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籠鷹詞(隨筆)

      2024-12-31 00:00:00儲勁松
      作品 2024年12期
      關(guān)鍵詞:劉禹錫永州柳宗元

      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憲宗元和年間,江南西道永州治所零陵縣,一個夏日的清晨,驟雨初歇,放廢此地多年的柳宗元,在其寓居之所愚溪草堂做了一個美夢:朝廷一紙詔書將他召回,再次擔(dān)任禮部員外郎。陛見時,憲宗皇帝面賜五品衣魚,對他勸勉有加,言語間有重用和屬望之意。從容步出宮廷,跨上棗紅馬,馳驅(qū)在長安城繁華的街市之中,柳宗元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對著晴明長空放聲大笑。市井中人紛紛訝異側(cè)目,他也毫不在意。

      他把自己笑醒了。睜眼一看,眼前不見長安,不見魏闕,也不見高大英俊的棗紅馬。只看見愚溪草堂被雨水浸濕的黑朽屋頂上,幾只蜒蚰在緩緩蠕動,紙窗之外,稀疏的雨點打在蒿草木葉之上。耳中只聞愚溪之水撞石擊潭,訇訇而鳴。從天堂猛然跌落,柳宗元悲從中來。多少事如煙聚散,多少人恍若隔世,多少年了,他站在永州的群山之巔遙望京師,企盼中的赦免詔書到底沒有來。他在床上躺了半個時辰,實在百無聊賴,于是起身下床拈筆舔墨,寫了一首《獨覺》:

      覺來窗牖空,寥落雨聲曉。

      良游怨遲暮,末事驚紛擾。

      為問經(jīng)世心,古人難盡了。

      一個“空”字,寫盡了放逐之臣內(nèi)心的無邊寂寥;一個“暮”字,道盡了英雄末路的無涯凄愴。末了柳宗元長嘆一聲:似我胸臆間這般經(jīng)世濟(jì)民的雄心,即使是上古時代的仁人志士,也未必能夠完全明了啊。

      留名青史的中國古代大文人,是儒家思想的化身,大多懷有匡時輔國的宏大理想,其初志是經(jīng)濟(jì)天下,而不是以文名世。畢竟,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之事,立言排在最末。譬如唐宋散文八大家,或者位登宰輔,或者志在良弼,文章于他們,是明道、載道、貫道之器,是施展政治抱負(fù)、實現(xiàn)宏圖大業(yè)的工具,而非矢志追求的首要事業(yè)。只有在仕途遭遇重大挫折,上佐君王、下安黎庶的志向落空之時,筆端無奈由向外轉(zhuǎn)為向內(nèi),文章才見山水,見風(fēng)月,見朝霞暮煙,見籬落稻菽,見至情至性至剛至柔。史書的藝文志、儒林傳和文苑傳里,似屈原、虞卿那樣的窮愁著書者比比皆是,柳宗元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

      因主張改革弊政,柳宗元踴躍參與“永貞革新”,并成為革新派的一員主將。政治革新失敗后,他被貶永州十年,繼而遠(yuǎn)放柳州五載,在政治上再也無所施為。在長達(dá)十五年的竄逐生涯里,尤其是在永州期間,他致力于詩歌文章,并呼應(yīng)韓愈,聯(lián)手發(fā)起古文運(yùn)動,終成唐代中期最杰出的大文人之一,當(dāng)世和后世高山仰止,奉為文章宗師。柳宗元下世后,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說:柳宗元被逐出朝堂,遠(yuǎn)放南荒十余年,朝中達(dá)官貴人無一人肯施以援手,以至“才不為世用,道不行于時”,最終病死在嶺南瘴煙之地。假如他仕途春風(fēng)得意,出將入相,功業(yè)上必然有一番大作為,但其文學(xué)辭章,也必然不能取得如此成就。又說:“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p>

      在生時無不朽功名,死后卻留諸多不朽詩文于世間,這是得還是失?

      深讀柳宗元的作品,尤其是政論文章和書簡,我以為,立功和立言孰輕孰重,孰先孰后,孰得孰失,于柳宗元而言是明擺著的。在永州,他有一封《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其中就明確說道:“仆之為文久矣,然心少之,不務(wù)也,以為是特博奕之雄耳。故在長安時,不以是取名譽(yù),意欲施之事實,以輔時及物為道。自為罪人,舍恐懼則閑無事,故聊復(fù)為之。”也就是說,文章于他本來只是末事,是科舉進(jìn)身之階,也是宣揚(yáng)“大中之道”,闡述其政治理想和治國理政方略的輿論工具。

      他在朝為官時所作的《梓人傳》和《種樹郭橐駝傳》這兩篇文章就是如此。前一篇以梓人(唐代的都料匠,即工匠頭目、營造師)為譬喻,論當(dāng)宰相之道,在于“不衒能,不矜名,不親小勞,不侵眾官,日與天下之英才討論其大經(jīng),猶梓人之善運(yùn)眾工而不伐藝也。夫然后相道得而萬國理矣”。后一篇以郭姓駝背老人植樹為喻,論為官之道當(dāng)如栽樹,“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也就是說,治國理政者應(yīng)當(dāng)與民休息,切切不可生事擾民。兩篇文章在當(dāng)時都有所指,前者抨擊當(dāng)朝宰相不知治國用人的大體,后者諷刺一些無能官員不懂牧民養(yǎng)人之術(shù)。他不是為文而文,而是希望文章是及物的,能起到實際的政治作用。沉淪江湖之后,心知起用無望,極度窮愁無聊之中,柳宗元這才專心于述作,以此遣送漫長難挨的逐臣生涯。他在貶謫期間所作的詩文,即使貌似閑情逸致如“永州八記”,也忠實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呼聲,痛責(zé)苛政之害,揭示賦斂之毒,有霜劍的凜凜鋒芒。

      假使柳宗元再生于唐代,重新在世上活一遭,毫無疑問,他的首選仍然是冒矢石、踏荊棘,勇敢改革唐室的腐敗政治,實現(xiàn)其“輔時及物、利安元元”的偉丈夫之志。

      永貞元年(805)八月,唐順宗李誦被宦官和強(qiáng)藩聯(lián)手逼迫,讓位于太子李純,是為唐憲宗,史稱“永貞內(nèi)禪”。九月,時任禮部員外郎柳宗元被斥出朝,外放為邵州刺史。十一月,在趕赴邵州途中,又被追貶為永州司馬。

      與柳宗元同時或比他稍前被貶出朝的,還有九人:王叔文貶為渝州司戶,王伾貶為開州司馬,韋執(zhí)誼貶為崖州司馬,韓泰貶為虔州司馬,陳諫貶為臺州司馬,劉禹錫貶為朗州司馬,韓曄貶為饒州司馬,凌準(zhǔn)貶為連州司馬,程異貶為郴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這十個被貶邊遠(yuǎn)荒州的朝臣,是“永貞革新”的主要人物。

      所謂“永貞革新”,是由順宗主導(dǎo),由“二王劉柳”也即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這四個核心人物主持的政治改革,旨在打擊宦官和強(qiáng)藩,加強(qiáng)朝廷集權(quán),革除政治積弊。

      唐德宗李適統(tǒng)治后期,政治昏暗腐敗,朝野亂象叢生,社會動蕩不安。其一,宦官亂政。宦官知樞密,藩鎮(zhèn)將帥和臺省清要之官的任免,多取決于大閹之口;監(jiān)督地方軍隊,并且手握天子禁軍神策軍的兵權(quán),能輕易操縱皇帝的生死廢立?!杜f唐書·宦官傳序》:宦官“自貞元之后,威權(quán)日熾,蘭锜將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帥,必以賄成;萬機(jī)之與奪任情,九重之廢立由己”。其二,藩鎮(zhèn)林立。安史之亂勉強(qiáng)平定之后,為綏撫叛亂余部,位于黃河以北的河朔五十余州,大鎮(zhèn)盡歸安、史降將所有。這些強(qiáng)藩,尤其是幽州、成德、魏博三鎮(zhèn),擁兵自重專橫跋扈,名為王臣實同敵國。其節(jié)度使世襲傳子,其土地、人民、法令、官爵、甲兵、刑殺和賦稅,都不受朝廷控制。為壓制強(qiáng)藩,朝廷采取“以藩治藩”的策略,在中原腹心之地遍設(shè)節(jié)度使,本意是讓各藩鎮(zhèn)相互牽制,結(jié)果卻扶植了新的割據(jù)勢力。安史之亂平息三四十年來,藩鎮(zhèn)割據(jù)越來越嚴(yán)重,強(qiáng)藩逆態(tài)復(fù)萌,經(jīng)常發(fā)動叛亂。其三,朝政混亂。德宗晚年不信任宰相,剛愎自用,親躬庶政,事務(wù)嚴(yán)重壅積,人才登用之路被死死堵塞。其四,朋黨相斗。在朝廷內(nèi)部,保守派和革新派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朋黨之爭越來越白熱化。其五,賦役繁重。因平定藩鎮(zhèn)叛亂,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備兵防范西北回紇、吐蕃的侵?jǐn)_,朝廷大幅度加重誅求,賦役名目繁多,百姓被橫征暴斂壓得透不過氣來。加上各級官僚、地主、富商和僧人大量兼并土地,人丁銳減,百姓流離失所,憤而思變。

      江山氣象蕭索,國家日益衰微,人民痛苦哀號。當(dāng)時的一批有識之士,包括太子李誦在內(nèi),心焦如焚,志在革新。熱血青年柳宗元也是如此,自二十六歲入朝為集賢殿書院正字,他就堅定地站到了革新派一邊,與王叔文、劉禹錫、呂溫、韓泰、凌準(zhǔn)、韓曄、李景儉等朝官結(jié)為同盟,積極參與政治斗爭。盡管資歷尚淺,職務(wù)卑下,卻意氣風(fēng)發(fā),以文章褒貶時事,諷諭世象,呼吁除舊布新。但革新派受到德宗、宦官和保守派的多重壓制。

      順宗李誦繼位后,立即重用改革派,任命吏部郎中韋執(zhí)誼為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王叔文以起居舍人充翰林學(xué)士,王伾以左散騎常侍充翰林學(xué)士,實施政治革新。“二王”主內(nèi),實際執(zhí)掌朝政,韋執(zhí)誼負(fù)責(zé)施行。劉禹錫和柳宗元主外,采聽外事,參與謀議。柳宗元由監(jiān)察御史里行,超資晉升為禮部員外郎,因文才杰出,另負(fù)責(zé)詔命、章奏的起草,官位雖不高,但居權(quán)衡之地,地位顯赫,掌握著部分朝政實權(quán),是政治新貴,也是王叔文的得力助手。

      “永貞革新”旨在內(nèi)抑宦官、外制藩鎮(zhèn)。其主要措施,是加強(qiáng)中央集權(quán),奪取宦官人權(quán)、事權(quán)特別是兵權(quán),打擊飛揚(yáng)跋扈的強(qiáng)藩,進(jìn)用賢能,減免賦稅,革除朝廷積弊。王叔文等人大刀闊斧地進(jìn)行革新,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實效,特別是減免苛捐雜稅,廢止“宮市”(唐德宗貞元末年,經(jīng)皇帝首肯,宦官以宮中需求為名,到市場上強(qiáng)行采購民間財物,名為宮市,實為劫掠),罷去“進(jìn)奉錢”(地方官在正稅之外搜刮財富,一小部分獻(xiàn)給朝廷,大部分中飽私囊),解散“五坊小兒”(為皇帝飼養(yǎng)鷹犬,在民間肆意妄為,如同強(qiáng)盜),貶黜貪污殘酷、民憤極大的京兆尹李實,放九百余名宮女和教坊女妓出宮等舉措,贏得了民心。連反對革新的韓愈,在編纂《順宗實錄》時也說:“人情大悅”“百姓相聚,歡呼大喜”。

      但政治革新傷筋動骨,涉及權(quán)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實施一開始,就遭到強(qiáng)藩、閹宦、保守派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合力抵抗。順宗未繼位時已經(jīng)中風(fēng),不能言語,當(dāng)上皇帝后,病情更加嚴(yán)重?!缎绿茣ね跏逦膫鳌罚骸绊樧诹?,不能聽政,深居施幄坐,以牛昭容、宦人李忠言侍側(cè),群臣奏事,從幄中可其奏。”因此,雖然有皇帝支持,但革新派的實力其實非常單弱,加上王叔文和韋執(zhí)誼內(nèi)訌,轟轟烈烈的“永貞革新”只進(jìn)行了一百四十六天就宣告失敗。順宗被迫“內(nèi)禪”,革新派的主要人物全部遠(yuǎn)謫荒州。柳宗元后來在永州回憶當(dāng)時之事,說保守派視革新派為邪黨,“詆訶萬端,旁午構(gòu)扇,盡為敵仇,協(xié)心同攻,外連強(qiáng)暴失職者以致其事”(《寄許京兆孟容書》)。所謂“外連強(qiáng)暴失職者以致其事”,指的是大閹俱文珍等,勾結(jié)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荊南節(jié)度使裴均、河?xùn)|節(jié)度使嚴(yán)綬等強(qiáng)藩勢力,對朝廷施壓,迫使順宗退位(不久莫名其妙地死去),扶持憲宗提前登上了帝位。

      憲宗對革新派懷恨極深,視為不世之仇,在父親順宗退位后第三天,就對王叔文和王伾加以貶黜,登基后接著竄逐柳宗元等人。并且規(guī)定,以后凡是遇到朝廷恩赦,這些人都不在赦免之列。憲宗敵視王叔文等人,表面上看是政見不同,王叔文等力主革新,憲宗則堅決反對;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王叔文等人當(dāng)初排斥憲宗,反對立他為太子,預(yù)謀另立他人。所以,王叔文等人在貶所,或被處死或病死,除程異破例擢用之外,其余人等十年不予赦免。

      唐王朝最終滅亡于宦官亂政和藩鎮(zhèn)割據(jù),這兩大痼疾正是“永貞革新”首要革除的對象。但不論當(dāng)時還是后世,史家和學(xué)者對“永貞革新”這一政治事件褒貶不一,對革新派人物的評價也因此全然不同,就像對商鞅變法、熙寧變法以及相關(guān)人物的態(tài)度完全相左一樣。柳宗元這個政治斗爭的失敗者,有人尊之為改革先驅(qū)、思想家,有人則視之為洪水猛獸、歷史罪人。新舊《唐書》本傳高度評價柳宗元的文學(xué)成就,“下筆構(gòu)思,與古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貝,當(dāng)時流輩咸推之”,“其才實高,名蓋一時”,又貶低他的政治活動,說他附從竊取天下權(quán)柄的小人王叔文,被斥終身,身敗名裂。柳宗元的文章同道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里,既贊揚(yáng)他的才華,“俊杰廉悍,議論證據(jù)今古,出入經(jīng)史百子,踔厲風(fēng)發(fā)”,又批評他的所作所為,說他“不自貴重顧藉”。宋代的范仲淹、王安石、蘇軾、羅大經(jīng),金代的王若虛,明代的王世貞等人評價柳宗元,也是推崇其文學(xué)才華,貶抑其立身行事,說他附麗小人,陷自身于不義。

      判斷柳宗元是不是陷于不義,首先要看王叔文是不是小人。新舊《唐書》和眾多論者人云亦云,以成敗論英雄,紛紛說王叔文邪僻、奸險、狂妄,是沾沾小人、權(quán)奸之首。但客觀而言,出身寒微的王叔文,當(dāng)初以擅長棋藝在東宮侍奉太子李誦,深得李誦信任。出身雖然寒微,但他飽讀詩書,慷慨有大志,頗知治道,又深知民間疾苦,是個有抱負(fù)的改革者。他在順宗支持下主持“永貞革新”,意在中興唐室,所引用的一批人,也多是當(dāng)時俊杰,并無奸言惡行。正如清代史學(xué)家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所言:“叔文行政,上利于國,下利于民,獨不利于弄權(quán)之閹宦、跋扈之強(qiáng)藩。”只是革新觸動了宦官、藩鎮(zhèn)、皇室、保守派官僚的權(quán)力和利益,又舉措失當(dāng),以至完全失敗,才在青史上留下惡名。就像后來的王安石,也因主持熙寧變法,被罵為奸人、宵小、誤國害民。其實王安石主持變法是為了富國強(qiáng)兵,盡管新法特別是青苗法讓百姓深受其害,出發(fā)點卻是為了遏制豪富之家兼并百姓財產(chǎn),新法的確有重大過失,其人何奸之有?

      自少年時起,柳宗元就“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wù)”(《寄許京兆孟容書》)。釋褐入仕后勇于作為,志在刷新朝政,振興唐室,最終卻因此遠(yuǎn)竄江湖,落了個不義的名聲。生前毀譽(yù)交集,逝后聚訟不休,世人冤枉柳宗元久矣。

      被貶為永州司馬這一年,柳宗元三十三歲,尚是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他帶著六十八歲的老母親,水陸兼行,于永貞元年(805)底,抵達(dá)永州治所零陵。途中,他寫了一篇《懲咎賦》,表面上是深自懺悔,實則大鳴不平。

      與柳宗元同行的還有堂弟柳宗直和表弟盧遵,他們此前一直跟著柳宗元讀書,在柳宗元長期流貶永州期間,也不離不棄追隨左右。而柳宗元的母親盧氏,因長途遷徙過度勞累,以及水土不服,在永州居住不滿半年,就染上重病,逝于借居之地龍興寺。一年后,盧氏靈柩北運(yùn),柳宗元是戴罪之身,不得離開貶所,盧遵代為護(hù)送安葬。一人無福,帶累滿屋。目送母親的靈柩緩緩北歸,消失在青山之中,柳宗元呼天搶地,作《先太夫人河?xùn)|縣太君歸祔志》:“靈車遠(yuǎn)去而身獨止,玄堂暫開而目不見。孤囚窮縶,魄逝心壞。蒼天蒼天,有如是耶?有如是耶?”

      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舊稱零陵,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地,位于瀟、湘二水匯合處,在京師長安以南三千二百七十四里,距東都洛陽三千六百六十五里。唐玄宗天寶年間,永州有居民兩萬七千多戶,十七萬六千余人。按照當(dāng)時的制度,戶數(shù)滿兩萬不到四萬的州屬于中等州。但到了唐憲宗元和年間,因為戰(zhàn)亂、土地兼并以及朝廷過度盤剝,永州人戶大量逃亡,只剩下八百九十戶。柳宗元在永州所作《田家三首》《捕蛇者說》《送薛存義序》《鈷鉧潭記》等詩文,也忠實記錄了元和年間當(dāng)?shù)孛裆鷺O度凋敝、百姓痛苦呻吟的悲慘現(xiàn)狀。

      柳宗元在永州的官職全銜是“永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按照唐代職官制度,在定額編制以外的官員,稱為員外置;同正員,意思是與編制內(nèi)的司馬享受同等俸祿待遇。據(jù)白居易《江州司馬廳記》,自唐高祖武德年間以來,唐代的文武百官得以便宜行事,大官兼理小官的職責(zé),權(quán)位高的侵犯權(quán)位低的權(quán)力,是普遍現(xiàn)象?!肮首晕宕蠖级礁劣谏现邢驴?,司馬之事盡去,唯員與俸在,凡內(nèi)外文武官左遷右移者遞居之?!币簿褪钦f,上至五大都督府,下至上、中、下三等州,司馬的職權(quán)盡被上級兼領(lǐng),只保留了職銜和俸祿,由朝廷內(nèi)外升遷或者貶黜的文武官員輪流擔(dān)任。

      現(xiàn)當(dāng)代有學(xué)者說,柳宗元在永州是一名無具體職務(wù)、無所事事的閑員。這話是不準(zhǔn)確的。柳宗元在永州無實權(quán)、多有閑暇不假,說是閑員也不錯,但身為永州刺史的屬官,他并非無所事事,只是原本屬于他的權(quán)責(zé),大部分被上司兼并了。細(xì)品柳宗元在永州所作《鈷鉧潭記》和《起廢答》兩文,也可知一二?!垛掋a潭記》里,零陵縣一戶人家,為躲避繁重的賦役和欠下的私人債務(wù),逃居深山開荒種田,過著避世自足的日子,見到來此閑游的永州司馬柳宗元,戶主十分驚慌,第二天主動求見柳宗元,表示愿意賣掉鈷鉧潭上的田產(chǎn)來交官租、還私債,希望免于處罰。柳宗元寫道:“予樂而如其言。”意思是他表示同意。由這句話可知,柳宗元在永州承擔(dān)著一定的實際事務(wù)。在《起廢答》篇首,柳宗元寫道:“柳先生既會州刺史,即治事,還,游于愚溪之上?!备敲餮杂泄珓?wù)在身。

      中等州的司馬,品級為正六品上。據(jù)白居易《江州司馬廳記》,在唐代,朝廷不考核司馬的工作實績。所以,如果柳宗元是升遷任司馬,或者胸?zé)o大志隨遇而安,完全可以領(lǐng)著正六品上的俸祿,在永州的奇山秀水之間逍遙自在。但他懷抱大志,由順宗朝呼風(fēng)喚雨的寵臣,貶至南荒擔(dān)任此職,不啻從天上云霄殿被直接打入地獄,落魄失意之態(tài)可想而知。

      虎落平陽,落魄失意倒也罷了,誰讓自己是政治斗爭的失敗者呢。更大的問題在于,憲宗繼位之初,宦官和保守派官僚依舊把持朝政,對革新派的打擊和陷害仍在持續(xù),柳宗元等人隨時有性命之虞。

      元和元年(806),柳宗元到永州不久,王叔文被朝廷誅殺于渝州,王伾病死于開州。消息傳到永州,柳宗元日夜憂慮,擔(dān)心不可知的禍患再次降臨到自己和其他幾位參與“永貞革新”的戰(zhàn)友身上。這一年,朝廷連下四道詔命(其中有兩次大赦,一次是正月尊順宗為太上皇、改元大赦,一次是六月冊封皇太后大赦),都明確規(guī)定“八司馬”不在寬赦之例?!杜f唐書·憲宗本紀(jì)》載是年八月詔書:“左降官韋執(zhí)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zhǔn)、程異等八人,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憋L(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八司馬”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度日如年。在此期間,柳宗元寫過一首《籠鷹詞》:

      凄風(fēng)淅瀝飛嚴(yán)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云披霧裂虹蜺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fēng)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草中貍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愿清商復(fù)為假,拔去萬累云間翔。

      詩的前八句暗指參加“永貞革新”,中間四句指革新失敗被謫永州,最后兩句冀望被朝廷重新起用。詩中,柳宗元以雄鷹自喻,以荊棘、狐貍、兔、鼠、百鳥比喻閹宦、強(qiáng)藩、保守派這些政敵,以炎風(fēng)、溽暑比喻新天子的雷霆之威,托物寄意,生動講述了他由天上雄鷹到籠中囚鷹的過程。由“草中貍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這兩句,可見初到永州時,恐懼不安時刻籠罩在柳宗元心頭。

      除《籠鷹詞》外,同一時期,柳宗元還寫有《放鷓鴣詞》《跂烏詞》等以鳥兒為喻體的寓言詩?!囤枮踉~》:“支離無趾猶自免,努力低飛逃后患?!薄斗批p鴣詞》:“二子得意猶念此,況我萬里為孤囚?!边@些詩作充分反映了當(dāng)時政治形勢的險惡,以及柳宗元處境的艱難。

      幸好,憲宗是中唐時期一位奮發(fā)有為的君主,在打擊革新諸臣,報了一箭之仇后,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中興唐室的正事上去了,柳宗元等罪臣才在貶所安生下來。有意味的是,憲宗重用宰相、修訂律令、制裁藩鎮(zhèn)、減省官員、寬徭減賦、改革朝政,唐室一度實現(xiàn)中興,除了沒有削弱宦官的權(quán)力,解除宦官的兵權(quán),其他治國舉措與“永貞革新”并無二致。

      元和中興之局,柳宗元從始至終密切關(guān)注。然而,他當(dāng)時不在永州就在柳州,始終只是一個遠(yuǎn)在天邊的看客。

      在永州十年,柳宗元名義上仍然是一位朝廷命官,實際上是一名拘系南荒的囚徒。因為年少貴幸,他遭到眾多朝官甚至友朋的妒忌。又因為恃才傲慢,出語無忌,在文章中激烈批判天命論和天人感應(yīng)論,否認(rèn)神意和天意,主張重視生民之事和民心,思想和言論帶著樸素的民主光芒和民本思想,他在朝中樹敵眾多。被貶永州以后多年,仍然是朝中政敵繼續(xù)攻擊、謾罵、丑化和誣陷的首要目標(biāo)。在《與裴塤書》中,柳宗元夫子自道:“仆之罪,在年少好事,進(jìn)而不能止。儔輩恨怒,以先得官。又不幸早嘗與游者,居權(quán)衡之地,十薦賢幸乃一售,不得者诪張排拫,仆可出而辯之哉?性又倨野,不能摧折,以故名益惡,勢益險?!庇衷凇杜c蕭翰林俛書》中說:“圣朝宏大,貶黜甚薄,不能塞眾人之怒,謗語轉(zhuǎn)侈,囂囂嗷嗷,漸成怪民。飾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悅仇人之心,日為新奇,務(wù)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輩坐益困辱,萬罪橫生,不知其端?!痹谫H謫永州期間,朝中故舊不敢與柳宗元通音信?!都脑S京兆孟容書》:“伏念得罪來五年,未嘗有故舊大臣肯以書見及者。”

      政敵連續(xù)不斷的誣陷和攻擊,讓柳宗元時刻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永州的卑濕與瘴癘、清苦的生活和炎涼世態(tài),又折磨著他的肉體。年復(fù)一年,他心力交瘁,英雄意氣消磨盡,身體健康狀況也急速惡化,不到四十歲就百病纏身,心緒恍惚,記憶力下降,嚴(yán)重時連讀書寫文章也十分吃力。在給岳父楊憑的書簡《與楊京兆憑書》中,他說:“一二年來,痞氣尤甚,加以眾疾,動作不常。眊眊然騷擾內(nèi)生,霾霧填擁慘沮,雖有意窮文章,而病奪其志矣。每聞人大言,則蹶氣震怖,撫心案膽,不能自止?!薄都脑S京兆孟容書》:“罪謗交積,群疑當(dāng)?shù)?,誠可怪而畏也。是以兀兀忘行,尤負(fù)重憂,殘骸余魂,百病所集,痞結(jié)伏積,不食自飽?;驎r寒熱,水火互至,內(nèi)消肌骨,非獨瘴癘為也?!庇终f讀書寫作時,“神志荒耗,前后遺忘,終不能成章”。從他的文章和書信中,可知柳宗元得了包括心臟病、痞癥(脾臟腫大癥)、腳氣?。ㄗ惆_)、膇疾(腿部浮腫)等多種疾病,食量銳減,身體消瘦。

      在永州的前五年,柳宗元和家人無處可住,借居在龍興寺的西廂。龍興寺是永州名寺,位于湘水邊上,開門可以俯看江水東流,登高可觀遠(yuǎn)山景致?!队乐蔟埮d寺西軒記》:“永貞年,予名在黨人,不容于尚書省,出為邵州,道貶永州司馬。至則無以為居,居龍興寺西序之下。予知釋氏之道且久,固所愿也?!彼轮械纳酥刭銓α谠纳疃嘤姓諔?yīng),二人談禪論詩,密相過從。

      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灌水北面的冉溪之畔,買了一座小丘,筑草堂而居。冉溪又名染溪,柳宗元更名為愚溪。他以愚人自居,將草堂中的亭、堂、島,以及周邊的丘、泉、池、溝,全部以愚字命名,并各賦詩一首,總題為《八愚詩》?!队尴娦颉罚骸敖裼嘣庥械溃`于理,悖于事,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秉c明了以愚字命名的用意。愚溪草堂建成后,他寫了一首《溪居》: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nóng)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在此前后,他又作《夏初雨后尋愚溪》《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等。這些詩作意境清泠幽曠,情致閑適自在,柳宗元貌似已經(jīng)完全適應(yīng)了永州的謫放生活。其實不然,《冉溪》一詩暴露了他真實的心境:

      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fù)為身謀。

      風(fēng)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

      縲囚終老無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

      卻學(xué)壽張樊敬侯,種漆南園待成器。

      遠(yuǎn)貶遐荒,被朝廷遺忘多年,幽居愚溪之上,開園植樹,許國壯心已然瓦解,他的內(nèi)心何其悲愴。

      久居蠻夷之中,柳宗元十分思念位于長安城西南的故鄉(xiāng)。《春懷故園》:“九扈鳴已晚,楚鄉(xiāng)農(nóng)事春。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園人?!薄读懔暝绱骸罚骸皢柎簭拇巳?,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比Ю锿獾墓蕡@、長安、朝廷,遙不可及,卻又時在夢中。

      日居月諸,光陰流逝,柳宗元迫切渴望“復(fù)起為人”,希望朝中有人同情自己的遭遇,向憲宗建言,召自己回朝。他先后給在朝的故舊京兆尹許孟容、右補(bǔ)闕蕭俛、翰林學(xué)士李建以及親友裴塤、顧十郎等人寫信,詳述“永貞革新”的真相,替自己辯誣雪冤,懇求他們出手相助,但是都沒有任何回音。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柳宗元傳》:“遍貽朝士書言情,眾忌其才,無為用心者?!彼€曾向藩鎮(zhèn)將帥投寄詩文,希望成為節(jié)度使幕僚,也沒有藩鎮(zhèn)愿意接納。就像他在《起廢答》一文中所說的,身為罪囚,他連永州的跛腳僧人、爛腦門的馬都不如,這二者同樣被廢棄十年,遇上良機(jī),一個當(dāng)上了寺廟的法師,一個成了刺史的坐騎。自己同樣放廢十年,仍看不見起用的曙光,徒然被鄉(xiāng)間老叟無情嘲弄。

      在給友人劉禹錫和張署的長詩《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里,柳宗元悲嘆道:“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一代文宗流落江湖,惶惶如喪家之犬,逢人就打拱作揖,百般示好,真是可悲復(fù)可嘆。如他自己所言,過去的柳宗元,僅剩殘骸余魂。

      何以解憂?唯有徜徉山水,讀書著述。

      被迫離開廟堂,身編夷人,名列囚籍,自知功業(yè)無望,柳宗元將全部精力投入讀書和寫作。《與楊京兆憑書》:“宗元自小學(xué)為文章,中間幸聯(lián)得甲乙科第,至尚書郎,專百官章奏,然未能究知為文之道。自貶官來無事,讀百家書,上下馳騁,乃少得知文章利病。”《讀書》詩云:

      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

      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縹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

      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

      倦極便倒臥,熟寐乃一蘇。

      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

      得意適其適,非愿為世儒。

      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

      巧者為我拙,智者為我愚。

      書史足自悅,安用勤與劬。

      貴爾六尺軀,勿為名所驅(qū)。

      柳宗元讀的書除了儒家經(jīng)典,也包含別史、雜錄、佛經(jīng)、藥典這些雜書。受母親和中唐世風(fēng)影響,柳宗元自幼崇奉佛教,主張統(tǒng)合儒、釋,認(rèn)為佛經(jīng)往往與《周易》《論語》相合,有益于世,且認(rèn)為佛經(jīng)也是諸子之一種?!端唾闵先烁爸胸┦甯刚傩颉罚骸拔嶙杂缀梅?,求其道,積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說,于零陵,吾獨有得焉?!彼匝栽谟乐菔熳x佛書,參悟佛理,以佛釋儒,頗有獨到心得。又因身患多種疾病,他還研究醫(yī)藥典籍,搜集藥方,并且采藥種藥。

      柳宗元又行走于永州的幽麗山水和田園村落之間,無遠(yuǎn)不到,與草木鳥獸同呼吸,與僧人、老農(nóng)、樵夫、漁叟、同謫永州的逐客相往來。此間筆下的詩歌,風(fēng)神淡遠(yuǎn),意象超妙,與萬化冥合?!断臅兣甲鳌罚骸澳现蒌崾钭砣缇?,隱幾熟眠開北牖。”《秋曉行南谷經(jīng)荒村》:“機(jī)心久已忘,何事驚麋鹿?!彼拇媸涝姼?,主要是貶永州以后所作。蘇軾對柳宗元后期詩歌評價甚高,認(rèn)為詩風(fēng)極似陶淵明,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成就在陶淵明之下、韋應(yīng)物之上。

      最為世人所喜愛的,是《江雪》和《漁翁》?!督罚骸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漁翁》:“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然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睆那拔易x書粗糙,不求甚解,想當(dāng)然地以為這兩首詩中的漁翁、釣叟,指的是別人。今年重讀,才意識到那獨釣寒江的人,那汲水燃竹的人,其實是柳宗元自己。又恍然明白,詩中的悠閑,其實是落寞。

      柳宗元在永州寫的文章,無論是雜文、寓言、人物小傳還是山水記,外枯中膏,似澹實秾。尤其是“永州八記”,空靈傳神,精工嫻雅,流水飛花、渠石丘澗、婦孺俚語乃至社會問題,都翻作了絕妙好辭,讀來令人心朗目舒?!妒瘽居洝罚骸皝兪癁榈?,達(dá)于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筵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箭,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薄对铱视洝罚骸懊匡L(fēng)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飏葳蕤,與時推移?!彼氖畮灼剿洠瑢⒅袊纳剿恼峦频搅艘粋€全新的高度,成為后世作者的范本。

      他深刻體察底層疾苦,部分詩文深刻反映了當(dāng)時永州人民悲慘的生活現(xiàn)狀。《田間三首》實寫農(nóng)家在繁重賦役壓榨下的哀號:“盡輸助徭役,聊就空舍眠。”“蠶絲盡輸稅,機(jī)杼空倚壁?!薄肮T少推恕,鞭撲恣狼藉。”《捕蛇者說》控訴苛政殘害人民,堪比毒蛇:“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千余年后讀來,仍讓我心驚肉跳。

      柳宗元還撰寫了《貞符》《封建論》《天對》《天說》《非國語》等一系列關(guān)于哲學(xué)、經(jīng)濟(jì)、政治等方面的理論文章,大旨是反對符瑞、封禪、藩鎮(zhèn)割據(jù),揭露天人感應(yīng)論的荒謬和“受命于天”的虛偽,批判福禍報應(yīng)之說,主張革除封建割據(jù)、用人唯賢、關(guān)懷民瘼、抑制豪強(qiáng)、均平賦稅,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在一塘爛泥一樣的中唐,柳宗元是少數(shù)幾個有遠(yuǎn)見卓識的思想家之一。

      在永州期間,柳宗元遙遙呼應(yīng)韓愈,反對駢文,提倡古文,共同發(fā)起古文運(yùn)動,在文體、文風(fēng)、文學(xué)語言上進(jìn)行全面革新。

      柳宗元與韓愈政見不同,在“永貞革新”中更是成了政敵。不僅如此,他們二人對于佛教、修史、封禪、天人之際(天與人的關(guān)系)等方面的態(tài)度,也常常針鋒相對。但二人始終是好友,更是相互推許的文章故人。柳宗元說韓愈文章遠(yuǎn)勝揚(yáng)雄,與司馬遷不相上下。韓愈說柳宗元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馬遷,超過崔骃和蔡邕,還讓自己的弟子拜柳宗元為師。

      韓愈在作于唐德宗貞元九年(793)的《爭臣論》中,明確提出“文以明道”的文學(xué)主張:“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绷谠谧饔谠桶四辏?13)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也持同樣主張:“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茍為炳炳烺烺、務(wù)釆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眱扇说膮^(qū)別在于,韓愈所說的道,是純一的儒家之道,與佛、老完全對立;柳宗元的道,則有調(diào)和儒、釋的傾向,但總體而言,仍是儒家的“圣人之道”,即柳宗元所說的“大中之道”。大中,語出《周易·大有卦》的彖辭:“柔得尊位大中?!比寮覍W(xué)說大抵不出一個“中”字,“中”和“大中”,大旨是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在中唐,反對空洞浮艷的駢文,提倡回歸秦漢文質(zhì)相兼?zhèn)鹘y(tǒng)的古文,李華、蕭穎士、元結(jié)、獨孤及、梁肅、柳冕等人是先驅(qū)。韓愈是中唐古文運(yùn)動的領(lǐng)導(dǎo)者,提出了明確的理論綱領(lǐng)。柳宗元則是主將,以眾多佳構(gòu)為古文運(yùn)動做出了杰出貢獻(xiàn)。

      在韓、柳聯(lián)手推動之下,古文風(fēng)靡中唐文壇,漢魏以來的卑弱文風(fēng)一掃而空。在南方,因為柳宗元的倡導(dǎo),古文迅速普及。韓愈《柳子厚墓志銘》:“衡湘以南為進(jìn)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jīng)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p>

      南方春來早,元和十年(815)永州的春天來得格外早一些。正月,春風(fēng)捎來朝廷召柳宗元回京的詔書。先后接到還京詔命的,還有韓泰、韓曄、陳諫和劉禹錫。此前,韋執(zhí)誼和凌準(zhǔn)病死于崖州和連州貶所,程異因通曉錢谷、精于理財已經(jīng)擢用。建議召這五人還京的,是宰相李吉甫和李絳。

      接到詔書,柳宗元疑在春夢之中,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自從安居愚溪,自放于山巔水涯,他就做好了終焉永州的打算。幾天后,在朗州的劉禹錫托刺史竇常寄來一首詩,說他已經(jīng)啟程,催促柳宗元盡快回京。他們已經(jīng)十年沒有見面了。柳宗元何嘗不是歸心似箭,在和詩《朗州竇常員外寄劉二十八詩,見促行騎,走筆酬贈》中,他寫道:

      投荒垂一紀(jì),新詔下荊扉。

      疑比莊周夢,情如蘇武歸。

      賜環(huán)留逸響,五馬助征。

      不羨衡陽雁,春來前后飛。

      賜環(huán),諧音“賜還”。古時臣子有罪被流貶,帝王賜環(huán)則還,賜玦則絕(死)。在詩中,柳宗元以西漢的蘇武自比。蘇武受命出使匈奴,匈奴勸他投降,蘇武寧死不屈,在北海持節(jié)牧羊十九年,最終輾轉(zhuǎn)回到漢朝。實在說,柳宗元的這個比喻不甚恰當(dāng),大概是驚喜之中口不擇言。

      一路和風(fēng)相送,春花夾道,二月,柳宗元終于抵達(dá)長安東郊的灞橋。坐在灞亭上歇息,憶起十年來經(jīng)歷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他感慨萬端?!对t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

      在柳宗元的想象中,朝廷正在討伐淮西吳元濟(jì)叛軍,此次回京,自己必將大用。他絕對沒有料到,在京師停留不到一個月,席不暇暖,三月十四日,他就和劉禹錫、韓泰、韓曄、陳諫等五人,被同時外放為荒州刺史。柳宗元為柳州刺史,治所在今廣西柳州市;劉禹錫為播州刺史,治所在今貴州遵義市;韓泰為漳州刺史,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龍海區(qū);韓曄為汀州刺史,治所在今福建長汀縣;陳諫為封州刺史,治所在今廣東封開縣。五個人的官位雖有升遷,任職之地卻更加遙遠(yuǎn),實際上是再一次被貶逐。

      柳宗元等人不僅未得大用,而且遠(yuǎn)放荒州的原因,《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王叔文之黨坐謫官者,凡十年不量移,執(zhí)政有憐其才欲漸進(jìn)之者,悉召至京師。諫官爭言其不可,上與武元衡亦惡之。三月乙酉,皆以為遠(yuǎn)州刺史,官雖進(jìn)而地益遠(yuǎn)?!泵餮允浅械囊蝗褐G官強(qiáng)烈反對他們?nèi)氤?,憲宗和宰相武元衡也頗念舊惡,很討厭他們。

      從劉禹錫、柳宗元等人回京前后所作的詩,也可以看出,他們回到長安,毫無悔過言行,相反還以沉冤得雪、守志不移的勝利者姿態(tài),高調(diào)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柳宗元在詩中以蘇武自比,授人以口實。劉禹錫在《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懷續(xù)來諸君子》中寫道:“雷雨江山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痹娭兴耘P龍自比,以“躡仙蹤”也即重返郎署自期。這倒也還罷了,他還在《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中說:“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闭持刚@首詩公然譏刺朝廷,認(rèn)為劉禹錫以桃花喻權(quán)貴,諷刺他們是在排擠革新諸臣出朝的情況下提拔重用的,進(jìn)而認(rèn)為劉禹錫諷刺憲宗以逼宮的方式登上皇位。柳宗元、劉禹錫他們當(dāng)然無過可悔,作品也未必有詩人作刺之意,但在憲宗和保守派官僚看來,這些罪臣謫放十年,氣焰仍然如此囂張,簡直不可理喻,留在朝中將是禍害,必須一腳踢到遠(yuǎn)方,任其自生自滅?!杜f唐書·劉禹錫傳》:“元和十年,自武陵召還,宰相復(fù)欲置之郎署。時禹錫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語涉譏刺,執(zhí)政不悅,復(fù)出為播州刺史?!北彼嗡抉R光分析說,當(dāng)時,五司馬盡數(shù)出為遠(yuǎn)州刺史,可見他們不是因詩惹禍,但劉禹錫因為玄都觀一詩,被棄極惡之地。這話是很有見地的。

      任是一只雄鷹,其奈鐵籠何?接到詔命,柳宗元心如死灰,心知以自己的身體狀況,柳州將是自己的死地。

      想到生死之交劉禹錫外放到更為迢遙的播州,家里還有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劉禹錫此去,老人家無論是否同行,都是九死一生,于是起草奏疏,請求與劉禹錫對換職務(wù)?!杜f唐書·柳宗元傳》:“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fù)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于禹錫為執(zhí)友,胡忍見其若是?’即草章奏,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州?!边@個時候,御史中丞裴度上奏憲宗,替劉禹錫說情?!顿Y治通鑒》:“會中丞裴度亦為禹錫言曰:‘禹錫誠有罪,然母老,與其子死別,良可傷?!睉椬诓杉{了裴度的意見,改劉禹錫為連州刺史。連州治所在桂陽縣,即今天的廣東省清遠(yuǎn)市境內(nèi),雖然也在五嶺以外,但比地處西南的播州還是近多了。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稱贊柳宗元“士窮乃見節(jié)義”。

      數(shù)日后,柳宗元與劉禹錫結(jié)伴南遷,至衡陽分路,劉禹錫由陸路赴連州,柳宗元乘舟溯湘水往柳州。在湘江之湄,兩人依依惜別,柳宗元作《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

      十年憔悴到秦京,誰料翻為嶺外行。

      伏波故道風(fēng)煙在,翁仲遺墟草樹平。

      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

      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

      春已深,百草更加葳蕤,千花更加嬌媚,再遭放逐的棄臣,心卻如在冰窖,眼前只見荒涼古道、萋萋墓木,淚水已經(jīng)流成了大河。

      五年后,劉禹錫從連州護(hù)送母親靈柩返回故鄉(xiāng)洛陽,再次路過衡陽,不想?yún)s在此地接到柳宗元的死訊。想起上次分別,在極度傷痛之中,劉禹錫寫下《重至衡陽傷柳儀曹》一詩。詩前小序說:“元和乙未歲,與故人柳子厚臨湘水為別,柳浮舟適柳州,余登陸赴連州。后五年,余從故道出桂嶺,至前別處,而君歿于南中,因賦詩以投吊。”

      赴柳州途中,柳宗元又作《重別夢得》《三贈劉員外》兩詩,寄給劉禹錫。前一首說:“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dāng)為鄰舍翁?!焙笠皇渍f:“信書成自誤,經(jīng)事漸知非?!笨墒鞘乱阎链?,“知非”已晚,求做“鄰舍翁”也無可能。

      六月二十七日,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柳宗元抵達(dá)柳州,此時的他四十三歲,卻已須發(fā)蒼蒼,衰病似老翁。陪伴他的,除了在永州時一直相隨的堂弟柳宗直、表弟盧遵,還有另一位堂弟柳宗一。

      柳州距京師四千二百四十五里,比永州更遠(yuǎn),也更蠻荒。初到柳州,柳宗元在《寄韋珩》一詩中,詳細(xì)描述了柳州的現(xiàn)狀:

      炎煙六月咽口鼻,胸鳴肩舉不可逃。

      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蘭高。

      陰森野葛交蔽日,懸蛇結(jié)虺如蒲萄。

      到官數(shù)宿賊滿野,縛壯殺老啼且號。

      饑行夜坐設(shè)方略,籠銅枹鼓手所操。

      奇瘡釘骨狀如箭,鬼手脫命爭纖毫。

      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攪腹戟與刀。

      邇來氣少筋骨露,蒼白瀄汩盈顛毛。

      ……

      柳州天氣濕熱,叢林隱天蔽日,瘴煙蒸騰肆虐,毒蛇如同葡萄一串串纏掛在樹上,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來后不久,柳宗元身上就生了箭狀膿瘡,又染上致命的霍亂,萬幸撿回一條命,但身體也更加虛弱。而他的堂弟柳宗直來到柳州不久,就染病去世了。柳州也很不安寧,百姓不堪誅求,紛紛潛入?yún)擦肿隽吮I賊,夜里出來殺人越貨。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設(shè)法驅(qū)逐盜賊,安撫百姓。

      刺史是一方最高行政長官,且有監(jiān)察州縣官吏之權(quán),地位與司馬不可同日而語。在柳州,柳宗元不像在永州時清閑,一到任就陷入繁忙的公務(wù)之中,精神狀態(tài)也有很大好轉(zhuǎn)。他將余生獻(xiàn)給了柳州,盡最大能力造福地方百姓,部分地實現(xiàn)了青年時代“輔時及物、利安元元”的志向。

      當(dāng)時,在嶺南等經(jīng)濟(jì)落后地區(qū),掠賣奴隸是普遍現(xiàn)象。柳宗元在《童區(qū)寄傳》中說:“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貨視之。自毀齒以上,父兄鬻賣,以覬其利。不足,則盜取他室,束縛鉗梏之。至有須鬣者,力不勝,皆屈為僮,當(dāng)?shù)老噘\殺以為俗?!币簿褪钦f,包括柳州在內(nèi)的少數(shù)民族,父母視兒女為財產(chǎn),待到兒女換齒之年,為了借錢,就將他們典當(dāng)給富人做奴仆。家中沒有子女可以典當(dāng)?shù)?,就?qiáng)搶他人子女。到了贖回之日,父母無錢贖還,子女就做了人家的終身奴隸。地方官府對此見怪不怪,不聞不問。

      柳宗元對“典貼為奴”這一野蠻風(fēng)俗深惡痛絕,想出一個“計庸以償”的辦法,予以革除。所謂“計庸以償”,就是典當(dāng)為奴的人,按照服役時間計算工錢,當(dāng)工錢與債款持平時,就自動解除奴役關(guān)系。實在無力償還的人家,他就出私錢相助。這一方法很有效果,柳宗元的上司、桂管觀察使裴行立對此很是贊許,下令在境內(nèi)各州推行,一年時間內(nèi),有近千名奴隸得以歸家。受柳宗元啟發(fā),韓愈在任袁州刺史時加以效仿,解放袁州奴隸七百多人。

      柳州窮苦,柳宗元號召百姓植樹、墾田、種菜、種藥,并親身示范?!读莩俏鞅庇绶N甘樹》:“手種黃甘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碑?dāng)?shù)厝顺越?,干旱天氣水淺岸高,雨季江水暴漲道路濕滑,用水十分困難,又迷信,不敢就地打井取水。柳宗元來此半年后,力破愚昧,親自鑿井汲水。當(dāng)?shù)匚幕致浜?,孔廟和州學(xué)廢棄多年,百姓生了病,不是求醫(yī)問藥,而是殺牲祈禱,用雞骨占卜吉兇,請巫覡作法驅(qū)疾。柳宗元主持重修了孔廟和州學(xué),延請名師任教,督促學(xué)子入校攻讀,并親自講學(xué),柳州自此學(xué)風(fēng)大盛。

      柳宗元任刺史四年多,柳州人民的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盜賊放下刀箭拿起農(nóng)具,逃亡的人紛紛歸來。正如韓愈《柳州羅池廟碑》所言:“于是民業(yè)有經(jīng),公無負(fù)租,流逋四歸,樂生興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園潔修,豬、牛、鴨、雞肥大蕃息。子嚴(yán)父詔,婦順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條法,出相弟長,入相慈孝?!庇腥绱嘶菡?,柳宗元非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慚無惠化傳”(《種柳戲題》)。

      被棄四千里之外,柳宗元從未忘記巍巍廟堂,一直關(guān)心著時事。其時,朝廷征討淮西吳元濟(jì)叛軍屢屢受挫,成德鎮(zhèn)王承宗、淄青鎮(zhèn)李師道明里支持朝廷,暗中與吳元濟(jì)相勾結(jié)。他們豢養(yǎng)了一批死士,打劫都市,焚燒宮闕和官軍糧草,還行刺力主平藩的大臣,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御史中丞裴度頭部受傷,朝中百官震駭,天不亮不敢出門。消息傳到柳州,柳宗元憂憤之中作《古東門行》,向武元衡致敬,表達(dá)自己堅定支持朝廷削藩、統(tǒng)一天下的立場。而武元衡是當(dāng)初極力阻止柳宗元入朝者之一,是他政治上的死敵。

      元和十二年(817)十月,淮西叛軍被掃平,王承宗割土謝罪,翌年李師道也被其部下、都知兵馬使劉悟所殺,河北三鎮(zhèn)重歸朝廷管轄。柳宗元聞知,喜不自禁,先后呈上多道奏表,祝賀朝廷大捷。元和中興之局,柳宗元一直是個局外人,但他仍如浴沂水,如沐春風(fēng)。

      而此時,他油已盡,燈將枯,胸中的壯志凌云早已化作煙云,唯有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讓他魂牽夢繞?!杜c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

      元和十四年(819)七月,憲宗受“元和圣文神武法天應(yīng)道皇帝”尊號,大赦天下。宰相裴度趁機(jī)建議憲宗召柳宗元回朝,但十一月八日,詔書尚未到達(dá)柳州,柳宗元就病逝了,終年四十七。他一生為官清廉,逝后家人無力營葬,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代為籌措歸葬費(fèi)用。

      病重期間,柳宗元寫信給劉禹錫和韓愈等故舊,拜托他們照顧自己的子女,囑韓愈為自己寫墓志銘,將生平詩文手稿寄給劉禹錫,委托他代為編次。

      據(jù)韓愈《柳州羅池廟碑》,下世前一年,柳宗元曾在驛亭中飲酒,對同行部將魏忠、謝寧、歐陽翼說:“吾棄于時,而寄于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死而為神。后三年,為廟祀我?!钡诙辏徊∈?。死后第三年,柳州官民在羅池為他建廟立碑,紀(jì)念他治理柳州的卓杰功績,并請韓愈撰寫了碑文。

      世人談起唐代文章,必稱韓、柳,又大多尊韓而抑柳。北宋晏殊曾說:“韓退之扶導(dǎo)圣教,鏟除異端,是其所長。若其祖述墳典,憲章騷雅,上傳三古,下籠百氏,橫行闊視于綴述之場,子厚一人而已。”我深以為然。中唐的古文運(yùn)動,韓愈之功無疑第一,柳宗元次之。但若論文章本身,柳勝于韓。

      謫居永州時,柳宗元在《掩役夫張進(jìn)骸》中曾說:“生死悠悠爾,一氣聚散之。”出入儒、釋兩教之間,又歷經(jīng)人間磨難,他早就參透了生與死。逝后化為羅池之神,其實是他本人和韓愈的戲言。但柳州人當(dāng)真了,我也當(dāng)真了。

      當(dāng)年,柳宗元和劉禹錫遠(yuǎn)放柳州和連州,于衡陽分路時,柳宗元作詩規(guī)勸劉禹錫并自勉:“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币磺Ф嗄旰螅坝镭懜镄隆痹缫驯蝗说?,柳宗元遭受的委屈也很少有人知道,人們記得他,恰恰是他的文字之名。

      我以為,柳宗元確實化作了神,一尊光耀千秋的文神。

      責(zé)編:鄞珊

      猜你喜歡
      劉禹錫永州柳宗元
      柳宗元
      永州濱江新城營銷中心
      賞牡丹
      兒童繪本(2020年8期)2020-04-27 08:50:07
      永州至新寧高速公路即將開建總投資152億元
      石油瀝青(2019年6期)2020-01-16 08:57:00
      江雪
      兒童繪本(2019年22期)2019-12-06 07:38:18
      柳宗元“永州八記”新考
      《劉禹錫 陋室銘》
      中華詩詞(2017年3期)2017-11-27 03:44:00
      早梅(節(jié)選)
      劉禹錫與《陋室銘》
      淫羊藿治好柳宗元的腿
      介休市| 吴旗县| 江都市| 湖口县| 务川| 梁平县| 都安| 麦盖提县| 霍林郭勒市| 锦屏县| 察隅县| 博野县| 长岭县| 建德市| 阜南县| 横峰县| 五指山市| 仁寿县| 常州市| 禄丰县| 黄大仙区| 阿瓦提县| 达孜县| 新源县| 若尔盖县| 盐亭县| 安阳市| 枝江市| 长寿区| 清丰县| 信阳市| 长沙县| 鹤山市| 正阳县| 安溪县| 崇文区| 新丰县| 青阳县| 伊宁县| 顺义区|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