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前期是妊娠期嚴重并發(fā)癥之一,通常發(fā)生在懷孕20周后。其典型表現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可能伴隨其他器官的功能損害。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密切監(jiān)測和醫(yī)學干預。
①高血壓。孕婦血壓通常是收縮壓(高壓)達到140毫米汞柱或更高,舒張壓(低壓)達到90毫米汞柱或更高。②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質含量異常增加,尿蛋白定量超過0.3克/24小時,通常由腎小球受損造成。③水腫。孕婦可能會出現浮腫,尤其是下肢和面部病理性水腫。④肝功能異常。肝功能指標可能異常升高。⑤上腹疼痛??赡苁浅掷m(xù)性上腹部或右上腹脹痛。有時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⑥頭痛。腦灌注壓增高,可能出現前額、枕部、兩側或彌漫性頭痛,通常為跳痛或搏動痛,也可能為刺痛。⑦視覺問題??赡艹霈F視力模糊、閃光、黑點或雙重視覺等癥狀。⑧神志改變。包括意識模糊和行為改變,如煩躁不安等。⑨腦卒中。多為腦出血,發(fā)病前有持續(xù)性重度高血壓、劇烈頭痛和(或)抽搐。
需要注意的是,子癇前期癥狀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孕婦可能只出現部分癥狀或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上述癥狀,應盡早就醫(yī),以便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
子癇如果不及時治療,10% - 20%的孕婦可能會發(fā)展成為子癇。子癇是一種嚴重疾病,可能導致孕婦出現抽搐和意識喪失等。抽搐可能很劇烈,嚴重時可能危及孕婦和胎兒生命。
器官損害子癇前期可能會對孕婦的多個器官造成損害。如引起肝臟功能異常,導致黃疸、肝功能不全,甚至可能發(fā)展成HELLP綜合征(血小板減少、轉氨酶升高、溶血性貧血)。腎臟受到影響會導致急性腎衰竭。此外,心腦血管系統(tǒng)受影響可能引發(fā)高血壓腦病、腦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
胎盤早剝子癇前期患者發(fā)生胎盤早剝的風險較高。胎盤早剝是指在胎兒娩出前,胎盤提前從子宮壁脫離,會導致孕婦失血,胎兒缺血、缺氧,嚴重時可能危及孕婦和胎兒的生命。
胎兒危害子癇前期可能導致胎兒的供氧和營養(yǎng)不足,影響胎兒的生長和發(fā)育。由于子宮螺旋動脈管徑變細,胎盤灌注減少,胎盤功能下降,可能導致胎兒生長受限、低出生體重、胎兒窘迫,甚至胎兒死亡等問題。
雖然任何孕婦都可能患上子癇前期,但一些特定的風險因素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
①首次懷孕:初次懷孕的婦女可能更容易患上子癇前期。②年齡:大齡孕婦的風險可能增加,年長婦女(超過40歲)妊娠可能面臨更高的風險。③肥胖:孕前體重過重或妊娠期體重快速增長的孕婦更容易患上子癇前期。④慢性疾?。夯加懈哐獕?、腎臟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婦可能面臨較高的風險。⑤多胎妊娠:雙胞胎、三胞胎等多胞胎可能增加患子癇前期的風險。⑥既往史和家族史:孕婦有妊娠子癇前期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母親或姐妹曾患有子癇前期,患病風險較高。
雖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子癇前期的患病風險或減輕其嚴重程度,但是由于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機制還不完全清楚,不能保證完全預防。
①定期產前檢查:定期進行產前檢查,監(jiān)測血壓、尿蛋白、水腫、胎兒發(fā)育等指標,有助于早期發(fā)現可能的子癇前期跡象。②健康生活,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保持健康體重(BMI< 25,腹圍<80厘米),戒煙戒酒,減少咖啡因攝入,有助于降低子癇前期的風險。③充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和過度緊張,對孕婦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④限制鈉的攝入:適度限制食鹽攝入(每天不超過6克)有助于控制水鈉潴留和血壓。⑤適當攝入鈣:低鈣攝入(每天攝入量少于600毫克)的孕婦建議補鈣,每日口服1.5 - 2.0克。⑥控制高血壓和糖尿?。喝绻星耙呀洿嬖诟哐獕夯蛱悄虿〉嚷约膊?,應遵循醫(yī)生建議,在孕期特別注意控制。⑦口服阿司匹林:對高危的子癇前期孕婦,醫(yī)生會綜合評估用藥的個體風險和潛在益處、藥物過敏史等因素,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在妊娠早中期口服阿司匹林,預防子癇前期。
定期測量血壓,特別是在醫(yī)生建議的時間段內;定期進行尿液檢查,如果發(fā)現血壓升高和(或)尿液中出現蛋白質,體重增長過快和水腫明顯,請及時向醫(yī)生報告;遵循健康飲食原則,攝入營養(yǎng)均衡的食物,限制鹽和糖的攝入量,避免過度飲食,避免過度肥胖或過度瘦弱;進行適度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孕婦瑜伽或游泳,避免劇烈運動;給予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和疲勞。
醫(yī)院的產科門診是進行子癇前期檢測篩查的專業(yè)場所。孕婦可以在產科門診定期接受檢查,包括測量血壓、尿液分析、體重監(jiān)測、肝腎功能、胎兒發(fā)育等。一些社區(qū)衛(wèi)生診所也提供基本的產前檢查,包括子癇前期的篩查和監(jiān)測。
孕期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和良好的自我管理,是預防子癇前期發(fā)生的重要措施。在進行子癇前期檢測前,建議孕婦向醫(yī)生咨詢,了解需要做哪些檢查。醫(yī)生會根據孕婦的個人情況和風險因素,制定適當的產前檢查計劃。如果認為孕婦有較高風險,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更頻繁的檢查和監(jiān)測。孕婦應與醫(yī)生保持密切溝通,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和指導,出現任何異常的癥狀應盡早就醫(yī)。這樣可以確保早期發(fā)現和及時處理子癇前期,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