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再讀朱自清先生之《背影》,頗有“初讀不知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之嘆,渾身驚懼,那感覺好似一陣驚雷滾滾而過,端的道不盡一番百感交集。歷史上,一個時代自有一個時代的父愛,但人人心中父親的背影,總歸是相通的。我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
有天下午,接到父親打來的電話,他道:“我知道你工作忙,你讓工人送到的水,我專程過來搬到四樓的家里去了?!蔽冶藭r確也正忙,便道:“你不必管了,送水的人自會送到家的?!闭f罷便匆匆掛斷了電話。十余分鐘后,父親再打來電話,道:“我覺你加班完回家遲,方才在樓下給你買了一碗炒面,放在大桌子上了,蓋子沒蓋緊,怕涼又怕坨了,你回去后趕緊吃了!”我不耐煩,連連道:“知道了,知道了!”再次掛斷電話,我心想:我如今一個42歲的人,已經(jīng)獨立生活27年,難道不知道自己吃飯的嗎?
夜里回家,瞥見偌大一張榆木大桌,上面靜靜放著一碗炒面,一雙筷子靜靜地擱在一旁,一杯熱水已經(jīng)涼歇,杯子內(nèi)壁上滲出了一圈透明的氣泡。我端起來喝了一口,眼淚頓時簌簌而下。
我一下子想起上一次和父親吃炒面的時候。那年我17歲,在異地求學,暑假補課的時候,父親來學??次遥覀z一起去飯館吃飯,他說已經(jīng)吃過了,便只給我要了一碗炒面。我望見層層疊疊沓擠到一起的炒面片,心中頗為厭倦,只胡亂吃了幾口便推到一旁,不再吃了。父親開始數(shù)落我,說我浪費糧食,不知勤儉,又說我胃不好,應(yīng)該好好吃飯,母親一直操心呢。我聽了幾句,心頭一陣煩惡,不悅但也未作聲。父親見我確實不吃了,于是端過碗悶頭吃了起來,直至碗底朝天。我那時心里覺得,至于嗎,一碗炒面而已!
我15歲起便獨自生活,那是我第一次與父親單獨在外吃飯。至今想起來,總覺得他太節(jié)衣縮食,說話又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吃畢炒面,他送我到了學校,伸手摸摸我衣兜,問先前給我的錢還在不在。我心中想,難道我還不能自理嗎?現(xiàn)在想想,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我道:“爸爸,你走罷!”我往校門里面遠處的操場望了望,幸虧我那幾個同學沒有望見我父親,他滿臉胡子拉碴,一身黑布衣服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腳下著一雙黑色布鞋,由于早年變故而走起路來步履蹣跚。父親大抵是知道我的想法了,往旁邊躲了躲,道:“我回去了,你夜里蹬被子,警醒些睡,別受涼了?!彼D(zhuǎn)身推著自行車離開了,我望著他左腳踏在自行車的腳蹬上,很努力地滑了老遠,始終不敢跨過右腿騎上車子。當他終于騎上了車子,回頭向我望了望,道:“沒錢了記得打電話!”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了校園,心頭蕩起一陣難過,眼淚簌簌地掉落下來。
后來的幾年,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他待我有時竟至于無端地大發(fā)脾氣,有時卻體貼入微。再后來,成年后我離開了故鄉(xiāng),讀了書,有了見識,漸漸覺得父親已經(jīng)無法幫助到我,以后的一切全靠我獨自奔波,家中之事便也不再向他言語。前些年工作風波,父親每次問起,我總覺得他真是可笑得很。但這幾年,隨著年歲日增,我終于領(lǐng)略到,人生非到一定年齡不能通明,我忘卻了他以前的無端指責,知道他一直在惦記著我。我如今尚且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遙想彼時的父親,是一樣的吧?這天夜里,父親給我買來的這一碗炒面,大抵就是他對我最大的好了。我念及于此,端起炒面吃了一口,忍不住眼淚又簌簌而下,晶瑩的淚光中,又想起17歲的那年,父親著一身洗得發(fā)白的黑布衣服,腳穿一雙黑色布鞋,左腳踏在自行車腳蹬上,很努力地滑了老遠,始終不敢跨過右腿騎上車子的樣子來。
孔子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著,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唉!只愿我們多花一些時日,陪伴在父親身邊照顧他,也愿天下的父親都能被急滔滔的流年溫柔以待!
作者簡介:
竇薇薇,群文系列館員,作者單位:蘭州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