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溫州方言詞典》中的96條溫州方言量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兩類,其中86條為名量詞,動量詞則占比較少。本文在全面考察溫州方言量詞的基礎(chǔ)上,對溫州方言的名量詞進(jìn)行細(xì)分,并選取部分特殊的量詞進(jìn)行個案分析。
【關(guān)鍵詞】溫州方言;量詞;名量詞;動量詞
【中圖分類號】H173"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08-012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08.03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4年浙江省大學(xué)生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項目“甌江聲畔——語言接觸視域下溫州方言傳承同文創(chuàng)及教育機(jī)構(gòu)結(jié)合發(fā)展模式研究”(編號:2024R430A007)、2024年浙江省大學(xué)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xùn)練計劃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溫州方言量詞概覽
《溫州方言詞典》共收錄溫州方言量詞96條。根據(jù)量詞的類型,我們將溫州方言中的量詞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兩大類,并在此基礎(chǔ)上將名量詞細(xì)分為個別量詞、集合量詞、約定量詞、度量詞、成形量詞、部分量詞、種類量詞、借用量詞八大類。詳見下表。
二、溫州方言量詞個案分析
(一)溫州方言名量詞
1.個體量詞
個體量詞用于個體事物,指計量對象為具體可感,且可以分別數(shù)出來的,在人的意識中呈現(xiàn)為有界事物的量詞。[1]個體名詞一般都有特定的與之對應(yīng)的個體量詞,大部分個體名詞有兩個及以上特定的個體量詞與之搭配,而少數(shù)個體名詞只能同單個個體量詞相對。
如溫州方言中的“子”可用于線、麻、頭發(fā)、胡子等細(xì)長的東西,也可用于香蕉、葡萄等水果,前者的用法相當(dāng)于普通話中的“根”,后者與普通話中“串”的用法相似。而“笪”一般只用于計量船篷。
2.集合量詞
“集合量詞”作為名量詞的一個子類,是相對“個體量詞”而言的。集合量詞本身包含數(shù)量,用于成雙、成對、成群的人或事物。
集合量詞一般修飾數(shù)量較多的對象。如溫州方言中的“班”用于人群,相當(dāng)于普通話中的“群”,溫州方言中的“一班人”即“一群人”。
3.約定量詞
郭銳將約定量詞定義為從某個角度觀察而自然約定的計量單位。觀察的角度有多種,主要是以一次出現(xiàn)的量為單位,如:筆(一~債)、份(一~禮)、劑(一~藥)、支(一~軍隊)、宗(一~交易)、樁(一~買賣);也有其他角度,如:套(一~把戲)、手(一~本領(lǐng))、項(三~比賽)[2]。這種針對現(xiàn)代漢語量詞進(jìn)行的判斷,在溫州方言中同樣可以適用。
如溫州方言中“帖”這一量詞,在方言語境中“帖”用于“一帖藥”,這種用法相當(dāng)于郭銳示例中的“一劑藥”。在這一表達(dá)中,量詞修飾的對象都是特殊配比的藥,其成分與比例一般是約定俗成的,因而該量詞歸屬約定量詞。
4.度量詞
度量詞指測量時用來表示物體或現(xiàn)象特征的各種不同單位,如長度、重量、面積等。
各個地區(qū)因地理位置、地形等差異,會形成特定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或物種,而方言特有的度量詞正是這種獨特的生產(chǎn)生活文化的體現(xiàn)。如溫州方言中的“盂”,“盂”是菱角種植面積的單位,一盂等于八畝水田,而菱角原產(chǎn)于中國南方,在珠江三角洲及長江下游沿岸栽培較多,屬于地方文化的一種。
5.成形量詞
郭銳認(rèn)為,成形量詞是把計量對象形成的形狀作為計量單位,經(jīng)常用于無自然個體的事物,也可用于有自然個體但不以自然個體為計量單位時。選擇哪一個量詞與事物在某種狀態(tài)形成的形狀有關(guān)。如:團(tuán)、塊、片、攤、滴、股、堆、層、串、節(jié)、綹、卷、捆、縷、排、絲、條[3]。
以溫州方言中的“把”為例,“把”常用于有把手或可以握住的器具,聚焦于計量對象在形態(tài)上有把手或類似于把手的部件的特點,以此發(fā)展出“把”的這一使用方法。
6.部分量詞
部分量詞的修飾對象是整體中的部分,即一個數(shù)量較大的對象中分離出來表達(dá)的部分。
如“隻”在溫州方言中可以用于某些成對的東西的一個,如“一隻手”,表示一雙手中的一個。
7.種類量詞
種類量詞主要用于表示事物分門別類的量詞,可以同各種名詞相結(jié)合,常適用于抽象名詞。例如溫州方言中的“畽”,“一畽”為“一類、一等”的意思,即現(xiàn)代漢語中的“種”或“類”。
8.借用量詞
現(xiàn)代漢語中存在一類較為特殊的量詞,其本身并不屬于量詞,而是借用其他詞類表達(dá)量詞含義,這種現(xiàn)象在溫州方言中也有較多的表現(xiàn)。
如“碟兒”指碟子裝的東西,借用承載修飾對象的器皿來表達(dá)其數(shù)量。大部分的借用量詞均為名詞,也有個別特殊的情況,如“擲”為動詞,而在溫州方言中“擲”用于撒尿,體現(xiàn)其次數(shù)。
(二)溫州方言動量詞
由于溫州方言中的動量詞體量較小,難以作過于細(xì)致的分類,因此僅根據(jù)其使用情景與修飾對象進(jìn)行粗略的分類,并通過示例方便理解不同側(cè)重點的區(qū)別。
1.表示動作實施的次數(shù)
①水,表示洗的次數(shù)。如:該件衣裳一~阿未洗。
②腳,用于腳踢的次數(shù)。如:踢兩~。
③洘,指中藥煎煮的次數(shù)。如:該帖藥煎幾~。
④下,用于動作的次數(shù)。如:打一~。
2.用于修飾動作本身
①拳,用于拿拳頭打人的動作。如:打渠一~。
②寣,用于睡覺,從入睡至醒來叫做“一寣”。如:日晝陣(正午)困一~,后半日精神就好大顯(好得多)。
③餐,用于吃、咬等動作。如:一個饅頭丐渠只用兩~就吃底爻。
3.服務(wù)于具體的動作情境
①句,用于語言。如:一~說話,我講兩~添。
②圈,用于打麻將。如:打一~麻將。
三、溫州方言中的特殊量詞
溫州方言量詞中特有的聯(lián)系,形式與內(nèi)容較為繁雜。本部分選取六個溫州方言中較為典型的特殊量詞,試以探究其用法以及與普通話的異同。
(一)爿
《說文解字》中并未收錄“爿”字,“爿”字本是作為“片”的異體字出現(xiàn)的。隨著長期的發(fā)展變化,“爿”字往往用于計量扁平狀的東西或呈平面的事物,溫州方言承古而用,“爿”作為溫州方言中的一個特殊量詞,其主要用法是作為個體量詞修飾名詞,表示名詞的數(shù)量,如“一爿屏墻(墻壁)”“一爿草坦(草地)”“一爿天”。也可用于計量橋、商店等,如:一爿汽車橋。[4]
在普通話中,“爿”較為少見,一般用于指商店、田地、工廠等,如“一爿商店”。溫州方言中的“爿”與普通話中的“爿”相比,用于計量的范圍更大,不僅可以指商店、田地這些扁平狀的事物,也可以用于指呈平面的事物,如“爿”字可用于計量天空、門窗等。
(二)?
《康熙字典》對“?”的解釋為“《廣韻》《集韻》所賣切,音曬?!稄V韻》不黏之貌。又《字匯》所嫁切,沙去聲。與曬同。曰乾物也?!薄?”字是溫州方言里特殊的表示事物數(shù)量的個體量詞,一般用于橘瓣,如:該?橘真真(實在)甜。[4]
此外,“?”也可用于計量成條瓣的人或動物的骨骼肌肉,如:該個人個手肢肚(手臂)上個肉沃一?一?個。
而在普通話中,“?”字的使用比較罕見,更多以其異體字“曬”字出現(xiàn)。溫州方言中“?”字用于橘瓣時的用法與普通話里的“瓣”相似,但相比于“瓣”,“?”的搭配范圍較窄,而“瓣”可用于花瓣、葉片或種子、果實、球莖分開的小塊兒。當(dāng)“?”用于計量成條瓣的人或動物的骨骼肌肉的用法則與普通話里的“條”較為相似,“條”作為量詞時不僅可與成長條形的東西搭配,還可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
(三)腳
《說文解字》對“腳”的解釋為:“腳,脛也。從肉,卻聲?!痹跍刂莘窖岳?,“腳”可用作表示事物數(shù)量的個體量詞,也可用作表示動作實施次數(shù)的動量詞。當(dāng)“腳”作個體量詞時,一般用于豬、羊等的胴體分割的部分,如:該腳羊肉只三斤?;蛴糜谟嬎隳静捏w積的單位,一腳為十分之一立方米。[4]
在普通話中,“腳”也可以用作動量詞,通常用于表示與腳部動作相關(guān)的動量。溫州方言中,“腳”用作動量詞時,一般用于腳踢的次數(shù),如“踢兩腳”,這一用法與普通話中“腳”的用法相似。但與普通話中“腳”用作量詞相比,溫州方言中“腳”用作量詞還可用于計量豬、羊等胴體分割的部分,也可用作計算木材體積的單位,使用范圍更廣。
(四)頭
《說文解字》對“頭”的解釋為:“首也。從頁豆聲。度矦切?!薄邦^”字作為表示事物個體數(shù)量的個體量詞,一般用于獸類、鳥類、魚類、爬蟲、昆蟲等,如“一頭馬”“一頭烏龜”“一頭火蟻(螞蟻)”等?!邦^”也可用于部分,相當(dāng)于“半挑子”,如“一頭水”“一頭柴爿”“一頭米”[4],這一用法則是溫州方言所特有的。
在普通話中,“頭”一般用以計量牲畜,或表示“件、樁”,如“一頭?!薄叭^豬”等。溫州方言中“頭”字的量詞用法相比普通話范圍更廣,不僅用于牲畜,還可用作計量鳥類、魚類、昆蟲等。而“頭”在溫州方言中可以稱量任何動物,在動物中是通用量詞。[5]
(五)廚
《說文解字》言:“廚,庖屋也。從廣對聲?!薄逗鬂h·黨錮傳》詳解道:“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又櫝也?!惫帕x中,“廚”常與吃食有關(guān)。溫州方言等吳語中常以“廚”為量詞,用于“一廚飯”,意為“一頓飯”。溫州歌謠《廚到吃》唱道:“整廚到,偏不吃,廚沒到,密密吃。恁恁吃法毛顯毛,改爻毛樣靠自己?!雹咂渲?,“廚”作名詞、量詞,有“吃飯時間”“吃飯”或“一回”之意,“廚到”指吃飯時間到了,“整廚”表示“一日三餐中的每一餐”。
就普通話而言,其主要含義是指“廚房”,即專用于做飯菜的地方,或者指烹調(diào)工作或從事烹調(diào)工作的人,如“掌廚”“廚師”等。在普通話的語境下,“廚”并沒有直接轉(zhuǎn)化為量詞的用法。表示餐次或食物份量的量詞通常有其他詞匯,如“頓”“餐”“份”等更為通用。
(六)寐
《說文解字》對“寐”的解釋為:“臥也。從?省,未聲。蜜二切。”“寐”在溫州方言中作為用于修飾動作本身的動量詞,用于睡覺,從入睡至醒來叫做“一寣”,如:日晝陣(正午)困一寐,后半日精神就好大顯(好得多)。[4]
在普通話中,“寐”通常是作為動詞出現(xiàn)的,表示“睡著”,也可表示“死”或“靜謐無聲”?!懊隆弊衷跍刂莘窖灾械挠梅▌t與普通話中的“覺”相似?!坝X”用作動量詞在普通話中通常用于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睡眠一次為“一覺”,如“睡了一覺”。二者相比不同的是,溫州方言中的“寐”通常用于計量睡眠的行為或狀態(tài),普通話中的“覺”則一般用于計量睡眠的次數(shù),而非睡眠本身的狀態(tài)。
注釋:
①用于計量墓穴,能夠埋葬一具棺木的墓穴叫做一壙墳。并排建造的安葬夫婦倆的兩個墳?zāi)菇凶觥耙粚灐薄?/p>
②用于滴下的液體的數(shù)量:一~水。
③用于成墩或成簇生長的草、毛發(fā)等:一~草。
④用于叢生的草木:一~水竹。
⑤用于切開的瓜等:一~西瓜。
⑥用于莢果或類似莢果的東西:一~刀豆。
⑦歌謠大意為:吃飯時間到,偏偏不吃飯,還沒到吃飯時間,卻吃很多東西。
參考文獻(xiàn):
[1]楊帆.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05.
[2]李靜靜.現(xiàn)代漢語約定量詞的認(rèn)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xué),2016.
[3]高若瑤.論成形量詞對有界名詞及無界名詞的限定作用[D].云南大學(xué),2021.
[4]李榮主編,游汝杰,楊乾明編纂.溫州方言詞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5]伍瑩.有生量詞的方言分布及類型特征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23,26(04):15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