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沙鴨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連續(xù)16年現(xiàn)身江西龍虎山
        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現(xiàn)身,這可是2007年以來龍虎山風景區(qū)連續(xù)16年發(fā)現(xiàn)它們的“倩影”啦!2022年10月20日下午,人們在瀘溪河上清鎮(zhèn)沙灣村附近流域發(fā)現(xiàn)一只雄性中華秋沙鴨,它正在水中悠閑地整理羽毛,旁邊還有幾只白鷺棲息。接下來幾天,中華秋沙鴨越冬“部隊”陸續(xù)到來。護林員們對此加強巡護,并記錄了中華秋沙鴨的數(shù)量、雌雄比例。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它們在我國東北以及俄羅斯西伯利亞等地繁殖,一般每年10月分批南下,次年三四月再飛回北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23年1期2023-05-30

      • 紅胸秋沙鴨和它的伙伴們
        卡為了見到紅胸秋沙鴨,我們出發(fā)前往大連的海王九島。第一天刮大風,輪船停航了。寒風凜冽,站在海邊,人的臉都快要被風吹得凍僵了。幸虧第二天風停了,我們趕緊坐上了頭一班船。船在海里劈波斬浪,我站在甲板上,看著黑尾鷗追隨著我們。偶爾,高高的藍天上會有一群鴨子飛過,又化作芝麻一樣的小黑點。候鳥們急著朝北方飛去,回到它們的繁殖地。我們沿途見到了不少海島,其中一些島嶼是珍稀鳥兒黑臉琵鷺的家園,不過此時它們正在南方越冬,還沒有飛回來。隨著船靠近海王九島,水鳥漸漸多了起來。

        課外生活·趣知識 2023年3期2023-05-30

      • 長白山區(qū)三條河流魚類生物量與中華秋沙鴨數(shù)量關系
        3613)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是第三紀冰川時期孑遺物種,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隸屬于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秋沙鴨屬(Mergus)[1],主要繁殖地在我國東北的長白山、小興安嶺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老齡天然楊樹林中,越冬地主要在我國的東部和南部、東南沿海、長江流域等地[2-3]。中華秋沙鴨對環(huán)境質(zhì)量要求較高,對水質(zhì)變化敏感,適宜生境逐漸減少,全球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估計少于4 500 只[2-5

        野生動物學報 2023年1期2023-02-22

      • 中華秋沙鴨越冬期行為譜及PAE編碼系統(tǒng)
        相對較少。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時是全球瀕危(EN)鳥類,東亞特有種,其高度依賴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12]。中華秋沙鴨主要在俄羅斯的東南部和中國的東北部繁殖,在中國中部和南部廣大區(qū)域越冬,其中長江中下游區(qū)域,特別是湖南和江西等省份是其重要的越冬棲息地[13]。以往關于中華秋沙鴨的越冬行為研究主要為行為節(jié)律[14],尚沒有對中華秋沙鴨行為的系統(tǒng)描述,未建立中華秋沙鴨越冬期的行為譜。中華秋沙鴨

        野生動物學報 2023年1期2023-02-22

      • 中華秋沙鴨的生態(tài)學研究動態(tài)及展望
        )0 引言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因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而又名鱗脅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1 000多萬年,其數(shù)量稀少,屬于珍稀瀕危鳥類,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1].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人們對中華秋沙鴨棲息地[2-3]、種群數(shù)量[4-5]、行為生態(tài)[6-7]和繁殖生態(tài)[8]等諸多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截至目前,仍未對上述研究進行

        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11-22

      • 采用仿秋沙鴨翼型葉片貫流風機的氣動性能數(shù)值研究
        沙鴨作為自然界中飛行速度較快的鳥類之一,在數(shù)萬年進化過程的自然競爭中逐漸演化出符合空氣動力學特征的流線型身軀及羽翼,幫助其在長距離遷徙中保持高效飛行狀態(tài)以節(jié)省體力,也使其能夠快速靠近并抓捕魚類和昆蟲。研究表明,秋沙鴨翅膀翼型具有下表面彎度較大、弦向厚度較大的特點,在運動過程中能夠在翼型上下兩側(cè)產(chǎn)生較大壓力差,從而獲得較高升阻比,提升飛行效率,降低能耗損失。因此,研究秋沙鴨翼型特征并將其應用于葉輪機械設計,對于改善設備氣動性能,提升運行效率具有重要價值。貫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22年9期2022-09-20

      • 我的家鄉(xiāng)長白山
        很涼,河里中華秋沙鴨、鴛鴦、天鵝、大雁等隨處可見,每到夏季,來這里游玩的人們都會拿自己的食物去喂它們,它們你爭我搶的,吃得特別開心!長白山的天池遠近聞名,來這里的人都想看看里面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水怪,媽媽對我說:“想看天池可沒有那么容易,它的天氣變化多端,前一秒晴空萬里,后一秒就烏云密布?!彼哉f想看天池要看緣分了!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xiāng)長白山,你們喜歡我的家鄉(xiāng)嗎?快來我家做客吧!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學名:Mergus squamatus)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

        潤·文摘 2022年4期2022-06-24

      • 湖南省鳥類分布新紀錄 ——紅胸秋沙鴨
        只個體均為紅胸秋沙鴨(Mergusserrator)[1-3]。對比2只紅胸秋沙鴨形態(tài)特征發(fā)現(xiàn),1只個體體型偏小、喙偏短、冠羽較短,或為亞成體。查閱《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及相關文獻資料[4-9],均未查找到該物種在湖南省的確切歷史記錄,本次記錄的紅胸秋沙鴨為湖南省首次對該鳥種的紀錄。圖1 2只紅胸秋沙鴨(♀)中國濕地鳥類的遷徙區(qū)主要可分為:西部候鳥遷徙區(qū)、中部候鳥遷徙區(qū)和東部候鳥遷徙區(qū)[2]。長沙市位于湖南省東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長瀏盆地西緣,位于東部候

        野生動物學報 2022年1期2022-02-24

      • 被凍住的秋沙鴨
        發(fā)現(xiàn)了一只中華秋沙鴨被凍在了冰面上。動物學家安教授正在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分身乏術,這件事情便由助手阿東和消防人員共同處理。阿東不禁看看外面的天:“這才11月,雖說這幾天氣溫降了點兒,但中華秋沙鴨被凍在冰面上,不正常啊!”凍不住的鴨子阿東的質(zhì)疑很正常。在動物圈,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一個笑話:冬天的時候,北方某湖的冰面上有一群鴨子被凍住了。善良的人們紛紛試圖解救鴨子,甚至連消防員都出動了??僧敶蠹遗懦f難來到鴨子身邊時,一直僵著不動的它們竟然拍拍翅膀飛走了。外行人看

        小哥白尼·野生動物畫報 2021年11期2021-12-16

      • 安徽省黃山地區(qū)鳥類分布新紀錄 ——中華秋沙鴨
        錄到1 只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如圖1,正在河道中心覓食,地理坐標為118°21'16.57"E,29°44'43.73"N,海拔111m。經(jīng)查閱《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二版)》[1]、《安徽鳥類圖志》[2]等相關專著、文獻及新聞報道[3,4],確認該中華秋沙鴨為黃山地區(qū)鳥類分布新紀錄。圖1 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彭飛攝)中華秋沙鴨為雁形目Anseriformes 鴨科Anati‐dae 的一種游禽,雌雄異色

        黃山學院學報 2021年5期2021-11-06

      • 中華秋沙鴨
        作品介紹: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是中國特產(chǎn)稀有鳥類,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黑鸛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不亞于大熊貓,作為世界瀕危珍禽、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我國僅存約1000只。嵩縣地表水資源豐富,境內(nèi)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條較大的河流,分別隸屬于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更是鳥類的天堂。作為一個資深攝影愛好者,作者用鏡頭記錄了他與中華秋沙鴨、黑鸛

        攝影與攝像 2021年12期2021-10-01

      • 中華秋沙鴨之—成長的力量
        歌。初生的中華秋沙鴨寶寶們跟隨媽媽在枝條掩映處休息,新世界的美好與風險正等待著它們……在岸邊一棵大青楊的樹洞中,一只中華秋沙鴨媽媽正耐心地等待著小鴨寶寶破殼而出的時刻。一肩擔起孵化和育雛任務的中華秋沙鴨雌鴨,在過去的三十天中非常辛苦。孵化初期,它每天離巢一兩次,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補充食物、梳理羽毛;孵化后期它就很少出巢了,偶爾出去覓食之后會迅速飛回。而在雛鴨即將破殼的時候,雌鴨則整日待在巢里悉心守候。破殼誕生蛋殼里的任何動靜都會被細心的媽媽感知到。一只寶寶在蛋

        小學科學 2021年4期2021-06-15

      • 中華秋沙鴨做客湘陰
        訊,11只中華秋沙鴨現(xiàn)身保護區(qū)青山島附近。這是近20年來,湘陰縣首次監(jiān)測到中華秋沙鴨。保護區(qū)新化溝保護站站長陳振華告訴記者,2月18日,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疑似中華秋沙鴨的鳥種。19日,通過3小時蹲守觀察,確認該鳥種為中華秋沙鴨。從工作人員拍下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成群中華秋沙鴨在湍急的水流中,或潛水覓食、或游弋嬉戲、或整理羽毛,悠閑自在。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產(chǎn)稀有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瀕危物種。該鳥種嘴形側(cè)扁,前端尖出,嘴、腿、腳呈紅色

        林業(yè)與生態(tài) 2021年3期2021-05-27

      • 中華秋沙鴨之——跨越1000萬年的相遇
        返回故鄉(xiāng)的中華秋沙鴨!知道嗎?這可是一場跨越了1000萬年的相遇!歡迎大家跟隨“自然視界”欄目走近中華秋沙鴨——這一古老而珍貴的美麗物種。中華秋沙鴨小檔案外號:鳥中大熊貓身份信息:鳥綱,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外形特征:喙尖長,頭上有冠羽,兩脅覆蓋鱗片狀花紋羽毛故鄉(xiāng):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瀕危等級: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野生物種各位人類小朋友、大朋友好,我們是中華秋沙鴨!聽說我們是地球上最為古老的鳥類物種之一,對此我們感到無比自豪,要知

        小學科學 2021年3期2021-04-02

      • 長白山區(qū)中華秋沙鴨繁殖流域魚類資源調(diào)查
        3613)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 隸屬雁形目(Anseriformes) 鴨科(Anatidae)秋沙鴨屬(Mergus),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1-2].中華秋沙鴨主要繁殖地在我國東北的長白山、小興安嶺,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老齡天然楊樹林中;越冬地主要在我國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以及江西弋陽、婺源、浮梁、修水、鉛山及鷹潭龍虎山等地[3].全球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估計少于5 000只,由于棲息地喪失,以及受非法狩獵和人為干擾等因素影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03-11

      • “秋沙鴨生態(tài)攝影展”在省圖開展
        中華秋沙鴨,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遺物種,距今已生存一千多萬年,有“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之稱,全世界種群數(shù)量僅約2000對,是國家I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列入國際瀕危物種紅皮書,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列入瀕危鳥類名錄的全球瀕危物種。秋沙鴨對生存環(huán)境非常挑剔,喜歡在清澈無污染且水流平緩的水域棲息覓食,營巢于森林高大喬木上天然形成的樹洞內(nèi)。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qū)是中華秋沙鴨繁殖自然選擇的重要棲息地。歷年來,我省以棲息地保護與質(zhì)量提升、物種恢復與扶壯為主線

        愛尚書香 2020年3期2020-12-07

      • 當“中彩”變得習以為常
        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岸邊,來自成都、貴陽、北京的十二名“鳥友”,咔咔地按著相機快門,但是一旁的譚文奇已經(jīng)在收拾帳篷準備撤退。當天天氣不太好,眼下這幾只秋沙鴨也不夠多,譚文奇準備改天再來。又見“老朋友”Meet “Old Friends” Again譚文奇有足夠的資格挑剔,因為2012年秋沙鴨第一次在江津被發(fā)現(xiàn),就是他在筍溪河抓拍到的。當他把秋沙鴨的照片放到鳥網(wǎng)上時,網(wǎng)友戲稱他“中彩”了。那時候,譚文奇堅定地認為秋沙鴨出現(xiàn)在江津是一次偶然,為了一次拍個夠,

        今日重慶 2020年12期2020-09-18

      • 肖冬樣:中華秋沙鴨的守護者
        中華秋沙鴨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是冰河時代“幸存者”,距今已有1000多萬年歷史。在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有一位名叫肖冬樣的生態(tài)護林員,他10多年來堅持拍攝并寫下觀察日記,詳細記錄中華秋沙鴨的來去時間、數(shù)量以及活動規(guī)律和生活習性,拍攝了20多萬張照片、1萬多G的視頻,形成了研究中華秋沙鴨的第一手珍貴資料,被譽稱為中華秋沙鴨的守護者。盛夏時節(jié),筆者深入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了解生態(tài)護林員肖冬樣與中華秋沙鴨的故事。距離江西省鷹潭市區(qū)20公里的龍虎山上清鎮(zhèn),屬武夷

        國土綠化 2020年8期2020-09-16

      • 中華秋沙鴨
        期主角——中華秋沙鴨有這樣一種鴨科動物,頭上稀疏直立的長羽好像剛噴了發(fā)膠,根根分明,每天梳著仿佛精心打理過的“殺馬特”發(fā)型,它就是中華秋沙鴨。小檔案中華秋沙鴨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喙形側(cè)扁,喙、腿、足呈紅色,頭頂?shù)拈L羽后伸成雙冠狀。雄性成鳥的頭和頸的上半部呈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上背黑色。雌性成鳥的頭呈棕褐色,上背藍色。中華秋沙鴨兩脅的羽毛上具有黑色鱗紋,因而原名叫鱗脅秋沙鴨。后來,鳥類學家發(fā)現(xiàn),它們的原產(chǎn)地是吉林長白山地區(qū),分布范圍狹小,只有零星個體偶爾

        初中生學習指導·作文評改版 2020年6期2020-09-10

      • 中華秋沙鴨
        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的身影。畫面中,它們在水中嬉戲捕食,自由自在。當?shù)厣止矊⒗^續(xù)強化保護措施,為中華秋沙鴨繁衍棲息構(gòu)筑安全的生態(tài)屏障。(選自中國新聞網(wǎng))【快言快語】夜宵君:春江水暖鴨先知。阿疆:鴨鴨,終究還是沒藏住。青衫不改舊人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游天下: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景倏圃~條】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全球瀕危鳥類,也是東北亞地區(qū)最瀕危的水禽之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數(shù)量極其稀少,全球不到兩千只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28期2020-07-23

      • 中華秋沙鴨繁殖育雛期行為時間分配與活動節(jié)律初步觀察
        白山地區(qū)是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夏季重要的繁殖地之一[4]。中華秋沙鴨隸屬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秋沙鴨屬,中型游禽。在CITES中列入附錄Ⅰ,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級(EN),《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列為稀有級(R),屬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5]。目前,全球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估計少于5 000只[6-7]。中華秋沙鴨的行為生態(tài)學研究較少,對于其行為分配及活動節(jié)律的研究大多為南方地區(qū)越

        野生動物學報 2020年1期2020-02-21

      •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伴生的鳥類多樣性研究
        人為干擾,中華秋沙鴨已成為一個較小且數(shù)量正在下降的種群(Heet al.,2002;Solovievaet al.,2006;Liuet al.,2008),故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也被CITES列為附錄I(汪松等,1998);此后在2013年又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級(EN)(IUCN,2013)。目前,估計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少于5000只(IUCN,2013);在中國越冬的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估計為1200~1500只(何芬奇等,20

        自然保護地 2020年4期2020-02-01

      • 長白山區(qū)中華秋沙鴨繁殖流域共棲動物及相互關系
        3613)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是瀕危物種,也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1].近年來,中華秋沙鴨的保護受到許多學者的極大重視.在中華秋沙鴨的種群數(shù)量與分布[2-4]、行為[5]、生境選擇[6-7]、越冬地數(shù)量以及繁殖生態(tài)學[8-10]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對該物種種群變化和分布區(qū)域有了新的認識,這些研究對有效保護中華秋沙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已有研究仍僅限于一般生態(tài)學觀察和棲息地特征方面的基礎性工作,沒有考慮種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對種群變化的影響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年6期2019-11-22

      • 中華秋沙鴨散記
        施立夫中華秋沙鴨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物種,已經(jīng)至少繁衍生息1000多萬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鴨子,同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是第三紀冰川時期孑遺物種,被稱為鳥類活化石。中華秋沙鴨對生活環(huán)境要求極高,生活在大森林里人跡罕至的溪流中,需要絕對的零污染,因此它也是環(huán)境好壞的重要標志,原分布于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和我國長白山、興安嶺等地區(qū),現(xiàn)存數(shù)量很少,據(jù)考察黑龍江省只有小興安嶺帶嶺林業(yè)局永翠河流域有少量分布。說起它名字的由來頗有意思。1864年,一位英國的研究人員在中

        林業(yè)與生態(tài) 2019年8期2019-09-11

      • 中華秋沙鴨連續(xù)6年飛抵湖南雙牌日月湖越冬
        8只越冬的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數(shù)量極其稀少。目前全球僅存3000對左右,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它們對生存環(huán)境要求苛刻,喜歡生活在寬闊、清澈、魚蝦豐富的河灘,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壞最有力的“指數(shù)物種”。自2013年首次發(fā)現(xiàn)中華秋沙鴨以來,雙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中華秋沙鴨的保護工作,通過設立保護管理機構(gòu)、劃定中華秋沙鴨核心保護區(qū)、頒布專項保護條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證中華秋沙鴨有安靜的棲息環(huán)境和充足的食物來源。中華

        浙江林業(yè) 2019年3期2019-07-01

      • 國鳥秋沙鴨
        林長白山頭道河秋沙鴨種群,就從遙遠的中國南方江西鷹潭龍虎山長途遷徙幾千里,來到長白山。長白山森林茂盛,樹木參天。滿山遍野到處都生長著紅松闊葉混交林帶,到處夾雜著白樺林。而山腳下低矮的林木中,比如:楊樹、柳樹和榆樹,也隨處可見。當晨光傾瀉到森林里的時候,林間的淙淙流淌的小河清澈見底。清清河水中,游魚在盡情跳舞,林蛙不知道什么時候,一下子從高處躍入水中……東北長白山林區(qū)頭道白河,群居著一個中華秋沙鴨家族,人們習慣稱他們?yōu)轭^道白河種群。中華秋沙鴨是世界上最古老而

        延河 2019年6期2019-06-28

      • 中華秋沙鴨:這里是你家
        國之象征。中華秋沙鴨,顏值與氣質(zhì)爆棚,是愛鳥界人士苦苦追尋的候鳥明星。這種被稱為“國鴨”的候鳥,與湖南常德的交情日益深厚。2007年,常德首次記錄到中華秋沙鴨,此后,每年秋冬時節(jié),從俄羅斯、中國東北等地拖兒帶女舉家遷飛常德越冬的中華秋沙鴨越來越多,常年記錄到的種群數(shù)量已有150余只。有夢里水鄉(xiāng)之稱的常德,全市行政區(qū)內(nèi)10%以上的面積為濕地覆蓋,濕地保護率超過 70%,常德由此成為中華秋沙鴨等諸多候鳥鐘愛的越冬棲息地。2018年10月,因濕地資源豐富且保護良

        林業(yè)與生態(tài) 2019年1期2019-03-10

      •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生態(tài)習性研究
        1300)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是一種中型游禽,隸屬于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鳥類》列為瀕危(EN)物種(汪松等,1998;BirdLife International,2017)。由于棲息地喪失、非法狩獵和人為干擾等因素,中華秋沙鴨已成為一個種群較小且數(shù)量正在下降的物種

        四川動物 2018年6期2018-12-06

      • 天目溪中華秋沙鴨越冬種群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
        1300)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隸屬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秋沙鴨屬。在CITES中列為附錄I,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級(EN)[1];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列為稀有級(R),并被列為中國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中華秋沙鴨最主要的繁殖地在俄羅斯東南部,國內(nèi)繁殖于東北地區(qū)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2-4]。中華秋沙鴨越冬于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等地[5]。目前,中華秋沙鴨種群數(shù)量不超

        野生動物學報 2018年4期2018-11-23

      • 中華秋沙鴨人工巢制作及安裝的若干技術問題
        3613)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列為全球瀕危鳥類[1]。在國內(nèi),對于中華秋沙鴨繁殖生態(tài)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報道了其繁殖分布、數(shù)量和保護策略、繁殖生態(tài)[2-6]等。中華秋沙鴨的繁殖區(qū)十分狹窄,主要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qū)[7]和中國的東北(長白山區(qū)),越冬地則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江西和韓

        吉林林業(yè)科技 2018年6期2018-11-21

      • 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來了忙壞了海林林區(qū)民警
        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中華秋沙鴨是國家稀有鳥類,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的歷史,有鳥類活化石之稱,中華秋沙鴨數(shù)量極其稀少,全球僅有2000只,是與大熊貓、華南虎等齊名的“國寶”。海林林業(yè)地區(qū)公安局三十五派出所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聯(lián)合大石溝林場有關人員對中華秋沙鴨活動蹤跡、活動范圍、數(shù)量進行走訪調(diào)查。經(jīng)過初步走訪調(diào)查,目前在大石溝林場景區(qū)內(nèi)水域活動的中華秋沙鴨約六只左右,野鴨子、野鴛鴦等三十只左右。調(diào)查結(jié)束

        新農(nóng)村 2018年19期2018-08-21

      • 救助秋沙鴨
        鴨,就是“中華秋沙鴨”,擁有“鳥類中的大熊貓”之稱,與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屬于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獵人放完槍,看見河邊有人,就沒敢過來撿拾戰(zhàn)利品。哈達用手將秋沙鴨流血的膀子根捏住,跨上馬背跑回家里,把傷口涂上云南白藥用紗布捆綁起來。哈達將秋沙鴨養(yǎng)在家里,每天和海泉到冬青湖邊上撈些小魚小蝦喂給它。半個月后,它的膀子已經(jīng)長好,就將它抱到冬青湖畔放飛了。冬青湖里的魚蝦豐富,天氣日漸寒冷,大批天鵝和野鴨在這里越聚越多。10天之后,聚集的天鵝和野鴨便一齊騰空而起

        老年世界 2018年1期2018-05-10

      • 吉林省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保護中華秋沙鴨工作顯著
        產(chǎn)稀有鳥類中華秋沙鴨,開始越來越多地落戶長白山西麓,在松江河畔繁衍生息,形成與人類和諧共處的良好局面,這對于打造“美麗中國”和“生態(tài)中國”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中華秋沙鴨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遺物種,距今已有一千多萬年,屬全球瀕危鳥類,也是東北亞地區(qū)最瀕危的水禽之一,全球不到2000只。2002年以后,中華秋沙鴨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瀕危動物《紅色名錄》中的瀕危(E)物種,與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有“水中活化石、鳥中大熊貓”之稱。森林公安機關

        森林公安 2017年5期2018-01-24

      • 婺源坑口年年相約中華秋沙鴨
        遷徙而來的中華秋沙鴨就在此安營扎寨,棲息越冬,數(shù)量最多時有30多只,成為坑口村的一幅亮麗生態(tài)畫卷。目前,秋沙鴨共發(fā)現(xiàn)有7種。其中,斑頭秋沙鴨、中華秋沙鴨、紅胸秋沙鴨和普通秋沙鴨這4種在中國均有分布,而中華秋沙鴨又是中國的特有物種,也是最稀少、最珍貴的一種。關于中華秋沙鴨名稱的來歷,一說是鳥類學家發(fā)現(xiàn)它們的原產(chǎn)地在中國吉林省長白山地區(qū),只有零星個體偶爾飛到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境內(nèi),所以稱之為“中華秋沙鴨”;另一說是英國人于1864年在中國采到一只雄性幼鴨標本

        森林與人類 2017年5期2017-07-17

      • 陜西省鳥類新紀錄 ——紅胸秋沙鴨
        紀錄 ——紅胸秋沙鴨2016年10—12月,筆者在對陜西省水鳥進行調(diào)查時,分別在藍田縣灞河段和安康市漢江段記錄到紅胸秋沙鴨Mergusserrator,確認為陜西省鳥類新紀錄。2016年10月31日,在西安市藍田灞河段西寨村(109°19′12″E,34°08′20″N,海拔540.7 m)觀察到1只秋沙鴨。拍照(NIKON D810)后進一步觀察(Zeiss86T*FL20-75×85)發(fā)現(xiàn)該鳥冠羽短而張揚,嘴深紅具不明顯的鉤,眼先白色,額、頭頂、枕和后

        四川動物 2017年3期2017-06-19

      • 汨羅蘭家洞水庫首現(xiàn)中華秋沙鴨
        庫發(fā)現(xiàn)7只中華秋沙鴨的蹤跡,經(jīng)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林學院野生研究所專家實地考察確認,這些水鳥確系中華秋沙鴨。一次性發(fā)現(xiàn)7只,在汨羅尚屬首次。中華秋沙鴨屬于冬候鳥,每年的11月底到12月初便來到南方越冬,待到次年的3月天氣回暖便又遷往東北繁殖地。今年發(fā)現(xiàn)的7只中華秋沙鴨中有5只雄性,2只雌性。專家告訴記者,除了中華秋沙鴨,在蘭家洞還觀測到了近20只鴛鴦(國家二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散布在水庫的邊緣,非常難得。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類大熊貓”之稱,距今

        林業(yè)與生態(tài) 2017年3期2017-04-24

      • 奇特的樹棲飛鴨
        護區(qū)育雛的中華秋沙鴨都顛覆了人們對于鴨子的常規(guī)概念。有別于普通鴨子嘴巴扁平的特點,中華秋沙鴨的嘴尖而窄。尖窄的嘴前面還帶有彎鉤,邊緣處呈鋸齒狀,這讓它可以生吞下七腮鰻、杜父魚等皮膚黏滑的魚類,而且魚一旦被其捉住,就很難逃掉。有異于普通鴨子羽毛一身單純的淺黃色,雌性和雄性的中華秋沙鴨有著截然不同而又同樣醒目的“漂亮外衣”。成年雌性中華秋沙鴨頭部為棕褐色,身上有灰色的鱗狀斑紋;成年雄性中華秋沙鴨則呈現(xiàn)出“上黑下白”的特征——頭部和脖子上部是黑色,下背、腰部以及

        知識窗 2017年2期2017-02-10

      • 長白山孕育的中華秋沙鴨
        野生鳥類。中華秋沙鴨是第三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北方物種,鳥類中的大熊貓,十分稀少珍貴。它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東南部、朝鮮和中國。初春時節(jié)是中華秋沙鴨的戀愛季節(jié),經(jīng)過漫長的遷徙后,它們陸續(xù)來到了長白山這塊純凈美麗的戀愛圣地,開始了逐愛之旅。雄鴨們精心打扮自己,換上了對比鮮明的羽毛和緋紅艷麗的喙來吸引愛人的注意;雌鴨們則悠閑地在一旁觀看自己的勇士們?yōu)榱藧鄱粵Q高下。勝出的勇士將帶著榮耀、幸福與愛人組成家庭,共享這溫情的時刻,它們的愛情結(jié)晶也將很快破殼而出,之后小鴨

        旅游縱覽 2016年7期2016-07-15

      • 人工巢箱拯救中華秋沙鴨
        ,11 只中華秋沙鴨幼鴨破殼而出。兩天后,它們跟隨著媽媽的腳步,依次從十幾米高的巢箱走出,用“咚、咚、咚”的落地聲宣告這個瀕危種群新生命的到來和其頑強的生命力。種群面臨瀕危狀態(tài)在近150年的時間里,曾經(jīng)生存了一千多萬年的中華秋沙鴨,其種群數(shù)量銳減,棲息地范圍不斷縮小。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保護和棲息地恢復措施,這一物種可能在未來5~10年內(nèi)從地球上消失,而長白山是中華秋沙鴨在中國境內(nèi)的重要繁殖地。WWF 候鳥項目經(jīng)理劉培琦等人曾在《國際鳥類保護》期刊發(fā)表論文

        綠色中國 2015年14期2015-12-09

      • 中華秋沙鴨越冬種群首次調(diào)查完成
        中華秋沙鴨越冬種群首次調(diào)查完成近日,中國觀鳥組織聯(lián)合行動平臺(朱雀會)與北京市企業(yè)家環(huán)保基金會(SEE基金會)聯(lián)合在北京舉行報告會,展示2014—2015年中華秋沙鴨越冬種群調(diào)查成果。中華秋沙鴨因模式標本產(chǎn)于中國而得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全球數(shù)量不足1萬只。此次調(diào)查為國內(nèi)首次由民間力量發(fā)起的對于瀕危水鳥的全國范圍調(diào)查,在14個省29個縣(區(qū))的65個調(diào)查點記錄到了中華秋沙鴨,共計441只。除了以往有記錄的長江

        浙江林業(yè) 2015年4期2015-02-24

      • 奇怪的鴨子
        妞妞的表妹中華秋沙鴨莉莉來大草原做客,她很喜歡在廣闊的大草原上奔跑,更喜歡那星星點點的水塘和小溪。野鴨妞妞家附近就有一條美麗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四周的草木十分茂盛。野鴨妞妞和表妹莉莉最近天天在溪水和池塘中學習游泳和潛水。一天早晨,野鴨妞妞醒來,伸了伸懶腰,閉著眼睛喊:“莉莉,莉莉,小懶蟲,快起床了!”奇怪,沒有聽見回答。妞妞睜開眼睛,四處望了望,咦,莉莉呢?怎么不見蹤影?她趕緊跳起來,房前屋后地尋找。可是,她找了好久,還是沒有看到莉莉的身影。這下妞妞有些

        第二課堂(小學版) 2014年12期2015-02-02

      • 性別和溫度對中華秋沙鴨越冬行為的影響
        科學依據(jù)。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屬雁形目(Anseriformes)鴨科(Anatidae),是東亞地區(qū)特有珍稀水禽,也是我國特產(chǎn)稀有鳥類,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IUCN將其列為瀕危物種[14]。在中國,中華秋沙鴨越冬地主要包括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qū),其中江西省是中華秋沙鴨的主要越冬分布地之一。中華秋沙鴨主要分布于江西省鄱陽湖的四大流域(撫河、信江、饒河和修河)[16-19]。目前,江西省中華秋沙鴨的越冬群體受到國內(nèi)外鳥類學者的高度關

        生態(tài)學報 2013年12期2013-12-16

      • 延邊州濕地水鳥資源調(diào)查
        、白頭鶴和中華秋沙鴨;國家II級重點保護的有鳥類6種,分別是灰鶴、白枕鶴、蓑羽鶴、白額雁、鴛 鴦、小杓鷸。表1 延邊州濕地水鳥資源及分布布目、科、種 拉丁名 分延吉 圖們 汪清 琿春 龍井 和龍 安圖 敦化3 5 .綠頭鴨 A n a s p l a t y r h y n c h o s p l a t y r h y n c h o s --------3 6 .斑嘴鴨 A n a s p o e c i l o r h y n c h a z o n

        吉林林業(yè)科技 2013年2期2013-03-29

      • 眾手重筑“國鴨”棲息天堂——松陽中華秋沙鴨棲息保護地救助追蹤
        終于在松陽中華秋沙鴨保護地——松蔭溪石門圩段河道追拍到了盼望已久的中華秋沙鴨的倩影,足足有8只!還拍到1只普通秋沙鴨。之后不久,攝影愛好者們又在松陽縣城附近的松蔭溪河段發(fā)現(xiàn)了6只嬉戲的紅胸秋沙鴨。至此,秋沙鴨家族三大成員在松陽“團聚”,這在全國實屬罕見!而這之前,這里的情景一度是采沙作業(yè)繁忙,溪水渾濁不堪,鳥類停留少見。一松古平原,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浙西南。2008年,攝影愛好者們就在松古平原的松蔭溪拍到一群中華秋沙鴨,當?shù)厝艘灿H切地將這群美麗的野鴨

        浙江林業(yè) 2011年4期2011-08-15

      陆丰市| 大港区| 绿春县| 班戈县| 达州市| 北海市| 新兴县| 青海省| 北海市| 华阴市| 扶风县| 汉沽区| 宝山区| 工布江达县| 金平| 辉南县| 天柱县| 万宁市| 巴彦淖尔市| 安图县| 敦煌市| 镇远县| 洞头县| 永安市| 驻马店市| 仁布县| 南投市| 藁城市| 油尖旺区| 老河口市| 扶沟县| 松溪县| 行唐县| 金门县| 宁波市| 天津市| 叶城县| 合山市| 华宁县| 石泉县| 清远市|