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文學界經歷了30多年的發(fā)展,變得越來越繁榮。在思想解禁的大背景下,人們開始尋求更多訴說和言說的突破口。隨著思想的閘門開啟,文學界也變得更加活躍。相對于東部文學而言,西部文學的關注稍晚一些。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尤其是在西部大開發(fā)后,西部文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這種現(xiàn)象不僅源于西部地區(qū)自身獨特性,更多的是一種新的探索,在東部文學全觀之后產生了許多新思考。周濤是這一獨特歷史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展示著生命意識的覺醒與新疆本土散文的研究,展示出靈性、愛與自由的勃發(fā)激情。
周濤其人與生命意識的覺醒唇齒相依
周濤的散文充滿著對生命的信仰和禮贊,表現(xiàn)出了一種昂揚充沛的生命意識。他贊美了邊陲珍奇物種,頌揚了氣概非凡的杰出人物,他充滿深情地贊頌這片廣袤的土地:“在黑暗中,我將篤信你,也只能篤信你。當一切都沉淪陷落之時,當你還不曾麻木、謙卑之時,記?。荷沂悄愕某绨菡?。”這種生命意識源于他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生命體驗,以及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文化自覺的吸收和升華。在周濤筆下,生命是神圣而珍貴的。他用文字描述了大自然中那些神秘而美麗的動植物,表達了對它們深深的敬畏和欽佩之情。同時,他也贊美那些擁有非凡氣概和杰出才能的人物,認為這些人不僅是社會精英,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崇拜的楷模。
周濤所展現(xiàn)出來的生命意識并非空洞無物,而是源于他自身豐富多彩、復雜多變的人生經歷和感悟。他曾經到過許多偏遠地區(qū)旅行,在那里親身感受到了大自然與人類之間微妙而又深刻的聯(lián)系。此外,他還對新疆少數(shù)民族文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他的散文充滿了生命力和靈性,他用文字展現(xiàn)出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崇敬。這種生命意識不僅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還能夠激勵我們更加珍惜和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
由此可見,周濤其人與生命意識的覺醒唇齒相依。生命是一個神秘而又美妙的存在,它的產生和消失都會引起人類意識中的共鳴。周濤文學作品中美學意識的建構與生命息息相關,每一篇創(chuàng)作都需要對生命進行深入思考,周濤散文創(chuàng)作同樣如此,他在創(chuàng)作之時,非常注重自身對生命的感知和體驗,這種獨特的體驗通過文字描述出來,彰顯其對生命意識的反思與美學主體的多維建構。
事實上,我們所處的世界,有著無數(shù)個體在不斷誕生和死亡。這些變化讓我們認識到了生命的寶貴和脆弱。當我們目睹某個生命體產生或消失時,內心就會涌現(xiàn)出無盡的感慨和思考,這種直觀的體驗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周濤散文以其獨特視角和感性表達方式,在作品中探索著關于生命、時間、愛情等主題,他用文字記錄下那些曾經發(fā)生過或正在發(fā)生著的故事,以此傳遞出對于人類存在本身深沉而又溫暖的理解。
周濤散文呈現(xiàn)多元文化的深厚內涵
散文文學作為時代的精神脈絡,是歷史重要的見證者,它記錄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傳遞著人們對世界、人生、愛情、理想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文學是一個獨立于現(xiàn)實生活的精神體系,它關注包括人在內的周圍一切,探究和反映著社會與個人之間的關系,以及那些影響人的事物與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了溝通當下與歷史對話的職責。在周濤的筆下,散文文學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哲學思考和社會觀察。它可以通過文字描繪出各種情感和心理狀態(tài),讓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同時,文學也可以通過描寫歷史事件和社會現(xiàn)象來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風貌和價值觀念,體現(xiàn)著多元文化的深厚內涵。
地域文化的深厚內涵。周濤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物,不僅是一名軍人,還是一位詩人和散文家。他出生于山西,9歲時遷至新疆,并在那里度過了半個世紀的豐富生活經歷。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不同民族之間相互融合,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文化。周濤等文學創(chuàng)作者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些文化特點,并將其細致具體地反映到自己的文學作品中,通過文學作品展現(xiàn)多民族文化,可以推動其傳播。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讓人們了解和認識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和共同點,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同時也為人們提供更加多元化和豐富的文化體驗。
從某種意義上講,周濤的散文創(chuàng)作受到了新疆多元地域文化的影響,呈現(xiàn)出多元的文化內涵。周濤的作品充滿著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社會面貌。他用優(yōu)美流暢、含蓄深沉、意境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著生活中種種細節(jié)和感悟,使讀者產生共鳴并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時空文化的深厚內涵。在周濤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自然和生活成為他思考的起點,隨之而來的是對當下時空的審美感悟。他將自己在自然和生活中所體驗到的一切,轉化為對當下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的思考,并將這些思考融入他的散文。這樣做不僅使得他的散文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同時也使得讀者能夠在閱讀中建立起與歷史和現(xiàn)在的聯(lián)系。周濤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給予了自己一種使命感,即鏈接歷史與現(xiàn)在。通過他對當下時空中的審美感悟,讀者可以看到歷史與現(xiàn)在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當前社會、文化和人類存在狀態(tài)背后所隱藏著的深層次意義。
可以說,周濤通過自己對自然和生活的體驗后進行思考,并將這些思考轉化為對當下時空中審美感悟,以及歷史與現(xiàn)在之間聯(lián)系探究,在散文中傳達出獨特而深刻的意義。
宗教文化的深厚內涵。在人類文化的長河中,道家和儒家一直是兩大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注重無為而治,崇尚自然;而儒家則強調仁義禮智信等傳統(tǒng)美德,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兩種思想雖然有所不同,但都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周濤散文繼承并融合了這兩種優(yōu)秀的精神思想,將其作為散文的形式風格與精神內核。在周濤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他以深邃的哲學眼光觀察世界,感悟萬物生命之本源,表達出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和敬畏之情。同時,在他筆下也能看到對傳統(tǒng)美德,如仁、義、禮、智、信等的推崇與追求。這些美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品質,周濤通過散文表現(xiàn)出了對這些美德及其背后精神內核的理解與認同。
由此可見,周濤散文通過繼承并融合道儒兩家優(yōu)秀的精神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學風格和精神內核。他的作品展現(xiàn)出對人類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感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和精神追求。
人文薈萃、生命覺醒的文化呈現(xiàn)
最本真的精神品質。生命是寶貴的禮物,而周濤對生命的熱愛和敬意更是讓人感動。他用心創(chuàng)作,毫不吝惜筆墨,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在他筆下,生命變得更加珍貴、神秘、美好。周濤深信,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珍視,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生物。他用文字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展現(xiàn)了一種真正的人文精神。周濤的文章充滿著熱情和力量,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通過文字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態(tài)度,讓讀者重新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這樣的文章不僅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更是一種思想啟示:
“什么也沒有生命重要,和生命相比,言論無非是一些唾液濺濕了的聲音,美貌不過是一瞬間的浮淺表相,至于其他的那些短暫的東西,更是不值得一談,唯有生命,應該成長。
最終一切都是生命之王?!?/p>
由這樣的詩句可見,周濤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他將自己的身心寄托在西北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他深刻理解并熱愛著這里的山川草原、動植物,以及堅忍不拔的西部人。同時,他在新疆地區(qū)有著獨特的人生經歷,這些經歷使得他與自然緊密相連,達到了一種血脈相通、情景相合的高度。通過對這些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感悟和領悟,周濤試圖探尋人類最初的美和最本真的精神。他深信,在自然中可以找到內心最深處真正需要的東西,并從中汲取力量和靈感。
周濤在文章中表達了對于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并試圖從中尋找到更加深刻、更加本真的精神追求。
最充沛的生命意識。在周濤看來:“文學的價值和意義在于給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以精神支柱借此以‘擺渡人生’,假如文學還能夠作為一只小舶船擺渡人生,它便有了永恒的意義?!边@樣的意義不在于毫無血肉的頌贊,更在于充沛自然、綿長不斷的生命氣韻。在周濤的散文中,他通過描述新疆廣闊的河流、草原以及自由奔放的駿馬和雄鷹等自然景觀,展現(xiàn)了他內心躁動的情緒和跳躍的思想。同時,他也通過對來自維吾爾族、回族等具體人物的描寫,表現(xiàn)出這些人物一生沒有什么名利,但值得我們欽佩和仰慕的精神風貌和思想性格。
周濤借助自然景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并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來傳達他所崇尚的價值觀。他所描述的那些廣闊而美麗的自然景觀,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無限的魅力和力量;而那些堅守初心、不為名利所動搖、默默耕耘、扶持他人等品質,則是我們應該上下求索、不斷追尋的。
事實上,生命意識視角下多元文化的交融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趨勢,它為周濤等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環(huán)境。周濤從詩歌創(chuàng)作轉向散文的嘗試,也是對中國詩文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在中國歷代名家中,很多人都用散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這使得散文成為一種宣揚自我情感的重要媒介。周濤能夠從詩歌創(chuàng)作轉向散文,說明他具備了厚重的積累和獨特的藝術視角。通過散文的方式,他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和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感受與體驗。同時,散文也給予他更大的表達空間和自由度,在不同主題上進行更加廣泛而深入地探討。
周濤散文的美學內涵非常豐富多彩,展現(xiàn)了生命意識覺醒的深度和廣度。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對自然、人類、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以獨特的視角和方式,探索生命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周濤散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對自然景觀的描寫。他將自然景色融入自己的情感,通過文字將其呈現(xiàn)出來。同時,他也將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關系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這些描寫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自然之美及其背后所蘊含著的哲學思考。除了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周濤散文還經常關注人類社會及其歷史文化。他通過文字記錄下那些被遺忘或者正在逝去的歷史記憶,并試圖從中找出一些永恒不變之物。同時,他也關注當下社會問題,并以此反思人類社會發(fā)展方向。
在周濤散文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充滿溫情、充滿哲思、充滿對生命意義追問的思考者。他通過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方式,為我們呈現(xiàn)出了多元、多維而又蓬勃向上的生命世界。
本文為塔里木大學校級課題“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編號:YLZYXJ202210)。作者單位:塔里木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