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學人
王 遒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全球音樂教育聯(lián)盟鋼琴藝術發(fā)展中心主任。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師從李其芳教授。2000年考入德國柏林音樂學院克勞斯·貝斯勒教授研究生班,取得鋼琴演奏、鋼琴教育雙碩士學位。2004年作為海外引進人才受聘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曾承擔多項國家及北京市的科研項目,在核心期刊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并在全國各地音樂院校及各類音樂節(jié)進行學術講座和大師班。積極參與鋼琴藝術教育的社會普及工作,是中國音樂學院校外考級師資培訓專家,也是
輕音樂 2023年9期2023-09-23
- 在總理擘畫下創(chuàng)立
——周恩來與中國音樂學院建校文獻新見
眾共知,中國音樂學院于1964年3月2日誕生于北京西城區(qū)李廣橋南街1號,原北京藝術學院所在地,即今前海西街17號恭王府。回望58年辦學歷程,雖然曾歷經(jīng)辦學之初的強行拆散,但1980年10月16日復校后,重新煥發(fā)了民族音樂教育的勃勃生機。1989年,李雁賓、王照乾兩位老師拿到了1964年文化部上報給國務院的《關于建立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國舞蹈學院的請示報告》,并在其負責撰寫的《中國音樂學院簡史》中轉(zhuǎn)述①李雁賓、王照乾:《中國音樂學院簡史》,《中國音樂》,1989
中國音樂 2023年2期2023-09-21
- 金鐵霖:“培養(yǎng)大師”的大師走了
大師離去中國音樂學院11月15日發(fā)布訃告: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原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11月15日11時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李谷一、宋祖英、張也、閻維文、戴玉強、呂繼宏……這些在民歌領域響當當?shù)娜宋?,都是由他一手培養(yǎng)出來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的學生中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就有50多位,其“造星”手法在業(yè)內(nèi)堪稱一絕。推出“金氏唱法”金鐵霖于1940年出生在哈爾濱的一個醫(yī)生世家,父親是一位醫(yī)院的院長。然而,他從小對音樂情有
華聲文萃 2022年12期2023-01-13
- 金鐵霖:“培養(yǎng)大師”的大師走了
大師離去中國音樂學院11月15日發(fā)布訃告: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原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11月15日11時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李谷一、宋祖英、張也、閻維文、戴玉強、呂繼宏……這些在民歌領域響當當?shù)娜宋铮际怯伤皇峙囵B(yǎng)出來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的學生中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就有50多位,其“造星”手法在業(yè)內(nèi)堪稱一絕。推出“金氏唱法”金鐵霖于1940年出生在哈爾濱的一個醫(yī)生世家,父親是一位醫(yī)院的院長。然而,他從小對音樂情有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47期2022-11-26
- 《中國音樂》第三屆音樂學碩博研究生優(yōu)秀學位論文評選結(jié)果
劉 宇(中國音樂學院)指導教師:喬建中教授、張尊連教授文章題目:《蔣風之與古曲〈漢宮秋月〉新探》作者:尹 翔(上海音樂學院)指導教師:蕭梅教授文章題目:《“走江湖”—廣東省海陸豐吹打樂人“習樂”與“作樂”研究》作者:張 穎(中國音樂學院)指導教師:楊紅教授文章題目:《誰的樂器—蒙古族衛(wèi)拉特部的抱彈魯特》中國音樂史學作者:林 楨(福建師范大學)指導教師:歐明俊教授文章題目:《“均拍”論》作者:史凱敏(中國音樂學院)指導教師:劉勇教授文章題目:《中國古代律管造
中國音樂 2022年2期2022-11-16
- 鮮明的旗幟,永恒的豐碑
環(huán)邊緣的中國音樂學院,此時正在舉行一個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活動:2021年4月8日至12日,紀念琵琶大師劉德海的“劉德海音樂藝術周”在這里隆重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音樂專家、學者和教師齊聚一堂,以音樂會、研討會的形式,緬懷這位偉大的民族音樂先驅(qū)者、傳承者和發(fā)展者。“劉德海音樂藝術周”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其主要活動包括六場講座、三場音樂會和一場研討會。在這次活動中,一些專題講座和名家發(fā)言頗具意義,而三場音樂會則主題明確,各具特色,非常富有情感和藝術性。第一場
音樂愛好者 2021年6期2021-07-19
- 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樂學府
國共產(chǎn)黨中國音樂學院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國音堂音樂廳勝利閉幕。此次大會是學校黨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體現(xiàn),會議明確提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樂學府的辦學目標。2020年5月,中國音樂學院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唯一獲批的北京市屬藝術院校,中國音樂學院開啟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以“五院一地”—中國音樂理論研究院、中國樂派研究院、中國聲樂藝術研究院、中國音樂學院教育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建設為契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6期2021-07-14
- 倡導和建立中國樂派推進“8+1、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
11月,中國音樂學院提出倡導和建立“中國樂派”(中國音樂學派的簡稱)的構想,是以中國音樂資源為依托、以中國藝術風格為基調(diào)、以中國作品為體現(xiàn)、以中國音樂家為載體的音樂學派。這一發(fā)展理念的提出,為建設具有“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學科依據(jù)。2017年9月,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同年10月,提出中國音樂教育體系建設目標;2018年12月,啟動本科“中國樂派8+1、思政+X”課程建設。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6期2021-07-14
- 中國音樂學院
學校概況中國音樂學院于1964年建立,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等美譽。在五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學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為辦學理念,倡導和建設“中國樂派”,培養(yǎng)中國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中國音樂表演等專門人才,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全球音樂教育聯(lián)盟”秘書處學校,2020年獲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學校。建校以來,學校凝聚和培養(yǎng)了眾多在業(yè)內(nèi)外有重要影響力的音樂名師和人才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6期2021-07-14
- 鮮明的旗幟 永恒的豐碑
——聽劉德海音樂藝術周“和美頌”音樂會
環(huán)邊緣的中國音樂學院,此時正在舉行一個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活動,4月8日至12日,紀念琵琶大師劉德海的“劉德海音樂藝術周”在這里隆重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民族音樂專家、學者和教師齊聚一堂,以音樂會、研討會的形式,緬懷這位偉大的民族音樂先驅(qū)者、傳承者和發(fā)展者。“劉德海音樂藝術周”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其主要活動有:六場講座、三場音樂會(三個晚上)、一場研討會(上下午)。在這次活動中,一些專題講座和名家發(fā)言頗具意義,而分三個晚上舉辦的三場音樂會則主題明確,各具特色,
音樂天地(音樂創(chuàng)作版) 2021年4期2021-07-12
- 中國樂派創(chuàng)建與中國音樂本土價值觀倡導
高興能和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教授一起,探討新文科背景下藝術學科發(fā)展的相關問題。王黎光教授是著名作曲家,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yè)后,曾經(jīng)在媒體工作,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媒體傳播的經(jīng)驗,而后也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職黨委副書記。2015年,王黎光教授執(zhí)掌中國音樂學院,任院長兼黨委書記。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中國音樂學院的發(fā)展面貌、建設狀況、辦學觀念和建設措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王黎光教授提出的新穎理念也特別引人注目。應當說,中國音樂學院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并且作為全球音
中國音樂 2021年1期2021-04-17
- 痛悼李西安先生
此同時,中國音樂學院也發(fā)出了訃告。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黨委書記王旭東、副書記吳武趕到李西安先生家吊唁。霎時間,中國音樂界陷入了深深的悲痛,流淚、慟哭、心碎、合十的網(wǎng)絡表情一次次地在朋友圈中刷屏……李西安早期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積累和對西方作曲技術理論的扎實訓練得益于他的大學時代。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yè)后,他曾經(jīng)想去昆曲劇院作曲。但讓他留在中央音樂學院深入持續(xù)研究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人則是他的恩師姚錦新。當時的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學制6年。入學后,每個學生都必須
人民音樂 2020年10期2020-12-28
- 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的思考與規(guī)劃
。同時,中國音樂學院就如何建設研究型大學做出規(guī)劃,進一步明確“五院一地”的具體發(fā)展方向,將“中國樂派”的建設作為教育體系發(fā)展的根本內(nèi)容,提出“8+1”“思政+X”的課程體系建設。關鍵詞: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音樂與舞蹈學;中國音樂教育體系;“中國樂派”自2015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提升我國教育發(fā)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做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國務院、教育部先后頒布了統(tǒng)籌推進大學分類發(fā)展的多項文件。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10期2020-11-09
- 本期名家 劉 勇
聘教授,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音樂圖像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史學會理事、中國傳統(tǒng)音樂學會理事、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xié)會會員、國際傳統(tǒng)音樂學會(ICTM)會員等。1976年考入山東五七藝術學校音樂科,學習圓號演奏,之后又于1984年回爐,到山東藝術學院音樂系“文化管理干部專修科”學習,個人主攻作曲技術理論。1988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隨馮文慈教授學習中國古代音樂史。1991年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20年3期2020-11-03
- 中國西方音樂學會第六屆年會
11日在中國音樂學院召開,會議將由中國西方音樂學會和中國音樂學院共同主辦。年會主題為“西方音樂的風格流派”,子議題包括:西方音樂風格流派與“中國樂派”;西方音樂視野下的“中國樂派”,等等。參會題目和摘要請發(fā)至E-Mail:apuking@sohu.com,會議詳情及參評信息請關注學會公眾號(西方音樂學會)、中國音樂學網(wǎng)本學會專頁musicology.cn/institutes/academy/western/,請隨時登錄了解。
音樂研究 2019年3期2019-12-16
- “The Opera Among the Operas”: A Review on Mozart’s Masterpiece Don Giovanni
,副高,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音樂。Since several centuries ago, the opera stage, a lavish inspiration for the western fashion world, has appealed to composers and music amateurs who are absorbed in the drama like a magnet. The vocal and the acc
校園英語·下旬 2019年6期2019-10-07
-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名單
馬小明:中國音樂學院報送毛一涵:北京音協(xié)報送李勇君:中國歌劇舞劇院報送陳思里:北京音協(xié)報送趙?越:中國煤礦文工團報送小提琴比賽金鐘獎獲獎選手黨華莉:中國音協(xié)小提琴學會報送何?暢:中央音樂學院報送林瑞灃:上海音樂學院報送吳喜悅:上海音樂學院報送王佳稚:中央音樂學院報送二胡比賽金鐘獎獲獎選手高?白:中央音樂學院報送黃曉晴:中國音樂學院報送王?嘯:中央音樂學院報送鐘笑天:上海音樂學院報送孫瑤琦:江蘇省音協(xié)報送
音樂世界 2019年5期2019-09-10
- 京湘兩地教學思維碰撞
,該校和中國音樂學院附屬北京實驗學校的3位教師分別展示了數(shù)學、繪本、學思維活動課程。3堂課聚焦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思維能力與各學科之間的有效融合。包括省、市教研員、大學教授、校長教師代表等在內(nèi)的170余人參與了活動。 ? 據(jù)了解,九華和平小學于2018年12月與中國音樂學院附屬北京實驗學校簽約成為友好交流合作學校,本次活動也是兩校之間的校際教學交流活動。兩校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在師生交流、教學研究、隊伍建設、校本特色等領域的合作,積極推動落實
科教新報 2019年19期2019-09-10
- 鄭萍獨唱音樂會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
會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演奏廳拉開序幕。這場音樂會的主角是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聲樂教師、國家二級演員鄭萍副教授。2018 年9 月她做為教育部高等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國內(nèi)訪問學者來到中國音樂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在訪學期間,師從聲樂博士、男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周強副教授?!皦粝牖ㄩ_”鄭萍獨唱音樂會也是她的訪學結(jié)業(yè)音樂會。本次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和湖南藝術職業(yè)學院舉辦。周強副教授擔任聲樂指導,青年鋼琴家任卓老師擔任藝術指導。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和研究生
音樂教育與創(chuàng)作 2019年6期2019-03-04
- 青年歌唱家雷佳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舉辦第四場博士畢業(yè)音樂會
佳近日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舉辦第四場博士畢業(yè)音樂會。在這場名為“源遠流長 尋根之旅”的專場音樂會上,雷佳將自己近兩年來悉心打造的15首“新國風”歌曲悉數(shù)奉上,為自己的博士畢業(yè)系列演出畫上了圓滿句號。這也是雷佳被母校中國音樂學院聘為碩士生導師以后,為學生舉辦的第一場示范音樂會。這場120分鐘的演出是雷佳博士畢業(yè)音樂會的第四場,也是最后一場,主題為“民族民間作品”。此前,她已于2017年6月舉行主題為“藝術歌曲、中外歌劇選段、創(chuàng)作歌曲”的第三場音樂會。作為壓軸
青年歌聲 2018年1期2018-10-20
- 第六屆全國樂器學研討會暨東方樂器研討會在京舉行
0日,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承辦的第六屆全國樂器學研討會暨東方樂器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相關院校及研究機構,樂團、協(xié)會及企業(yè)百余名專家、學者、學生到會,演藝科技傳媒記者應邀出席。本屆研討會以“一帶一路”為主題,探討東方樂器聲學特征、工藝材料、樂器改良、歷史文化交流等相關問題,通過主題演講、樂器展演、圓桌討論、學生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深入、廣泛的交流。同時,還設立了樂器科技的主題交流。研討會內(nèi)容豐富,范圍廣泛,探討深入,既有樂器學基礎
演藝科技 2017年12期2018-01-27
- 樂滿世界
,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是我國著名青年笛簫演奏家。她曾出訪美國、日本、韓國、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巴西、阿根廷等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多次受到外國元首及皇室接見,受到廣泛好評。她還多次與國內(nèi)外著名樂團合作,為中國民樂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首簫曲《陽關三迭》是她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屬于簫獨奏,雖然只有一種樂器的聲音,但絲毫也不單調(diào),反而更加契合這首曲子的意境和主題。在她抑揚頓挫,清緩急徐的吹奏中,仿佛就能看到好朋友在陽關揮手告別,即使“西出陽關無故人”,
初中生世界 2017年46期2017-12-22
- 與小提琴和二胡為伴的國音青春
,走進了中國音樂學院(簡稱“國音”)這所廣博而深邃、開放而多元的學府,開始了我嶄新的追夢征程。漫步在清晨的國音校園,我深知自己擁有了更自由的方向、更自主的選擇。然而,今后的學習生活也需要我付出更自覺的奮斗和更自律的拼搏。中國音樂學院作為我國頂級的音樂學府,一直秉承著“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的辦學理念,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這里藏龍臥虎,人才輩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我更能體會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我的主
高中時代 2017年1期2017-04-10
- 青年歌唱演員姜虹舉辦碩士畢業(yè)獨唱音樂會
唱演員、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姜虹,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舉辦了自己的碩士畢業(yè)獨唱音樂會。音樂會邀請了我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馬金泉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迪里拜爾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武警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聶建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美聲教研室主任楊曙光教授,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陳燕教授擔任此次音樂會的評委嘉賓。此次音樂會總共分為中國民歌和外國民歌兩大部分。中國民歌部分選用了古曲、少數(shù)民族民
青年歌聲 2017年8期2017-02-09
- 第五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中國聲樂總展演決賽在星海音樂學院舉行
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名譽院長金鐵霖,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會會長馬秋華,星海音樂學院作曲教授嚴冬,民族聲樂教授穆紅、皮曉彩、柏林林,華南師范大學聲樂教授丁義,中國音樂學院聲樂副教授周強,星海音樂學院民族聲樂副教授王永春。在此次比賽中,星海音樂學院師生表現(xiàn)優(yōu)異,囊括本科生組金銀銅獎,研究生組摘金獲銀,民族聲樂系青年教師唐潔潔榮獲教師組金獎,星海音樂學院也因出色的組織工作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肖惠卿)
嶺南音樂 2016年4期2016-11-21
- 臺灣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師參訪團在京參訪交流
參訪團與中國音樂學院教師合影應北京市臺聯(lián)的邀請,由臺灣鋼琴、管風琴、羽管鍵琴家陳相瑜為團長的臺灣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師參訪團一行18人,近日在京開展了為期5天的系列參訪交流活動。4月8日上午,參訪團的高校音樂專業(yè)教師一行在中國音樂學院參加京臺兩地高校交流座談會,與中國音樂學院的工作者們進行交流座談。座談會上,蒞會賓主就如何解決學生畢業(yè)后升學及就業(yè)情況、學校教學設備和課程設計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并圍繞兩岸音樂教育水平與發(fā)展方向等課題展開專題研討,共享彼此教學成功經(jīng)
臺聲 2016年8期2016-09-18
- 百年時空聯(lián)
5年,在中國音樂學院首任院長安波同志誕辰一百周年、逝世五十周年之際,為紀念這位功勛卓著的音樂家,更好地推動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的建設工作,12月19日上午8點30分,在北京亞奧國際酒店,中國音樂學院舉辦了“紀念安波誕辰一百周年暨中國民族音樂教育體系建設學術研討會”。出席會議的有: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解放軍藝術學院原院長傅庚辰,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蓋成立,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閆拓時、院長王黎光,沈陽音樂學院院長劉輝等全國十余所音樂藝術
音樂生活 2016年1期2016-05-30
- 溝通與交流
25日,中國音樂學院優(yōu)秀青年教師綜合音樂會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這是第六屆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中的第三場音樂會。本場音樂會的第一個作品是鋼琴獨奏莫扎特的《d小調(diào)幻想曲Kv.397》,演奏者為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關常新。作為本場音樂會的開場曲目,關常新嫻熟的演奏技法以及細膩的樂曲處理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美聲教師馬蕾與鋼琴伴奏馮懷宇,為觀眾帶來了兩首美聲獨唱,分別是托斯蒂的《小嘴》與普契尼的《多蕾塔做了什么美夢》。馬蕾用華
音樂生活 2016年5期2016-05-30
- 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李巧偉獨唱音樂會在北京舉行
3日,由中國音樂學院與衡陽師范學院共同主辦的“感恩——李巧偉獨唱音樂會”在北京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舉行。李巧偉是教育部2015 年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中國音樂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訪學期間,師從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楊曙光教授。音樂會上,他演唱了12首中外名曲,上半場有《鬲溪梅令》《淡黃柳》《大江東去》《我愛這土地》等中國風格作品,下半場有《看這熊熊的火焰》《我將離開故鄉(xiāng)》《在喧鬧的舞會上》和《魔王》等外國作品。音樂會曲目經(jīng)典、高雅,充分展示了李巧偉扎實的演
人民音樂 2016年7期2016-05-14
- 只要為夢想奮斗過
日,手捧中國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的我,內(nèi)心五味陳雜。曾經(jīng)用淚和汗所澆灌的音樂和夢想的種子,如今已華麗綻放。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我已經(jīng)是一名中國音樂學院本科一年級的學生了,回想起一年前藝考的那段日子,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對我來說,2015年是最特別的一年,也是最美好的一年,它一半屬于高中,一半屬于大學。在這一年里,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拼搏,見證了什么是藝考的殘酷,經(jīng)歷了等待成績的焦急,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許多經(jīng)歷、許多故事、許多感悟,仿佛永遠說不完,這些經(jīng)歷會
琴童 2016年8期2016-05-14
- 慶祝中國音樂學院建校五十周年
同迎來了中國音樂學院50華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音樂學院,對蒞臨今天慶典大會的所有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和支持學校發(fā)展建設的各級領導、各界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五十年來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和中國音樂學院的發(fā)展做出無私奉獻的廣大師生、校友表示節(jié)日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50年前,在中國探求高等藝術教育特色之路的歷史進程中,根據(jù)周恩來總理“要以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民族音樂舞蹈為主體”的指示,經(jīng)文化部統(tǒng)籌規(guī)劃,由周總理親自決策選址并親自命名,中國音樂學院在原北
人民音樂 2014年10期2015-04-24
- 志同道合齊聚北京共生超越感恩國音
——2013級中國音樂學院訪問學者訪學雜記
013級中國音樂學院訪問學者訪學雜記文/劉葉波2013年8月28日,這是一個特殊而值得紀念的日子,中國音樂學院迎來了一批特別的學子——來自全國各地的訪問學者,這是應各地相關院校、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迫切要求提高音樂學科研能力的實際需要,中國音樂學院特設的一種培養(yǎng)音樂高等專門人才的途徑。旨在通過在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習,開拓學術視野,提高科研水平,為今后發(fā)揮學術帶頭人或?qū)W術骨干作用打下基礎,并使之達到較高的理論研究與藝術實踐的水準,促進國內(nèi)各類音樂、藝術院校的學科
音樂生活 2015年1期2015-02-13
- 音樂學院“舉報輪回”再調(diào)查
今年4月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招考之后戛然而止。心緒和軀體的痛苦剛剛開始—他們堅信,這次招考涉嫌存在舞弊行為,他們的孩子原本不該夢斷于這個初夏,為此,兩個月來,他們一直在告狀、抗爭,但前景未卜。又是中國音樂學院?!赌巷L窗》2014年第12期刊文《音樂學院里的“舉報輪回”》,揭示該院招考、招聘中的不公以及另類“藝術生態(tài)”??瓷先?,門戶私心、制度缺陷、權力尋租造成的混亂,至少十幾年里,毫無改觀的跡象。劉小平,曾是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處辦公室主任,退休5年,回顧自己所
南風窗 2014年15期2014-09-10
- 弓弦架橋 琴韻傳情
——“弓弦情”宋飛師生二胡音樂會舉辦
展期間,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宋飛攜馬可、劉黎、張詠音、王雅琪四位弟子,傾情演繹了一場“弓弦情”宋飛師生二胡音樂會。中國音樂學院指揮系藝術指導曲大衛(wèi)擔任伴奏。沈陽音樂學院院長劉輝、副院長魏煌等院領導與數(shù)百位音樂界人士和愛好者濟濟一堂,共同觀摩了音樂會。宋飛親任導聆。音樂會開始之前,由魏煌主持,舉行了宋飛客座教授聘任儀式。劉輝代表學院為宋飛頒發(fā)了我院客座教授聘書,并發(fā)表講話。劉輝表示,很高興邀請到著名弓弦藝術家宋飛來我院演出、講學,這是第五屆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
音樂生活 2014年12期2014-09-04
-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熱愛民樂的種子——“陽光杯”第一屆青少年民族樂團藝術節(jié)開鑼
月5日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舉行了本次藝術節(jié)的新聞發(fā)布會。民族管弦學會主席劉錫津、學會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王書偉、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校長沈誠、組委會副主任劉裕升等各界新聞單位和主辦、協(xié)辦單位領導悉數(shù)出席。首屆藝術節(jié)活動由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普及民族音樂藝術委員會承辦,博雅華頌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世紀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優(yōu)視環(huán)亞影音藝術有限公司、北京天博和音文化傳播有限公
樂器 2014年4期2014-06-06
- 第一屆沈陽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聲樂藝術指導專業(yè)年度對話論壇活動綜述
院 ——中國音樂學院聲樂藝術指導專業(yè)年度對話論壇活動綜述文/吳 昊作為“第五屆沈陽中外音樂文化交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沈陽音樂學院聲樂系主辦、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沈陽音樂學院科研處、演出處協(xié)辦的“第一屆沈陽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聲樂藝術指導專業(yè)年度對話論壇” (First Annual Shenyang Music Conservatory and China Music Conservatory Vocal Coach Yearly Dialogue
音樂生活 2014年8期2014-04-25
- 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傳承地域音樂傳統(tǒng)
——中國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兩位院長出席遼文化發(fā)展座談會
統(tǒng) ——中國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兩位院長出席遼文化發(fā)展座談會文/姜 楠遼文化是沈陽四大文化流派(遼文化、清文化、民國文化和工業(yè)文化)之一。不但印證了中國北方發(fā)展的歷史,也體現(xiàn)了中國北方各民族文化的特征。沈陽地區(qū)作為遼朝蕭氏后族的重要聚居地,遺存著眾多寶貴的遼文化資源。為了更好地挖掘、整理、固化和傳播遼代文化,傳承地域音樂文化,近日,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沈陽音樂學院院長劉輝出席在沈陽市法庫縣舉辦的遼文化發(fā)展座談會。中國音樂學院科研處處長兼作曲系主任高
音樂生活 2014年11期2014-04-25
- 懷念李凌老師
是難以到中國音樂學院學習井長期深造的。那些往事,我至今歷歷在目。1981年初,我作為前衛(wèi)歌舞團的歌手到廣州參加“羊城音樂會”,在所住的賓館遇到一位長者,他主動過來同我打招呼,非常和藹親切。他詢問我對聲樂藝術的理解和對未來發(fā)展的想法。他對我說,年輕人如呆只憑自身條件好而不刻苦學習,只能是一個“歌匠”,要努力成為一個“家”。他建議我到中國音樂學院繼續(xù)加強學習。那時,我還不認識他,旁邊一位老師告訴我,我才知道他就是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凌老師。
人民音樂 2014年1期2014-03-31
- 民樂系配合中國音樂學院課題組舉辦揚琴學術交流活動
積極配合中國音樂學院科研項目《揚琴演奏藝術精髓傳承體系教學研究》課題組成員來遼寧采風、調(diào)研,針對“東北揚琴流派演奏藝術精髓”等問題,在綜合樓404觀摩廳舉辦了學術交流活動。民樂系副主任于海英教授主持學術研討會,我院揚琴專業(yè)師生近百人參加活動。此項課題負責人為中國音樂學院揚琴教授李玲玲,課題特約專家有:中央音樂學院黃河教授、中央民族大學許學東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劉春陽教授、廈門大學趙艷芳教授、吉林大學王麗偉教授;課題組成員有: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吳璜璜,研究
音樂生活 2014年10期2014-03-11
- 唱響中國
員,現(xiàn)任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青年教師。2005年榮獲年度最佳演唱女歌手獎,多張個人專輯唱片暢銷海內(nèi)外?!蹲哌M新時代》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歌唱家張也,1991年畢業(yè)于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教授,1995年獲聲樂碩士學位,198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第三名。1995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演唱《萬事如意》,同年獲“金唱片”獎。提到張也,就不得不談及她那首耳熟能詳?shù)拇碜鳌蹲哌M新時代》。1999年張也參加全國音樂電
藝術評鑒 2011年7期2011-11-29
- 中國音樂學院課堂夏日響起《喲咿嘹》
12日,中國音樂學院爵樂學系迎來了8位特殊的老師。他們除了一位是小學退休教師,其余都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平果縣的農(nóng)民。他們有的從事運輸、養(yǎng)殖,有的從事修理、清潔及工程業(yè)。這次到了中國音樂學院全都“轉(zhuǎn)行”,當起了老師,兩人為一組來教學生們演唱壯族世世代代傳唱的嘹歌。嘹歌是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右江中游北岸、紅水河中游南岸的平果、田東、馬山、大化等縣的雙聲部壯族民歌,根據(jù)演唱的時間分為“日歌”和“夜歌”兩大部分。“日歌”由《三月歌》和《日歌》兩部長歌組成;“夜
廣播歌選 2010年8期2010-01-20
- 不敢再傲慢
就派我到中國音樂學院進修指揮,讓我心里那個樂。樂歸樂,去時心里還是“三弦老大”的感覺,傲慢得很。我想三弦彈到我這程度,差不多是到頂了。依次類推,藝術大概也就這樣了。結(jié)果去了一看,哎呀不得了,那么多大名鼎鼎的人都還在苦哈哈地學習,學了還要學,精了還要精,這才知道自己真是只井底之蛙。我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的時間不長,半年而已,卻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就此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學海無涯,任誰都不敢隨便稱老大。藝術家必有傲骨,但這和盲目尊大永遠是兩碼事。只有懂得謙
做人與處世 2007年7期2007-06-30
- 宋飛為什么揭“招生黑幕”
,任教于中國音樂學院的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飛透露,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在她所擔任評審的2004年二胡專業(yè)高考招生考試中存在著嚴重的不公正:3名考試表現(xiàn)很好的學生于洋、孫蕾、張雨在專業(yè)考試時被打了低分,而考試中有明顯失誤的一名女生排名卻在這3人之前。學校試圖澄清“公開的秘密”在節(jié)目中,宋飛出示了“招考不公”最直接的證據(jù)——現(xiàn)場演奏錄象帶,同時節(jié)目組拿著錄象帶找到其他音樂院校的專業(yè)教授進行核實,旁證了招考不公這一事實。宋飛及遭受不公待遇的考生均接受了采訪,而所有
中國新聞周刊 2004年14期2004-04-25
- 全國民族聲樂教學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5月15日至17日組織召開全國民族聲樂教學研討會,全國各地音樂院校(系)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和成果的專家、教授、教師近百人出席。中國音樂學院是我國從事民族聲樂教學和研究的最高學府和學科前沿,曾培養(yǎng)出大量的優(yōu)秀的民族聲樂人才。這次會議,圍繞①民族聲樂50年教學總結(jié);②對中國傳統(tǒng)民族聲樂理論的研討(含漢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唱法)③民族聲樂的借鑒和發(fā)展;④對民族聲樂演唱技巧、教學經(jīng)驗的論述及對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征的研究,安排了論文宣讀、分組討論、大會發(fā)言等
音樂周報 2000年19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