的方式,而是在跨學科融合課堂中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與組織者,使學生成為課堂當中的真正主體,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機會,能夠憑借自身知識儲備與能力深入理解跨學科知識內容,并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力[6].教師在課堂中應引導學生開展學習,通過設置學習任務,為學生指明方向,鼓勵學生依靠自身對學習中的知識與問題進行思考.學生在此過程中會因為強烈的探索欲與求知欲,創(chuàng)新自身思維邏輯,激發(fā)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習力.
3.4 合理選擇跨學科教學內容
跨學科融合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是確保該課堂順利開展的關鍵要素.教師應以數學知識為出發(fā)點,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將具有關聯的知識內容充分融合,確保學生能夠通過某一學科知識內容深化理解數學知識,或是通過數學知識延伸出其他學科的知識[7].
例如 在學習正比例函數y=kx時,教師可引入物理跨學科教學,通過物理公式s=vt,即路程等于速度與時間相乘,進行數學知識的幫助學習.教師指導學生將s和t分別看作y和x,即因變量和自變量,速度v為比例系數k.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學習過s=vt公式中的正比例關系,從而引出數學當中的正比例函數,通過具象化公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的數學知識點.諸如此類的知識內容具有較為明顯的關聯關系,教師應充分把握此等知識內容,在跨學科課堂中進行教學,從而確??鐚W科教學內容具有合理性,能夠真正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4 結語
初中數學具有較為抽象與復雜的知識內容,教師可通過跨學科融合課堂進行教學,幫助學生通過其他學科內容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因此,教師應積極解決當前初中數學跨學科融合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落實具體的解決對策,提高對跨學科融合課堂的重視程度,采用多樣化教學方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合理選擇跨學科教學內容.以此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為高質量、高效的教學,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小娟.踐行“學講方式”提高學習力——對小學數學“學”“講”融合的思考[J].科學大眾(智慧教育),2024,18(1):1.
[2]仲啟玲,王夢青.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力[J].江西教育,2023,24(23):62-63.
[3]吳熙婷.基于提高數學學習力的初中數學作業(yè)基本原則和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29(04):3.
[4]樊咪.創(chuàng)設任務塊,助力學生數學學習力生長[J].數學教學通訊,2022,17(01):7-8.
[5]梅海霞.大問題導學——助力數學學習力的有效提升[J].數學教學通訊,2022,16(34):81-82.
[6]張文莉.“大概念”視角: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力的有效路徑[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2,30(12):68-69.
[7]謝飛,丁學峰.基于學情提升數學學習力的活動化教學設計[J].生活教育,2022,45(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