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
最先感知大興安嶺春天到來的野菜,非婆婆丁莫屬了。婆婆丁,學(xué)名蒲公英,林區(qū)人更喜歡叫它婆婆丁。大俗就是大雅,就像喊鄰居家的寶娃、狗蛋一樣,親切自然,一輩子很難改。
為啥蒲公英又叫婆婆丁呢?小時候,聽媽媽說:“從前有一個惡婆婆,對兒媳婦又打又罵,但兒媳婦很孝順。有一天,婆婆病了,兒媳婦上山為她挖草藥,把挖回來的草藥又泡水又熬湯,婆婆喝了后,病情有所好轉(zhuǎn)。婆婆讓兒媳婦再去上山挖這種草藥,不幸的是,兒媳婦摔死了?! 钟小庥觥囊馑肌H藗?yōu)榱俗l責(zé)這惡婆婆,就把這種草藥叫成了‘婆婆丁’”。
每年5月份,大興安嶺的雪剛開始融化,婆婆丁就從硬邦邦的枯草地里,爭先恐后地往外鉆,像個羞答答的山里小姑娘,別看長得細(xì)皮嫩肉,卻很皮實。
小時候,我最喜歡聽媽媽說:“今天跟我挖婆婆丁去,回來給你們包餃子。”在我的心中,婆婆丁餡的餃子好比現(xiàn)在的肯德基、麥當(dāng)勞,對幼年的我們來說,極有誘惑力。
媽媽挎著筐,手里拿著鏟子,走在前面,像個將軍一樣。我也背著小簍子,拎著小鏟,我們娘倆從村子里一過,不一會兒又跟過來幾個小伙伴兒。他們有拿螺絲刀的,有把筐扣在腦袋上的。這支松散的隊伍,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地向不遠(yuǎn)處的山坡走去。站在山坡上,極目四望,溝溝坎坎里還積著一些尚未融化的冰雪,被大雪捂了一冬天的向陽坡地上,到處是枯黃的干枝敗葉。
我把眼睛瞪得溜圓,東瞧瞧西瞧瞧,像尋寶一樣,也沒有找到一棵婆婆丁。媽媽說:“你蹲下來仔細(xì)看,別東張西望的。”說完,媽媽就蹲下身子,用手把荒草扒開,枯草里,露出了一個綠瑩瑩的小嫩芽,媽媽小心翼翼地?fù)苋タ蔹S的浮草,那被枯草覆蓋著、壓纏著的嫩嫩的小葉子,瞬間伸開了手腳,舒展成了拳頭大小的婆婆丁。順著婆婆丁的根部,用小鏟子往下一挖,再旋轉(zhuǎn)一下,一棵婆婆丁就在媽媽的手上了。小伙伴們紛紛湊上來,你拿過來看看,我搶過去瞧瞧,仔細(xì)端詳著這稚嫩的婆婆丁,個個喜笑顏開。歷經(jīng)六七個月漫長的冬季,和冰天雪地打交道太久的孩子們,突然見到這捧綠色,不興奮才怪呢。
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我專注地盯著枯草,發(fā)現(xiàn)里面原來藏著很多綠色的小尖,像調(diào)皮的孩子,探頭探腦的,用手一扒拉,一棵又一棵的婆婆丁,露出了身子。我挖著這棵,眼睛卻盯著下一棵,好像怕它跑了似的。我把挖出來的婆婆丁,放進(jìn)筐里。幾個小伙伴都暗暗較勁,看誰挖的多。有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連草葉子帶泥土和婆婆丁,一起往自己的小筐里裝??鹧b滿了,一個個直起身,拍打著累得酸酸的后腰,滿載而歸。
采回來的婆婆丁,被倒在院子里干凈的地上,孩子大人又一頓忙活。擇菜可是個仔細(xì)活,弟弟們也湊上來想幫忙,媽媽訓(xùn)斥說:“毛手毛腳的,上一邊去!”我和媽媽把婆婆丁一棵棵磕去泥土,摘去黃葉、撿出枯草,再把婆婆丁根外面黑褐色的皮也扒去,露出白嫩的根莖。擇好的婆婆丁,蔥綠鮮嫩。用清水洗幾遍,泡在水桶里,就像現(xiàn)在放在冰箱里一樣,現(xiàn)吃現(xiàn)拿。有鄰居路過家門口時,眼饞地往桶里看,媽媽就給人家撈出一把,一邊甩甩水,一邊說:“回去嘗嘗鮮,明天我再去挖。”洗得干干凈凈,泡得水分十足的婆婆丁,擺上餐桌,一家人蘸著媽媽自釀的大醬,咬一口,清脆中有著一絲苦味,小孩子們嫌苦,都不吃了。媽媽就把這吃不了的婆婆丁,剁成餡兒,放點豬油,包成餃子,全家老少搶著吃,那才過癮呢。等山上的荒草地變成了綠油油的草甸子,婆婆丁又先后從麥茬地、油菜地、土豆地的邊緣上拱出來,菜地里長出來的婆婆丁,個頭大,還翠綠鮮嫩。幾棵就能裝一小盆。房前屋后的障子邊上,人走車軋的道轍旁的婆婆丁,都緊貼著地皮長,成群結(jié)隊,密密匝匝,手拉手長成一大片。
不知不覺間,進(jìn)入了夏季。婆婆丁長出來花骨朵,不論是被人踩倒在地皮上的,還是在肥沃的菜地里高舉著嫩莖亭亭玉立的,每一朵都大大方方地開,熱烈飽滿地開。一時間,漫山遍野,小路兩邊,金燦燦的,像無數(shù)的小太陽鋪滿地面。
老媽說:“婆婆丁一開花,葉子就老了,不能吃了,春天就走了?!?/p>
在不經(jīng)意間,婆婆丁的花變成了白色冠毛結(jié)成的絨球,絨球由一顆顆托著黑頭的小傘組成,大小不一,圓圓的,絨絨乎乎的。
在內(nèi)蒙古草博館,我見到像乒乓球大小的野生婆婆丁絨球被鑲嵌在玻璃里面,成了價格不菲的藝術(shù)品。這些被高高舉起的白色小絨球,一遇到風(fēng),就像輕盈的降落傘,帶著自由和希望,飛向遠(yuǎn)方。它們在空中漫天飛旋,輕靈起舞,曼妙的身姿,仿佛在彈奏著生命的韻律。
蒲公英的種子很不起眼,癟癟的,只有針眼那么大。它神奇地被一個個小傘帶到四面八方,飛到哪兒,哪兒就是家。只要有陽光、土壤,它就落地生根,葳蕤地生長,開花飛舞,循環(huán)往復(fù)。
人們把吃不了的婆婆丁,洗得干干凈凈,放在朝陽的地方,兩三天工夫,陽光就抽干了它全身的水分,葉子一捏就碎。白嫩嫩的根兒,也曬得硬邦邦的,把這干的婆婆丁,小心翼翼地裝在盒子里、紙袋里,就是上好的蒲公英茶。
婆婆丁的奇妙之處,還在于它消炎抗菌去火的藥用價值。誰有個嗓子發(fā)炎、尿路感染,身體上某一部位出現(xiàn)紅、腫、痛的癥狀,婆婆丁就是一劑很好的消炎藥。如果把這樣的茶,帶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送給親朋好友,也是很好的禮物。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喜歡吃婆婆丁,尤其是純野生的婆婆丁。用一位老作家的話說:“大興安嶺的婆婆丁可是好東西。它可充饑,可養(yǎng)生,可治病,純天然,純綠色。在農(nóng)藥遍地,蔬菜普遍被污染的情況下,野生的婆婆丁保持著原汁原味,注重健康的人都拿這種野菜當(dāng)寶貝。”
在大都市的飯店里,這不起眼的婆婆丁,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每斤可以賣到50元,比肉、蛋都貴。這還都是大棚人工種植的價位,它們細(xì)嫩高挑,整整齊齊,賣相很好看,但營養(yǎng)價值和野生的比,肯定不一樣。
去年的夏天,我又一次回到了家鄉(xiāng)。一天,我為朋友修改了一篇幾萬字的稿子,累得我兩眼發(fā)花,頭昏腦脹,脖子發(fā)硬。我就想去野外轉(zhuǎn)轉(zhuǎn),如有可能再挖點婆婆丁回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感覺,是我心心念念,盼望已久的事。
我給三妹妹打電話,因為就她時間比較寬松,自己還有車。
“姐,你想去哪里?”我說:“近處可以去十二里溝,遠(yuǎn)點去牧原,去五九煤礦回趟家也行?!?/p>
“干什么去?。俊蔽颐Σ坏卣f:“挖婆婆丁??!”
“我的姐啊,你讓我開著寶馬車去挖婆婆丁?來回幾十里,油錢能買多少婆婆?。坎蝗?!”啪,電話掛了……“你咋這么橫呢?玩兒能去,挖婆婆丁就不去?。俊蔽覍χ娫挿瘩g她。
“人家早把你的電話撂了!”先生在一旁偷偷笑我。外甥女丹丹告訴我:“大姨你還對著手機(jī)抒情呢,我媽呲溜一下,鉆進(jìn)被窩睡午覺去了!”
好朋友看我發(fā)的朋友圈配了兩張圖片,火上澆油地氣我。這個說,姐一生氣自己開始種婆婆丁了。那個說,可不是,還從大河里取水親自澆灌呢……而我最崇拜的王姐,晚上竟拎著一大兜野菜,推門而入:“我從滿洲里來給你送婆婆丁了。”哇塞,這人緣,沒得說。
我的腦海中頓時蹦出了幾句順口溜:
蒲公英啊,婆婆丁,
你一生都與苦同行。
不畏寒霜不怕踩,俯首角落草叢中。
雪未消融你先綠,搶占春光有頭功。
小時候,你嫩嫩綠綠如青蔥,
長大后,你婀娜小傘舉空中。
那遍山野的金燦燦,
開出了多少孩子的童年夢。
你老成了“婆婆”也不甘心,
把希望變成了降落傘,
讓所有的孩子們乘風(fēng)去遠(yuǎn)行。
來年又是婆婆丁鋪滿地的好風(fēng)景。
苦味的婆婆丁,品出了生活的真滋味,
樸素的婆婆丁,多像老百姓勤勞的一生!
婆婆丁吃在嘴里苦絲絲的,但是有婆婆丁的日子,心里卻甜滋滋的,因為生活有希望,有生機(jī)。人們絲毫不用擔(dān)心,婆婆丁會絕跡。在春天的風(fēng)里,它們的種子早已散播得漫山遍野。
那不懼風(fēng)雨搖曳著金燦燦的花朵,那深深扎根于泥土的根莖,那綠油油的可入食入藥的葉子,扎根于我心的婆婆丁,陪伴著我從一個青蔥少女走向老年,從冉冉升起的朝陽走向紅霞滿天的夕陽。
每每我在公園里健步,迎著微風(fēng)徐徐,總會遐想:這里是不是也有蒲公英的種子在御風(fēng)而行呢?
責(zé)任編輯"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