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居于多情的山水里,成為一枚唐代的情種,零落在一生的相思里,仿佛理所當(dāng)然。
縉云山的每一片云霧,都出自他的筆底。那么神秘莫測,如同他的情愛一般,似是而非。然而,流水是確切的,無數(shù)思念踏波而至,濕透了心中所有字句。其實,他并不難懂,縉云山的許多意象,都在他的詩中似曾相識。
縉云山變幻的天氣,如同他的情性,那縷最為縹緲的存在,就是他的行蹤,歸似有期,亦未有期。
我只能在紙上,期待與他邂逅。在有所指亦無所指的詩句里,人定,聽秋池夜?jié)q,便是與他的相遇。
綠湖竹海
幽篁夾徑,石階排列無數(shù)琴鍵。每走一步,都有一個音,自鞋跟迸出。每走一段路,都譜成一曲巴渝小調(diào),主題繞不開縉云山的絕佳生態(tài)。
縉云山,為喧囂的塵世,打開了一片清涼之境。清一色的綠,遮掩了塵世所有喧嘩,人心只剩下一種感覺:淡泊。
涼風(fēng)發(fā)出簌簌清響。音的純粹,不帶任何訴求,沒有功利的隱性表達,唯有推心置腹的直接。
湖水也是碧綠的。仿佛縉云山捧出的一杯酒。等待愛竹成癡的鄭燮,一飲而盡。再題寫一卷關(guān)于竹的詩畫。
然后,坐對一山竹篁,一夢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